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精選12篇)

觀後感2.26W

看完某一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你好李煥英》觀後感(精選12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精選12篇)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1

大年初一,一家三口去看了賈玲導演還主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電影中,她扮演的是一個生出來就是九斤八兩的大胖丫頭,從小到大學習不好,彷彿一直沒能活成母親的驕傲。當母親出車禍時,她哭着祈禱能讓母親高興一回也行……在這樣的祈禱中,她穿越回去了,穿越到母親的青春時代。

扮演年輕時代的母親一出來,美麗到亮瞎我的眼的同時讓我一陣心酸,每一個現在蒼老的母親曾經都是豔麗如花的少女啊。中間很多劇情,就是賈玲扮演的女兒拼命的去做想讓母親開心的事情。笑點很多,劇場裏笑聲大的不得了。有一段沈騰扮演的廠長兒子在臺上表演小品,前一秒笑得肚子疼。後一秒看到救場的賈玲那麼賣力的演,就是想看到自己媽媽的笑容時,我流淚了。那種每個孩子拼命討好母親,希望母親開心的那種忐忑和努力,讓我心疼。賈玲努力了半天,她媽媽也沒有選擇廠長兒子,還是選擇了鍋爐工賈玲的爸爸。他爸爸出來那段特別搞笑。但我突然想,其實大多數女人都會抱怨遇人不淑,總是說如果回到青春絕對不選擇現在的愛人如何如何的。其實她當年的選擇真的是最愛的那個,所以即使物質上辛苦一點,回到當時的時光,還是義無反顧的會重複當年的選擇。

劇情最後,就是賈玲的母親去世了,賈玲哭着……她的母親其實就是很滿足的讓孩子明白,也許你不夠優秀,學習不夠好,可是父母希望你平安健康就夠了。這對於很多爲孩子成績耿耿於懷的家長來說,這句話真的是讓父母找回了爲人父母的初心。看着肉嘟嘟可愛的嬰孩,每一個父母都是滿心祈願他(她)平安健康就夠了。至於什麼成績,前途,薪金……很多外在的條件其實都是浮雲。

還有一個角色,就是王琴,是賈玲母親和其她女工友的公敵,這個女性羣體愛攀比的嫉妒的真實體現的淋漓盡致。不過我覺得每一個女性生命中都有一個“王琴”作爲努力和奮鬥的動力,說是看不慣,其實就是對自己甘於平庸的憤恨。王琴其實很努力很要強,但是不幸福,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了。賈玲媽媽雖然各方面都好優秀,但是沒有選擇那樣的要強和拼搏,反而選擇了幸福和平凡的人生。這一點,我覺得賈玲媽媽是幸福,真的很幸福。也讓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諦,精神幸福比物質幸福更重要。

其實能看的出來,賈玲有一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傷悲,所以孝順要趁早,愛家人要及時,不爲別的,就是爲了有一天不後悔,不悔恨。還有就是一定一定要努力修身,活出讓愛你的人驕傲的樣子。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2

希望世間所有的媽媽都能被時光溫柔對待,“願你的親熱永年少,涌在我最美好的祈禱”大張偉老師深情地爲《你好,李煥英》獻上了片尾曲,是什麼原因能讓賈玲的這部處女作不斷走高,讓全國觀衆被它動容呢?是媽媽。《你好,李煥英》是由賈玲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親情是本部電影的關鍵詞。它是賈玲2016年參加喜劇競演節目《喜劇總動員》時的作品,講述了賈玲穿越回母親的年輕時代,與媽媽成爲好姐妹並幫媽媽追求心愛男生的故事

《你好,李煥英》不單單是一聲你好,也是漫長的再見;不僅僅是一部電影,也是一封寄給母親的情書。“從我記憶起,媽媽就是中年婦女的模樣。”,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這類電影笑着笑着就哭了。

春節電影檔,由賈玲,沈騰,張小斐,陳赫主演的《你好,李煥英》,口碑備受好評。其中,今天看到關於賈玲的採訪。記者問她“爲什麼這部影片,英文名叫himom,中文名反而叫:你好李煥英呢?”賈玲回答道“因爲媽媽不僅是媽媽,她首先是她自己。”

