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集錦15篇

觀後感1.7W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集錦15篇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1

星期天,爸爸媽媽陪我一起看了20xx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這也是我第一次觀看這樣類似的節目,心情即感動又很複雜。

在觀看的過程中爸爸媽媽被晚會中的十位“小主人公”的孝心、懂事、自強不息、面對困難敢於擋當的精神感動的熱淚盈眶。爸爸還甚至問我;“你有沒有被感動的流淚呀?”“纔不會呢!因爲我們從小就要學會堅強,自立、勇敢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每一件突發的事情。”我回答道。其實我還是被何秀巡小朋友小小年紀就能夠跟姐姐一起代替父母照顧年邁的奶奶,並且姐姐不在家時他也能夠一個人獨自用他那稚嫩的肩膀去擋當整個家庭責任而有所觸動。

當看完節目時,我的眼睛也不知不覺地溼潤了。所以我在心裏默默下定決心,今後我也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好好學習用實際行動去報答他們。爲父母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去幫助他們,將來我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爲一個最美孝心少年!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2

“爲人子,止於孝”,孝敬父母、熱愛家庭,應該是一種無需提醒的自覺。近日,我校“包頭市美德少年”高梓淵同學,被評爲中央電視臺“20X尋找全國最美孝心少年”十佳,他的善心和孝舉值得每一位同學學習和踐行。

高梓淵,現初三十一班學生,他陽光、開朗、活潑,是個關心班集體、團結同學的好孩子。從小學到初中,獲得過多次榮譽稱號,在學習上,他認真刻苦,一絲不苟,積極幫助同學;在生活中,他孝敬父母,爲人和善,是同學們的好榜樣,老師的好助手;課餘生活,他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積極幫助同學解決困難,是同學們的好同窗。

在家中,面對困難,他堅強樂觀,他是溫暖父母之心的一抹陽光。20X年底,高梓淵的媽媽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全家人如遇晴天霹靂,爸爸帶着病重的媽媽去北京治療,留下他和爺爺、弟弟獨自生活,面對年邁的爺爺,幼小的弟弟,他變得更加懂事和堅強,主動承擔起家務,買菜做飯,照料爺爺和弟弟的生活起居,自己上學、回家。

如今,媽媽的病情有所好轉,但爲了幫助媽媽儘早康復,梓淵每天都要保持家裏的無菌狀態,他知道灰塵對媽媽的病情不利,因此每天都要拖兩遍地,給客廳、廚房、臥室消好幾次毒,尤其是媽媽的臥室,更是時刻不忘消毒;除了日常的消毒工作,爲了讓媽媽在飲食上保持營養,他買新鮮的蔬菜,給媽媽單獨做飯,現做現吃;在學習之餘,他陪媽媽做康復訓練,一起鍛鍊身體,他願意一直陪着媽媽走下去。

在學校,他勤奮學習,團結同學,尊敬老師,重壓之下,更是奮發圖強,各科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在課堂上,高梓淵總是全神貫注的聽講,積極思考,主動回答問題,高質量的完成各科作業。透過自己的努力,還被評爲市級三好學生。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透過媽媽的事,高梓淵認識了包頭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他想:自己得到過別人的幫助,也應該把愛播灑出去,幫助比自己還困難的人。他主動參加愛心公益活動的捐助宣傳活動,爲需要的人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難能可貴的是,高梓淵同學知恩感恩的行爲感染了很多人,在照顧母親之餘,他常常和父親參加各類公益活動,用自己的雙手和力量點燃受助者夢想的火花。雖然力量微薄,但他卻十分珍視。

高梓淵用自己的行動身體力行地演繹着新時代美德少年、孝心少年的好故事,他的身上,更有着千千萬萬優秀少年的影子,他們將“誠信、友善、文明、和諧”的校風融入到每件小事中,形成了樂學、善思、求真、進取的校園文化氛圍。他們是九中的驕傲、也是昆區乃至包頭的好少年。願我們以榜樣爲力量,一路前行,無愧於心,成就自己。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3

