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熔爐》觀後感

觀後感6.14K

電影《熔爐》以2005年真實發生與韓國光州一所聾啞人學校中的性暴力事件爲藍本。在上映後引起了韓國社會的廣泛討論,輿論的壓力最終不僅促使案件調查重新啓動,而且使韓國國會對於之相關的多項法律作出修改。以下是《熔爐》觀後感,歡迎閱讀。

《熔爐》觀後感

《熔爐》觀後感(一):

人之初,性本惡——《熔爐》

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講:“人之初,性本惡。”關於人性善惡的這一問題,從戰國時期一向爭論到了現今,那究竟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呢,其實至今也並無一個明確地劃分。或許在我看來,善惡自在人心中,善惡在於你我做人的良心。

開門見山。電影《熔爐》,給觀影者留下的是一種較爲壓抑的感受,但這種壓抑也並非是枯燥乏味,而是一種發人深省。或許,正是由於影片太過於貼切現實,過於的真實,所以讓人覺得這樣的作品像是在向人們說些什麼,像是在做着一種無奈地吶喊。說真的,在觀看的過程中,本無意書寫這篇影評,但當影片進展到了1小時52分鐘時,那一片斷深深地震撼到了我,這是一種無形地打擊,正中我的胸口,讓我根本無法招架起來。

簡寫一下影片的故事資料。電影《熔爐》主要講述的是自2000年起的5年間,韓國某聽覺障礙學校的校長、教師一向都在對這些殘障學生們實施了程度不一的性暴力,以及各種虐待。新來不久的美術教師至此後,發現學校裏瀰漫着難言的壓抑氣息,並頻頻能夠聽到從洗手間內傳出女子的尖叫聲。學校的黑幕漸漸露出冰山一角,美術教師和人權主義者力圖揭開這些隱藏在象牙塔內的暴力事件,終止校園杯具的進一步蔓延…僅單從劇情資料上看,也許你會認爲這又是一部獨具英雄主義色彩的題材作品,但是,這所謂的英雄主義,在強大又黑暗的社會權利面前,顯得卻很微不足道。

在導演宮崎駿(HayaoMiyazaki)的作品中,我們或多或少能夠察覺到宮崎駿(HayaoMiyazaki)導演始終都在守候着那種超脫於世俗的童真。他所展現給觀影者的是,那種人與自然“活下去”的平衡,人類不能爲了生存而毫無原則的肆虐着他人的生存權利。雖說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但真的沒有必要讓這個嘈雜萬惡的社會變得更毫無人性。深省。

記得曾看過一期訪談節目,訪談對象是陳丹青。節目中主持人問到陳丹青老師“中國人有沒有像西方國家那樣強大的信仰?”他答曰:“中國人的信仰就是:‘去他媽的,活下去最要緊。’”的確,不論是你中國人還是韓國人,甚者是哪個小“鄉村”的人民,哪怕就是索馬里的海盜,他們爲的也是能夠活下去。但是,這所謂的“活下去”,並不代表着你沒有任何的做人原則,那樣,猶如一具行屍走肉一般。

影片進展到最後,因上訴未果,未能將這些人*繩之以法,遂民衆採取了****以表不滿。但這種不明智的行爲,在此看來,毫無好處,完全就是以卵擊石,不但沒有折損對方一兵一將,反而還深深地損傷了自己。最終,剩下的只有無奈地妥協。

現如今的電影領域,真的的確很緊缺像《熔爐》這樣的作品,無謂隨大溜兒的商業電影早已讓觀影者產生了一種積壓很久了的視覺疲勞,審美疲倦。不能說這種類型的作品屬於小清新的範疇,但是就其整體給觀影者帶來的影響力還是很爲震撼的。在他們大韓民族,他們的體制允許他們的導演去揭露社會現實,社會**,並給予了他們這樣一個相對於公開的平臺。當然,我並不是在呼籲什麼,或者說是在抵制什麼,我只是想說,不論是你韓國也好,日本也罷,就電影而言,這個世界還是很需要這股新生且又敢言的力量。

