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岡仁波齊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2.45W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岡仁波齊電影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岡仁波齊電影觀後感

岡仁波齊電影觀後感1

天去看了“岡仁波齊”這部電影,淘寶8.8的評分算是相對客觀的,它稱得上這個評分。

用一個詞來評價觀影的感受:沉悶,如果多加幾個字那就是:非常沉悶。影片講述的是西藏芒康一個農村,一位老人爲了實現前往拉薩和岡仁波齊神山朝聖的心願,決定年後前往。村裏人聽說此事後,幾個有想法的年輕人加入這次朝聖之旅。故事情節非常簡單直接,就是單純的朝聖。至於路途中發生的生孩子、撞車、拉薩打工的插曲,如同幾滴雨水滴入大海,激不起半點漣漪。

這部影片可以說是無情節、無背景音樂、甚至是無主角的三無電影。總共十二個人去朝聖,但是從始至終能讓我知道個人背景的不超過一半人,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扎扎。這個小女孩兒磕長頭的姿勢並不標準,但是出現在一羣大人的朝聖之旅中,本身就讓我生起一份敬意。加上他在影片中單純的表現和純潔的眼神,讓我印象更加深刻。我在想,在扎扎這個年紀,她本身可能並不清楚朝聖到底有什麼意義,他能夠理解的可能就是大人們要去朝聖,而朝聖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她也希望能夠做這樣的好事,所以她要去。朝聖之路很艱苦,扎扎能有這樣的毅力,讓我這位成年人充滿敬意。這部電影沉悶另外的原因是很多的場景無對白,即使有也是簡單的幾句話,激不起觀衆任何的興奮點。而且,這種無對白的鏡頭經常持續好幾秒,讓人更覺悶得慌。整個觀影過程中,看到觀衆有反應的一段就是在睡覺時,講其中一位兔子眼的幾句話,觀衆給予輕微的笑聲回報。最讓人感到不解的是在他們最後在岡仁波齊繞山的時候,突然結束,這個結尾結的觀衆很錯愕。在忍受了前面一個多小沉悶的場景後,觀衆的心好不容易隨他們來到了岡仁波齊,而故事卻在此戛然而止。就像是一個單身幾十年的單身狗,向世界宣告我有女朋友了,但卻不告訴大家她是誰。觀衆經歷了前面漫長的鋪墊後,終於有點觀影狀態,對後面的故事正有所期待,這時突然從中被叫醒:喂喂,已經結束了。這種感覺,有些不爽。不知道是導演有意爲之還是無心之舉。

但這部半紀錄片似的電影這麼沉悶和單調,在近期變形金剛、異變等國際大片集中地檔期中獨領風騷取得最高評分,肯定有它自己的價值所在。一個人人都喜歡的東西,肯定是能夠與之產生共鳴的東西。人與人就是這樣,情侶之間能夠相互吸引和認可不僅僅是因爲異性,還是因爲兩人之間能夠產生共鳴。這部電影也是,既然能有這麼高的評分,雖然在情節上打觀衆了個措手不及,但是在心靈上卻成功產生了共鳴。相信看這部電影的人都是有情懷的。我們都知道西藏是很神聖的,因爲那裏佛教盛行,五千米的海拔被稱爲離天堂最近的地方,而且藏民的信仰很多人都有所耳聞。在當下大家都談信仰缺失的年代,藏民虔誠的信仰顯得神祕而且讓人敬佩。所以,從我的觀點來看,很多人看這部電影,一部分原因就是衝着信仰去的。這並不是說要塑造個人的信仰,而是希望能讓自己與信仰更近,好讓自己感覺自己也是有追求的。這並不是件可悲的事,反而覺得挺好,因爲畢竟在這些人的心目中,信仰還是件被關注,值得被追求的一件事,也正因此這部電影能和觀衆產生共鳴。另外一個產生共鳴的原因是我想是很多去過西藏的人看到沿途風景,就會想起自己曾經的故事。這部電影的朝聖之旅就是一條觀衆沿着318國道的回憶之旅。坐在我旁邊的一家三口,從他們的談話中得知,他們以前去過西藏。當鏡頭轉到某一個路碑、某一條河、某一座山、某一個湖的時候,他們就點出這不是那什麼山什麼湖,我們當初怎樣怎樣。所以我一部電影看下來,收穫了兩個故事,這也是意外的收貨,也更勾起我對西藏的嚮往。

