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西南聯大的觀後感(通用10篇)

觀後感3.37W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西南聯大的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西南聯大的觀後感(通用10篇)

西南聯大的觀後感 篇1

看完《西南聯大》紀錄片後,感觸頗深。是抗日戰爭的烽火催生了這樣一所優秀且特殊的學校——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它的誕生無疑是經歷了許許多多的磨難的,清華、北大、南開大學在日本的炮火逼迫下不得不遷校,於是他們聯合起來來到了長沙成立了臨時大學,最後來到了雲南昆明,雖然現在已不在,但這所大學對中國產生的影響是無法抹去的,在雲南師範大學裏仍有西南聯大的舊址與博物館,供人們來回憶與紀念。

這部紀錄片共有五集——八音合奏、剛毅堅卓、大學之大、火的洗禮、嘉蔭長留,無一不在向我們講述着西南聯大的歷史。三校聯合沒有任何分歧,由“寡言君子”梅貽琦擔任西南聯大的校長,他以清華的教學體制來管理西南聯大,成果也是顯著的。當然不少優秀的教授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覷,被稱爲“好教授”的韓詠華改變院系進入了社會科學院關注教育;國文老師沈從文教學吸引不少學生願跨過整個昆明城來聽一堂課;聞一多在抗日步行中不忘寫生,採集素材;雖有助教但仍親自批改學生作業的朱自清;吳宓,陳寅恪,鄭天挺,吳大猷,華羅庚,楊振寧,鄧稼先等一批愛國志士爲了中國的.勝利在默默的付出。

那時候的西南聯大並沒有太多資金,學習環境也是非常艱苦,一間茅草房就是一間教室,一把羊椅就是書桌與凳子,40多個人一間宿舍,再看看我們現在的學習環境,教學樓,階梯教室,四人宿舍,多麼舒適的環境,可竟很難再出現像以前那樣的教授,我們是否該深思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而即使如此他們仍堅持着“剛毅堅卓,明德睿智”的校訓,爲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努力,從不懈怠。在他們那個時代時刻都擔心着日本人的突襲,只要警報器一響就拿着裝滿手稿的公文包到處躲避,而金嶽霖在一次空襲中忘記跟着人羣躲避,仍在教室裏手握筆。不得不讚嘆這些教授們對於文學的態度,沒有絲毫怠慢。曾有人說,那些偉大的教授死去不需要一秒鐘,而生產一名這樣的人,則需要幾十年。逝去了多少偉大的人,不禁惋惜下一次這樣的偉人出現還需要多長時間。曾有人這樣比喻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西南聯大有着這樣優秀的大師,也創造出了許許多多的大師。

而新時代的我們不應該是迷失的一代,國家爲我們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不應該沉迷於虛擬的遊戲世界,應該多思考我們可以爲我們的民族做些什麼,而不只是在被窩裏幻想着今天的計劃卻從未實行過。以前的西南聯大教學制度也是非常嚴厲的,大一時期是不分個院系的,所有的學生一起上課,但如果有的科目沒有及格就不能升級,而不像我們現在的大學一樣,即使有的科目沒有過還是可以補考重修。

讓我們樹立起我們的雄心壯志,充滿鬥志,抓住時代的機會,努力成爲更優秀的人,爲中華民族注入青春活力。

西南聯大的觀後感 篇2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不得不說,看完《西南聯大》這部紀錄片之後,我被它的氛圍感染了。

西山蒼蒼,東海茫茫,文人言語之間,描繪出那令人神往的年代,還有時代文人可敬可嘆的風骨。所謂風骨者,置生死於度外,千金不改其志,萬難不屈。國難當頭,又是“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各地愛國青年離開家鄉,求學歸來。

他們用先進的思想與傑出的才華,挽救水深火熱中的中華民族。他們在大學中傳播西方先進文化,探索知識,衝擊着舊中國的思想、文化、家庭與教育,同時還組織反抗着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戰爭。

