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2022天宮課堂心得體會(通用20篇)

“天宮課堂”結合載人飛行任務,貫穿中國空間站建造和在軌運營系列化推出,授課將由中國航天員擔任“太空教師”,以青少年爲主要對象,採取天地協同互動方式開展。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天宮課堂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天宮課堂心得體會(通用20篇)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1

“天哪!真神奇!”,一聲聲驚歎此起彼伏地從教室裏傳來。是什麼讓同學們如此興奮?原來他們正在享受一堂來自太空的授課。

“太空是什麼樣的?”相信同學們都有過這樣的疑問,隨着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日益深入,太空神祕的面紗也逐漸被揭開。爲了激發同學們探索宇宙的熱情,讓同學們感受太空的奧祕,“天宮課堂”開課了!

太空中怎樣喝水?怎樣走路?怎樣睡覺?同學們的問題就像水中浮上的泡泡,一個接着一個,不過不用擔心,講解員老師一一耐心爲大家解答。

太空中怎樣喝水呢?這是個有趣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太空中是沒有水的,那在太空中要怎樣用水呢?難道要在太空艙上載幾噸水嗎?當然不是啦!只需一小袋水和一套再生水裝置就可以滿足航天員一天的日常用水,而且這種再生水與原水並無區別,可謂節約又環保!而且在太空中,水可是一種神奇的物質,根據日常經驗,我們知道不是任何東西掉進水中都會沉下去的,這是因爲水有浮力,這種力會託着物體,使其不會下沉。但是在太空中,水的浮力幾乎不存在,這就造成了一種有趣的現象——東西掉入水中後會懸浮在水中靜止不動!這是多麼奇妙啊!

相信同學們都知道,太空中處於失重狀態,所以如果要在太空艙中行走,必須得藉助特製的釘鞋和太空艙中的把手,在教學中,葉光富老師在太空艙中不斷揮舞左手,竟使身體懸浮了起來,這也是失重的原因。根據這個特性,講解員做出了一個特殊的水球,水球晶瑩剔透,裏面的水還在不停流動,真是令人驚歎!

我們知道人在太空艙中會懸浮起來,那麼在太空中應該怎樣睡覺呢?宇航員爲了不被“原地升空”,需要睡在特殊的睡袋裏,並且把自己綁起來,防止飄來飄去。本次太空授課還讓我驚奇的是宇航員們一天會看到十六次日出,真是太神奇了!

太空神奇而美妙絕倫,希望航天員們能夠順利完成任務,返回地球,期望未來有一天我們能夠了解到更多太空的奇妙之處,最後祝願我們祖國的航天事業越來越興旺發達!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2

最近學校組織了一項別開生面的觀影活動,直播直播天宮課堂。

“54321!”最激動的時刻就要到了,我們的眼睛都不眨一下。"歡迎我們的亞平老師爲我們分享她正處在太空飛船上的活動,……”伴隨着主持人的聲音,授課開始了。亞平老師爲我們分享了許許多多的有趣事件。課程一開始,一位航天員老師爲我們表演了一個高難度動作,只見他在天宮一號中站穩,然後兩腳向上一收做出了一個打坐的動作,但他並沒有摔在地上,而是穩穩的漂浮起來了,王亞平老師只是輕輕地推了一下他,他就飄到太空艙的最後面了。真是太神奇了!這就是失重,在太空,每個人都身輕如燕,真讓人羨慕!