做母親是偉大的。儘管這可能,會影響她的職業發展,身體健康狀況。好像做母親,爲孩子付出一切,很值得提倡。其實不然,因爲母親,她也是個個體,她也有自己的情緒,她也能有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好好的愛自己。孩子不應占據媽媽生活的全部,不應爲繁衍而生育,孩子的存在應該是:讓原本的生活,錦上添花。

願每個媽媽,都更加愛自己。媽媽不僅是媽媽,她首先是她自己。她有她自己的名字,而不僅是誰誰的媽媽,她也能有自己的生活。

願世上所有的父母都安康健在,願我們做子女的都能不留遺憾,莫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你好,李煥英》強烈安利給大家,去電影院記得帶好口罩,紙巾。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3

大年初二那天,我們一家人前去電影院看了一部電影《你好,李煥英》。一場車禍喚醒了主角賈曉玲(賈鈴飾)對母親的愧疚與柔情,由此引發了一系列離奇事件。

2001年剛考上大學的賈曉玲遭遇了一場飛來橫禍,母親遇車禍病危,悲痛欲絕之下的她意外穿越回了1981年和當年年輕貌美的媽媽成爲了閨蜜,幫助媽媽買到第一臺電視,幫她相親,爲了讓她高興使出了混身解數,最後快回到現在時意外得到了一個大祕密……

觀閉電影內心有許多感觸。前半部分笑點不斷。賈曉鈴從小就沒讓媽媽高興過一次,而她在考大學時爲了讓母親高興辦了張假證,作了一個飯局,最後卻給識破。在回家的路上,媽媽一不注意遭遇了車禍。這一切,都成爲了後來賈曉鈴穿越回到過去的契機,媽媽也穿越回去的伏筆。影片中有一段,是年輕的李煥英與穿越回去的賈曉玲在餐館喝酒,那時的賈曉鈴,已經希望媽媽能成爲廠長兒媳婦,生下比她爭氣的孩子,讓媽媽過得更幸福,而母親卻說了一句話:“我只希望她能活得健康快樂”,令賈曉鈴瞬瞬間淚崩,幕前的我們,也淚流不止。

世上哪個母親,不想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活着,不需要掙大錢只需要你健康,如此足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對這部電影最好的評語。

這部電影講述得也是賈鈴自己身上發生的是,這才能引起共鳴。我看到了媽媽,無數次爲我奔波的身影,一時淚目……

媽媽是第一次做媽媽,卻做的很出色,我也是第一次做女兒,什麼也沒做好,趁早盡孝還來得及。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4

春節假期,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除夕、初一忙完之後,今天閒來沒事,帶着老婆一起去電影院看了場電影,人氣比較旺的就是《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沒有詳細瞭解老婆一眼就拍定了看《你好,李煥英》(因爲有沈騰、賈玲,肯定非常搞笑),誰知像紫霞仙子一樣猜中了開頭,結尾略有遺憾:

故事大概講了一個平凡的賈曉玲與母親李煥英因爲車禍穿越回母親青春貌美的年代,賈曉玲想讓母親開心並不惜犧牲自己改變母親以後平凡操勞的生活,可母愛的偉大又沿着歷史的軌跡走下去。最終迴歸現實母親因車禍去世,這更像是賈曉玲因爲對母親的遺憾、思念、懷念等感情所做的一個美麗的夢。

當然細節略有瑕疵,比如賈曉玲跟母親一起穿越回去,母親能不知道現代流行的破洞牛仔褲?用卡通圖案縫起來之後,觸動賈曉玲知道母親也跟着一起穿越回來,感覺這純粹是編劇想了一個讓賈曉玲知道母親也是跟着穿越回來的“因”

總體來說這是一個好電影,前半段都是搞笑橋段,搞笑效果也非常好,後半段打的感情牌,非常的感人很容易引起共鳴,但是個人挺後悔看這個電影的,說實話老婆當初選的這個就是衝着沈騰、賈玲的搞笑功底去的,想着大過年的開開心心,拋開煩惱,誰知道後半段整個觀影大廳80%以上的哭了,也引起我老婆的傷心事了,看完之後我們心情都挺低落的,這是想開心就要付出代價麼,個人覺得這個電影的題材不適合春節檔,放在八月十五挺合適的。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5