古人說“百善孝爲先”,“孝”是中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然而,在生活中有很多關於“孝”的書籍和電視節目。“最美孝心少年”就是關於“孝”的一個電視節目,裏面的內容十分感人。在“最美孝心少年”中有黃鳳、趙文龍等十位孝心少年。這個節目講述了他們的孝心和他們生活中的一些感人的精彩片段,還有他們的人生經歷。

其中小黃鳳在六歲時,他的父親不慎摔傷,母親出走,從此,六歲的她擔起了家庭的重擔。爲了父親的康復,走了一家又一家醫院,但她從沒有放棄和抱怨過。

這個小女孩讓我知道了“孝”這一個字的含義。一個小小的漢字,卻能表現出這麼深奧的含義,將人們寶貴的一面表現得淋漓盡致。可見,這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字。節目中的孝心少年和我們的年齡不相上下,但我們在生活中是怎麼做的呢?想着生活中的一幕幕,看着那些感人的精彩的片段,我那不爭氣的眼淚掉了下來。

其實,哪個人的起點不是一樣的呢?“人之初性本善”,是啊,每個人的起點都是相同的。那爲什麼我們不能做得那樣好呢?“百善孝爲先”我相信,每一個孝順的人都是善良的,但不一定所有的善良的人都是孝順的。性本是“善”,而“善”又是百善之首,由此可以知道,孝一定有重大的地位,而且是不可替代的。我們要做與衆不同的人。

善良是人的本性。然而,就是那顆善良的心驅使我們做一個孝順的孩子。所以,在以後漫長的人生路上,我們要做一個更加善良的,孝順的人。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4

古有黃香暖席,臥冰求鯉;今有孝心少年,感動天地。他們就像夜空中一顆顆閃閃發光的星星,照亮了我們的心。張俊就是其中的一顆,也是他,深深打動了我。

張俊,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離家出走,上有年長的奶奶,下有不懂事的弟弟,自己要撐起這個家的半邊天。每天他都要早起爲身體不好的奶奶採藥,而且要走十幾裏小徑,山溼路滑,有時,他的手上會被整整削下一塊皮。在一次奶奶中風的大腿疼痛的時候,他說:“奶奶,您放心,我會替爸爸好好照顧您的。”這不但讓他的奶奶感動了,也讓屏幕前的我們都感動了。

我也是一個有孝心的人,平時經常幫長輩們分擔一些小的事情。有一次媽媽回家,面色憔悴,爲我簡單炒了幾個菜,就有氣無力地上了牀,還不時咳嗽。我意識到媽媽生病了,我趕緊幫她盛飯、泡藥、捶背,做了家務,還不時貼心地問:“好些了嗎?”看到媽媽欣慰的笑容,我覺得我的關懷就是一劑靈丹妙藥。寫到這裏,我又想起了一個令人心酸的公益廣告:一位老人精心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結果兒女們都因自己的忙碌放棄了和老人團聚的機會,只留下老人一人孤獨的守着空蕩蕩的房子。這個廣告讓我發覺,孝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是給家人心靈上的安慰。

最美孝心少年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又浮現在我眼前,他們就像一顆顆夜空中閃亮的星,我想說我也願做其中平凡而閃爍的那一顆!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5

星期五晚上,我早早地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節目,電視裏面一個個鮮活的畫面,一個個感人的事蹟,深深打動了我,小小年紀的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句詩句的含義,詮釋了孝字的含義,他們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最讓我感動是最美孝心少女徐沁燁的事蹟,徐沁燁她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然而20xx年12月,母親被診斷出患了白血病,要先做化療,然後進行骨髓移植,纔有生的希望。母親得知自己的病況後,一度想要放棄。懂事的小沁燁每天開導母親,告訴她“沒有錢可以湊,骨髓可以找,一定要堅強”。母親在病重期間強忍着病痛,堅持繡了一副長約2米,寬約1米,名爲“旭日東昇”的十字繡,想把這份最後的禮物送給女兒做嫁妝。小沁燁深知這份禮物的厚重,媽媽繡十字繡時她幫媽媽理繡線,和媽媽說說話,媽媽繡的疼痛時,她就幫媽媽按摩,並安慰她,“媽媽不疼,媽媽不哭……”看到這裏時,我感動得熱淚盈眶,如此優秀的女孩,怎麼能不讓我感動呢?面對家庭的不幸,命運的不公,她沒有逃避,沒有抱怨,而是積極面對,勇敢承擔,她的樂觀和堅強讓我欽佩。