最令我記憶猶新的是水球的實驗,王老師拿出了一個宇航員喝水用的水袋,又拿出一個金屬圈,伸進水袋中,輕輕拉出來一個水膜,讓它來回擺動,只是飄出一個又一個的小水珠,這時,王老師將金屬圈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向裏面加水,慢慢地形成一個水球,她將裏面的氣泡抽出,擠進去兩個更大的氣泡,奇怪的是氣泡並沒有合成一個,而是整整齊齊地挨在一起,她又將氣泡抽出,向水球裏面灌進藍色液體,立馬形成一個漂亮的藍色水球。亞平老師拿出與自己的女兒所做得摺紙小花,這就結合了所學的物理知識,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從地球帶到太空質量是不變的,將它放在水模上轉動神奇又美麗,真的讓我大開眼界。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亞平老師爲我們的講解結束了。中國航天員們的太空授課,已經爲我們開啓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們發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着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就必須大力發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而我們也期待此次太空歷險記將我們帶到更遙遠的地方去,好讓更多的地方都能夠傾聽到“中國好聲音”。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3

振奮人心的那一刻,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後續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

我國高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神舟七號發射成功,5G互聯網研究與產業化獲得重大突破,我國"首條國際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在京津兩大城市間開通,"首箇中國人基因組序列研究成果發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建設任務圓滿完成,"曙光5000A躋身世界超級計算機前十。

蛟龍深潛,嫦娥探目,我國科技實力不斷進步。重大科技成果持續涌現,科技創新日趨活躍,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千年夢想,今朝實現,去年7月23日,天問一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於2021年2月到達火星,實施火星捕獲。2021年5月擇機實施降軌,着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軟着陸火星表面,火星車駛離着陸平臺,開展巡視探測等工作,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電離層、磁場等科學探測,實現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深空探測將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爲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截至2021年2月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總飛行單程已超過4.5億公單,距地球約1.7億公里。

我們正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啓。征途漫漫,惟有奮鬥。我們透過奮鬥,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子山。我們還要繼續奮鬥,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品按計劃將在軌駐留6個月,在這6個月時間,主要工作是要進一步驗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的關鍵技術。具體來講,就是要和核心艙、天舟二號、天舟三號一起配合進一步驗證。科技強,則國強。自信之路成功,爲中國航天點贊。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又一次讓我們感受到祖國的強大。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4

今天是12月9日,天氣格外的晴朗。我們觀看了《天空課堂》,這是第一次有人在太空中授課,也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我看到了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三位航天員在天宮一號向我們分享太空中有趣的事情,與此同時也學到了豐富的知識。比如,在太空中看到的天空顏色並不是我們熟悉的藍色,而是黑色的;在太空中睡覺是鑽到固定的睡袋中而不是躺在牀上等等。

最令我感到驚訝的是,太空裏是沒有重力的,沒有重力的話所有的東西都會漂浮在空中,水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見的事物,喝水也是我們習以爲常的事情,可是我看到水在太空中是飄着的,航天員想要喝到水,就要把水擠出來,然後吃下去,這使我感覺在太空中喝水就像吃果凍一樣。

不過,學習完整堂課,我感悟最深的是我們國家航天技術的發展迅速。因爲科學,纔有了天宮一號的發射,因爲科學,才能建成國際空間站!讓我們爲默默給祖國做貢獻的科學家致敬!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學習,爲祖國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吧!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5

斗轉星移,歲月如詩。中國航天的每一次發射、每一次飛行、每一次超越,都爲世人展現了我們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這一過程看似輕描淡寫,但現實的征程卻刻骨銘心。昨天下午主題活動課時間的《天空課堂第一課》,由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3名航天員在軌介紹展示他們在中國空間站的工作生活場景,向我們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並與地面課堂進行了實時交流。

“身在神州,眼望星光。心底有詩,自在遠方。”王亞平老師爲全國6000多萬名學生太空授課時的寄語尚縈繞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將成爲中國首位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以及中國首位出艙女航天員。尋聲凝望,原本神祕遙遠的深邃太空離我們越來越近,一個個美麗的“飛天夢”正成爲現實。她向我們完美詮釋了“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讓我們更進一步地瞭解到中國的航天事業發展,體會家國成就。

幾代航天人,一個強國夢。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勳已經牢牢銘刻在新中國史冊上,將“中國印跡”深深烙在了全球各地。中國人已然從太空的“訪客”變成“房客”。這一份民族自豪感當在每一名中華兒女心中發揚滋長。