《你好,李煥英》這部作品着實讓我心裏一顫,這是賈玲緬懷媽媽的小品,前半部分搞笑情節讓人笑出眼淚,到後來結尾的劇情大轉彎,給觀衆製造驚喜的同時,讓觀衆深切體會到這種“子欲養親不在”的惋惜。

不知道賈玲在前面戲劇部分表演中,是怎樣強撐着自己的情緒來表演的,真的是一位好演員。與此同時,我也深深感覺到作爲一個喜劇演員的不容易,真的是把自己悲傷難過的一面來展現給觀衆,給觀衆們帶來歡樂。

有的戲劇演員,家人在病房中與死神做着殊死搏鬥,但是演員就是演員,還需要在舞臺上完全融入自己的角色,把自己生活中的一面拋之腦後。

曾經我做過一年的'微電影編劇,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得寫啊寫啊寫,確認素材,然後寫劇本,然後自己把自己的劇本推翻,然後重新寫,重新推翻……循環循環沒有次數限制得循環,直到劇本得到自己的認可,得到拍攝團隊的認可。

那段時間是我人生中最忙碌的一段時間,甚至比高考前的複習還要忙碌,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點,然後睡到12點,起牀簡單填飽肚子,又繼續寫。那段時間我沒有時間回家,五一、十一的假期別人忙着在朋友圈裏秀恩愛,曬家庭出遊的照片,但是我就只能守在電腦前,一杯速溶咖啡,兩杯速溶咖啡,三杯速溶咖啡……若干杯速溶咖啡是我每天的精神支柱。

再後來,我因爲壓力大,很快就是一臉的痘痘,滿身的油脂,完全不是最初那個“才貌雙全”的我了。後來,我媽媽堅決反對我從事這方面的工作,於是我就辭職了。

我能深刻體會作爲一個喜劇演員的辛苦,自編自導自演,這樣的過稱有多煎熬很多人體會不到,一個作品誕生,但是觀衆們看到了沒笑,不覺得有趣,那麼爲這個作品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成爲了遺憾。

做編劇,難!

做一個喜劇編劇,更難!

希望我們大家在享受喜劇給我們帶來快樂的同時,多給他們一些尊重,他們真的是把自己所有青春都奉獻給了這個舞臺,奉獻給了觀衆……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6

大年初三,一家三代,去看《你好,李煥英》。

圖片電影的確喜點和淚點都很多,這是賈玲想用穿越劇的形式完成自己對媽媽的虧欠,與媽媽互相成全,也是療愈自己十九年的遺憾吧?

但是,生活沒有如果,過去的事情永遠無法挽回。所以這部電影想表現的依然是媽媽成全女兒心願的過程,讚美媽媽那種“只要女兒健康快樂就好”的母愛。

女兒以爲自己在幫助媽媽改變命運;以爲自己在鼓勵媽媽爭氣;以爲自己在幫助媽媽走向幸福的婚姻;以爲自己在讓媽媽開心,甚至願意“犧牲”自己的存在……這是一個女兒的孝心。

豈不知媽媽從穿越的那一刻起就在成全女兒:爲接住女兒而被砸暈;爲讓女兒開心而參加比賽;在女兒喝醉時揹着女兒回家;爲女兒縫上褲子上的破洞……這是一個媽媽的無私。

也許,賈曉玲是一個不讓媽媽省心的孩子,但媽媽卻用無條件的愛鼓勵着孩子,養成了賈曉玲樂觀積極的精神。現實中,也許是媽媽的離開讓賈玲瞬間成長,想用自己的努力,向媽媽證明了自己“有出息”,即使媽媽再也看不見了。

幾年前看小品《你好,李煥英》,就被賈玲對媽媽的表白而感動,這部電影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母愛。

生活中不乏如賈曉玲一樣的“熊孩子”,總是在擁有幸福的時候不懂珍惜,可能還不停的給父母製造麻煩,也許那就是父母“甜蜜的負擔”。

所謂一夜成長,一定是經歷了巨大的變故,可如果懂事就必須痛徹心扉,那父母定不願意讓孩子承受這些痛苦,寧願孩子依然不懂事,依然闖禍吧!

