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基石觀後感「教師篇」

觀後感7.23K

教師關於《基石》的觀後感_第1篇

基石觀後感「教師篇」

學校黨委組織全體黨員以及所有中層幹部集體觀看了由廣東省委組織部製作的專題片《基石》。

該部專題片的內容選自我國抗日時期和國內革命時期,講述了一曲曲悲壯的革命事蹟、一幅幅氣吞山河的革命畫卷,一個個令人肅然起敬的英雄名字,李淑桓、李梨英、何瑛、何蘭歡、何麗清、彭湃、李卡……這些英雄事蹟深深的感染了我,觸動了我的思緒,震撼了我的靈魂,讓我深受鼓舞和教育。回顧我們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星星之火,歷經九十二年的風雨洗練,從幼稚逐漸走向成熟,從弱小不斷走向強大,發展到今天擁有八千多萬名黨員的一個龐大的執政黨;中國革命之所以能戰勝一次次艱難險阻,闖過一次次驚濤駭浪,並取得了偉大的勝利,除了諸多方面的原因之外,一個重要的理論法寶就是放手發動人民羣衆,大興羣衆路線之風。觀看《基石》,讓我更深刻的領會了羣衆路線這個我黨克敵制勝的法寶。我相信,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以及觀看專題片《基石》,對於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羣衆觀點,對於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歷史經驗,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贏得人民羣衆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深入開展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刻保持同人民羣衆的密切聯繫,以“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一切服務羣衆”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並決心做到以下幾點:

一、堅持以認認真真教育學生爲標準,不以成績優劣爲標準

觀看了《基石》,我感觸頗多。我是一名基層的教師,我該怎樣向革命前輩們學習呢?怎樣才能爲黨和國家做出應有的努力呢?我認爲,我現在就是要認認真真的,勤勤懇懇的工作,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時刻按照教育規律教育學生,愛護學生,保護學生。

二、做好本職,在教育中服務學生,但絕不能寵溺學生

在新形勢下,作爲一名基層人民教師,我認爲要從以下方面去努力:三“愛”:第一“愛”是愛課堂,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就是師德。要做到這第一“愛”要具備四個‘認真’和三‘不’的品質。四個“認真”即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認真批改好每一本作業、認真對待教學中出現的每一個問題。三“不”就是指不應付一節、不馬虎一件事、不潦草寫一個字。第二“愛”是愛學生,一個不放棄,這就是師德。具體怎麼做,呼老師也給我介紹了她的方法,即愛生四法:愛‘好’生:從嚴要求,愛的長遠;愛‘中’生:不斷鼓勵,步步推進;愛‘調皮’生:以誠相待,寬容耐心;愛‘特殊’生:處處體諒,細心關懷。第三“愛”是愛班主任工作,捨得下點工夫。在班主任工作上,呼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四下“功夫”:1、在培養上下功夫;2、在活動上下功夫;3、在管理上下功夫;4、在教育藝術上下功夫。

 教師關於《基石》的觀後感_第2篇

影片《基石》展示了東江英烈的可歌可泣的壯烈畫卷,謳歌了“英雄母親”李淑桓、“紅軍阿姆”李梨英爲了革命奉獻出一切的崇高革命情操和彭湃、李卡等一大批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影片重點講述了人民羣衆如何在腥風血雨中支援革命、冒着生命危險保護東江縱隊游擊隊員、掩護紅軍戰士等感人事蹟,真實再現了當年共產黨員、革命戰士和羣衆之間生死相依、血濃於水的緊密聯繫,詮釋了“沒有老百姓的支援和愛戴,就沒有革命的勝利。是人民,奠定了黨的事業的基石”的真理。

影片《基石》場面感人,立意高遠,主題深刻,讓我的靈魂受到震撼,心靈得到洗禮。讓我不由得想:“我們爲什麼要大張旗鼓地宣傳教育?我們從中要獲得什麼啓示?我們今後應該如何做才能不辜負爲了共產主義事業、爲了新中國的建立而英勇犧牲的革命英烈?”

我想起了古代大儒、被尊爲“亞聖”的孟子的一句名言:“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這句話的意思是人民最尊貴,其次是國家,國君地位最輕。在封建時代,孟子有這樣的民本思想,實屬難能可貴。從今天來看,我們不難理解,國家是人民羣衆建立起來的,國家領導人是人民選舉出來的,因此,老百姓是國家的主人。戰國時荀況在他的著作《荀子·王制篇》中有這麼一段話:“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貞觀政要·論政體》中有這麼一則著名的對話:“臣又聞古語云:‘君,舟也;人(民,唐太宗名世民,唐人避諱,用“人”代“民”),水也。水能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爲可畏,誠如聖旨。”這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之間的坦蕩對話。這些話無非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老百姓纔是天下的主人,只有老百姓能罷黜國君,顛覆一個個腐敗沒落的王朝。同樣的道理,只有人民真正當家作主,國家才能走向興盛和富強。因此,古人的智慧、理性思考的光芒,同樣能夠照亮我們現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進的道路。