中國航天向着更高的目標邁進,是對無垠太空的“心之嚮往”。相信這份以國之名的詩意告白,最終將凝聚成“奮鬥吧,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

王亞平說:“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也是學生,我很期待着能夠與廣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去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獲取知識和快樂。”宇宙是浩瀚的,宇宙是神奇的複雜多變的,宇宙中許多奧祕值得探究,這就是科學的態度。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6

自近代以來,我們中國的科技水平在不斷地進步與提高,一直在對外太空進行不斷地探索,而昨日觀看的《天宮課堂》,更讓我深感到我們國家的強大,同時也讓我看到了太空生活的樂趣。

剛進入課堂,爲我們展示的便是航天員在軌生活的場景。他們的生活可真是有趣,因爲沒有了重力,所以他們可以在空間站內肆意“飛翔”。空間站內還有一種獨特的運動工具——自行車,這類自行車不僅可以鍛鍊腿部,還可以鍛鍊上肢。只要將身子倒立過來,用手抓着腳蹬,一直轉呀轉就好了,相當有趣。

課堂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葉老師所表演的太空轉身。在太空中,轉身不能像我們在地球上那樣輕鬆,如果像在地球上一樣的話,便會上半身下半身朝相反的方向轉動,而且一不小心就“飛到天上了”。如果想要轉動身子,就要藉助一個物體或者一隻胳膊不斷轉動。看來,太空生活奇妙的同時又有點麻煩,我們做事會很浪費時間,怪不得到現在地球還是可供人類居住的星球。

還有宇航員們在太空中所展示的生物研究以及許多實驗,都讓我深刻感受到祖國科技的偉大以及太空的奇妙,宇航員們對於太空事業的熱愛,還有地球對於人類生存的重要性。

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雖然不能像這些偉大的宇航員一樣飛到太空中去進行科學研究,但我也會盡我所能爲祖國的科技發展貢獻出一份力量,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同時我也會和身邊的人一起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地球,讓我們的家園更加和諧美好!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7

科學的探索永無止境,未知的世界需要我們去探尋,隨着人類不斷進步,對未知的事物也愈加好奇,尤其是近年以來,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更是付出了許多努力,爲了豐富青少年的太空知識,中央13臺開展了天宮直播課堂。

在本次課程中,我們跟隨三位宇航員的介紹,觀看到了細胞在太空中所呈現的狀態;太空中乒乓球浮力消失沉入水中;太空中的張力大大增強,所以氣泡會停留在水中等等許多太空中才能觀察到的現象。在宇航員們擔任“主播”進行各種太空現象展示時,地面上的聽衆們也提出了許多有趣的問題,“太空中的星星也會一閃一閃的嗎?”“你們在太空中看到的天也是藍色的嗎?”“太空中,你們是怎樣睡覺的呢?”同學們一系列好奇的小問題也在宇航員們的耐心解答下一一揭曉,同時,亞平老師向同學們透露“我們每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太空的神奇,果然讓人驚訝。

透過這次的天宮直播課堂,同學們既瞭解到了太空的知識,也增強了課外實踐、實驗探究的能力,同時還學到了許多物理知識,真是受益良多。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走出地球探索外星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太空中活動的各種限制,也讓我們明白我們對太空的探索與掌握太過淺薄,想要更加深入的瞭解,就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作爲青年一代,我們也要努力豐富自己的學識,爲祖國的強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8

星辰大海未止步,航天英雄再出徵。北京時間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搭載着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3名中國航天員飛向太空,他們成爲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第二批“入住人員”,這次全球直播的“天宮課堂”更爲我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在太空失重的情況下該怎麼睡覺呢?”“太空看到的星星是否與地球看到的一樣呢?”……隨着課堂的深入,激起了我無數的好奇心。航天員的每一個回答都讓我感到不可思議。同時,也讓我更加了解太空,對太空充滿了嚮往。

而當我瞭解到宇航員前往太空前的訓練後,我深感他們的不易和那持之以恆的精神。爲了能夠適應在太空的生活,他們每天不得不穿着重400斤的訓練服,一次又一次的模擬在太空失重的感覺,每次訓練就長達七八個小時。王亞平曾經說過:“每次訓練完後,吃飯時我的手都拿不穩筷子。”他們經受着常人無法忍受的訓練,忍受着各種苦難,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爲之學習嗎?

