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長征五號發射觀後感

觀後感1.3W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長征五號發射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長征五號發射觀後感

長征五號發射觀後感1

11月3日20時43分,中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的太空部門,是目前中國屈指可數的幾個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有最重大戰略意義的行業之一;中國太空事業的建設者們,以他們的奉獻、創新和輝煌的成就,告訴我們什麼纔是真正的成功和中國知識分子的風采。中國的航天事業是中國國內各行業中投入和產出比率最高的行業之一,而且對中國的國家利益具有頭等的戰略重要性,難能可貴的是中國的航天部門多年來始終保持着中國革命的精神:以大局爲重、艱苦奮鬥、發憤圖強、最終成爲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一支重要航天力量。

中國航天工業志存高遠,奮發圖強和廉潔報國的行業風貌,應該成爲全體中國人共同的精神財富,中國航天人的精神應該像過去的大慶精神一樣,成爲中國現代的進程中所有行業的楷模。

中國航天事業所創造的這些有形和無形的財富,是我們這個民族不竭的物質和精神寶藏。

航空航天活動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改變了世界的面貌。航空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交通運輸的結構,還廣泛應用於空中攝影、大地測繪、地質勘察、資源調查、播種施肥、除草滅蟲、森林防火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對傳統生產方式的變革產生了深遠影響。

航天技術直接服務於國民經濟的衆多領域,衛星通信、衛星廣播與電視、衛星氣象預報、衛星導航、衛星資源勘查、災害預報和環境監測等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各種科學探測衛星、天文觀測衛星和科學實驗衛星的應用,拓展了人類的視野,獲得了大量的新發現,更新了人類對地球空間、太陽系和整個宇宙的認識,產生了一系列的新興學科。

航天器爲人類創造了一個具有衆多特殊環境的實驗平臺,開展在高真空、微重力、超低溫、強輻射太空環境中新材料、生物製品和新工藝的綜合研究。

因此,普及航空航天知識,弘揚航空航天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思想,發揚“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精神,對於提高全民科學素養,激勵青少年熱愛科學、探索未知的精神都會發揮重大作用。

長征五號發射觀後感2

11月3日20時43分,中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30分鐘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任務圓滿成功!長征五號爲我國目前在研運載能力最大、尺寸最大的火箭,中國未來天宮空間站建設、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測都將使用該火箭系列。

長征五號首次採用5米直徑箭體結構,首次使用無毒無污染液氫液氧與液氧煤油發動機組合起飛方案,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有了長征五號後,中國在空間站的建設上就有了得力的運載工具,但從長遠來看,可能對中國的登月工程的意義更爲重大。

發射塔架共12層,高91.7米。

據報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發射塔架高91.7米,一共12層,距離海邊850米,和長征七號火箭的發射塔架相隔630米。整個塔架採用鋼框架與鋼筋混凝土的混合結構,強度足以抵擋颱風和地震。塔架四周是四座高120米的避雷塔,可防雷電影響。

文昌航天發射場工程建設指揮部工程師周湘虎介紹:“我們也採取了其它一些措施,就包括用盲板把它封堵,不讓空氣進入這些管壁的內部從內部進行腐蝕,還有我們這個連接的部位採用這個原子灰進行密封。”

液氫用量是其他發射場十幾倍。

據瞭解,此次發射任務是我國首次大規模應用液氫作爲火箭推進劑,對液氫的應用規模是我國現有其它航天發射場的十幾倍。

北京特種工程設計研究院液氫副主任設計師高旭表示:“爲此我們從液氫的存儲、輸送、精確加註以及整個液氫系統的安全防護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透過實現遠程的控制,來確保加註過程的安全以及塔架上的人員設備的安全。”

發射塔架內部到處都是層層疊疊的樓梯,便於工作人員到達任何一層平臺。發射時塔架的三聯迴轉平臺將依次開啟,而驅動迴轉平臺這個龐然大物,依靠的是位於塔架頂部的液壓油泵,它控制着迴轉平臺的展開或合攏。

外媒在對長征五號的報道指出,長征五號的試飛和投入應用,不僅填補了中國重型運載火箭的空白,同時也爲中國進一步研發超重型運載火箭打下了穩實的基礎。現在一千噸推力的長征五號已經有了,三千噸推力的長征九號離開中國還會遠嗎?重要的是,在接下去的幾年中,造好用好長征五號,在後續的大量發射中發現問題、改進技術、精益求精,把長征五號打造成世界重型運載火箭的金牌,併爲長征九號的研發積累更多更寶貴的經驗。

長征五號發射觀後感3

長征五號火箭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天津大運載火箭基地完成總裝,其起飛質量約869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運載能力,與國際上主流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相當,將承擔發射嫦娥五號、空間站核心艙以及火星探測等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家重大專項工程任務。長征五號的首飛成功將大幅提高我國進入太空的能力,對我國探月工程後續任務的推進和空間站工程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從渤海之濱到南海之涯,再到衝上太空,承擔“天地運輸走廊”的重任,長征五號火箭凝聚了800餘名天津航天人的心血,是咱天津人造的火箭。現場有80名天津大火箭基地的航天人,親眼目睹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晚8時22分,全新研製的長征五號火箭託舉“升級版”太空擺渡車——遠征一甲上面級,順利將五類六項載荷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的序幕。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標誌着我國在載人航天工程和新一代運載火箭研製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對於完善我國運載火箭型譜、提升進入空間能力具有重大意義。長征五號火箭未來將成爲在役主力火箭的“接班人”,代替長征二號、三號、四號、七號系列火箭。

從數字化設計,到一釘一鉚組裝,再到總裝完成直至衝上雲霄,天津航天長征火箭製造有限公司(媒體報道常用“天津大運載火箭基地”)黨總支書記張北軍親眼見證了長征五號火箭從無到有的全過程。他向記者透露,中型火箭長征七號只是津產火箭的首秀。真正的“大”火箭,直徑達5米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本月底在津完成總裝,今年下半年實現首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