據說賈玲的母親是坐在她父親拉草的拖拉機上,不幸墜落身亡,如果她知道自己的離開,讓女兒這麼多年痛苦遺憾,無法釋懷,她一定會多加小心,保重自己。

我想,這部電影的道理也許就是:作爲兒女,儘量在父母健在時,多一些努力少一些遺憾;作爲父母,儘量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不要過早的離開兒女,不讓兒女心存遺憾。

愛,就是互相成全吧!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7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看了一部春節期間最火爆的電影,票房已經破40億了,電影就叫《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讓人有哭有笑,我和媽媽都流下了眼淚,全場的觀衆一樣流下了眼淚,這部電影太感人了。

電影是由賈玲導演的,講述了賈曉玲的母親遭遇車禍不幸去世,賈曉玲悲痛欲絕,意外穿越到了1981年,那是她母親年輕時候的樣子,她和她的媽媽成爲了最好的朋友,她想幫助媽媽改變命運,讓媽媽開心而發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電影表達了玲兒對媽媽的思念之情,也讓我理解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深刻道理。

這部電影很感人,很多片段都讓我潸然淚下,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最後一個片段。玲兒看到褲子上補的小狗圖案補丁後恍然大悟,1981年的媽媽還不會打補丁,打補丁是媽媽在玲兒出生以後才學會的,說明媽媽也是穿越過來的!玲兒知道這一切之後立馬跑回宿舍找媽媽,她一邊跑一邊痛哭,還一邊回憶着和媽媽相處的點點滴滴。媽媽並沒有因爲玲兒的淘氣而失望,媽媽希望她能一直健康快樂,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愛她的人。

是呀,這就是母愛,母愛最偉大了!我的媽媽也是這麼愛我的,爲了陪伴我健康成長,媽媽放棄了很多她喜歡的東西,全心全意照顧我。每當我生病不舒服的時候,最緊張的莫過於媽媽,病情嚴重時媽媽會化身超人,帶我擠進“人山人海”的醫院,排隊,看病,跑上,跑下;病情輕一些,媽媽會打電話給陳醫師問治療方案,在家裏監督我吃藥,觀察我的身體情況,監督我不吃冷食,出汗了換衣服,一整天守着我忙前忙後,這就是溫暖的母愛,平凡又偉大!

這部電影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媽媽的愛,它啓示我一定要做一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8

電影《你好,李煥英》根據小品改編,是賈玲的導演處女作。上映不過幾天,就收穫了頗多讚譽,票房可觀。可以說改編的非常成功。

小品《你好,李煥英》出自綜藝節目《喜劇總動員》,是賈玲緬懷自己母親的。在看電影之前,我並沒有看過小品。而是在看過電影之後,特意找了小品來看。

影片和小品一樣,前半段幾乎都是笑點,讓觀衆忽略了這本身是個悲傷故事。最後昇華主題。讓不少觀衆潸然淚下。如果說小品讓人感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那麼電影就更進一步,放大了奉獻和救贖。讓那些擔心小品改編撐不起電影時長的觀衆鬆了一口氣。

賈曉玲回到了過去,爲了讓母親高興,她作爲母親的表妹陪伴在母親身邊,幫助母親尋找幸福。爲了讓母親生活得更好,甚至下決心搓合母親和廠長之子沈光林。結局觀衆肯定都能猜到,母親一定會和父親在一起。但是電影打破常規,影片中有很多鋪墊結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影片中有兩個小品中沒有的角色。廠長之子沈光林和小混混冷特。沈光林自然不用多說,冷特這個角色不僅僅是推動了劇情的發展,而且塑造的很成功。冷特就像是80年代的賈曉玲,和賈曉玲的經歷十分相似,促使她決定犧牲自己,讓母親倖福。冷特賈曉玲的感情戲也不突兀,更多的是一種同病相憐,惺惺相惜的感覺。相比於小品,電影的故事情節更加豐滿,更加現實,意義深刻,引觀衆深思。

黃執中曾闡述過中國式親情的“擰巴”:每一個父母都在等待孩子說謝謝,而每一個孩子,都在等待爸媽說一句對不起。就像是進入了一場明知結局的夢,不忍清醒。在夢中奉獻了自己,實現了自我救贖。互相彌補,再無牽掛。

電影《你好,李煥英》意義深刻卻又淺顯易懂,情感熱烈而真摯。雖然有不足之處,但瑕不掩瑜,值得觀看。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9