然而成功飛往太空的一切一切,更離不開團體的協助,如果有一個環節出了差錯,那麼整個飛天過程都無法實現,這就要求每一個工作人員足夠細心、足夠的仔細。而這也正展現了團體精神——衆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沒有他們的付出,他們的努力,也不會有現在的《天宮課堂》直播,這些默默無聞,甘願奉獻的人,同樣值得我們去讚頌。

“中國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滿天神話變爲現實”。的確,因爲他們,實現了我們一直以來認爲不可實現的事情,我們也不會看到如此多的太空趣事。用熱情探索太空,用知識瞭解太空。我們應好好學習,學習科學知識,爲祖國奉獻自己的力量!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9

星期四下午,學校組織我們全體師生觀看了天宮課堂。自從觀看了天宮課堂,我重新載入了對中國太空站的認識,也發現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三位老師給我們講解了許多有趣且有意義的實驗知識,其中我對水膜實驗和泡騰片實驗印象十分深刻。在失重條件下做實驗,實驗現象是非常有趣的。首先王亞平老師先拿出一個類似放大鏡一樣的框架,然後用專用再生水給它做一個水膜,現在他看起來就像我們小時候吹泡泡時的場景,接着用水把這個水膜充滿成一個水球,當你在水球的一邊去看向另一邊時,水球中竟然是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這不就是凸透鏡成的原理嗎?如果把一個手工做的花朵放上去,你們猜一猜會有怎樣的反應呢?我來告訴你:是的,花朵隨之綻開,這就是微重力下表面張力的作用。

接下來的泡騰片實驗就更有趣了!王老師爲了讓我們方便觀察,她用藍顏料把水球染成晶藍色,晶藍色的水球看上去多麼像我們美麗的家園——地球,一個巨大的藍寶石,然後把泡騰片放入這個大水球中,如果細細觀察,就可以發現這個水球在不斷產生着氣泡,而在地面上做泡騰片實驗就不這麼神奇了!

看到這麼多有趣的實驗,我在自己的內心告訴我自己,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學習,認真地學習,將來也會有一天到太空去探索那些奧祕,讓我們爲自己的夢想奮鬥吧!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10

神舟十三號此次的“亮點”頗多:相比神舟十二號在太空駐留3個月,這次是半年,三位航天員將在太空過春節,地球上的我們將歷第一次收到來自太空的新春祝福;這是中國女航天員第一次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王亞平也將會成爲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此次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空間站;此次載人飛行任務將進行2~3次出艙活動等等。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三號,從2003年楊利偉作爲中國首個講入大空的宇航員實現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到如今我國經有12人去過太空,中國的航天事業正在闊步前進。空間站建造的宏大項目將分步驟有序完成,我們堅信它將在未來圓滿順利進行關乎人類和平與進步的航天夢,會在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的不解努力中成爲一個個現實,我們對此充滿信心。

對中國人來說,在這份激動的背後,更多的是一份從容。幾十年的航天事業,其背後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我們親歷了自己國家的奮鬥歷程,我們也在日堂生活的變化中感受到這個國家日新月異的進步。

今後,我們還會見證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等的發射。每一次見證,都更加堅定了人民對國家、對未來的信心。日益雄廈的科技實力是不爭的事實,它是人民看得見,感受得到的變化,而非只是一種幻想。所以,這不只是一箇中國航天人代代接力,傳承夢想的故事,也是人民更有自信、國家更有實力、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