回到此部電影的名字上——《熔爐》,我在想,導演爲什麼給這部作品起了這樣一個與劇情資料不相匹配的名字?或許,導演黃東赫(Dong-hyukHwang)是想告訴我們,這個社會就好像熔爐一樣吧,我們拒絕着被它同化,卻也在汲取着它的溫暖。就像結尾的那兩段話證明的兩個意思一樣。

寫在最後,即將收筆,再拋出開篇的那段話,人性的善惡究竟到底是善還是惡呢?而我呢,想留下這麼一個論斷,人之初,性本惡,但,心已向善。

《熔爐》觀後感(二):

雖然早已對《熔爐》這部電影的劇情有了大致的瞭解,也從各位朋友的口中知曉一些評價,更看過一兩篇影評。然而,真實的用自己的眼睛、心靈去看這部電影之後,目前的狀態和聾啞人別無二致——所有的吶喊都匯聚在胸口、張大嘴巴卻永遠無法呼喊出心中的聲音。此時的心境沒有鬱悶,沒有哀傷,沒有憤恨,而是極度的無力。所以,只好熄掉自己的聲音,僅僅用這無聲來對抗四周的死寂——那能夠吞噬掉一切聲音的黑暗。

對於這部電影,令大家深刻的就應是那樣一句臺詞“我們努力奮鬥,不是爲了改變世界,而是讓世界不要改變我們。”這句話出自年輕的人權組織成員之口,表面看上去十分勵志,也值得稱頌。然而,她終究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在應對現實的一面,她有更多的抉擇。相對而言,本片的主角一人肩負家庭職責的男教師卻更讓我關注。在他的世界中,現實的拉力和誘惑是更大的,他能夠體會到更多的關於不被這個世界改變所要付出的艱辛。影片似乎也是出於這種思考,所以讓這句話並沒有從他的口中說出來。相反,他一向以一個類似沉默者的形象出此刻電影中。他的默默和堅強是無聲的,也是沉重的。因爲他的肩膀上左邊是正義良知,右邊是世事艱辛。這兩者在他身上加諸的力道是如此之大,因此他的抉擇纔會如此有張力。

雖然我也是個已然涉世的青年,但是目前的日子還好,算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就猶如人權組織成員一樣,能夠因爲微薄的薪水爲自己的理想爲自己所喜歡的事業義無反顧。然而,人到中年卻陷入事業和家庭雙重職責的男教師的生活又是怎樣的?我想更多的人是能夠理解他的:深處困境,這份工作對他來說能夠說是彌足珍貴的。加之女兒與母親的職責,他對於事業和金錢的依靠性會更大。故而,他所面臨的世界是更爲困難和黑暗的。當他應對這個事件的時候,也曾猶豫,也曾隱忍,更曾自私的思考過自己和家庭的最大利益。他的搖擺不定時十分人性化也是十分具有合理性的。在生活的重擔面前,他的選取太少。縱然如此,他卻無法容忍自己對此不聞不問,更無法寬宥自己的私心。所以,他選取了另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

同樣的一件事,關係到他的兩種“職責”——一種是作爲一名老師,或者說一個人應有的正義感的職責,即道德層面理想追求;一種是作爲一個父親,一個兒子的養家的職責,即現實生活的無奈。無論他如何去做,都會辜負其中一項職責。電影幾次在他選取的時候都加大了這兩種職責的緊迫性和必要性,而他也在一次次壓力的夾縫中艱難前行。我能夠想象他抉擇的時候是多麼的困難,卻永遠無法身臨其境的去體會他當時的情緒。或許,一般是快意恩仇的如釋重負,但另一半又會陷入深深的自責中。