昨天晚上媽媽買了票,要求我和她一起去看《你好,李煥英》。

我本有點兒不情願,我可想去看哪吒再世,哪有什麼心情去看《你好,李煥英》,況且這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我都不知道。

我把我的疑惑告訴了媽媽,媽媽說這個電影是關於母愛的,不會有什麼血腥的場面。

我聽了媽媽的話,滿懷高興的來到電影院。

剛剛一開始我們大家都被笑逗了,出現的是一個女孩兒才七斤半了。第二個女孩兒咚的一聲,一上來九斤八兩,這麼重的女孩兒。

之後又一種極其幽默的方式訴說了她從幼兒園一直到現在的囧事,她一直沒人媽媽高興過一次,有一次她跑步得了第一名,回家開啟門呀,把她從頭到腳灰頭土臉的樣子仔仔細細的放大了一遍,她的褲子上都破了好幾個大洞,在場的人大多都笑了起來,但她的媽媽心靈手巧,在她破洞的褲子上縫了許多可愛的小動物

她爲了讓媽媽高興一次,做了一個僞造的本科大學錄取書,在升學宴上大家都高興的不得了,但是她的姨想多給她一個紅包,在爭搶過程中,她的那張真的錄取書被拿了出來。

但她的媽媽並沒有在意,還快快樂樂的和她商量以後要買些什麼東西,結果一輛大貨車駛來,自行車被撞扁了,畫面一轉來到了醫院她的媽媽傷痕累累的躺在病牀上,她在哭泣。

之後不知道爲什麼,她來到了1981年。她想透過對未來的一切認知,改變她媽媽以後的生活。

她和她的媽媽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她讓她的媽媽買到了廠裏的第一臺電視,讓她的媽媽參加了排球比賽。

可是最後她意外的發現,她的媽媽也是穿越回來的,她的腦袋裏不停的浮現着她和媽媽小時候的事情,一件件讓人淚目。

我轉身看向媽媽,媽媽的眼裏泛着淚光。

影片結束,這果然是一部讓宣揚母愛的電影呀!以後我也要更加愛我的母親。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10

我們大家都有母親,在《你好,李煥英》這部影片中李煥英也是一位偉大而且慈愛的母親。整部影片有開頭、有中間、有高潮,而在觀看到高潮部分,我們觀衆都流下了淚水,我也是滿淚盈眶,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賈曉玲是李煥英的女兒,她從小到大就沒有做過一件能讓她母親開心的事,賈曉玲在考大學時沒考上好大學,她爲了能讓母親開心起來,就讓她的同學弄了個假證,李煥英知道後一點兒也不生氣。就在她們高興的騎着自行車穿過馬路時,一輛大卡車把她們撞倒在地,賈曉玲雖然沒事,但她的母親傷的非常嚴重。

在賈曉玲痛哭了累了睡着時,她穿越到了1980年,那裏她的親朋好友都變成了以前的模樣,對她說讓她要回去的時候,她忽然想起了李煥英,又想起了李煥英爲她補的那個小狗圖案的補丁褲子,突然間她又想起以前她母親不會補補丁的事,這時她才知道,她的母親也是被穿越過來的,她開始大聲痛哭,想起了她的童年,就去找她的母親。然後就發生了一系列有趣的事情。其中有趣事,也有悲傷的事。但是不管怎樣,濃濃的母女之間的感情都是在女兒賈曉玲和母親李煥英之間起起伏伏。

李煥英這個母親,她的偉大、善良、無私奉獻的精神燃燒了每一個人的心,牽動了每一個人的心。影片雖然看完了,但那種深深的感受永遠牽動着我的心。“我從不記得母親以前的模樣,打我記起,她已經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了。”“我沒有做過一次讓母親開心的事,我有時覺得如果她生的不是我,母親她會過的比這更幸福。”這兩句畫外音,我已經記住在心裏了!