我們總是忍不住回顧過去,而越是回望歷史,越能理解當下。越回顧,就越珍視,我們會不斷回顧中國科技事業的每一個重要節點,在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尋找民族前行的動力。那些時刻,因爲銘記成爲永恆。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11

今天,我們觀看了神舟十二號航天組的“天宮課堂”,也瞭解了天和艙內部構造與如何太空中進行“轉身”、“走路”等動作,這些都與“角動量守恆”有關。我發現宇航員轉身的時候姿勢有些怪異,也是因爲“角動量”,宇航員員靜止不動時,角動量爲零。但轉身時,“角動量”發生改變,爲了保持平衡,下半身必須往另一方向轉動。更有趣的是,沒有了地心引力,浮力也消失了不少,乒乓球放入水瓶中,竟然下降到了水瓶的一半位置。

透過觀看天宮課堂,我們利用有趣又簡單的實驗,瞭解到了很多聽起來很高深的物理定律,天宮課堂真是既有趣,能增長很多小知識!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12

今天我們看了在太空空間站中的三位航天員的親自授課,令我對奇妙的太空生活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也令我十分震撼。

太空授課的主講老師是王亞平老師,她先給我們普及了一個重要的知識——微重力。在這種環境下,沒有被“固定”住的東西都會飄浮起來,非常神奇。在這種奇妙的環境下,亞平老師與“工具人”進行了多個實驗,如走路、轉身、水膜實驗……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怎樣在太空中轉體。一次次的試驗這令我大爲震撼與驚歎,同時也產生很多疑惑,面對這些疑惑,CCTV的張老師對此進行了講解,非常幽默風趣。

透過這次圓滿成功的航天授課,我也懂得太空中的許多知識,探究到了許多太空的奧祕,真想親自去太空看一看啊!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13

—月—日下午3:40分,我們在學校觀看了“天宮課堂”,看之前,我懷着興奮的心情,看過之後,我內心又多了一份敬畏之心。

剛開始,我們還覺得有些枯燥乏味,可隨着鏡頭切換到太空視角,同學們的目光被太空深深吸引了。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雙重人像”。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下,形成了水球這一神奇現象,在一個圓環支架上先做一面水膜,往水膜裏灌入更多的水,隨着水的增加,薄薄的水膜漸漸成了圓潤的水球。再往裏注入一個氣泡,王亞平老師在水球的後面,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正王亞平老師”和一個“倒王亞平老師”,看起來有趣極了。

還有一個,讓我感到特別驚豔,是泡騰片的實驗。在原先的水球中放入一個泡騰片,因爲水錶面的巨大張力,水和泡騰片不會散開,後來騰片開始起作用,不斷的冒出細小的泡。從外面看,像極了海底深處一株美不勝收的珊瑚。

乒乓球浮力實驗更讓我感到出乎意料。幾位年齡與我相仿的學生,無論怎樣把乒乓球摁在水裏,只要一鬆手,乒乓球便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頂”上來。在太空中,可就不一般了,我本以爲它也會和在地球上一樣頂上來,可我低估了太空的奧祕,乒乓球像石頭一般沉入了杯中。爲此,王亞平老師做出瞭解釋:“這和地面的現象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是因爲浮力是隨重力產生的,在太空失重環境下,浮力幾乎消失,所以乒乓球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樣浮起來。”聽完後,同學們直呼:“漲知識了!”

在外太空向外望,不是藍,而是深邃的黑。天宮課堂裏還做了許多有趣的實驗,比如有葉光富用手臂畫圈轉身,在太空中,手臂展開轉得慢,手臂收回轉得快,如花滑運動員一樣,是運用了物理學普遍定律之一:角動量守恆。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的無人,再到“神舟五號”的搭載一人,然後到現在的“神舟十三號”,中國都經歷了對飛船的一次又一次修改,對人員的一次又一次更換,我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耀眼的成績。現在我完全可以自信的對其他國家的人說:"Im from China. Im a Chinese. ",因爲我驕傲,驕傲我是中國人,驕傲我生於中國。