日本發起全面侵華戰爭之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爲躲避戰亂,三所一流大學齊聚昆明。“同無妨異,異不害同,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在梅貽琦、蔣夢麟、張伯苓等人的帶領下,三校團結到了最後。在面對外敵入侵的情況之下,我們不再是一盤散沙,在有多少困難,都要克服,最後要把它聯合到底。

正是這些大師,正是這些民族脊樑,把西南聯大辦好,培養了一代代像楊振寧、李政道這樣的,在學術上有相當成就的人才。“但我們若着眼於文化的更可貴的一方面,則八年多的西南聯大,始終都在雍容和睦的氣氛中長成,這非特是我們教育史上的佳話,亦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有光輝的事情”。

這部紀錄片,最終反映了西南聯大爲什麼如此成功,同時也提現了我們作爲大學生的使命。西南聯大與許多優秀的前輩體現出來的艱苦奮鬥、敬業勤學的精神,現在尤其值得我們學習。

所以我認爲現今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學者之謂也,應有學實也。我們應該反省自身,堅定信仰,無畏無懼,忍辱負重,教書育人,著書立說,科研立國,爲中華之崛起而奮力拼搏!

西南聯大的'觀後感 篇3

觀看了《西南聯大》歷史紀錄片之後讓我感觸良多,現在回想起來還覺得挺慚愧的,我們現在的條件多好啊。可是還在抱怨學校這樣差那樣差,甚至以這些藉口來逃避我們應該學的很多專業知識,我們是幸運的,我們處在和平年代,可以放心的在學校裏汲取豐富多樣的知識,卻不懂得珍惜,還經常想盡各種辦法來逃課“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要知道,當時聯大的學生正處在水深火熱的戰爭年代,依然是那麼的渴望學習,甚至連生活都令人堪憂,但還是不能阻擋他們學習的決心。

他們在校舍被摧毀後沒有就此放棄學習,而是抓住了每一個學習機會。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依舊堅持學習,真的讓人十分震撼!古有勾踐臥薪嚐膽、蘇秦頭懸梁錐刺股等故事都是發人深省的,至近代的聯大學生同樣在艱苦的時代,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抱負。他們肩負着歷史的使命,忍辱負重,敢於與惡勢力鬥爭到底。聯大師資雄厚,儘管當時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但他們依然堅守“剛毅堅卓”的校訓,培養了不少人才,當時的就有朱自清、梅貽琦,聞一多、馮友蘭等著名教授。聯大也因爲有這些學富五車、愛國學士的存在,聯大也因此蓬蓽生輝,聯大的莘莘學子也在他們的教導下學到了很多知識,有所成就,例如:鄒承魯、楊振宇、華羅庚等人才均出於此。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便是學校環境。當時聯大的辦學理念是“適應社會,培養通才,追求真理,學術自由,民主辦學,教授治校;匯聚名師,培養精英”,正確的辦學理念是西南聯大辦學成功的必要條件,寬鬆的學習環境和嚴峻的教學要求也是西南聯大辦學的一大特點,西南聯大實行學分制、彈性學制以及淘汰制,重視基礎,強調課程要以基礎爲重心,這使得學校立德氣氛十分濃厚。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下,西南聯大培養了大批人才。

西南聯大的觀後感 篇4

“西南聯大”,是中國歷史上羣星閃耀的一處所在,也是中國人的血性與風骨展現得最淋漓盡致的時期。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西南聯大雖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八年時間,在那段山河破碎、烽火硝煙的艱難歲月中,衆多世界頂尖的學術泰斗爲戰亂中的孩子提供了一個自由學術的大環境,這羣讀書人不畏槍林彈雨,不懼條件艱苦,憑着一身風骨,守護國家文脈。是他們,書寫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擔當着民族脊樑,西南聯大是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峯。

一所優秀的學校應該有自己的學校文化和精神。,西南聯大恰恰就是這優秀學校之中的一所。剛毅堅卓是它的校訓,更是抗日戰亂中的突出表現,敢爲天下先是各位聯大學者共有的高貴。西南聯大,國難中誕生,苦難中堅守,是中國教育文化史上永遠的輝煌,它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大學之一。在戰火紛飛的時代,西南聯大培養出很多學術上的巨人,兩彈一星獲得者,國家最高科技獎科學家,更有楊振寧,李政道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現如今,由於上一輩人所提供的優越條件,下一輩人反而只會坐享其成,喪失了他們應有的鬥志。生活在這個和平年代的我們,不是更應該繼承先輩們的志向,努力拼搏,積極進取,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嗎?

