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最新《神奇女俠》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2.84W

《神奇女俠》根據DC漫畫改編,故事背景設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講述了亞馬遜公主戴安娜·普林斯取得上帝賜予的武器與裝備,化身神奇女俠,與空軍上尉史蒂夫·特雷弗來到人類,捍衛和平、拯救世界的故事。

最新《神奇女俠》電影觀後感

最新《神奇女俠》電影觀後感【篇一】

上世紀90年代,曾推出過漫威大戰DC的漫畫。其中,神奇女俠被認定爲有資格可以拿起雷神之錘的超級女英雄。雷神之錘是雷神的武器,可承載魔法咒語和容納超大能量的神器。神奇女俠能夠拿起雷神之錘,可不是因爲法術或其他,而是實實在在憑藉實力拿起,因此她也是第一位被正史故事所承認的雷神之錘女性持有者。

神奇女俠實力如此雄厚,據說作者創造她就是爲了改變以男性超級英雄爲主的壟斷局面。神奇女俠誕生後效果顯著。二戰期間,神奇女俠的故事曾激勵不少美國女性勇敢響應號召參軍入伍。

神奇女俠除了擁有神之血統外,武器裝備同樣亮眼。比如能夠擋子彈的手鐲、套出真相的真實套索、羽翼神履、火神之劍、變形盤、魔法盔甲等等,甚至還有一個可以抵禦魔法的耳環。其中,取材於宙斯之盾的神奇女俠手鐲,威力和美國隊長的盾牌一樣,能夠抵擋一切衝擊。

戴安娜·普林斯生活在亞馬遜天堂島,島上只有女性,作爲衆神之王宙斯與亞馬遜女王希波呂忒的女兒,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一直受到母親和姨母安提俄珀的悉心呵護。直到有一天,一架戰機墜入天堂島附近海域,戴安娜的平靜生活由此被打破。戴安娜將墜海的飛行員史蒂夫救起,但其母親對這位普通男人的世界沒有一點興趣。史蒂夫強調自己的目標是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而戴安娜則認爲這場人類的浩劫或許是戰神阿瑞斯搗的鬼,於是決定與史蒂夫一起前往戰爭前線,第一次親身體驗到了人類戰爭的威力,並逐漸理解了身爲英雄的意義和代價 。

最新《神奇女俠》電影觀後感【篇二】

看完兩個半小時的《神奇女俠》首映,有非常非常多的話想說,電影的開端來自蝙超大戰,蝙蝠俠寄來的一張照片揭開了神奇女俠(後稱戴安娜)的回憶,影片仍然繼承dc一貫的陰鬱風,且頗有深度的暗喻、諷刺,高水準的原漫還原,對剛接觸dceu(dc宇宙)的觀衆來說並不友好。但拋開這些來看,影片呈現了精湛的演技,華麗的特效,超燃的打鬥場面。這對於一部超級英雄電影來說,已經是難得的優秀了。

首先從dc前三部電影被觀衆詬病的畫風說起,《神奇女俠》雖不如蝙超大戰那樣陰暗,但總體來說肯定不能與漫威電影的活潑跳脫相比。在電影中有少數幽默的對話,不難看出製片人對觀衆的妥協,我認爲這點是非常不容易的,彷彿是一個平日裏嚴肅慣了的法官,突然參加了一場演講,幽默風趣的語言逗笑了臺下所有的聽衆。從電影的深度來說,dc電影顯然還是更燒腦的,晦澀的諷刺,精妙的佈局,有一定漫畫基礎的觀衆都不一定能懂,因此評價兩極嚴重,不感冒的觀衆全程吐槽也就不奇怪了。

dc漫畫的靈感本就起源於戰爭,在生靈塗炭的戰場,殺戮成了生存法則。成年人也不免幻想,有那麼一個無所不能的英雄,所向披靡,戰勝敵人,捍衛和平,給予自己和家人應有的自由。就這樣超人誕生了,蝙蝠俠誕生了,神奇女俠也誕生了。《神奇女俠》故事背景取自於一戰,電影中完美的呈現了戰鬥的殘酷,飢餓、死亡與恐懼,戴安娜在得知了外界人類的處境時,毫不猶豫的站出來,爲的是帶給他們自由、和平,其初衷並不是爲了成爲超級英雄。