我們現在爲什麼要這樣強調人民羣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爲什麼要回顧馬克思主義羣衆觀?爲什麼要強調堅持走羣衆路線?因爲現實告訴我們,不少共產黨的領導幹部甚至是進階幹部,已經將羣衆忘在腦後,對羣衆漠不關心、冷酷無情,爲了一己私利,不惜損壞羣衆利益。近年來中央巡視組曝光的.典型案例,中紀委查出的重大貪腐案件,令人觸目驚心,痛心疾首。在我們的身邊和周圍,羣衆也不時在議論,一些領導幹部賣官鬻爵、貪圖享受、腐敗墮落、高高在上、遠離羣衆,看不到人民羣衆的困難和疾苦,甚至置人民羣衆的死活於不顧。正因如此,我們必須要掀起雷霆之風來盪滌腐敗之氣,要徹底治理“四風”。只有認識到人民羣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們的領導幹部纔會擺正自己的位置,放下身段,躬身爲民,真正做人民的公僕。才能擯棄官本位陋習,與官僚主義決裂。才能爲民謀福祉,多做爲民惠民利民的實事、好事。

歷史告訴我們,脫離人民,甚至與人民爲敵,必然遭到人民的唾棄,輕則事業受阻,重則亡黨亡國。我想。《基石》強調人民羣衆對革命的重大貢獻,強調人民羣衆是革命勝利的基石,是一點都不爲過的。回顧歷史,必然要展望未來。作爲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我們應該如何深入羣衆,與羣衆打成一片?如何想羣衆之所想,謀羣衆之所謀?如何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羣衆的利益?這是擺在黨員領導幹部面前的緊迫課題。當前開展的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好提供了一個很好地解決問題的平臺。我們按照上級部署,結合工作實際,認認真真,紮紮實實地開展好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然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像我校實施的“三點兩線工作法”和清理學校權力清單的舉措,正是我校加強作風建設,治理“四風”的重要手段。思想上認識到位,行動上不打折扣、不走過場,則領導幹部深入羣衆就不會是一句空話,堅持羣衆路線就能落到實處。

就我個人而言,雖不是校級領導幹部,但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中層幹部是學校建設和發展的中流砥柱,自身的形象也關乎黨的形象。因此,密切聯繫羣衆,也應從我做起,要少一些小官僚習氣,多一些爲民務實的正氣。要認真學習上級檔案和領導講話,努力提高理論修養。要多與一線崗位員工接觸,瞭解他們的困難和心聲,並向校領導傳遞,使下情能夠上達,幫助領導收集資訊,以資決策參考。要透過勤懇紮實的工作來助推學校的辦學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力戒慵懶散現象在自己身上出現。在黨委辦這個重要崗位,要發揮黨委中樞的作用,透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力求使我校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得紮實、生動、富有成效。

 教師關於《基石》的觀後感_第3篇

《基石》專題片的內容全部選自廣東在抗日戰爭年代和國內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率領廣東人民進行頑強的抗日鬥爭和英勇的國內革命鬥爭的生動事蹟,一曲曲悲壯的革命事蹟、一幅幅氣吞山河的革命畫卷,一個個令人肅然起敬的英雄名字,李淑桓、李梨英、何瑛、何蘭歡、何麗清、彭湃、李卡……無不深深地感染了我的思緒,震撼了我的靈魂,讓我深受教育。回顧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之所以能從建黨初期的十三粒星星火種,歷經九十二年的風雨洗練,從幼稚走向成熟,從弱小走向強大,發展到今天擁有八千多萬名黨員的一個龐大的執政黨;中國革命之所以能戰勝一次次艱難險阻,闖過一次次驚濤駭浪,並取得了偉大的勝利,除了諸多方面的原因之外,一個重要的理論法寶就是放手發動人民羣衆,大興羣衆路線之風。觀看《基石》,讓我更深刻的領會了羣衆路線這個我黨克敵制勝的法寶。在革命戰爭年代,正是因爲得到了廣大人民羣衆的擁護和支援,正是廣大人民羣衆做出了大無畏的犧牲,使黨的革命事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無論是抗日戰爭時期還是國內戰爭年代,廣大人民羣衆都爲黨的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石。和平建設時期,黨的理論創新更加需要來自羣衆、依靠羣衆,因爲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更加複雜,與廣大羣衆的利益更加密切。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羣衆路線更是我們每個黨員幹部必須從理論上遵循、貫徹、繼承和運用的重要法寶。

我相信,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以及觀看專題片《基石》,對於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羣衆觀點,對於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歷史經驗,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贏得人民羣衆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深入開展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刻保持同人民羣衆的密切聯繫,以“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一切服務羣衆”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並決心做到以下幾點:

一、堅持以學生和家長滿意爲標準

羣衆是黨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是我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羣衆路線、羣衆觀點、羣衆觀念。作爲一名基層教育崗位上的教師,我認爲學生和家長就是我們直接服務的羣衆,我們必須在日常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中不斷的學習,爲推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爲教育的發展、國民素質的提高、人民生活富裕多發一份光一份熱,服務好學生和家長。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師教學質量的好壞最有發言權的是學生。因此,堅持“學生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這“唯一標準”,是求真務實、科學行政的具體表現,是黨的實踐觀、羣衆觀的生動實踐。學生說好,纔是真的好,學生滿意纔是最高目標。目標對了,標準明瞭,才能指導和推進學校的各項工作,否則,一旦目標不對、標準不明,則會使我們的工作失去方向、偏離重心。