黑格爾曾說:一個民族,有一羣仰望星空的人,纔會有希望。作爲一名光榮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承擔着教書育人的重任。首先我們應當做一個仰望星空的人,積極、努力、向上的生活。在孩子的心中,我們從小就要種下希望的種子,傳揚剛毅堅卓的精神,且多用鼓勵的詞語,爲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生長環境。

西南聯大的觀後感 篇5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先遷至湖南長沙,1938年又西遷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當年,這三大所大學的優秀教師和莘莘學子用可歌可泣的愛國奮鬥事蹟感動了我們很久很久……

曾經在戰火硝煙中,他們書寫了一個個艱苦奮鬥的故事;曾經在山河破爛下,他們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們是一羣代表了國家最出色的學術水平和最優秀的人格魅力的大師級人物――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他們都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最高境界。爲此,我敬仰他們――那些樂觀進取的學生

汪曾琪說過,聯大很大部分學生都是呆在茶館裏看書自習,他們在那裏“養其浩然之氣”,能夠保持綠意蔥蘢的幽默感,用來對付惡濁和窮困。

聯大的校舍出奇的簡陋,條件艱苦得驚人。教室是土牆,屋頂僅蓋一層鐵皮。下雨的時候,雨點打在鐵皮頂上,叮叮噹噹地響,教授講課要提高嗓門,大聲喊叫才能壓得過雨聲和風聲。

一次,經濟系教授陳岱孫上課,因下雨,學生根本聽不到教師講課。無奈,陳教授便在黑板上寫了“下課賞雨”。然而正是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學校培養出了鄧嫁先、楊振寧、朱光亞等享譽世界的名人。

從西南聯大的勉詞“西山滄滄,滇水茫茫,這已不是渤海太行,這已不是衡嶽瀟湘。同學們,莫忘記失掉的家鄉,莫辜負偉大的時代,莫耽誤寶貴的辰光。趕緊學習,趕緊準備,抗戰、建國,都要我們擔當!同學們,要利用寶貴的時光,要創造偉大的時代,要恢復失掉的家鄉”中,我已深刻感受到當年學子們剛毅堅卓、報效祖國的高尚品格。

相比之下,我們現在大學的條件比那時候好多了,然而我們不僅沒有像他們那樣刻苦學習,而且時常爲生活鎖碎和小困難煩惱。

正如美國總統尼克松所說,“青年人不要總是想着社會能爲你提供些什麼,要想想自己能爲社會做些什麼貢獻。”看完西南聯大啓示錄之後,我也想說:“我們不要總是想着學校能爲我們提供些什麼,要反思我們能爲咱們可愛的校園――廣技師做些什麼。”希望我們在踏進這所大學時,以能進來這所學校感到自豪,將來離開這所大學時,能讓學校以我們爲豪。

今天我們紀念聯大,不只是爲了緬懷多年前有這樣一羣中國的驕傲用他們孱弱的肩膀做出了這樣的偉業,傳承了我們民族賴以長存的精神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讓今天的中國可以出現像聯大這樣有生氣、有信仰的學校,實際上也只有這樣的學校,纔可能帶給國家希望和未來,讓中華民族在世界上揚眉吐氣,屹立不倒!

誠然,西南聯大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裏,但西南聯大的精神將永記史冊,它所釋放出的力量將永遠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奮鬥、奮鬥!

