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說明文

鬱金香的瘋狂-六年級-說明文

說明文3.04W

相信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特別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說明文,說明文透過對客觀事物的說明或對抽象事理的闡釋,使人們對事物的形態、構造、性質、種類、成因、功能、關係或對事理的概念、特點、來源、演變、異同等能有科學的認識。那麼大家知道優秀的說明文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鬱金香的瘋狂-六年級-說明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鬱金香的瘋狂-六年級-說明文

現代經濟行爲學已經承認,人們在投資中的多半行爲都是非理性的,雖然我們不自知。

這其中最極端的莫過於金融泡沫時的行爲,人們盲目跟從,並且瘋狂執着。縱觀金融發展史中的泡沫悲劇,所有金融泡沫的都驚人的相似,只是標的不同而已,而人們的行爲也是不可思議的一致。

在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觀點:個體的行爲難以預測,但集體的行爲卻總會有一個明確的傾向。

歷史上第一次金融泡沫,也是最著名的“鬱金香泡沫”,這次泡沫不僅使荷蘭金融一蹶不振,不只是一夜回到瞭解放前,阿姆斯特丹30%的`人口因投資鬱金香而流離失所。

事件起因是鬱金香從土耳其引入歐洲,深受宮廷貴族青睞,而一株因突變而異常美麗的鬱金香賣出高價,一夜之間,所有品種鬱金香身價瘋長。

這場泡沫萌發於十六世紀,1636年由於大量外國商人聽聞荷蘭鬱金香買賣非常火,便投身於此,使得本已高價的鬱金香價格突漲,此時這場泡沫已存在了30年。

1637年1月一株普通鬱金香球莖價值64荷蘭盾,僅僅半月之後,一株球莖價格就漲到1650盾,最高甚至高達3000盾。如果換算成當今的購買力,可以在北京二環裏買套300平的房子,還能再來艘遊艇。

這場泡沫可謂是全民參與,貴族、軍人、婦女、農民甚至鞋匠都投身其中,很多人將全部身家投資於鬱金香球莖合同中。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爲了滿足鬱金香的狂熱交易,專門爲此設立了買賣會場。

1637年2月4日,開市時突然有人清倉拋售自己的鬱金香合同,當天下午,單株球莖就跌到了0.15盾。

至今,研究金融泡沫的學者們仍以這次“鬱金香泡沫”爲研究藍本,然而許多問題依然懸而未決。

泡沫的危害相信不是專業人士也顯而易見,但如果我們將目光放到整個歷史中,泡沫無非是資產的再分配,雖然分配的結果不盡如人意。如果將泡沫比作自然災害,這無非就是整個體系的自我調節,並不會阻止歷史前進的車輪。

對於投資者,只能期望,在泡沫崩潰前及時抽身,此外,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