片中超過半數場景都在影射社會的歧視與人性的醜惡。戴安娜的登場,處處都在表現社會對女性的'歧視,不被看好,不準發表意見,甚至不能進入會場,戴安娜的出現便代表了男權社會的終止。片中也不止一次的提到了種族歧視,膚色問題彷彿分了高低貴賤,小隊成員一個個無所作爲,毫不誇張來說半成因爲他們不是白種人,最後他們跟着男女主角,將生死度之於外,展現了生命的平等。其中還有戴安娜對人類醜惡面的理解,對上層懦弱、不作爲的不屑與憤慨。單從深度來說,dc一向沒少下功夫。(我只看了一遍,看出來的只有這麼多,後續肯定有各路大神對細節的分析)

劇中還有一條良心的感情線,細膩的情感刻畫,戴安娜的天真純潔,史蒂夫的善良忠義在演員富有張力的演技下表現的淋漓精緻。最後史蒂夫捨棄生命,一句“我來拯救今天,你去拯救世界”將電影的感情基調推向高潮。這句臺詞也必然成爲電影的亮點,成爲多年後超級英雄電影很難逾越的鴻溝。

如果你能看到這裏還在繼續往下讀,首先是非常感謝,其次非常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去電影院看看這部《神奇女俠》。你需要做的是,耐心看完它兀長的前奏,等着你的便是超燃的動作戲,惹着沒有劇透太多,希望你會喜歡。

最新《神奇女俠》電影觀後感【篇三】

Y.首先是加入了“神話”元素。

我小時候非常迷西方神話,大家在讀《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的時候,我抱着一本厚封皮的神話故事看了一遍又一遍,大有一種背課文的架勢。時隔多年忘了個乾淨,只記得衆神關係實在太混亂,而當時自己排的渣男第一名貌似是宙斯。

其實,後來看小說也很迷東方神話,但是網上有的資料很少,想去市圖書館找一下,發現並不知道屬於什麼分類,只得放棄,看了《人間失格》。

E.然後又加入了“戰爭”元素。

其實我很少看戰爭片,因爲討厭沉重,最近看的一部還是《鋼鋸嶺》。

戰爭片里人性的醜惡總是很直白,而我這種一心活在理想主義光芒下的人,是不適合看這種類型的影片的。無論它最後拔得多高,都會讓我“聰明的小腦瓜”思考很多人性問題,並感覺糟心。

這部影片不沉重是因爲有超級英雄,戰爭時期大家心裏都存了一個超級英雄吧。超級英雄的金剛不壞之身使影片少了不少血腥場面、生離死別。雖然同所有戰爭片一樣讓人感覺到人類的渺小,但這種渺小更偏向於一種心甘情願在大樹後乘涼的渺小。

如果把《神奇女俠》當作戰爭片,那就是一部充滿希望和光明未來的戰爭片,而正兒八經的戰爭片,無論結局如何,過程都讓人壓抑絕望。因爲那是用血肉堆出來的勝利。

S.感情線梳理得也很順。

不磨磨唧唧讓人難受,也不過分濃烈奪去風頭。就埋在整部影片的最下面,像是沙拉里的生菜,不出彩卻是整盤沙拉的靈魂。

結尾部分男女主那段特寫,毫不誇張的說,值得我哭一張紙的量。

對,我也確實沒忍住。

S.“爽”度依舊。

作爲一部超級英雄片,已經像“特洛伊戰爭”、“斯達巴勇士”一樣滿足我對打鬥場面的需求了。

前面大部分都是神奇女俠吊打人類,從一個變成一羣。有一些神奇女俠很牛逼的場面,比如徒手爬樓,徒身撞樓可以簡單總結爲“大力出奇跡”。然後她又用高速的移動讓同公司的閃電俠顯得特別沒用(除了帥以外)。

差不多看膩的時候,神話梗又復活讓你看超大的破壞場面。

其實也沒得打得多辛苦,大概就是等神奇女俠經歷過青春期的內心波動後,她想贏一下,那就讓她贏吧。

影片的背景很大,主要由於“神奇女俠”是個有着神的血統、聽着假的神話故事長大,一心想拯救人類世界的中二少女。但整部影片條理清楚,每個版塊的時長分配合理,劇情內容豐富節奏把握到位,算是成功吃下了這個大胖子(背景)。

這部影片其實也算是一部青春勵志片,觀看“神奇女俠”如何從一個不羈的小女孩變成牛逼哄哄的戰士,純潔的心靈如何受到壞人的玷污,最後在痛苦中想通併成長爲一個可以獨立思考,熟悉人類世界的成年人。

我喜歡蓋爾、加朵的顏和身材。講真,能把這幾塊金屬片穿得這麼好看也不容易的好嗎。一顰一笑、每個小動作、飄逸的長卷發都在試圖掰彎我。打鬥場面又帥又精彩,值回IMAX票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