也許,我們過早地懂得了“享受”二字的含義,卻淡忘甚至忽視了“回報”的分量,認爲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學校裏,得到同學細小的幫助,我會感激半天;馬路上,一個陌生人衝我微笑,我會受寵若驚,報以同樣友善的微笑。可是,這一切若是放在父母身上,我們也許會視若無睹。“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而父母就具有這樣的胸懷,即使你犯了多大的錯誤,他們都會依然愛你,所以我們都要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回報父母對我們最真誠的愛。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6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孝這個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孝心處處可見,可我看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裏面每一孝心少年都讓我很感動。

其中,我最佩服徐泌譁,聽聽她的事蹟吧。

20xx年底,徐泌曄一家的幸福被碾碎了,媽媽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需要做化療,陰冷的門診大廳裏,小泌譁渴望用自己的等待爲媽媽贏回每一分每一秒。後來媽媽和舅舅的骨髓配型成功,但四五十萬的手術費和治療費卻讓這個家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壓力,爸爸賣了養殖場,靠給別人挖樹賺錢,而小泌譁每天晚睡早起,細心照料照媽媽,不用去家庭的變故,媽媽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從得知病情的`那一刻起,她就拿起針線,沒日沒夜的繡一幅十字繡,也許是預感到了什麼。泌嘩的媽媽一定要完成這幅繡品,她希望這最後的禮物可以代替自己陪伴女兒長大,徐泌譁明白了媽媽的意思,她學着描點,分線,靜靜的陪在媽媽身邊。兩個多月後十字繡“旭日東昇”終於完工了。爲了媽媽的生命,徐泌譁作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她賣了十字繡,湊夠了手術費讓媽媽做了手術,讓媽媽遠離了死亡。但是好景不長,媽媽白血病復發,爲了媽媽她彷彿一夜長大。然而20xx年8月12日,媽媽永遠離開了她,只留這幅十字繡,她只能在一針一線中尋找媽媽的愛。

我要向徐泌譁學習,所以我也爲奶奶做了一件事。

一天,奶奶的手受傷了,非常疼,動也不能動,所以無法自己洗腳。我見奶奶很痛苦,便跟她說:“奶奶,今天我幫你洗腳吧。”說着我去拿了一個盆子,裏面倒了些熱水,端過去給奶奶洗腳。先把奶奶的腳放入水中,再淋一些水使勁搓着,有些地方搓不乾淨,我便模了些肥皂再搓,爲了不讓奶奶的腳冷,我便儘量搓快一些。搓乾淨後,我在用水幫奶奶洗乾淨擦乾。奶奶的手很疼,我便幫她按摩手臂和肩膀,直到她好些爲止。奶奶見了我的舉止高興的笑了。

“身體面板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從父母那兒得到生命,只有懂得知恩報恩,孝心才得以萌生。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7

昨晚,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我被一個個懂得感恩、懂得孝順的美德少年深深感動!我一直在流淚聽着他(她)們的故事,他們面對苦難時用只黁的肩膀堅強地撐起整個家,用實際行動孝敬長輩,孝敬父母,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

古人云:“百善孝爲先”,因爲孝心是從古到今我們都應該具備的一項美好品德。十名最美孝心少年,都用行動表達着對父母執着的愛。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捐髓救母”的邵帥了。

小小年紀的邵帥,在不到一歲時與父母就分開了,他一直與媽媽、姥姥和姥爺相依爲命。當他得知媽媽病重時,毅然決然地請求姥爺去徐州教育局申請特批了休學一年的手續,趕赴北京做骨髓配型,他要救媽媽。而這,就連醫生都未曾敢想過。“我要救媽媽”,就是這樣一個念頭,支撐着小小年紀的孩子。他與姥姥輪流守護媽媽,他對照菜譜學着給媽媽做飯,而自己只吃饅頭、餅乾和水充飢,他要省點錢給媽媽治病。爲了照顧媽媽,他不再害怕黑暗,常常趕夜路從醫院到租住的房子,來回奔跑;爲了救活媽媽,他苦苦央求醫生,如果配型成功,他一定要獻出骨髓,因爲是媽媽給了他生命……

