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大劫難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2.24W

90分鐘裏字字句句嘎嘎脆的東北方言縈繞在耳邊整個晚上,殘暴無恥的日本人行徑也把滿腔的熱血燒得滾燙滾燙,苟且偷生中那勇敢無畏卻又顯愚癡笨拙的反抗也是令人唏噓嘆息。 下面是相關的範文,快來圍觀吧。

大劫難電影觀後感

大劫難電影觀後感【篇一】

其實本身說這電影拍得有多麼高層次切不說,但它和衆多抗日題材的電影對比起來,反而覺得有點小清新了。

大凡抗日電影都有太多煽情的氣氛,很多次看電影,大家都在揪心關注結局怎麼樣了,結果非要刻意安排些虐心的戲份,不把你的心虐的死去活來就顯示不出來這題材的深度了。但是這電影恰恰相反,反而用恰如氣氛的小幽默,東北人特別的爽朗反襯出了那個時代的壓抑,黑暗和窒息。

粗俗的語言和醇厚的鄉土氣息,估計很多人都吃不消。看完電影會覺得電影裏面的每個主角的特色那麼的鮮明和真實。五孩兒爲了自己的女人忍辱偷生,小子爹在看到小子娘自殺後的幡然悔悟,二姑娘的果敢和嫉惡如仇都刻畫的十分形象。

我沒有經歷過真實的抗日戰場,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樣,但看了這麼多抗日片,我還是覺得這個比較接近現實。有個觀點我還是第一次從這部電影中看到的,原來日本人在侵華的時候,不僅到處搶糧食,竟然還有開荒團。。。。整部電影都讓人有種窒息的感覺,到快讓人窒息的喘不過氣來得時候,導演就用東北人的幽默讓我們喘口氣,但是這樣的一鬆一馳,更讓人覺得難過。真實的生活就是這樣,我們在強大邪惡實力面前,在面對蹂躪和強大的精神壓迫過後,我們忍着淚安慰自己,邪不勝正,總會有正義的。而最後你發現,當自己的親人朋友一個個被殺害,無數冰冷的刺刀正對你的時候,你會覺得真你媽操蛋,人真他媽渺小,也許正義是有的,但沒降到老子頭上。我想二姑娘最後面對刺刀的時候,已經萬念俱灰了,哥哥叛變了,五孩兒死了,陪在身邊的幾個朋友也相繼被害,命運的抗爭已微不足道了。雖然後來“細腰大腚”讓人覺得鄙俗,但就是這真實的話,讓我們感覺悲愴。

但是老實講這電影中的羣衆演員真的是打醬油的,太醬油了。。

也許抗日電影你看的時候一時激憤,但過段時間就會忘記,但是這電影估計你記得。因爲它的真實和奇異的幽默。很多人都說這是爛到不能爛的片。如果中規中矩的拍攝估計即便看了也沒什麼意義了。

習慣了煽情和做作,估計你不習慣這本該有的真實了。

大劫難電影觀後感【篇二】

佔坑性質,非常規影評

整部電影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百姓們羣起而攻之鬼子們的時候,一個個拿着把大爬犁就上了,結果鬼子一槍崩一個,輕輕鬆鬆。

怒髮衝冠的'去拼命,結果嘭的一聲過後就應聲而倒了,都說人命如草芥,可是你要想斬草除根也得正經八百費上點勁吧,這特麼倒好,不費吹灰之力說崩了你就崩了你,不服?那你來試試?人命尚不如草芥堅韌,讓人如何不麻木過活。

問題說到根上,不是中國人沒有血性,而是你的血性在別人的火力下鳥用不頂,頂用也是頂了鳥用。

但是爲啥中國人要想反抗就只有血性而沒有武器?科技落後但是大砍刀大盾牌總能造出來吧,也沒有,爲啥?三千年的集權統治,集的就是你手裏反抗暴政的武器,統的是你腳下一畝三分的土地,治的就是你手持武器想要保衛你腳下一畝三分地的血性。其實,你連血性都沒有了,你有的那叫悲憤,而已。至於最後你連悲憤都沒有了,那實在不是你的錯誤,悲愴的民族,悲憫的人民。

所以魯迅只知道一味的罵,卻忘了安撫這個遭受了如此長期摧殘的民族的悲傷:她是一個長期活在摧殘裏的孩子,你要想讓她成長,你至少要先撫平她骨子裏的傷痕累累。挑錯是最容易的,誰都知道好賴;罵人是最簡單的,張嘴都能罵出聲來。

魯迅們究竟有沒有做錯?僅以以上爲引子,日後做詳盡展開。

大劫難電影觀後感【篇三】

影片以遼寧葫蘆島綏中縣一個叫西臺屯的村莊遭遇日軍迫害殺戮的故事爲縮影,真實地展示了30年代初處於侵華戰爭中的東北人水深火熱的生活處境與愛國情結,形象地記錄了當時的農民作爲弱者本能地求生思想與迫生手段,也從而微妙地反映出東北人骨子裏的愛國熱情與抗爭精神。一個小村莊裏發生的所有一切,準確恰當地反映了東北人民反壓迫反奴役反侵略的殘酷抗爭,也正是1931年到1937年之間全面抗戰之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真實寫照,是詮釋東北義勇軍抗戰精神、消除世人對東北軍不抵抗誤解的絕好證明。

影片的真實感把握得如此細膩飽滿與恰到火候,是其它同類影片所望塵莫及的,它沒有任何感情與效果渲染之處,相反卻把一切轟烈都拍成生活一樣的平凡,從而給人一種更寫實更真切的感覺。這並不僅僅表現在通場全部使用了純粹的東北味兒方言,還包括很多生活與人性角度很科學很恰當的細節反映。比如全影片沒有一處技巧型抗戰和英雄化情節鏡頭,每個人都死得血肉模糊又並沒有刻意渲染悲壯的痕跡;兩個小孩主動傳達了“爹當漢奸”的消息而忽視了小子爸“叛變”前一分鐘內至少救了他倆及部分逃跑的人這一情節,是符合孩子童真無知不辯真假的性格特點的;日本墾荒團進駐村子下車時虛化鏡頭的幾句簡單對白,更是簡明準確地詮釋了1937年前日軍侵華佔領東三省的真實時代背景和罪惡目的。

整個影片每一幀都寫滿了一個大大的“反抗”,王五孩兒用犧牲名譽的“漢奸”身份進行明投降暗反抗,二姑娘是豪放魯莽無畏無懼言行上的正面反抗,被一根根切掉五指都沒吭聲眨眼的小子爸受盡折磨成爲漢奸是種命運掙扎式的反抗,軟弱無能的小子媽出錢出力最後選擇了上吊死去默默進行的是精神反抗,手無寸鐵的村民百姓用一聲整齊的“嗯呢”表達着團結的力量,就連僞軍們也都選擇了“反戈”把手中的槍指向敵人更是象徵着全面抗爭的軍隊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