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漫畫

精選寫漫畫作文4篇

漫畫2.82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寫漫畫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寫漫畫作文4篇

寫漫畫作文 篇1

我有一個老師,她的名字叫做鄭春茂,是我的班主任。她長得高高的,身材略胖,挺直的鼻樑上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鏡,別以爲她戴着眼鏡你就可以逃出她的火眼睛睛,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她每天衣着得體,顯得斯斯文文的,好一個雅而靚的名字,好一個氣質非凡的老師。

鄭老師的優點多多,不過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的三寶細、嚴、愛。

細,是鄭老師給我們的第一個感覺,每次改作業的時候她都非常細心,每一個錯誤都會幫我圈畫出來,提醒我們注意聽講及時修改。記得有一天,我做作業的時候,有一個句子忘了加句號,第二天作業本發下來的時候我大吃一驚,原本認爲沒問題的作業(爸爸昨晚已經反覆檢查了n多遍了),鄭老師居然也能檢查出錯誤來,我不得不佩服鄭老師改作業的認真和仔細。

嚴,是鄭老師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以前我們班是個不守紀律,學習成績不好的班級,鄭老師來到我們班後時刻抓紀律,抓習慣,他制定了許多班級公約,每一項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且都落到實處,只要透過馬上實行起來,也從不含糊。一天下午放學,我們班的小霸王故意不掃地,提起書包就走,連凳子也不擡,班裏的人都拿他沒辦法,老師知道了,把那個小霸王狠狠地批評了一頓,最後鄭老師親自坐鎮監督那個男生掃完地才離開,從此以後班上再也沒有人敢違反班規了。

愛,是鄭老師留給我們最美麗的記憶,鄭老師給我們的愛如春風般溫柔,如雨露般甜潤,如陽光般溫暖,以前媽媽總說我很膽小,上課老師叫我起來回答問題,心裏明明已經想好了答案,但是說不出口,自從鄭老師當了我的班主任後,他總是鼓勵我積極回答問題,慢慢的我對自己有了信心,成績也躍升到班級前列了,大家都對我刮目相看。

我愛三寶,我愛那藏着三寶的鄭老師。

寫漫畫作文 篇2

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畫,它是吳孝三畫的。

畫上描繪了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李明和李梅在上學的路上開心地哼着小曲。這時,他們發現一個垃圾箱,四周都是垃圾,他們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李梅想:這兒可真髒,我必須清掃乾淨。於是,李梅便很自覺地開始清掃垃圾。李明想:我得想個辦法制止人們的這種行爲。他想到了寫一個提示語,便動手了,一會兒,李梅把垃圾清掃乾淨了,李明也寫好了提示語——文明——只差一步,然後貼上去。最後他們倆個開開心心的上學去了。

看了這幅漫畫,我想:如果在我們身邊,所有人都這樣自覺該多好。在風景區內,草地上明明寫着“請勿踩踏草地”,可是有些人還是會踩踏草地,使小草、小花奄奄一息。如果這些人自覺些該多好,那麼風景區內的景色將會在小草、小花的映襯下更美。

在商店,提示語有好幾個,“別吸菸”,可是還會有人吸個不停。如果這些人自覺一點,那麼商店就會避免火災現象。

我想:自覺是多麼簡單,自覺排隊,自覺買票……可爲什麼有些人卻不自覺呢?

寫漫畫作文 篇3

我們可以看到的給我們的是這兩幅漫畫,這兩幅漫畫的內容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給我們帶來的啓示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看到在第一幅漫畫裏面有兩個人,其中一個人坐在剛栽下的樹苗下面。另外一個人是站着的,在他的腳下還可以發現鐵鍬和水桶。根據漫畫裏面提供的內容可以猜測這個站着的人是負責將樹給栽下去的,但是發現樹剛載好就看到樹下面有一個人坐在那裏。站着的人對坐着的人說你坐在這裏幹什麼?坐着的人回答說等着乘涼啊!其實我們只要仔細觀察的話,就可以發現這顆剛纔下去的小樹上面根本沒有多少的葉子,所以他根本就沒辦法乘涼。

他之所以會這樣回答就是因爲他不想勞動想要直接獲取勞動成果,所以這幅漫畫給我們的啓示就是,如果想要收穫成果的話,那麼一定要經過自己的勞動纔可以。第二幅漫畫給我們幾個非常顯眼的大字。這幾個字就是假文盲,看完這幅漫畫之後,我們也可以猜測得出內容。這幅漫畫顯示的地點應該是一個公交車或者是其他交通工具的乘坐點,不過這個乘坐點是專屬的,乘坐點只有母子乘坐點也就說是年幼的孩子和他的母親的乘坐地點。可是除了第一位符合這個條件之外,在她之後的幾個人都不會符合這個條件。

在後面幾個人的衣服穿着打扮一看就是比較成功的人士,那麼他們在知識方面肯定不會是一個文盲。他們之所以會選擇漠視上面的標語,主要目的就是想要走捷徑獲得成功。除了這個以外,他們在道德上也是比較有所缺失的。這幅漫畫告訴我們的意義就是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不要因爲想要走捷徑,就選擇將一些標語當做沒看見一般。

寫漫畫作文 篇4

教育,在社會中起着相當重要的作用。孔子在20xx多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影響了許多教育工作者。而今天,我看到了一幅關於教育的漫畫,寥寥幾筆看似簡單,但內容卻引人深思。

漫畫中,一位制泥師傅站在桌子前面,正在樂此不疲的用模具製作出一個個小泥人,那些小泥人長得一模一樣,看起來毫無生氣,也毫無活力、十分呆板,但最引人注目的是,漫畫左上角那幾個醒目的大字:

某種教育。

看到這,你是不是有似曾相識之感呢?

沒錯,其實,漫畫中所說的某種教育,指的就是我們當今社會的`教育現象。看看以前的教育:孩子們十分快樂的學習,沒有成堆的作業和輔導班,沒有家長和老師的各種過度的要求,孩子們有的是無憂無慮、快樂的童年。他們都各自有各種各樣的愛好,各有各的性格特徵

再看看現在的教育:作業成堆,輔導班排滿,家長老師的期待爆棚。我知道,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變得更好,這也是人們讓孩子接受教育的初衷。而經過這種教育後,原本富有個性的孩子,有自己想法的孩子,雖然變得乖巧聽話,個個成績優異,但卻沒有了自己的個性,失去了孩子應有的童真。如果教育是這樣的話,成爲那個別人家的孩子真的有意義嗎?

每個人,都猶如製作泥人的材料泥巴一樣,都是與衆不同的,它們不會剛好適合藝人的模具,它們總會或多或少,或硬或軟,很少有恰好合適的。這時,就需要藝人們合理搭配,適當添加或減少。這正如學生的領悟力一樣,有強有弱,如果我們不加區分,全部模式化、統一化、僵硬化教育的話,就會出現有的學生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所以,只有按照每個學生不同的個性去塑造的話,才能展現出特有的魅力。然而,模具雖然方便快捷,但卻限制了製造人的思維,束縛了材料的個性。

教育,就如同捏泥人一樣,不能用一個模具來束縛師生,製作千篇一律的泥人。只有放開手腳,解開束縛,拋棄模具,才能使學生展現不同的個性和才華,並讓師生在教學中體會樂趣,真正實現因材施教的理念。

我期待着漫畫中的某種教育的情景不要出現。

標籤:精選 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