影片中以弱勢羣體對抗強勢羣體,以“個人”對抗“羣衆”,以不健全對抗健全……這些統統是外在的“殼”,撥開來,裏面的“肉”但是是利益最大化的制度本身。利,是人類追求的永恆不變的主題。它深深藏在每個人的DNA中,隨着我們一代代傳承下來,而人類的發展也是因爲利益最大化的趨勢在不停地前進着。在本片中,之所以無法撼動這樣一個大家明知是錯的羣體,原因在於他們構成了利益共同體。小到學校保安,中到警察,大到檢察官、法官……甚至是更高層的領導羣體。談官官相衛的話似乎僅僅是權利使然,但是利並不僅僅僅是官場的問題,幾乎每一個個人都能夠從一個事件中獲得自己的`最大利益,因此當一件事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時,只要是在這個利益團體中的人就能夠成爲幫兇,猶如那些簽署了妥協協議的家長們。即使不是助紂爲虐也能夠成爲鐵板上的一顆螺絲。當一個社會中的大多數人都能夠透過這樣的利益集團獲得好處,那麼剩下的人便只能成爲他們砧板上的魚肉。在他們看來,這些人居然要衝破這樣的防線爲自己討回一個公道是多麼的滑稽與可笑。在掌握着話語權、審判權、執法權的羣體面前,那些爲了正義、公道而奮戰的人看上去的確不自量力。他們的力量便是這不斷加溫的熔爐,他們在不停地軟化其他人,盡力拉攏他

人成爲融化他人的一份子,如此,這爐子纔會越燒越旺。

這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結尾並沒有一個光明的結局,讓我感到殘缺的欣慰。欣慰是因爲這纔是現實,如果全面勝訴、壞人得到“應有”的懲罰,那麼我是不會相信的。作爲一個有着必須社會閱歷和認知的人來說,我不相信這樣的理想局面會出此刻此刻。而殘缺,是作爲理想化的我來說,從心理上是期望這樣一羣人得到他們應有的懲罰。但是,現實終究是現實,而今,這部電影能夠拍攝、能夠上映、能夠走進千家萬戶引起大衆的關注和共鳴,已然是不錯的成績。

在這個大大的熔爐之中,或許你、我以及你我身邊更多的人並不甘願被高溫所融化,並不單單向着自我利益最大化而泯滅了良知。那麼,如果你要做熔爐中的這樣一塊時刻持續自我的一塊鋼材,你不僅僅時時刻刻銘記自己的初心,更要持續心中永遠擁有一塊淨土。我不敢保證自己在何時何地可能就被這個大大的熔爐融掉了,但我期望自己的堅持與努力能夠繼續下去,直到無能爲力爲止。

因爲我明白,在世介面前,一個人要做到多努力纔會不被改變。又或許,我根本不明白一個人要多努力,才能夠不被世界改變。

《熔爐》觀後感(三):

《熔爐》——薪火柴薪,既可燃爐,也可滅爐

電影接近尾聲時,老師懷抱着死去男孩的遺照被從天而降的高壓水槍衝的踉踉蹌蹌,身邊是打成一團的**者與武警,然而更多的,是站在街邊、道口圍觀的人羣。這些人或許聽到了男老師的控訴,或許看過了令人義憤填膺的新聞,或許早就明白事情真相,或許就有直接間接利益參與者,這些人或許什麼都不明白。如果不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漏洞是造成杯具的火熱熔爐,那麼這些人就是助其氣焰的薪火柴棒。

類似本片中的性侵事件絕不是韓國的獨家新聞,世界每一天被各種杯具環繞,地球氣溫不斷升高,興許也是拜“熔爐”所賜。我的生活圈子這麼小,小到這種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重大事件只發生在別的城市,偶爾哪個親人說誰家發生兇殺案了、哪個朋友八卦些不可理喻的家庭糾紛了,不知是眼睛還是大腦選取性過濾了其它還是生活本就如此的平靜無波。於是問題就出現了,廣州那18個路人以及之後的許多見死不救者遭到人們的謾罵圍攻,網上各種指責幾乎讓人願意相信人心亦古,異類僅僅是粥裏的少數老鼠屎而已,談到自己的時候各個英雄化身前行無阻。但如果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了,會有多少人是挺身而出的維權者,又會有多少人是冷眼旁觀的薪火柴棒呢。

可喜可賀的是,本片的影響力使得七年後以前因證據不足而未被判決的犯人得以“重判”,且完善了兒童性暴力、殘疾人性暴力、社會福祉等多項政策,加重犯罪教師處罰力度。這就是薪火柴棒給熔爐起到的用心作用,減少冷漠、增強權益意識,才能迫使政府更重視人權、進一步減少法律漏洞,否則“精神禮貌城市”就會僅僅是辦公牆上落滿灰的一張獎狀。