一部電影如果僅僅能夠與觀衆產生共鳴就可以被評得上這麼高分,顯然有些低估觀衆的眼光。之所以稱它爲半紀錄片似的電影,是因爲它對藏區的展示很真實。影片開始展示的藏區生活,朝聖途中遇到的好客的藏民,以及直接展現的藏區農村的落後景象,與我從書中和視頻中看到的,以及想象的基本上一致,讓我這個沒去過西藏的人都感到很真實。此外,影片對318國道沿線藏區美景的展示也是不遺餘力。枯黃的草木、湛藍的天空和白雲、大片的油菜花田、清澈的湖水以及潔白的雪山,給人視覺上的體驗足以勾起人們對這個地方的嚮往。

這些多方面的因素讓這部電影雖然沉悶卻仍能得到廣泛好評,導演應該也爲此欣慰。雖然沉悶這個詞仍然是我對這部電影的最深印象,但是它真實反應的景象讓我漲的見識、藏民虔誠朝聖的信仰以及沿途美景帶來的視覺體驗仍然讓我感到滿足,所以這是一部好片,值得推薦。

岡仁波齊電影觀後感2

今天我看了電影《岡仁波齊》,受益匪淺。在這部電影裏,我知道了許多不瞭解的知識。片名《岡仁波齊》是指岡仁波齊峯,它位於西藏自治州普蘭縣境內,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峯,也是中國最美、最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岡仁波齊”在藏語裏是指神聖的意思。普拉村的尼瑪扎堆爲了完成父親的遺願,和叔叔去拉薩和岡仁波齊朝聖。這一年正好是馬年,也是岡仁波齊的本命年,普拉村裏的許多村民也希望加入到尼瑪扎堆的朝聖隊伍之中。這支隊伍裏有即將臨盆的婦女,有家徒四壁的屠夫,有自幼殘廢的少年……每個人都懷着自己的心願和希望。爲了去岡仁波齊神山,這十一人組成的隊伍,踏上了2000多公里的朝聖之路。

從芒康到拉薩不但有2000多公里,還要一路磕長頭前行,如果是我可能走不到就半途而廢了。最令我震撼的是:他們能堅持不懈,腳踏實地地前行。我想:他們到達岡仁波齊山頂一定會十分興奮,喜極而泣。我敬佩那孕婦,她的肚子裏有着即將出生的孩子,她竟挺着大肚子去朝聖了。我更敬佩那位自幼殘廢的少年,在家人的鼓勵下,朝聖去了。

我敬佩朝聖者對信仰的虔誠,對大自然的敬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朝着明確的目標努力奮鬥,也許成功的就會是你。

岡仁波齊電影觀後感3

像我這樣所謂的修行人,對於磕長頭朝拜拉薩,連觀想一下的勇氣也沒有;有時候去藏地碰到在路邊匍匐的行人,連眼神都不敢在他們身上停留太久。

《岡仁波齊》在我的內心狠狠的紮了一下;對於一個靈魂就是信仰本身的民族,除了深深的敬仰,我沒有資格評論;但對於修行人而言,他們所表達出來的菩薩的勇氣,對於苦難一點點都無所畏懼,對於衆生苦樂的承擔也無所畏懼,這纔是所謂的勇氣吧!雖然理論上知道很多,但真正的勇氣表現出來,確實讓人震撼!

然後是對於衆生的惦念,不論是楊培叔叔還是路上碰到的老人家,都一再的說“要想到爲所有的衆生,所有的苦難衆生去朝拜”這種惦念更加讓他們慈悲,堅韌吧!

再就是他們對於生死平和的態度,生對於他們來說是喜悅的,也是平常的,所以一個即將臨盆的人去朝聖,那麼平常;楊培叔叔死了,死就死了,像生一樣自然,沒有哭天抹淚,他們真正接受這種無常,接受這種生死的自然規律。

最後就是對於困難表現出來的談定、隨緣;車子壞了,壞了就壞了,拉着走,沒有抱怨,沒有詛咒老天爺,也沒有自艾自憐;到拉薩沒有錢了,沒錢就去賺,那麼平常,自然;還有在河邊跳舞的一段,他們的喜悅,很容易。

從頭到尾,沒有很多的臺詞,沒有大喜大悲,一切都如他們的靈魂一樣安靜、平和;就像他們的生活一樣,一點都沒有華麗的成分,但對於生命來說,這纔是真正的華麗吧!

我想起米拉日巴尊者說的一句話“我的宗教,是生死無悔”!