可能是邵帥的孝心感動了老天爺,他的骨髓竟然捐贈成功了!雖然曾經是母親給了他生命,但是他“捐髓救母”的事情感人至深,這個善良懂事的兒子又給了母親第二次生命。邵帥你太偉大,你的孝心感天動地,你是我學習的楷模。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施惠勿念,受恩莫忘”,邵帥用他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孝”,該如何去“孝”。看着熒屏上充滿稚氣的邵帥我已泣不成聲,想想自己的生活,再看到邵帥面臨的困境,我慶幸自己是幸福的,但在慶幸之餘我又感到羞愧,羞愧自己這些年對於父母的索取遠大於回報,羞愧自己時常惹父母生氣,羞愧自己的任性與不恭……因此,在今後的生活中我要以邵帥爲榜樣我們要在以後的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聽父母的話,讓他們爲我少擔心。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8

從孔融讓梨到孝心少年,從千年之前到今朝傳承,我們總感嘆這歲月的變遷這人心的複雜,可就是這個光怪陸離的時代,卻從不缺少正能量,從不缺少愛。

我想潸然而下的淚水該會成爲星星點點的火焰,於今夜點亮了太多人的心燈,處於不同身份的我們,大概會以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感悟,去體會同一番感人肺腑的感情。就是這樣一代蓬勃向上的少年,用收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中的一片天,他們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同學,他們勤奮刻苦積極向上奮發進取,逆境中的雛鷹展翅翱翔,藍天下的我們又怎能不聲聲吶喊,搖旗助威?

他們當中的很多人,纔剛剛走進生命的十餘個年頭,卻能在這樣短暫的時光中悟出一份小家裏的大愛,我會反思,比這些同學們還略大的自己,是否也在點滴小事當中做的不足。感動之餘,我想到了這些,更深覺慚愧,於是在這篇文字裏,也不避諱的批評自己,在口口聲聲說着愛的同時,卻不能將“愛”的定義落實得如他們一般精彩。

這是一份足以撼動中國心的成長長卷,這是一片新時代能夠給予我們鼓舞與動力的廣闊舞臺,這是另一種形式的盤點與總結,這更是展現大國少年風姿的一次歷練,如同每年一度的感動中國一般,透過這樣一個長焦的鏡頭,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社會各階層人們心底的善良,他們做着或大或小的善事,卻傳遞着同等分量同樣重要的正能量,給予一個時代以光輝的色彩,給予當今無數迷惘的人們前進的力量

——還有什麼比親情更可貴的珍寶,還有什麼比誠信更無價的諾言,還有什麼比少年更意氣風發的精神,還有什麼比感動教育更爲有力的呼喚?

或許今日的表彰不過是在十三億中選擇了優秀的他們,但生命不止價值不息,我們可以爲着成爲更美麗的人而不斷努力。就像對待生命的敬畏,就像對待親情的淚水,就像對待愛與自然的寶貴,我們用漫長的歲月時光,譜寫了大字“少年”。

——在給予榜樣的全社會的掌聲裏,我們有理由相信今日中國的崛起,絕非一時之勇,而將不斷奮進。在東方文明的國度裏,總有這樣的人們,在堅持着愛與奉獻,捍衛着寶貴青春年華。

少年正當下,發奮圖強,爲中華。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9

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這個特別節目,我的感觸特別深,他讓我認識到“孝”不用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要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孝”不是隻有長大以後,有權有勢了纔去孝,而是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孝”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是體現在實際行動上!

