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燭光裏的微笑觀後感範文

觀後感2.1W

影片講述的是上海一位普通教師的感人事蹟,王雙玲老師和藹可親,人人都尊敬她。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燭光裏的微笑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燭光裏的微笑觀後感範文

燭光裏的微笑觀後感範文一

影片講述的是上海一位普通教師的感人事蹟,王雙玲老師和藹可親,人人都尊敬她。有一天,王老師接了一個差班,不僅成績不好,連課堂紀律都是倒數第一。早上,別的班都在讀書,而他們班卻是歡歌笑語、自由自在。王老師知道後,不但沒有責罰他們,還跟他們講道理。於是,王老師決定這節課先不教課文,而是教同學們怎樣長大,讓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老師的講話深深地吸引了大家。

王老師有心臟病,醫生說必須要在家裏休息兩個月,但王老師爲了同學們還是堅持去學校上課和家訪隨後的日子裏,王老師瞭解到許多同學的家庭背景,放學後還經常到他們家裏做家訪,瞭解他們的生活,瞭解他們的感受,並細心照顧那些有困難的同學。比如,周立平同學與他的媽媽相依爲命,全靠媽媽糊紙盒賺錢供他上學,漸漸地,他媽媽的脾氣變得很怪。有一次,周立平放學回家後準備寫作業,可是他媽媽卻執意要她去幹活,周立平不肯,媽媽就大發脾氣。周立平一氣之下就跑了出去。

這天晚上,外面狂風暴雨的,周立平還沒有回家,媽媽開始着急了,冒着大雨四處尋找,最後找到了王老師家。王老師一聽,二話沒說,就衝進了滂沱大雨裏,一直找到半夜,終於在一箇舊廠房找到了周立平,她小小的身子披着一塊塑料布,全身已經溼透,正凍得發抖呢。媽媽緊緊地抱住了她,母女二人失聲痛哭,而渾身溼透的王老師疲憊的臉上則露出了微笑。又如班裏有一個名爲小鵬的學生,他的父母因非法賭博、倒賣黃碟被公安局抓捕。

小鵬沾染上了父母的惡習,成了一個遊手好閒的孩子。王老師瞭解他家裏的情況,就把小鵬領回自己的家,像慈母一樣照料小鵬,使小鵬第一次感到了家庭的溫馨。王老師就是這樣用心愛着她的每個學生。用自己那寬廣的胸懷,像溫柔的春雨一樣,滋潤着每個學生的心田,澆灌着他們那幼小的心靈。愛戴王老師的同學也越來越多了。可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有一次,爲了慶祝同學們取得好成績,王老師帶全班出去郊遊。剛爬到半山腰,正當同學們興高采烈的時候,王老師突然暈倒了,她就這樣永遠地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在電影的結尾,每個同學的桌上都點着一支小小的蠟燭,燭光裏閃着同學們晶瑩的淚花。只有照片裏王老師的臉上,仍然掛着同學們熟悉而親切的微笑。她就是這支蠟燭,燃盡了最後的一滴燭淚,用最後的燭光照亮了同學們的心靈。

在中國,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在那個貧困的村落,在人們思想較落後的時代,有那麼一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鄉村教師,自己無子無女,但視學生如親子一般,給他們溫暖的愛意,予他們無盡的師情。她無私奉獻,她不求回報。當自己學生因父母犯罪被抓的時候,她主動給予學生以母親般的關懷,她對這個受傷而寄人籬下的學生說過這樣的話,她說:“我不求回報,只要你以後又出息就是對我的最大回報!”很感動,不但男孩的眼眶裏溢滿了感動的淚水,我的雙眸也情不自禁地打起滾來了!一切爲了孩子,在她身上足已證實着,她不顧自己虛弱的身軀,亦然堅強地走訪,亦然地關切着那些需要關心的孩子!

最終那些曾經被別人認爲已經頑皮到無可救藥的孩子,也深深地被這位女教師打動了,最終這些孩子不負她的期望,都變成了乖巧懂事的好孩子。而這時的'自己卻在“燭光裏的微笑”中留下了最燦爛的一幕,帶走了微笑,帶走了喧囂的世界,卻留下了不朽的靈魂。不朽的靈魂,無悔的人生,將愛灑滿人間,用愛溫暖冰冷的世界,無疑她是偉大的。她的感人事蹟正詮釋着她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在靜默中悄悄地綻放出愛的光芒。偉大的園丁,無怨無悔地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平凡而又神聖的教育事業上,這不正是我們當今社會所貧乏的嗎?