岡仁波齊電影觀後感4

這兩日,朋友圈被《岡仁波齊》刷屏,看過的、沒看過的都被催人淚下的影評感動着、鼓舞着,看過的藉着影評再回味對比一下所述與內容是否吻合,再補充一下自己不知道的拍攝幕後和沒有看到的深度與廣度,沒看過的計劃着拖家帶口的去看。

前兩天我也去看了,過程中幾次被畫面擊穿淚腺,被他們的虔誠、被他們的.平靜,但是流再多淚,別人的故事終將過去,我們還是要回到我們自己的生活中來書寫自己的故事,怎樣讓這種震撼透過反思在自己的生活中發酵成養分、成爲向前的動力來滋養我們的生命纔是文學藝術作品的最終目的。如果不能將其中的能量拿來爲自己所悟、所有、所用,幾天以後熱度平息,一切又回覆到從前的樣子,油是油水是水,依然過着從前慣性的生活,那麼再多震撼、感人的作品也是無濟於事的。

我一直認爲,看電影不是看一場熱鬧,而是到別人的靈魂裏看見自己,觀後感也不是評價別人,而是把自己放到那個情境下問自己會怎麼樣?用以照鑑自己並修正自己。

我看書和看電影聽故事總是喜歡把自己置身於那個場景之中,問自己,如果那個當下是我,我該怎麼選擇?

我把這段兩千多公里距離,長達一年的朝聖之旅拉長做自己的人生朝聖之旅,我將以怎樣的態度、用什麼樣的行動面對在路上的每一個朝拜,纔是我要思考並付諸行動的。

從他們身上讓我領悟到,人生路上會有很多的意想不到,但依然不妨礙時時以輕鬆愉快平靜的態度去面對,不用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人生結果不必問,就是在一抔黃土下終將化作一縷雲煙,而經歷過程纔是此生最爲重要的。不用急急忙忙的向着那個結果狂奔,過程中遇見花香停下來聞一聞,遇見有緣停下來喝杯茶,遇見山就翻越,遇見水就趟過,只是始終選擇邁開腳步向前走、不徘徊、不彷徨、不辜負就對了!最終抵達心中嚮往的歸宿——神山。

岡仁波齊電影觀後感5

《岡仁波齊》僞紀錄片式的手法,對藏族匍匐叩拜朝聖之路的聚焦,在導演張揚的鏡頭下,所爲人感受到的是一種淳樸的美,電影這種美的締結,在卻又並不是依靠何般戲劇性的衝突,而是對朝聖者們一言一行的細膩捕捉,使這種美在不經意間便得以躍然光影。

“岡仁波齊”是一座山的名字,在普通人眼中他或許就是一座壯麗的山峯,但在無數藏傳佛教信徒眼中,它的意義卻遠不止於是一座山那麼簡單,在藏傳佛教裏他們認爲岡仁波齊是神的住所,代表了無量的幸福,而在神山岡仁波齊的本命年前去朝拜,更是會獲得乘倍的功德,由此電影也拉開了序幕,一羣包含了孩子、孕婦、屠夫等男女老少的藏民出於不動的期望,不遠千里的朝拜之路,構築了電影劇情的脈路。

磕頭前行,風餐露宿,甚至不惜搭上了自己的生命,只爲前往神山朝拜,或許很多人都不解這種行爲,會認爲它是一種落後的愚昧,而張揚在《岡仁波齊》的故事上選角其實非常巧妙,他並沒有糾結於宗教本身,而是讓所有觀衆都能在這樣一部作品中,看到了一種被電影藝術所提煉的魂魄,這魂魄既源於一羣藏民本色出演的真實,也更源於深植於這羣信徒身上對信仰的虔誠。

在長達一年的朝聖之路上,這個由不同的年齡身份的人組成的隊伍,沒有人會去偷懶,在這條充滿了苦難和危險的道路上,也沒有人會去遲疑,影片中朝聖者們對信仰的虔誠無是讓人歎服的,而電影本身更多的只是在原生態的去展現這種虔誠,沒有刻意的昇華,也沒有對信仰的質疑,甚至沒有對壯麗的西藏給予太多的鏡頭,在這個角度上,電影是如此的樸實,而劇情的植入,再讓這個故事變的更爲飽滿充沛的同時,更還讓那信仰中善的光芒變的如此奪目。

關於信仰的宗教電影其實並不少,但卻鮮有一部國產電影能這樣真正客觀的去展現信仰,去在虔誠的信仰中樸實無華的詮釋真善之美,而《岡仁波齊》正是這樣一部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