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功勳》的觀後感

觀後感1.79W

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功勳》的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功勳》的觀後感

《功勳》的觀後感1

電視劇《功勳》看完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整天,腦海裏都浮現劇中人一個個犧牲時的場景。最震撼我心靈的,不是金天一、春蘭、喬老闆、項政委、梅津和卓越的犧牲,而是劇中年僅七歲的巧丫的犧牲。

劇中巧丫戲份並不多,是廖飛和卓越先後租住的康西公館的老闆娘的女兒,聰明可愛,廖飛和卓越都先後教過她學寫字,她對廖、卓二人有着深厚的感情。

卓越準備離開新京去東林鎮潛伏,外出辦事出門前答應巧丫給她買糖人回來。巧丫開心地等着姐姐回來,等來的卻是帶兵去康西公館抓卓越的黑木茨。年幼的巧丫由高興變得恐懼,然而當黑木茨把大院裏的人都趕去屋子裏監視時,巧丫選擇了院子一個角落躲藏起來。卓越滿懷喜悅拿着買好的糖人回來,走到大門口時,巧丫從角落衝出來提醒卓越不要進大院,黑木茨殘忍地槍殺了巧丫。

那句“姐姐,姐姐你別過來,有日本人,他們要抓你!”以及中槍後喊出的一聲“姐。”,讓卓越難以接受活潑可愛的巧丫瞬間死在她面前,頓時淚流滿面,買的糖人也掉落在地上。若不是巧丫的`媽媽還有叔叔衝出來和日本鬼子拼命,全部被槍殺,巧丫媽媽臨死前提醒卓越快逃,恐怕她還難以回過神來。

直至廖飛協助卓越脫險,幫她更換成日本醫生的身份,在火車站送別後,卓越離去時淚流滿面,仍難從悲痛中釋懷,鏡頭回放巧丫死前的那兩句話。巧丫的死讓卓越親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的殘忍,也激發了她對日本鬼子的仇恨,決心要出色完成諜報任務。

第十九集開頭這火車站離別的一幕,讓我也不禁熱淚長流。說不清楚爲什麼,心裏堵得慌。是劇情太傷感,還是我太難過。

再次聽柳雲龍唱的《功勳》,在那深沉、激昂的片尾歌聲中緩緩站起身來。

《功勳》的確在劇情方面有不少的漏洞和缺憾,即便如此,這部電視作品依然是成功的,特別是演員精彩出色的演繹,使該劇從人性化的角度刻畫了一個又一個的鮮活的人物,不論好壞形象都很真實。透過他們各自的命運告訴我們,是罪惡的戰爭把人類本是美好的感情變成仇恨和傷痛;把智慧和才華變成殺戳的幫兇。它告訴我們要銘記,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多麼的珍貴,而我們只有用自己最大的力量爲祖國的建設努力奮鬥,讓她強大、繁榮,永遠不受侵略。

《功勳》的觀後感2

在剛剛曝光的定檔預告片中,伴隨着張富清(郭濤飾)“那些年,我就是跟着那些黨員,我看着他們,我就是這麼一路走過來的”滄桑有力的畫外音,八位主演飾演的功勳人物依次現身,他們是在不同行業領域默默耕耘、無私奉獻、舍小家爲大家的英雄。畫面在稻田、山間、醫院、戰場、實驗室等不同場景切換,一段段往昔的崢嶸歲月就是對功勳人物“忠誠、執着、樸實”品格的生動記錄和詮釋。

“點了頭,那就得一輩子默默無聞,放棄以前那所有所有的榮譽。”在奮鬥的路上,他們或許放棄了榮譽、戰功、甚至身份,但他們從未放棄信念,他們用一顆顆執着的心,無悔着自己的忠誠。一心紮根田野的袁隆平(黃志忠飾)發出“我還是會選擇把秧苗插到田裏去,不管明天迎接我的是什麼命運”的。“不修好這條路啊,我是不會走的。”立下赫赫戰功的張富清響應國家號召,主動到貧困地區工作,奉獻一生,深藏功與名。“就是一心想讓姐妹們挺起腰桿,活出個人樣來。”率先舉起男女同工同酬大旗的申紀蘭(蔣欣飾)用她樸素的願望鑄成了中國婦女解放的里程碑。“這麼大的事,需要好幾年的試驗時間,幾個億的代價,如果錯了呢?”孫家棟(佟大爲飾)、黃旭華(黃曉明飾)、于敏(雷佳音飾)等科研工作者用嚴謹和執着推動祖國的科技水平邁上新臺階。執着於抗瘧研究的屠呦呦(周迅飾)從來沒有被挫折打垮過,多年來在醫學領域深耕不輟。李延年(王雷飾)“們”用他們在戰場上的流血和犧牲換取了如今的安定和歲月靜好。

預告片結尾,李延年發出的吶喊鏗鏘有力、振奮人心:“祖國會記得我們,親人會感激我們,是我們讓他們過上了和平幸福的日子,是我們讓敵人知道,我們的國家,無比強大,不容欺辱!”因爲他們,中國人不再餓肚子;因爲他們,中國人有了上天下海的能力;因爲他們,中國人過上了和平幸福健康的生活。是他們的永不言棄才換來這無數個感動瞬間,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的偉大功績!

《功勳》的觀後感3

《功勳》展現的是功勳人物真實的人生經歷,也讓觀衆看到了這些英雄、模範最生活化、最接地氣的一面。李延年在烽火連天的前線能和戰士打成一片,于敏會在家裏和妻子暢想如何品嚐北京烤鴨來解饞。原來,不平凡的英雄也很“平凡”;原來,他們離觀衆並不遠。

不過,在最危險的地方,李延年從未退縮;爲了祖國的科研事業,于敏毅然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機會;哪裏有需要,張富清就去哪裏,不管條件有多艱苦。“平凡”的英雄在關鍵時刻,又是不平凡的。二十一世紀的年輕人生活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境裏。

祖國的強大,讓他們不會再身處戰火紛飛的環境裏,感受戰爭的恐懼和殘酷;經濟的發展和生活的富裕,也不會讓他們再體會到糧食短缺的艱難,永遠不用像于敏一樣,去“偷”自家的雞蛋給同事果腹。

看一看前輩們是怎樣讓自己的青春無悔,看一看當年的同齡人是怎樣度過充實的一生,看一看他們在遇到生活的困難和挫折時,又是如何應對和克服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就不會再有迷茫和彷徨,內心就會充滿奮進的力量。新時代的“功勳”,正召喚着我們勇立潮頭、奮楫爭先、拼搏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