西南聯大的觀後感 篇6

昨天用了較長時間把中央電視臺記錄片頻道播放的《西南聯大》五集看了一遍,有許多感慨。“回首抗戰歲月,中國的大地上,由東向西,真是一場史詩般波瀾壯闊的大遷徙,這其中有無數讀書人高昂着頭顱、挺直着腰板在行走。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有過如此大規模的文化大轉移?世界上有哪個民族遭受過這等苦難?世界上又哪有過這麼一羣讀書人,把大學當作捍衛國家榮譽與民族精神的第二戰場”?這就是西南聯大帶給我們的震撼。

西南聯大全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戰開始後1937年11月1日,由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由於長沙連遭日機轟炸,1938年2月中旬,經中華民國教育部批准,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在中國教育史上只存在了8年,但因其英才輩出,又產生了無數故事與傳奇,成爲了中國大學史上獨一無二的奇蹟。

它存在於中國教育史上的特殊時期,所以那裏的師生、那裏的精神都很特殊。

感慨一

身處逆境而正義必勝的信念。在談論西南聯大,大家一定會想起從那兒走出來的一批優秀中華兒子,如:聞一多、吳大猷、李政道、鄧稼先、錢鍾書、費孝通……很多很多,那都是有形的,而最最可貴的是在國家危亡時刻、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所凸顯現的中國知識分子高貴精神氣質,是硝煙瀰漫的戰火中,衆多師生絃歌不輟,堅持到底,穩定人心的力量。

感慨二

精忠報國、爲國獻身的精神。一大批聯大師生在抗戰的艱苦環境下,克服了許多無法想象的困難,堅持教學育人。1100名學生直接參戰,他們有的在前線作戰,有的服務保障。記得有一幕,爲了戰場需要,一批翻譯人員參加了中國遠征軍,好多就死在了胡康河谷。更多的人則在後方支援抗戰,用科技支援前線,開展學術研究和應用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因爲如此聯大畢業率不到50%。

感慨三

堅韌不拔,奮發努力的精神。在吃不飽穿不暖,天天挨敵機轟炸的環境下,堅持學習,堅持科研、堅持著作,從不放棄。讓我印象很深的這樣一幕:金嶽霖先生花費數年心血撰寫的70萬字的手稿因躲避轟炸中丟失,所有的心血付之東流,他不氣餒,從頭開始,沒有參考資料僅憑記憶,白天教學、晚上一盞油燈,實踐着西南聯大校訓——“剛毅堅卓”。

感慨四

甘願吃苦、樂於清貧的精神。抗戰時期,全國人民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生靈塗炭、餓殍遍野,聯大學生,吃穿住都成問題,敵機轟炸,所有人天天都面臨着生死的威脅,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也沒能影響到聯大師生做學問、學知識。他們抱定知識救國的決心,孜孜不倦,捨身忘我,確實值得現代學生好好學習。有一個鏡頭:聞一多帶領幾百名學生從長沙行走1600公里來到了雲南,他們邊走邊學、邊走邊體查民情、邊走邊討論,把隊伍當成了移動的課堂。在那麼惡劣的條件,那樣的環境他們都能如飢似渴地堅持學習,我們今天的學子們還有理由整天遊戲、抖音,荒廢學業嗎。

餘秋雨說過:只有經典,才能將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把歷史上早已消逝的高貴靈魂的訊號傳遞給你。觀看這部紀錄片,讓我們在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西南聯大的艱苦卓絕、感受那不滅的精神和一個個崇高的靈魂時,從他們身上給予我們的是前行的力量和頑強生長的動力。

西南聯大的觀後感 篇7

第一次感覺心臟受到撞擊,是“靜坐聽雨”一段:昆明的驟雨打在教室的鐵皮屋頂上,聲若雷鳴,教授一次次提高音量,學生們仍然聽不見。教授索性在黑板寫上4字“靜坐聽雨”,然後坐下,肩頭已被滲透下來的雨水打溼,他就那麼坐着,眼神恬淡從容,看着滿屋青年學生。