《燭光裏的微笑》是一部扣人心絃的好作品,有着深刻的教育意義,它給我們刻畫了一個真實而又平凡的生活畫面,然我們在藝術的創作中感受真實的社會,體會人生的意義所在。不少人都爲之深切地觸動過,感動過,我自然是其中之一。不論是作爲一名學生,還是作爲一名教師,亦是我們可親可敬的父母,這部電影無疑給了我們一個廣闊的思考空間。在當今這個繁雜而又絢爛的世界,家長應該如何來面對孩子,老師應該如何教育學生,以及孩子應該怎樣處理好老師與家長的關係?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重新思考的問題,在這部電影中我們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燭光裏的微笑觀後感範文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一種無私的奉獻精神。

這天咱們學校組織觀看了《燭光裏的微笑》,學生時代以前觀看過這部影片,作爲一名教師再重溫這部影片時,才更深地認識了王雙玲老師,真實地感受到王雙玲老師身上的偉大精神,這對於我來說,有很大的觸動。

影片講述的是上海一位普通教師的感人事蹟,王雙玲老師和藹可親,人人都尊敬她。有一天,王老師接了一個差班,不僅僅成績不好,連課堂紀律都是倒數第一。早上,別的班都在讀書,而他們班卻是歡歌笑語、自由自在。王老師知道後,不但沒有責罰他們,還跟他們講道理。大家都放學了,王老師爲了解學生的狀況,一做完工作就去學生家裏家訪。王老師有心臟病,醫生說務必要在家裏休息兩個月,但王老師爲了同學們還是堅持去學校上課和家訪。有一天,一個學生的父母因非法盜賣黃碟被公x機關抓了,王老師把那個學生帶到自我家裏,像母親般關懷,使那個學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母親的溫暖。那位經常上學遲到而沉默無言的女學生,在她的熱情關懷、幫忙下,最後振作起來了,使她有了進步,重新有了歡樂。之後她最後由於過度勞累而悄然無聲的走了。孩子們滿懷悲痛,自發地在班裏舉行了追悼會。在王老師生前最鍾愛的燭光裏,孩子們彷彿再一次看到了老師那親切的微笑。

比較王老師,我陷入了沉思:當咱們應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時,咱們是否有她那樣的耐心?當學生面臨困難時,咱們會不會像她那樣無私奉獻?比較王老師,咱們是否真正鍾愛自我的崗位?咱們能不能做到忠於職守而盡職盡責?咱們能不能像她那樣把愛心撒向人間,像清泉一樣去滋潤人的心田?

王老師很平凡,沒有豪言壯語,但英雄正是來自平凡,崇高的師德體此刻平時點點滴滴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她深愛着自我的講壇和學生。在她眼裏,沒有工作的苦和累,只有工作的好處和價值,沒有孩子的頑皮、搗蛋,只有孩子的可愛和活力。這正是當老師的所最應具有的精神啊!感動之餘,我深深認識到,領悟王教師,更重要的是在咱們平凡的教師崗位上,在無數個普普通通的日子裏,把咱們的關愛、敬業、職責無私地撒向咱們的孩子,用最實在的行動來完滿地詮釋“師愛”的真諦。在今後的工作崗位中,咱們要以王老師爲榜樣,重塑教師—人類靈魂工程師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爲了學生,願意奉獻一切;把對事業、對學生的真愛落實到每一項工作中;真正做到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自身的崗位上奉獻自我的光和熱,用自我的行爲感染人,做一名稱職的光榮的人民教師。做到“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看過影片,咱們感受到王雙鈴老師那對學生滿腔的愛與高度的職責感。我認爲正是這兩點令她全心地爲學生付出而無怨無悔。雖然她沒有自我的親生子女,但卻有幾十個孩子發自肺腑深情地叫她“母親”;儘管她僅是一位收入不高、地位也不太高的小學老師,但她卻以其高度負責、滿腔熱忱的工作態度讓人肅然起敬,征服了所有的人;也許很多人不明白她,但她無疑是愉悅的、滿足的。

同樣身爲人師,透過王雙鈴老師形象令咱們不禁反思咱們自身的工作:對待學生是否能再多點愛;對後進生是否能再耐心些;對工作是否能再多投入一些、忘我一些。

老師是蠟燭,燃燒自我,照亮別人。個性是王雙玲老師給咱們樹立了榜樣,咱們要向她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