高雨欣——一個我們同齡人的孩子,從小父母離異,後來母親又得了重病,不能幹重活,家裏的大多家務活都落在了她的身上。高雨欣每天都推着小車烤肉串,而她卻從來不吃肉串,因爲她捨不得吃。每當看到她割麪筋的時候刀子把手劃傷、串麪筋的時候籤子把手扎壞、烤麪筋的時候碳火把手燙傷,媽媽都心痛地落淚,可她總是反過來安慰媽媽。

就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她的學習成績也一直是名列前茅。她從來不耽誤學習,雖然每天都要照顧家裏,但她的作業總能按時完成。

而我們,整天生活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家庭裏,每天都享受着父母給予的蜜罐溫牀,還不知足,還不懂得感恩。

從今以後,我一定要向十位最美孝心少年學習,我要多幫父母幹活,要學會獨立,還要更加努力學習,來回饋我的父母!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10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今天的班會課提到了這句話,不得不使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看的《最美孝心少年》。

那是兩節作文課,張老師給我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視頻。於是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這11個名字就深深刻在了我的腦海裏。

“我的生命是媽媽給的,我救媽媽天經地義!”這是徐州男孩邵帥在媽媽生病時爲救媽媽說過的話。

邵帥一歲時父母離異,跟隨媽媽邵丹生活。20xx年,正當邵帥懷揣着踏入中學的大門,在北京打工的媽媽患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隨後病情惡化爲急性髓系白血病,需進行骨髓移植。邵帥毅然決然地選擇放棄讀書,捐出骨髓挽救媽媽的性命。

從20xx年6月到北京看望媽媽,邵帥一直陪伴在媽媽的身邊悉心照顧着。媽媽在無菌倉內,每天醫院安排兩次探視時間。每天探視前,邵帥會早早地在門外等候。護士看了也覺得不忍心,有時就提前讓他和媽媽透過視頻通話。

20xx年2月24日,北京道培醫院,骨髓移植手術順利進行了:上午9點半到11點,12歲的邵帥進入手術室,抽取骨髓;中午12點半到下午3點,媽媽邵丹被送進手術室,輸入邵帥的骨髓。

邵帥故事帶給人們的震撼和感動在繼續着,同樣,像邵帥一樣的孝心少年也會帶給人們同樣的震撼和感動。

不錯的,百善孝爲先。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11

《衆裏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在這次頒獎中,有一位來自包鋼八中的初一學生趙文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爲媽媽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不能下牀,他每天需要承擔一般學生雙倍的責任。12歲,正是一個男孩頑皮、叛逆的年齡,可在趙文龍身上,這些特質都沒有,很多時候他都在默默地沉思。不在校的大部分時間裏,他都陪着媽媽去醫院透析。雖然只有12歲,趙文龍卻幾乎會做所有家常菜。這麼多年,他幾乎從未有過玩耍時間,最大的樂趣就是生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園。雖然家庭負擔如此沉重,可趙文龍在同學和老師的眼中卻是開朗、幽默的孩子,學校裏的開心事,他也會第一時間告訴媽媽,母子倆總會開懷大笑。當主持人歐陽夏丹說他的成績很好,有望衝擊北大清華時,而他卻打算考一所自己心儀的軍校,當軍人是他的夢想。“省下一分錢,媽媽的病就有一分治癒的可能”聽着兒子這番言論,趙文龍的母親沉默了,生活讓兒子過早地承擔了太多的沉重。小小的趙文龍用雙手支撐起了這個家!“諸事不順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動天?”看完頒獎典禮,我深受啓發,再想想我們自己,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過着幸福的生活,卻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艱辛,不僅不能爲父母分擔些家務活,甚至有時對他們還大呼小叫,想想真是慚愧。

主持人白巖鬆在節目裏說道:“孝,這個字,老在上,子在下。這個字的結構說明了孝的內涵。它是一種承擔,當初古人創造的何止是一個字,簡直是給中國人定下了一個規矩。孝就成了中國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沒錯,孝,是對老人的尊敬;孝,是對弟弟妹妹的關愛;孝,就是報答父母。古人云:“百善孝爲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何孝敬?——買房子,汽車?不,孝敬父母要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最美孝心少年的朋友們,你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學習的楷模,我們今後也一定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今晚,和父母看了中央一臺的“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會。十名最美孝心少年,都用行動表達着對父母執着的愛。面對困難,他們用笑容面對;他們的願望,大多是:渴望學習,感恩社會。看着,感動着,緊緊地摟着身邊的孩子,感恩現在所擁有的幸福生活,感動孝心少年的堅強毅力。在磨難中成長的孩子,似乎都非常懂事。現實生活是一個嚴酷的老師,“逼迫”着他們早日成長。看着身邊的孩子,我想說:在安逸的生活中,也能體現、做到孝道!一個微笑,力所能及地做家務,與家長分享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學會傾聽……,這都是孝的表達方式。不要等到幸福走遠,磨難來臨時,才醒悟、才踐行孝道。我們珍惜當下,做好現在。讓孝心在幸福生活中開花、綻放!我想那會更美好!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12

