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厲害了我的國影片觀後感

觀後感2.82W

《厲害了,我的國》將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發展和成就,以紀錄片的形式首次呈現在大銀幕上。以下是小編收集的觀後感,歡迎檢視!

厲害了我的國影片觀後感

厲害了我的國觀後感1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擁有自主產權的大飛機……中國車、中國港、中國橋、中國路,短短90分鐘的《厲害了 我的國》,一幕幕壯觀的鏡頭一次又一次點燃了心中的驕傲。

作爲中國鐵建的一員,爲片中出現的高鐵而感到深深的自豪,但感觸最深的卻是中國製鞋廠在埃塞俄比亞培養工人的片段。在埃塞俄比亞,中鐵十四局電氣化公司參建了非洲第一條電氣化鐵路——亞吉鐵路。亞吉鐵路南起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北抵非洲之角吉布提港,線路全長760公里,總投資40億美元,被稱爲“新時期的坦贊鐵路”。

在亞吉鐵路的建設過程中,雖然工期嚴峻,但還是培養出了一大批當地技術工人,其中有一名叫巴沙,他被中國鐵建股份公司評爲“十佳外籍僱員”。

巴沙喜歡學習、熱愛鑽研,當地工人都準時下班回家以後,他卻還在加班,不厭其煩的學習工程相關技術,項目部的工程師被他的好學精神感動,便經常給他開小竈。巴沙的中國話說不好,成爲他鑽研技術的一個最大障礙,他就參加漢語學習班,後來巴沙經過刻苦的學習不僅成爲了技術骨幹,還成了項目部免費的翻譯。最後,當地工人在他的帶領下,架設線路效率比剛開始提高了三倍多。

巴沙除了工作勤奮,最令我們最記憶猶新的是他創造性的一個小發明。非洲草原上的蒼蠅特別多,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深受其擾,巴沙就利用業餘時間發明了一個辦公桌專用蚊帳,經過逐漸的改裝後特別實用,馬上被廣泛推廣使用,成爲項目部必備工作用品。

巴沙不但在亞吉鐵路項目上學到了他賴以謀生的技術,還贏得了一份愛情。巴沙在來項目之前一直暗戀一個漂亮的女孩瑪麗塔,因爲經濟的原因一直不敢表白。在項目工作兩年後攢了足夠薪水的巴沙,底氣十足的追到了瑪麗塔。結婚的那一天,巴沙特地邀請我們參加了婚禮,因爲他說有中國朋友在,是他婚禮最大的驕傲。

而今,亞吉鐵路已經通車。巴沙也成了當地的鐵路專家和中國通,他在電話裏對我說,埃塞那裏又建了很多中國投資的工廠,他的很多朋友都在工廠裏工作。他說還要教自己的孩子學漢語,帶孩子來中國旅遊。

厲害了我的國觀後感2

《厲害了,我的國》,3月2日正式上映。第一次在電影院觀看紀錄片,我充滿着新奇與期待走進了電影院,隨着影片的播放我的心情也隨之激動起來。一幀幀的畫面組成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家國畫卷。

中國飛機,中國港口,中國橋樑,中國鐵路,中國的網絡,每一項都展示出中國智慧、中國創新,憑藉祖國經濟與科技的實力,各種非凡的超級工程應運而生。港珠澳大橋、藍鯨2號、天宮一號、蛟龍號、復興號、天眼一項項堪稱奇蹟的工程和科技成果,只有中國敢想敢做。中國造已開始擺脫國外技術制約,實現了無數個世界第一,彰顯大國實力,這一切讓人總會情不自禁感嘆“厲害了我的國”。

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日益上升,無論是軍事還是經濟都在世界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2015年的也門,時局動亂,中央軍委派遣護衛艦對前往也門撤離中國民衆,一句“祖國接你們回家”,頓時讓人熱淚盈眶,無論你身在何處都會得到祖國的庇護。“一帶一路”經濟帶,涉及60多個國家,這條商路使得祖國的經濟實力日益增強,繼續擔當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國之強大,民之驕傲。讓我們隻身投入到中國建設的浪潮中,以此爲榮。建設繁榮昌盛的祖國,以此爲傲。

厲害了我的國觀後感3

3月2日,中央電視臺、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於各大院線上映,上映首日票房達4100萬,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科技驅動和創新的傲人成績讓中國科技走在世界前列,日新月異的發展縮影印證着中國不斷前行的腳印。這部紀錄片的上映,盡展大國雄姿,盡現中國智造,盡顯家國情懷。

精準視角盡展大國雄姿。從壯觀恢弘的大規模航拍鏡頭拉開序幕到凝集着匠心精神的中國智造閃亮熒屏,國家科技實力的真實寫照與科研領域的累累碩果都在透過影像的方式表達,無論是科研前線和奮鬥一線的拓荒者,還是一個個大國重器的傲人成就,鏡頭下的大國雄姿,以帶給觀衆視覺和心靈的雙重震撼,傳遞中國力量。該影片以精準的視角、恢弘的表達,將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就,首次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在大銀幕上。鏡頭透過習主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內在邏輯,展現了圓夢工程、創新驅動、協調發展、綠色中國、共享小康、開放中國等幾個方面。新理念、新成就、新思路、新未來,綜合國力的飛速提升、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萬家燈火的點點星光、匠心獨運的時代鴻篇……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如今的強起來,歷史性的飛躍證明着大國雄姿的征途。

大國重器盡現中國智造。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我們期待許久,然而《厲害了,我的國》中哪一個大國重器不是“中國智造”?飛馳的復興號列車、獨創地深海利器“藍鯨2號”、自行設計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國產的C919大飛……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第一,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超過30%,成爲拉動全球經濟的第一引擎。中國用行動向世界證明,也在用大國責任和大國擔當爲世界提供“中國智慧”。

真實寫照盡顯家國情懷。影片聚焦百姓生活,用鏡頭紀錄了個人在工作崗位上的奉獻,也同樣顯示了時代人對於新時代的責任擔當和使命,影片中既有走進田間地頭紮根基層的扶貧幹部,也有築起了全世界最大人工林的壩上三代人,有享受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的居民,也有科研的拓荒者在追求技術突破路上的一次次試驗……中國故事,就這樣在一個個樸實、真實、平凡的人身上透射着家國情懷,不同於院線上映的其他電影,這部紀錄片,觀衆既是看客,也是這部影片的“主角”,更是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個體,帶給每個人的除了對國家的自豪和驕傲,更有揮之不去的獲得感、滿足感、幸福感。

影像,一個時代的鏡像,該影片給觀衆帶來的不止於“視覺”的觀影,更有透過影像折射的背後故事和這份沉甸甸的家國情懷。萬家燈火的點點星光,國泰民安的嶄新時代,一輩輩人、一代代人的家國相依,他們也在用實際行動反覆訴說着“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鏡頭透過寫實的手法,讓這種家國情懷在每個人心中生根,每個人都深知傲人成績的背後是多少人匠心精神和實幹創業的付出,每個人都深知家國情懷的背後是多少人的投入和灌注,每個人都深知,大國自信的背後是多少人的“中國夢”在奔小康的路上穩步實現。

影片的燃,是每個觀衆在新時期、新時代幹事創業的責任使命和對未來坦途的信心百倍;影片的燃,更是直抵每個觀衆內心深處的共鳴和認同。

標籤:厲害 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