這是抗戰年代中國讀書人的真實寫照:無畏日寇猖狂,不懼環境惡劣,以浩然正氣,護中國文脈。

電影中寫下“靜坐聽雨”的教授,原型是西南聯大經濟系教授陳岱孫,他素以上課“準時”著稱,往往是講完最後一句話,下課鈴聲響了。有一次他還沒講完,下課鈴聲就響了,後來發現:是校工敲錯了。但是在西南聯大,環境簡陋,一旦下雨,他講課的節奏就會被打亂。簡陋還有另外一個“副產品”,任繼愈在《我欽敬的陳岱孫先生》一文中回憶道:“陳先生講課認真,以身作則,給同學作出榜樣,同學們聽課從未敢遲到。個別同學去遲了,不好意思進教室門,就站在教室窗外聽講。好在西南聯大的新建校舍有門窗而無玻璃……站在靠近講臺的一端聽講,比坐在後排還聽得清楚,只是沒有扶手椅,記筆記不方便。”

鐵皮屋頂後來也沒了:經濟越來越困難,西南聯大隻得把以前的鐵皮房頂賣掉來維持運轉,全部改造成了稻草屋頂。一下雨,教室漏得厲害,學生們只好打着傘上課。但能打着傘上課也還算不錯了,日寇飛機頻頻前來轟炸,師生們只能躲到鄉間,這是何等之悲憤:雖然偏處西南一隅,仍然避不過侵略者的炮火。但敵人再猖狂,又能怎樣?即使在躲突襲的間隙,師生們仍在上課,《無問西東》中有這樣的鏡頭:在昆明鄉間的山溝裏,渾身泥濘的師生,仍然能夠從容地上課,地質學、哲學、文學……當敵機轟鳴而過時,陳楚生飾演的吳嶺瀾,在大聲爲學生朗誦泰戈爾的詩歌

但凡知道一點中國歷史的,看到這個鏡頭,怎不難抑熱淚?這樣的中國人,豈是能夠被打倒的!

今天回想起來,當年雲集在昆明的那一代讀書人,確實踐行了先賢孟子所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們原本是大城市名牌大學的著名教授,生活優渥,身份尊貴,住華屋,有聽差,來到昆明,居然會遇到“飢餓”這個難題。當年,在一個又一個漫漫長夜裏,朱自清餓得無法入睡,一人孤獨坐着。他的日記中,常有“胃病發作”“胃痛,抽搐”“每日嘔水”等文字。1941年3月8日,他在日記中寫道:“本來諸事順遂的,然而因爲飢餓影響了效率。過去從來沒有感到餓過,並常誇耀不知飢餓爲何物。但是現在一到十二點腿也軟了,手也顫了,眼睛發花,吃一點東西就行。這恐怕是吃兩頓飯的原因。也是過多地使用儲存的精力的緣故。”

物理系教授吳大猷的家,遭到日機轟炸,最讓他心疼的是缸裏的麪粉摻進了很多碎玻璃和泥沙,只能用水沖洗,做成麪筋。爲了給妻子補充營養,他常常去菜市場撿些牛骨頭,回家熬湯。在最窘困的時候,他甚至養了兩頭小豬,計劃到年底賣掉換些錢……

教授夫人們也早就告別了養尊處優的生活,爲補貼家用絞盡腦汁,校長梅貽琦的夫人韓詠華做糕點——上海式的米粉碗糕,取名“定勝糕”,做好後挎着籃子,步行45分鐘到“冠生園”寄賣,由於路走得多,鞋襪又不合腳,把腳磨破,感染了,小腿全腫起來……