片名熔爐能夠有三個含義:其一是指人權主義者的熱情能夠熔化世間的冷漠、麻木、欺辱,將平等的含義貫徹到每個人的心中;其二則是指社會這個大染缸,通常好處上都是貶義,一如片中極爲有名的臺詞,“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爲了改變這個世界,而是爲了不被這個世界改變”,政治存在的種種弊端讓社會大部分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多數人被迫理解潛規則有怨氣也不敢發,以致社會負能量上升,而人權主義者就是裏面的“孫悟空”,不僅僅沒被同流合污反而練出了火眼金睛看透了真相;其三則是暗指熔爐之所以存在的推波助瀾助其火焰者,在熔爐中受苦者每一分的苦難,都源於薪火柴棒的燃燒;他們的冤屈得以伸張,也是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熱切支援。

當年事件中的人權主義者們奔波控訴四處碰壁甚至抑鬱自殺,而本片依靠強烈的視覺震撼力和張弛有力的劇情強烈激起了觀衆心中的正義感,這就是影像的魅力。鳥大了什麼樣的林子都有,一百天不死都有新鮮事。世界上不缺震撼人心的劇本,只缺有勇氣將之公佈天下的電影團隊和背後承認漏洞渴望進步的政府部門。如果《熔爐》像《印度的女兒》那樣在本國被列爲禁片,對於罪惡處理以承認卻遮掩態度,可想而知當年的犯人甭說七年後、恐怕七十年後都得不到所謂的“重刑”處罰了。

平民窟與高樓的強烈比較讓人無法不痛斥資本家的無利不往和政府的唯利是圖

影片根據小說改編,小說又根據當年的真實案件改編,片中多少細節真假無法推敲,但本片涉及的韓國社會問題之廣絕非空穴來風,也是引人深思的重要部分:未成年人性侵、殘疾人性侵、、教師體罰現象、公務人員冷漠推諉、司法機關**成性、警界人員徇私枉法、教育界受*之風盛行、官官相護****壓迫下級、宗教團體荒淫虛僞、“潛規則”變通行“政策”,法律漏洞頗多等等與普通民衆身心利益切實相關的問題被擺到桌面上。當它僅僅是新聞時,很容易淹沒在網站、報紙等等各種媒介中,在衆多新聞之中這樣一條杯具僅僅靠媒體的三言兩語很少能夠激起公衆長時間的關注,而電影則以直觀的視覺衝擊着人們的大腦,在兩個小時的氣氛渲染下電影配樂和恰到好處的剪輯很容易調起觀衆的情緒,真心期望更多泯滅人權的事件能夠以優秀電影的形式下被更多大衆熟知並引起關注。

接近尾聲時的男孩與老師同歸於盡以及**暴力鎮壓靜坐抗議將全片的氣氛烘托至頂點,正是因爲正義被嘲諷、鎮壓的恐怖行徑使得人們對司法機關執法不力的懷疑、憤怒到達了高潮,以暴制暴的心酸和無奈幾乎將禮貌狠狠倒退了個跟頭。

“歡迎來到霧津,白色濃霧之都”,男主角站在這樣一幅宣傳畫前結束全片,這個虛構城市的濃霧構成了政界、司法界、宗教界以致各行各業所有的灰暗面,有時候羣衆陷入失覺症中默認各種“潛規則”,都是爲了自己的利益得到滿足或者不被觸碰。“他們聽不見,他們不能說話”,這句話說得不僅僅僅是殘疾人,其實更是對着全社會渾渾噩噩中生活的薪火柴棒說的,殘疾人是被迫於身體上的殘疾,而正常人是被迫於生存環境的壓力。這片濃霧不僅僅僅是籠罩於全社會的不良風氣,更是人心中逐漸屈服於強權的懦弱與冷漠,帶着一點小市民“從衆心理”的竊喜,默認這片濃霧擋住了良知與正義感。

這是無聲的吶喊,以此證明我們真的在活着,而不是人形自動式造糞機。

標籤:熔爐 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