之前,我一直覺得母親愛惜小孩是理所應當的,可自打教師使我們看過《最美孝心少年》之後,我的這類對父母的念頭就發生變化。將我的這一念頭更改的人便是最美麗孝心少年中的16歲女孩黃鳳。

她6歲時爸爸在外面打工賺錢時悲劇從樓頂摔下來,此後她的爸爸就再也不會站立起來。她的媽媽在他爸爸跌傷後就離異再嫁了,家中只剩餘跌傷的爸爸和雙目失明的姥姥,小黃鳳就變成家中的主心骨。但小黃鳳毫不氣餒,信心要扛起這一家。煮飯時,她就立在板凳上燒菜。用餐時,她用湯勺把飯一口一口的放進她爸爸的口中。隨後,她找了一個電焊工幫她們家焊了一個大鐵牀。又帶著家中僅有的27元錢,推着上百斤重的大鐵牀,帶著爸爸和姥姥踏入了去上海的路程。在爸爸的一再規定下,幾十句回家的語句,可小黃鳳說的統統是同一句話不,我可以將你推到縣城去。都還沒到縣城時,就早已把小黃鳳累的快不行,但是她瞭解它是治好爸爸病的所有期待,就算是再堅難她還要咬緊牙挺過去。一路上有善心的駕駛員讓他們免費搭車一段璐,也有些人給他們送過來一些吃的食物,就是這樣一直離開了500多公里的路,上海市總算來到。可來到上海醫院後,醫師卻給了她一個不太好的迴應。小黃鳳推着鐵牀到上海尋醫的這件事被網民拍下來發至了在網上,一發布就會有大量羣體的關心,並且也有人想要完全免費爲小黃鳳的爸爸作了一次身體感體細胞移植手術。以後的三年時間中,爸爸一共觸碰了6次手術治療,到現在早已能夠在輪椅是自由活動了。從又剛開始唸書後,爸爸又得了了糖尿病患者,此後,小黃鳳就校園內與醫院門診中間奔忙。夜裏,她也要按點起來給爸爸翻盤。

想起這兒,我又想起我對家長幫了啥事,關注沒有。黃風的這件事將我打動着,看過以後,你是不是也被黃風的所作所爲打動了呢?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13

隨着媒體的日益增多,傳媒公司爲了增加自己的關注度,紛紛打起了形色不一的傳媒手段,其中打感情牌近些年來日益火爆。聽多了特意編造的悲劇故事,看多了家破人亡的悲慘畫面,心也變得愈加麻木,無法分辨故事的真僞,更無法被其所打動。揣着這種心態,我看起了早有耳聞的“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

當我聽到一個小姑娘說對她癱瘓的父親說:“媽媽走了,我來照顧你一生”時,淚水瞬間涌上眼眶,無法抑制心中的情感,我哭了起來。我無法想象一個沒有成年的女孩,會獨自撐起一個家;我無法想象一個弱小的姑娘,會推着父親三天三夜百里求醫;我更無法想象一個姑娘是如何解決生活瑣事。面對父親的癱瘓,面對母親的離家,面對年邁的奶奶,黃鳳站起來了,站得如此高大,站得如此筆直,正是她的這種精神觸動了我的心絃。看着她單純的目光,聽着她純真的話語,我實在無法給她冠上“僞故事”的帽子,我認爲、我堅信這是真的,一個平凡的女孩用生命創造的不平凡的事蹟。