著名作家宗璞是哲學家馮友蘭的女兒,抗戰時期隨父親赴昆明,就讀西南聯大附屬中學。她寫的《野葫蘆引》的多卷長篇系列,細膩描述了當年西南聯大的生活。第二部《東藏記》,取名“東躲西藏”之意,還原了當年在空襲之下西南聯大師生清苦而又豐富的生活,比如在一次空襲中,物理學教授莊卣辰被炸彈掀起的泥土埋住了,還始終緊緊抱着實驗儀器。書中有這麼一個細節:幾個從北平隨父母來昆明的少年,得到了一次吃西餐的機會,孟嵋(原型其實是宗璞本人)“把麪包切成小塊,仔細抹上黃油,一小口一小口吃”,請客的仉欣雷說:“照說,人都受環境影響,可你們無論環境怎樣壞,總有一種清氣,或說有一種清貴之氣,很奇怪。”瑋瑋(澹臺瑋)沉思地說:“雖然吃的是‘八寶飯’,我們卻處在一個擁有豐富精神世界的集體中,那力量是很大的。”

這個“豐富精神世界”,是西南聯大獨有的氣質。縱然國破家亡,但始終有一羣人,在守護着中國的文脈,這支文脈不斷,中國就不會亡。

西南聯大的觀後感 篇8

到昆明去,道阻且長。

小說《南渡記》中的路線是:從天津乘船,途經上海、香港和越南的海防、老街,到達昆明。這也是鄧稼先當年的路線。但與西南聯大聯繫在一起的,是著名的“文人長征”。

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國立長沙臨時大學開學,這一天也成爲西南聯大校慶日。戰火迅速蔓延,長沙連遭日機轟炸,1938年2月,長沙臨時大學分3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從長沙到昆明,當時有3條路線:大多數教師、家眷及部分女同學從長沙乘火車到香港,然後由香港渡海到越南海防,乘火車入滇;經濟條件較好的男同學和少數女同學,由長沙乘火車到廣西桂林,再由桂林乘汽車途經柳州、南寧、鎮南關進入越南,轉乘火車入滇——這一路人數最多;而最艱苦的一路,便是由湖南出發,徒步行走到昆明的“湘黔滇旅行團”了。旅行團由267名家庭貧困的男同學和11位中青年教師組成,配有4名軍事教官及隊醫等。他們跨越湘、黔、滇三省,翻過雪峯山、武陵山、苗嶺、烏蒙山等崇山峻嶺,步行3600裏,歷時68天。

文人長征,曠古未有。雖名“旅行團”,但絕無旅行之悠閒。史載,“湘黔滇旅行團”出發之前,每人發給軍裝一套,綁腿、草鞋各一雙,油布傘一把,限帶行李8公斤——主要是路上必需的生活用品。這批讀書人腳踏草鞋,行進在泥濘的湘北大地。頭幾天還有人打傘,可細雨似乎永無停止地下着,爲了行走方便,大家將油布傘往背後一擱,不撐了。棉衣溼透了,到宿營地攏一堆火烘乾,第二天再穿。

參加過這次“旅行”的人回憶說:在路上時間長了之後,隊伍越拉越長,首尾相距竟有十多公里。爲了照顧那些掉了隊的人,負責後勤的人一般每天下午5點以後就開始找地方宿營,飯做好後,把所有的碗集中起來,以每人盛一碗爲限,先到者先吃。晚上9點以後,各隊隊長清點飯碗,只要碗都空了,就說明人員全部齊了。

時年40歲的聞一多當時是帶隊教師,一路歷盡艱辛,但他仍然意氣風發,沿途畫了50多幅寫生畫。他還蓄鬚明志,表示不驅逐倭寇決不剃去鬍鬚。楊震聲教授聽說聞一多要參加步行,曾打趣說:“聞一多要參加旅行團,須帶一副棺材同行。”聞一多到昆明後,見到楊震聲,也風趣地說:“如果我帶着棺材走的話,現在可以送給你了。”

西遷的,遠不僅僅是西南聯大。據統計,抗戰期間,中國106所高校進行了300餘次搬遷,遷校3次以上的有19所,8所高校遷校達4次。浙江大學從1937年到1940年前後內遷4次,歷程2600餘公里,先從杭州遷至浙江建德,後遷到江西吉安與泰和,再遷廣西宜山,終遷貴州遵義、永興。遷校同時,浙大還協助浙江圖書館運輸文瀾閣的四庫全書到貴州,儲存了這一文化寶藏。浙大四遷,師生飽經磨鍊,爬煤車、擠木船,飢寒交迫,然而堅韌不拔。船行不暢,男生就跳下來拉縴;安步當車,師生們趁機開展社會調查……