我以小學生的身份觀看了這部電影,我感覺在我們身邊都有着母親對我們那深深的愛,正如那句俗話:“舐犢之情,是流淌在血液裏的愛和溫暖。”母愛是不分物種的,我們就應該感謝母親對我們的關愛。我們長大了,也要回報給母親我們的愛!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11

這是一個充滿愛的故事。孩子總是是愧對母親的,母親是生我們、養我們的人,她們帶着無私遇見了我們,最終卻總是一無所有地走了,世間兒女往往都是這樣,唯有嚐到了後果的苦澀,纔開始徒勞地後悔。

故事中的冷特還有賈曉玲,在即將或已經失去孝敬母親的機會時才?開始後悔。

故事使用了穿越的手法,卻不知母親的愛總是快人一步。母親其實是比女兒先穿越的,這纔有了李煥英被砸的那一瞬間。穿越使得女兒有了瞭解父母過往的機會,有了努力去讓父母開心的機會,卻不知母親在背後默默守護。賈曉玲總想犧牲自己,不讓母親走老路,想讓母親過得幸福,卻不知道自己從未讓母親開心母親也依然愛着自己,這可能就是母親那最無私的愛吧。

“女子本弱,爲母則剛。”母親在孩子的面前是那麼偉岸,孩子卻總不知母親也有青春年少,母親曾經也是個從不幹髒活累活的“大小姐”。母親做了母親,母親就不是原來的母親。母親成爲了母親,就也要一個肩扛起所有的責任,孩子的好壞皆是母親的責任,母親當了母親,責任是那樣重!

在故事的結尾被賈曉玲發現了問題?,世界上總有很多事是爲了讓你後悔而設的,所以每件事都要盡力幹到最好,無論幹了什麼都不要後悔,尤其是孝敬長輩,若不趁早,就來不及了。兒女愛的速度,永遠趕不上長輩,就像是休息的烏龜和衝刺的兔子,距離越拉越大……

母親的愛,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講明白的;母親的愛,不是三下兩下可以回報的;母親的愛,卻是蜻蜓點水般滲透生活的。

這部電影,就是圍繞三個詞展開的:盡孝、趁早、後悔。就是這三個詞,也不知點醒了多少中華兒女,也不知多少人迷途知返,再偉大的事業,都不如親人間看不見、摸不到,但又時時刻刻在流淌的愛堅固。盡孝若不趁早,便會後悔,若是後悔,再怎麼挽救也是徒勞了。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篇12

春節遇上情人節,年味與浪漫撞個滿懷,這天去看了剛剛上映的《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是由喜劇演員賈玲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自導自演的。

這部電影從花絮和預告開始,就已經讓人處處都覺得感動,雖然這部片子是以賈玲媽媽爲原型,但是天下父母都是差不多的。每一個人都想拯救世界,卻沒有人換位思考一下,大部分人的愛是慕強的,是有要求的,但爸媽的愛不是,他們的愛是希望你好,健康快樂,就是他們的最大心願。

生老病死是不能避免的,但最好別留遺憾,雖然看《你好,李煥英》,之前已經做好了心裏準備,但還是忍不住哭得一塌糊塗,電影穿插着搞笑煽情,中間也很讓人反思,或許我們都可能是“賈曉玲”一個普通人,所以顯得結尾更加感傷。

賈玲想透過電影告訴我們不要等要你想要表達那份愛的時候,接收的人已經不在了。背井離鄉與陪伴父母,這也是當代很多奮鬥在大城市年輕人心中的痛,我們離開父母來到異地打拼,是爲了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兩句詩就可以看出“兒行千里母擔憂”的默默付出。我們總是在追求自己想要的,讓父母在等自己有錢、有時間、有出息了、等自己的夢想實現了……

你討厭父親的平庸,卻不知道他也曾經是個滿懷夢想的少年,你嫌棄母親的嘮叨,卻不記得她也曾經是個對鏡貼花的姑娘。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雙親故,此生只剩歸途。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管什麼事情,不要等到失去才後悔。靈前兩行淚,不如生前一碗飯!莫做遲孝之人,別讓等待成爲遺憾。

陪伴纔是最長情的告白。珍惜父母健在的時光,儘自己一份孝心,用心感受父母的不易,感恩母愛的偉大,也許你還小,是個孩子,也許你已至中年,已爲人父母,但你仍然是父母眼中孩子,不管你是何種角色,不管你作爲遊子身處何方,過年了記得回家看看!在新年第一天用心對爸媽說:新年好,我愛你們!願全天下父母新年快樂,身體安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