二、做好本職,服務學生

要做好新形勢下的羣衆工作、密切黨羣幹羣關係,是當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認爲要做到“三個堅持”:一是緊扣教育發展,堅持與羣衆合轍,一切以孩子的發展爲出發點;二是多幹實事,堅持與羣衆合意,爲了一切孩子;三是樹立平民意識,堅持與羣衆合羣,把黨的先進性落實到自己的每一個行動中去。

三、學生是教育工作開展的源頭活水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職工作,學生是主體,沒有了學生那麼教育就失去了它的意義。“你離羣衆有多近,羣衆對你有多親;你離羣衆有多遠,羣衆對你有多怨。”因此,始終根植於學生之中,我們才能真正瞭解到學生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具體地知曉學生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要求,從而更好地爲學生服務。在教育學生的過程,要把自己置於他們的位置上,用學生的眼光、從學生的立場來看問題、想問題、處理問題,充分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帶着深厚感情,走到學生中去,集思廣益,尋求化解矛盾的方法,得到學生的理解與支援。我相信,只要教師擁有慈父慈母般的愛心,做一名盡心盡責的護花使者,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無條件的愛他們,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喜好,不以成績好壞分優劣,用一樣多的愛不同的方法對待不同的學生,使其“親其師,信其道”。只有教師真正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才能噴涌出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才能使教師成爲學生真正敬佩的人。

教師關於《基石》的觀後感_第4篇

今年x月,學校組織所有黨員和積極分子集體觀看了《基石》記錄片,重溫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這些歷史的鏡頭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靈。爲了黨的革命事業,我們的人民羣衆和黨員拋頭顱、灑熱血,爲了更好的履行一個黨員的職責,我們的黨員幹部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踐行“爲人民服務”的羣衆路線。

這一切離我們並不遠,他們的熱血都灑在了我們腳踏的這片南粵大地,澆灌着每一朵木棉花。我們在美好的羊城生活,在舒適的環境工作,享受着改革開放的成果。在當前“貫徹落實羣衆路線”活動中,做爲一名教師黨員,我們也應該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一個黨員的神聖職責,全身心的投入教學教改中,投於學生的教育中。

首先,必須全面準確把握羣衆路線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要不斷學習政治理論和教育教學理念,樹立先進的教育思想,因時、因人、因勢利導,因材施教。要注重教書育人,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讓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加強業務學習,增強科研意識和改革意識,積極參與教研改革,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要增強創新意識,在工作和實踐中與同進成長,在學生的前面,主動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成爲教改的先行者、示範者。

其次,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礎,沒有一個好的人格品質,不論從事哪個行業,都將失去起碼的條件。我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爲學生辦好事、辦實事。這樣,我們做人才會有充足的“底氣”,做事才硬氣。然後,應以教人者先教己者的精神爲人師表,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應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感染。

最後,要有奉獻精神,願意叫苦,樂於吃苦。不能總是想着自已的一畝三分地,不願意付出,挑輕掂重,遇到困難就躲。我們是學校的一分子,我們要時刻想着學校,想着學生,主動工作,熱愛工作。

總而言之,作爲黨員教師,透過學習,要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的信念,明確努力學習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時代和社會賦予我們的重任。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圍繞學校中心工作,以實施素質教育爲宗旨,以推進課程改革爲載體,以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爲契機,端正教育思想,豐富專業知識,提高教學技能,做到教好書,育好人。

教師關於《基石》的觀後感_第5篇

我校於x月27日下午3時組織觀看了由省委組織部製作的專題片《基石》。本人觀看後感觸良多,主要有以下體會:

一、新中國是由無數先烈的血肉築成的

沒有革命時期無數優秀中華兒女的革命奉獻、無數先烈血肉之軀的付出,就不會有今天的新中國的誕生。正是他們拋棄個人和家庭私利,慷概激昂、英勇就義,爲國家爲民族作出重大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壯舉,包括千千萬萬未留下名字的革命者,爲新中國的誕生奠定了基石。作爲新中國的建設者和分享者,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他們;我們要沿着革命先輩開墾的道路堅持不懈的走下去;我們要永遠懷念他們,並教育下一代時刻緬懷其豐功偉績。這是我們的立國之本,強國之基。

二、我們應該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時刻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不僅要深入學習專業知識,用豐富的專業知識武裝頭腦,不斷提高理論水平,更要用理論指導實踐,將理論知識貫徹落實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實踐中找不足,不斷完善業務知識,提高業務能力。同時,腳踏實地服務人民,以實幹精神對待本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說:“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我們黨來自於人民,植根於人民,黨的全部任務和責任,就是爲維護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而奮鬥。實幹就是腳踏實地、紮實做事,做有利於黨和人民羣衆的好事,做有益於社會發展的實事,做促進本職工作的具體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