與其經歷相類似的還有重慶忠縣的吳林香。20xx年母親被檢查出肺癌晚期,小林香本來不愛笑,但是從媽媽病了之後,她便總是用笑容面對媽媽,逗她開心。雖然媽媽最終離開了人世,但她依然微笑着生活。看到這裏我又哭了起來。我無法在在這種真情下仍無動於衷,我無法不被這種真情所打動,我無法不用淚水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看到晚會的最後,淚水已在我的臉頰上劃過多條痕跡。我不想哭,但我卻哭了多次,我應該正是被這種弱小的身軀擁有強大的精神所感動。我回到臥室,躺在牀上,哭了好久,想了好久。我在想孝終究是什麼?它是父母回家時的一句輕聲問候,它是父母勞累時的一杯淡淡小茶,它是父母年邁時的常回家看看,它是父母孤獨時的促膝長談。是的,“孝”就是如此平凡,它不需要用奢侈的物品與大量的金錢來表達,它只需要用一顆愛父母、懂父母的真心來體現。父母對子女的需要,也許只是一個目光,也許只是一個攙扶,也許只是一席長談。

如果將“孝”的內涵擴大來說,它不僅要求孝順自己的父母,還有要求孝順別人的父母,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只有自己善待別人的父母,他人自然也會善待自己的父母,這樣社會上就會形成“敬老、愛老、孝老”的積極風氣,又何愁老人跌倒沒人敢扶,公交車上搶座糾紛再次發生。

想了好久,哭了好久,我睡了。我希望明早睜開眼,看到的是一個“孝老”的社會。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14

今天上午,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看完後,我的感受特別深,因爲有很多孝子和他們的故事讓我感動。

十二位最美孝心少年,他們有各自的特點、有各自讓人感動的故事,但是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人是——徐煜岑,他是一個教媽媽說話的人。因爲媽媽不小心從二樓摔下來,腦部嚴重受傷,昏迷不醒。徐煜岑很傷心,下決心要喚醒媽媽。他找到了喚醒媽媽的最佳方式,用錄音筆在媽媽耳邊不停地播放自己錄好的聲音,他一次次地呼喊:“媽媽,您快醒過來吧!”讓媽媽每天都聽到自己的聲音,沒想到就這麼重複播放二十天以後,奇蹟出現了,媽媽醒過來了。可是媽媽卻不會說話了,所以他又下定決心,要重新讓媽媽學會說話。他不停地用各種方法教媽媽說話,可是媽媽學起來非常困難,歷經了三年的努力,他終於教會媽媽說出了第一句話,寫出了第一個名字。

徐煜岑爲了媽媽而努力着、奮鬥着,最終得到了回報。這就是孝,自己付出所有的精力就爲了媽媽能重新醒來、能重新開口說一句話。如果世界充滿愛的話,世界會變得溫暖,所以讓“孝”紮根在我們心中,傳遍世界,讓愛灑滿人間。

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15

天依然那麼藍,和以往不同的是,天空中多了十片孝心雲彩,將永遠停留在蔚藍的天空下,永遠不會逝去。

他們,僅僅只有13歲,正是在父母懷裏撒嬌的時候,而他們,徐沁燁、吳林香、王芹秀、趙文龍,卻成爲了家裏的頂樑柱,照顧父母親,用稚嫩的將頭扛起整個家。他們的父母患有甲狀腺、精神病、脊椎病、尿毒症、白血病……但他們毫無怨言,給母親按摩直到凌晨三點、幾年來走了八千里路給媽媽做透析的趙文龍,從八九歲開始幹農活、知恩圖報的王芹秀,每早六點起牀,從六歲起天天照顧母親的吳林香,沒日沒夜照顧母親的徐沁燁,讓人感動,讓人尊敬!

姐弟二人手足情深,同甘共苦,母親因肺癌去世,每天辛苦照顧奶奶,走好幾公里山路賣玉米、茶葉給奶奶買藥,他們的名字叫——何秀巡、林章羽。

她,跟我一樣大,也是11歲,但他卻比我成熟,從8歲起就承攬了所有的家務活,連串烤腸都捨不得吃,她就叫高雨欣。

路玉婷、龍花、黃鳳、邵帥,他們都擁有花一般的年齡,但是他們都肩負着同樣的使命,他們和其它八位孝心少年一樣都想發自內心地喊出心中滾燙的語言:媽媽,我愛你!媽媽,我不想讓你離開我!

這十朵雲彩讓人感動,也讓人尊敬,讓所有人都記住他們,永遠留在人們記憶的長河中。論年齡,他們的確是少年;但是論行爲,他們卻正是在大寫的人!讓我們爲他們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