除了昆明,當時中國高校的西遷目的地還有重慶、西安、成都和川南的宜賓李莊(樑思成就是在這裏完成了《中國建築史》),還有湘中南的安化藍田,錢鍾書先生的名著《圍城》中,趙辛楣方鴻漸孫柔嘉一行人從上海出發,千辛萬苦到達的湖南三閭大學,即位於藍田鎮。

今天回首抗戰歲月,中國的大地上,由東向西,真是一場史詩般波瀾壯闊的大遷徙,從海邊走向大山,從華北、江南,奔赴偏遠的西南,這其中有無數讀書人高昂着頭顱、挺直着腰板在行走。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有過如此大規模的文化大轉移?世界上有哪個民族遭受過這等苦難?世界上又哪有過這麼一羣讀書人,把大學當作捍衛國家榮譽與民族精神的第二戰場?

當年,有一個16歲的瘦弱少年,逃出上海,浙江、江西、廣東、廣西、貴州……他途中得了瘧疾,又患了痢疾,身上長滿疥瘡,活像一個流浪的乞丐。無藥可服,差點喪命。這是一條飢寒交迫的長路,翻不盡的高山大川,攀不完的懸崖峭壁。他一直咬牙在朝西走。在路上,他曾給茶館做過清掃工,敵機轟炸時,老闆都逃到防空洞去了,他卻在機槍掃射下堅持收拾,因爲老闆答應他可以吃別人剩下的東西。一路上,他把衣服丟得精光,但書卻一本未丟,反而一次比一次多。

他的名字,叫李政道。

這就是苦難的磨礪。

西南聯大的觀後感 篇9

這學期開始,我看了許淵衝先生的《西南聯大求學日記》,這本書收錄了作者在西南聯大四年大學生活寫下的日記。從他生動的文字裏,我得以窺見傳奇名校的師生日常。在日記裏,他寫下與好友遊玩的歡樂時光、學校老師同學發生的點滴趣事、自己對知識的思考……透過這本書,我看見百年前,一位少年多姿多彩的大學生活!

許淵衝是中國當代翻譯界的泰斗,曾獲得諾貝爾獎的提名,在2014年獲得了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其實,從他的日記裏就可以看見他的語言天賦。在西南聯大的學習中,許淵衝多次外語考試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在1940年6月10日的日記中,他寫到,"歐洲文學史得93分,有四個同學得91分的緊跟在後,彷彿看到百米賽跑時,一馬當先,駟馬難追的形象,倒有一點得意之感"。可以看出,少年時的許淵衝,是輕狂的帶着幾分傲氣。他精通英法俄多種外語。可在此後的翻譯生涯中,翻譯的法文作品佔多數。曾有人問他爲什麼?許淵衝在採訪中說到:"法文和英文太像了,讀起來輕而易舉,俄文太長了,吃力不討好。俄國作家寫那麼長幹什麼,你簡直不想看,我想算了。"可見許淵衝先生的風趣!

在日記中,他寫下關於友誼的思考"真誠的友誼好像健康,失去時才覺到它的可貴,但常常留戀着逝去了的美麗的夢。"我很喜歡這句話。摯友難尋,知音難覓。對過去的留戀恰恰是對當下生活的不滿,但沉湎於過去毫無意義,人要向前看!

日記裏有一句話,“生活並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你要使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回憶。”我們要將每一天過的充實,不虛度光陰。今天是你剩餘人生的第一天,帶着蓬勃朝氣去迎接生活吧!