現在的我們,更要努力,努力爬過“學習”的山,遊過“困難”的海,不辜負祖國的期望。正如翟志剛老師所說:“未來是屬於你們的!”是的,未來是屬於我們的!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14

昨天,我透過央視頻線上直播收看了一堂生動精彩的“雲課堂”,全程見證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並跟着太空講師王亞平老師參觀了我們的中國太空空間站,向我們揭開了神祕面紗。

“天宮課堂”第一課,我最感到神奇的是泡騰片的實驗。王亞平老師先拿出了一個水袋子,演示了他們在“天宮”喝水的過程,讓我不禁感慨太有意思了,喝水就像玩大魚吃小魚的遊戲一樣,張嘴把飄着的水珠含進嘴裏嚥下。接着開始實驗展示了:拿出了一個小圓環,往裏面擠了點水在圓環中,一下子水珠變成了一張膜像膠帶一樣粘在了小圓環上並將其填滿。王老師繼續注水居然變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水球,接着,將小泡泡從裏面水球裏吸出來,開始注入藍色液體,瞬間從晶瑩剔透的水球變成了一個深藍色的“地球”,最後往藍色的“地球”裏放入了半片泡騰片。泡騰片在“地球”中爆炸,不斷的產生許多小泡泡,像歡樂的小精靈在裏面跳舞。越想越神奇!看似這個“地球”的水球怎麼沒有被小泡泡們衝破呢?

這堂課讓我們感知了宇宙的'奧祕,體驗了探索的樂趣,激發了我對宇宙科學的好奇,讓我暗暗發誓要好好學習,長大了爭取成爲一名宇航員,親身到我們中國太空站去體驗、去探索裏面更多的奧祕。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15

今天,我懷着激動自豪的心情觀看了“天宮課堂”。它的內容極其豐富,涉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多方面實驗。目前,僅有中國和美國才能自主完成此形式的太空授課。

爲此,我爲中國發達的航天工程而感到驕傲。三位航天員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並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充分激發我們對科學奧祕的探索,爲我們幼小的心靈播種下一顆航天夢的種子。在此,我感謝中國航天人爲科普教育事業做出的努力,同時祝願中國航天未來走的更好!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16

今天老師帶我們觀看了神舟十三號的課程,各個地區的人都在觀看,有北京,濟南,山東等地方。神舟十三號創造了許多個第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個水膜因爲沒有地球重力,水能飄在空中,用水衝一下又變成一個圓圓的水球。最有趣的是宇航員在裏面滴幾滴色素,從水球裏面放一個橘子形的泡騰片。不一會兒就像吃了好多好多氣泡。不一會兒就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大。以前跟乒乓球那麼大,現在都有手掌那麼大了。

葉光富叔叔給我們展示瞭如何在太空中轉身。他首先嚐試了直接轉身,可是轉着轉着他就飄起來了。然後他深呼吸一口氣,他選擇了深呼吸這個轉身,結果他只是跳了起來,沒有轉身。他給我們展示瞭如何在太空中轉身。第1種就是藉助工具轉身。第2種就是把雙手伸開。等轉身完後再把雙手伸回來。第3種是將右手旋轉就可以轉身了。

這個實驗太神奇了,向所有宇航員致敬。這是多少人的夢想,希望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裏,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目光所至皆爲華夏,五星閃耀即爲信仰。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17

星期四,我和同學們一起收看了中國航天“天宮課堂“,神舟十三號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宇航員變身“太空教師”,給我們上了非常生動有趣的一課。宇航員們開展了許多太空實驗:“太空健身”、“細胞培養”、“浮力消失”……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亞平宇航員做的一系列關於水的實驗,水在太空中由於失重,展示了和在地面完全不同的奇妙現象。

水膜張力實驗中,摺好的紙花在水膜表面轉動,慢慢綻放,簡直太美了!水球光學實驗中,水球中注入空氣後形成圓泡,水球和圓泡中的鏡像竟然一正一反!泡騰片實驗中,在水球中加入顏料和泡騰片後,水球中快速產生許多氣泡,慢慢變大成了“藍色水球”,就像我們的地球一樣,多麼的神奇啊!

