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參觀天壇的觀後感作文

觀後感2.74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參觀天壇的觀後感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參觀天壇的觀後感作文

參觀天壇的觀後感作文1

放暑假了,我和爸爸、媽媽到天壇公園遊玩。天壇公園位於北京市崇文區天壇路,是北京著名的古建築之一。

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用來祭天的地方,主要有:圜丘、迴音壁、祈年殿等建築組成,1998年11月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沿着主道,我們首先來到了圜丘。圜丘是“冬至”祭天的場所。它共有三層,每層有三條通道到達上面一層,每個通道有九級臺階,所有通道的臺階加起來共有九九八十一級,有九重天的意思。圜丘中心有一塊圓形的天心石,站在天心石上拍手或說話都會聽到很大的聲音,這是爲什麼呢?原來圜丘上的響聲是迴音造成的現象。由於距離近,聲音傳播的時間快,幾次的聲音就會疊加在一起,耳朵來不及分辨先後到達的回聲,所以聽起來就覺得聲音特別響。出了圜丘,沿主道向北不遠就來到了有名的迴音壁。迴音壁是一座圓形的圍牆。它圍繞着皇穹宇、東配殿、西配殿。當人站在圍牆裏對着牆壁說話時,聲音會在牆上反射。由於牆壁表面比較光滑和堅硬,聲音在反射的過程中損失較小,所以站在另外一個方向的人能聽到比較清楚、像從近處傳來的聲音。我想試試這是不是真的,就讓爸爸到別的地方叫我。“媛媛,媛媛。”嘿!真是名不虛傳,我側耳細聽,果然聽到了爸爸叫我的聲音。在皇穹宇的前方,我看到一塊石頭,上面刻着“三音石”幾個大字。這是因爲人站在這塊石頭上拍一下手,就會連續聽到三次拍手的迴音而得名。爲什麼會聽到三次迴音呢?原來,在三音石上發出的聲音會均勻地傳到圍牆的各個部分,並被反射回來,反射後的聲音,經過圓心又繼續傳播,當它們碰到圍牆又被反射回來,一般我們能清楚地聽到三次迴音。真沒想到,這裏看似普通的建築,居然有這麼深奧的科學道理。從迴音壁出來,我們到了祈年殿。祈年殿遠看就像一個谷堆,有三層,裏面放有祭品和牌位,專門用於春季祭天,祈禱豐收。

今天來天壇的人特別多,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整個公園裏充滿了歡聲笑語,有的人在唱歌,有的人在用樂器合奏,有的人在踢毽子…

天壇以前是皇帝祈禱五穀豐登的地方,現在卻變成了人們娛樂的場所,到處是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華誕,祝偉大的祖國更美好!

參觀天壇的觀後感作文2

利用週末去作爲北京五壇之一的天壇玩耍,天氣晴朗舒適,

先說說路線:天壇公園南門有地鐵6號線直接到,到天壇南門站走A2口出來就是天壇的南門售票,門票普通20元聯票34元,說實話一開始打算買個普通票看看就行,一個大姐告訴我,去天壇主要看的都在聯票裏,買普票就是浪費,況且學生票也沒用對半的折只是便宜10元。

進去遊覽路線。我個人的意見是順路走。順着東面的路走,別直接蹦着出名的地 ,那樣會累死你。我的路線建議你們可以參考下。

1 南門直接進來面對的就是圜丘臺(不是那個著名要門票的圜丘),

靠左就是下圖的導覽圖。

2 看到上圖後朝着左走,先去北宰牲亭,在這你可以換到一張聯票,就可以進去看這個和神廚,這個地方需要你身份證換(不是進來買的聯票換)裏面其實沒啥看的,就是竈臺水井之類的 ,

3 出來有個長廊,可以休息,長廊的釉面有個小門就是神廚的入口,你拿着在前面換到聯票就可進去,如果你沒有換而是直接來的,他定期有活動可以進。(我當時不知道,是被檢票的阿姨搶過我的票根把我推進去的,嚇死寶寶了當時)

4 順着長廊走就是祈年殿了,在這也可以買票(不過比外面貴1元),祈年殿分東西配殿和主殿,主殿就是我們課本上的那個圖,不過主殿進不去就是外面照相看看 ,當然照相也是沒有自己單獨照,好多人,此刻就能體會到那句“別人是你的背景,你也是別人的背景”,主殿的東面就是祈皇殿,這裏你就隨便狂了、隨便拍照了,好多拍婚紗照的,不過是被禁止的,你可以偷偷拍, 5順着西面那個拱門出去一直走,就是皇穹宇和迴音壁,在一個大院子裏,皇穹宇需要排隊,還沒啥看的,迴音壁沒感覺,據說你東牆說西牆可以聽到,我們試了試,不太清楚,皇穹宇北面是公園,環境挺好的,可以野炊,玩點遊戲。

6 順着主線走,就是中心的祭壇了。非常大,臺階和鋪地的石板都是和9相關的數量,。(大致數了一樣)正中間有個天心石,讓大聲說話有好處(可是成了安靜的拍照中心)站在臺子上,風景無限好啊 ,內心油然而生一種得此天下,優哉遊哉,佩服老古人的智慧。

參觀天壇的觀後感作文3

天壇,是古建築,更是歷史書。它記錄了一個時代的建築精華,也記錄了一個朝代的興盛衰亡,更留給後人無窮無盡的啓示。

暑假裏,我遊覽了天壇公園。

首先,我來到了祈年殿。走進殿門,兩邊是東、西配殿,裏面供奉着日、月、風、雨、雷、電等神。正前方就是氣勢恢宏的祈年殿。金色的圓頂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藍灰色的三層檐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莊嚴肅穆;硃紅的門窗襯托得圍牆越發雪白;殿前,漢白玉臺階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龍、鳳和祥雲圖案。進入殿內,清朝八位皇帝的牌位陳列左右。殿內得上幾級臺階纔是祭天的場地,這表示着天的地位至高無上。頭頂的天井,油漆彩繪、雕樑畫棟,顯得富麗堂皇。

祈年殿建於明朝永樂年間,原先供奉着明朝皇帝的牌位。後來,清朝推翻了明朝的統治,這裏也隨之變成了供奉清朝皇帝的地方,直至如今。我不由想到:只有我們的國家足夠強盛,才能保護好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讓子子孫孫都能觀瞻,瞭解古代皇家是多麼莊嚴氣派,瞭解勞動人民是多麼富有建築智慧。

天壇的另一名勝是九龍柏。九龍柏,顧名思義,就是一棵枝幹上彷彿爬着九條龍的古柏。微風拂過,九條龍彷彿立即會呼嘯而出,飛入雲霄。看着九龍柏,我似乎變得異常渺小,簡直不值一提。難怪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天壇的建築很美,我們可以學你們照樣修一個。但這裏美麗的古柏,我們就無法得到了。”我想:每個聽到這句話的中國人,都會爲我們有這樣的古柏而自豪。正是古代人民有了這種保護樹木的意識,纔給我們留下了爲世人所敬仰的財富。如果,我們現在也能有這種意識,那麼子孫後代就會有更多的“九龍柏”。

天壇,是古建築,更是歷史書。它記錄了一個時代的建築精華,也記錄了一個朝代的興盛衰亡,更留給後人無窮無盡的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