西南聯大的觀後感 篇10

與其說這本書是一本聯大散文集,不如說這是一本汪曾祺先生對五十載生活的回憶錄。這是汪先生在72歲高齡寫下來的書。其中有幾個地方在不同篇目重複出現了,不知道是有意爲之,還是先生老矣,不過瑕不掩瑜。多看幾次也是好的。

(讀這本書的時候,腦海裏總是想起我們最近痛逝的奮鬥終生的袁隆平先生,也是時代的楷模,於是加了這首背景音樂《我有一個夢》)

西南聯大,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三個大學臨時遷移至長沙,後又至雲南昆明市而得名的。包括了原來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

作者汪曾祺曾在這裏待了八年。他說“要不是讀了西南聯大,也許我不會成爲一個作家,至少不會成爲一個像現在這樣的作家。”,可見其對作者的影響,和對更多名作家的影響。

縱觀全書,作者花了最大篇幅30頁來寫他的老師沈從文先生,包括20頁,沈先生的爲人,及10頁沈先生在西南聯大怎麼上課爲師的。我有被觸動到。其中汪曾祺對沈從文先生的評價“抒情的人道主義者”我也頗有感觸。這主要涉及他的爲人和教學。

一、沈先生對一切的美都跟人聯繫起來,把他理解爲人的創作,太驚人了,太不可思議了等。創作要求學生“貼着人物來寫”。不一定要精美,不一定要哲理,這對汪曾祺先生也有了創作啓發。

二、沈先生對後進生幫助很大,他稍微看到有些學生有進步,有創作苗頭,就會幫助他們去發稿子,文章介紹,他不知道貼了多少郵費,其中提及爲了省郵費,把稿子四邊裁剪了。那時候大家都窮困潦倒,有時候連飯都是賒的,幸得學校附近的店家都比較照顧西南聯大的學生,不止能賒賬吃飯,有時候還借錢給他們看電影(在我理解真的很大度,厚愛聯大學生)

三、沈先生改作文和上課風格。沈先生在聯大開過三門課:“各體文習作”“創作實習”和“中國小說史”。他佈置作文不支援命題。自由創作,並且有時候評語比學生作文還要長;針對有些學生對作品,他經常將中外名篇拿給學生分享。所以經常看見他帶着一大摞書籍資料到教室上課。(如此認真對待學生的創作,甚爲欽佩觸動,這一定會極大地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並得到提高),文章提到“老一輩作家大都是“執筆則爲文”,不論寫什麼,哪怕是寫一個便條,都是當一個'作品'來寫的一這樣才能隨時鍛鍊文筆”,比如我記得有個章節,寫了一個同學在煙盒上寫的幾行字,被同班同學拿來發揮發表成論文了,(內心挺震撼。我也準備了各種形式的隨身筆記本,但並沒有這麼多才思,寫得更多的是工作任務,看來可以多捕捉自己對生活對教育的感觸,及時寫下來)

沈從文先生還有其他值得學習的,這裏不再贅述。

除了對老師的濃墨重彩描寫,從這本書中,作者還傳達了同窗或者也可以說那個年代的青年學生及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舉例佐之,比如躲航空炮,還帶着最貴重的書,茶館泡茶泡一天的書,以及特別提及地質系的學生畢業後到七十多歲還在工作,從他們選擇這個專業開始,他們就是不謀權貴的,最後他的同學大都在70多歲還在工作,他們離而不退,退而不休,他們要麼還在做着碩士,博士研究生的導師指導論文,要麼還在做着科研。他們拒絕過聽鳥養花,優遊終老的日子。汪曾祺感慨到:“中國的知識分子是多好的知識分子呀!”

另外全書字裏行間,以及篇末專門章節,無不透露出作者對昆明這座城市深深的熱愛,從教育,到吃,住,行等,就一個菌類作者就寫得很細緻,名字繁多,有的中看不中吃,有的中吃不中看等等,比如昆明的雨,昆明的人,連一位老人都能寫得非常細膩。能體會到作者儘管窮,但極其享受的心境,可用高潔傲岸,安貧樂道來形容了。聯繫我們現在生活如此富足,我們反倒總是充當剁手族,買買買不停。相形見絀,精神世界的貧乏也許讓我們希望透過物質來滿足。該是讓精神食糧來拯救靈魂的時候了。學而無憾,教而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