透過天宮課堂,我不僅學到了奇妙的科學知識,同時也感受到科學技術的力量。我國航天事業的飛躍發展,空間站的建立,飛天夢的實現,靠的就是先進的航天科技。仰望星空,我將更加努力,學好科學知識,爲未來中國科技發展貢獻力量。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18

今天老師說神舟十三號要在太空上與我們直播,我們都很開心。

在直播中先是介紹太空艙的結構和宇航員的休眠艙,然後又是太空中的小實驗,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製作一個大水球。

先是用一個放大鏡放到水裏面製作一個水膜,然後是用水袋往上擠水,把大水球變得很圓很圓,這樣就像一個凹凸鏡一樣,人在它的前面就是倒過來的。然後再往裏面擠一點空氣就變成了一正一反的兩個宇航員,非常神奇。再往裏面放一個泡騰片,泡騰片的泡沫不會出來,而是在大水球裏面沸騰,再來一些顏料就變成了五彩斑斕的大水球。

然後又是乒乓球實驗,同學們先是在地球上把乒乓球給放在水面上,乒乓球會浮起來。宇航員們在太空艙裏面把乒乓球放在水面上也可以浮起來,可是他們把乒乓球一往水裏按,乒乓球就浮在了水裏,這充分說明了地球與太空的差別,地球有重力,而太空中卻沒有重力。

看完這次直播我體會到了,一定要好好學習,做祖國的棟樑之材以後會創造出更多神奇的實驗。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19

就在十二月九日的下午,我們收看了一節來自中國空間站錄製的“直播教學”,由神舟十三號的宇航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進行講解。

宇航員們給我們介紹了很多他們生活所需要的設備,也解答了大家許多在這方面的問題。有防護失重的“企鵝服”、在失重環境下跳動的心肌細胞、不借助把手在太空中轉身,當然,在這其中,我最感興趣的還是——泡騰片實驗。

大家都知道,泡騰片如果放入水中,會產生大量的氣泡,那麼在太空中,它會是怎樣的一種表現呢?

在這節課中“太空教師”王亞平老師就來解決這個問題,她首先拿出了先前已經準備好的失重水球,爲了讓它更加明顯,王老師還在水球中加進了藍墨水。隨着半片橘色的泡騰片被塞了進去,一種美妙的現象出現了:水球變得膨脹起來,裏面充滿了泡泡,還散發着迷人的香氣。這項奇妙的實驗,使我深深地沉浸在其中。

但是時間總是短暫的,僅一小會兒的時間,宇航員們就要和我們說再見了,但是我還有許多問題想去探究,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長大後親自穿上宇航服去研究!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 篇20

中國作爲一個大國,正一步一步的實現自己的飛天夢,但,航天事業,需要後繼有人。太空授課,就是要讓孩子熱愛航天,首先要讓他們走近航天、瞭解航天。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少年對宇宙空間的嚮往、對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透過天地對話這種授課方式,也把神祕的航天科技逐漸滲透到全民科普教育之中,讓民衆對航天與生活等各方面的關係及作用,有更深入的認知,進而更加理解和支援航天事業。

太空授課還將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情況,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規律的理解。微重力環境在地球上難以取得,在地面上不能完成的搬到了太空之中,實驗現象將更加更直接更加直觀,無須運用推論等方法。現場直播這樣的科學探究值得期待。

王亞平身處太空,面對地球,面向地球人授課,是中國太空老師的第一人,彰顯了一個航天大國的風度和氣派。

王亞平說:“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也是學生,我很期待着能夠與廣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去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獲取知識和快樂。”宇宙是浩瀚的,宇宙是神奇的複雜多變的,宇宙中許多奧祕值得探究,這就是科學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