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故宮》紀錄片觀後感3篇

觀後感2.85W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故宮》紀錄片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故宮》紀錄片觀後感3篇

《故宮》紀錄片觀後感1

公元1406年,明代永樂帝開始修建故宮。《明史》上說,歷時15年才最後完成。此後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擴建,但整體面貌幵無多少改動。

故宮裏一共居住過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樂皇帝朱棣,最後一位皇帝是清宣統皇帝溥儀。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築在8米 寬的巨大平臺上,總面積約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爲高大、輝煌,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徵等都要在這裏舉行盛大儀式,其時數千人山呼“萬歲”,數百種禮器鐘鼓齊鳴,極盡人間氣派。太和殿後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則是皇帝賜宴和殿試的場所。

內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寧三宮以及東西兩側的東六宮和西六宮,這是皇帝及其嬪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稱爲 三宮六院”。在居住區以北還有一個小巧別緻的御花園,是皇室人員遊玩之所。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宮,皇后住坤寧宮,交泰殿則是皇后的活動場所。清朝中後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宮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養心殿,從雍正皇帝起,這裏就成爲帝王理政和寢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簾聽政,時間長達40餘年。

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這座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在這前後五百餘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這裏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 紫禁城,城牆四面各設城門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門和北面的神武門現專供參觀者遊覽出入。城內宮殿建築佈局沿中軸線向東西兩側展開。紅牆黃瓦,畫棟雕樑,金碧輝煌。殿宇樓臺,高低錯落,壯觀雄偉。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爲中心,兩側輔以文華、武英兩殿,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稱爲“前朝”。北半部則以乾清、交泰、坤寧三宮及東西六宮和御花園爲中心,其外東側有奉先、皇極等殿,西側有養心殿、雨花閣、慈寧宮等,是皇帝和后妃們居住、舉行祭祀和宗教活動以及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稱爲“後寢”。 透過參觀故宮,我瞭解了故宮的歷史和建築特點。

天斧神功的山石,造型優美,在此園悠閒漫步。給你一個心曠神怡的感覺,好不令人陶醉。軍機處是我國明清時期議事重大決策的場所。令人可想,當年皇帝在此爲保護國家疆土而在此作出的決定。它爲鞏固我國的國防做出過巨大貢獻。

故宮的建築,使我感到它是歷代統治階級生活,工作的一個完美的.人間天堂。

《故宮》紀錄片觀後感2

看完兩集《故宮》紀錄片,我腦海中不斷浮現的就是“奇蹟”二字。雖然它不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但在我看來它就是中國的奇蹟、歷史的奇蹟。

紀錄片開篇以高大威嚴的紫禁城中象徵至高無上權力的金鑾殿慢慢拉出,表現時間的沉澱;進入參觀人羣則表現現代人對歷史的尊重和探求。

一座宮殿的建立,因於一位皇帝的意旨。

公元1406年,明代永樂皇帝朱棣從侄兒手中奪過皇位後,將自己原來的封國北平設爲第二京都,亦改名爲北京,歷時15年,耗費無限人力物力終於建成紫禁城。古代封建帝王爲了鞏固皇家身份地位,稱自己爲天帝之子,而深紅色的宮牆和金黃色的琉璃瓦是故宮最引人注目的特徵,也是皇家高貴身份的象徵。紫禁城內最尊貴的建築是太和殿,建築面積2377.00O,高26.92m,連同臺基通高35.05m,長寬比例爲9比5,象徵着九五之尊。

而影片中在向觀衆展示玉器時多采用鏡頭慢慢拉近的手法,給人以視覺的刺激效應;或採用由平拍慢慢轉入俯拍的手法,展現玉器年代久遠的神祕感。大量的推拉鏡頭、降格拍攝等塑造了獨特的視覺效果。在對光線的控制上也把握的很好,天空中流動的浮雲,表現出了時光的流逝,歲月的滄桑。具有運動感,動靜結合。

紫禁城在建後的二百多年裏,不僅多次經歷了雷雨、失火等天災的侵害,也歷經了一次改朝換代。這座華麗的宮殿裏曾住過兩家人,朱家和愛新覺羅家。紫禁城中只有一些重大的事件有所記載,並且無一例外都是爲了皇權的爭奪。深紅的高大磚牆,金黃色的硫璃瓦,宮殿的棱角向天翹起,格局統一,設計整齊,寬敞大道,高階皇樑,暗示着封建的等級的森嚴。

紀錄片在這之間穿插宮廷建築及宮殿上空雲層的移動,宮牆上光影的變幻以及從暗到明的光線變化,表現了故宮歲月變遷和時空的交換,巧妙運用了構圖及色調的配合。

本片的聲畫結合也是相得益彰。無論是恢宏大氣的樂曲伴隨着宏偉的宮殿,還是故宮修葺時急切的鼓點,抑或是製造懸念時那空靈飄渺的中國古典樂曲,無一不使得影片整體價值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看過這部紀錄片,我深深地被故宮中文化精華珍寶所震撼,這些珍寶凝結這千百年來人們的心血,承載着千萬年中大自然點滴孕育的精華,跨越了人世間從古到今紛繁變化的滄桑,我們應該銘記這個奇蹟。

《故宮》紀錄片觀後感3

有那麼一羣人,他們在宮牆之內洞悉着世界,心口相傳的技藝,是對歷史最謙卑的崇敬。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我工作後看的第一個完整的紀錄片,質樸中透露出淡然的高貴,娓娓道來而又不加干涉地呈現出文物專家修理修復文物的故宮生活。沒有居高臨下的演繹,只有生動安靜的訴說,這種給人通體舒暢的寧靜,是國產紀錄片中少有的佳品。

古人講究“格物致知”,這一詞出自《禮記-大學》,意思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達到明白並加以運用的程度。千百年來,多少理學大家和文人學者,都將其作爲人生最高的目標。

對於修復師們來說,“格物”早已融入了日常工作。文物只是載體,世世代代的口傳心授,是一場現代人與先輩們跨越時空的奇遇,這種奇遇不僅將自身情感融入其中,還不免滲透着自己的趣味審美,意志品格,用自己的修養與眼光點滴滋潤着手中的寶物,重新煥發着它們的光彩,也分明將自己的烙印打入了文物,正如片中屈峯所說:“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所以我跟你說,古代故宮的這些東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要把自己想辦法融到裏頭去。”

品格不同,審美不同,心境不同,修復效果截然不同。因爲人,哪怕故宮裏的片片磚瓦也纔有了生命。只有人的製作,人的欣賞,人的讚歎,人的傳承,才讓他們擁有了靈魂和生命。

致知,是格物過程中修復師氣質的改變。整部紀錄片,最打動我的,不是修復好的文物有多麼的絢爛多姿,有多深厚的文化底蘊,或者修復的技藝有多麼的高超,而是每個文物修復者在面對文物時候那種沉穩和內斂,眼中的神韻,散發着智慧和祥和。這羣最需要靜坐和緩慢的人,透出來的卻是滿滿生機,絲毫沒有工作帶來的沉默和嚴肅,這纔是最讓我意外和感動的。

金基德說:“人生在世,修行二字,我們看到的椅子,看到的鏡子都加入我們自己的想法,一花一木彰顯的就是你的品格和心性。”朝九晚五的生活,騎着車自由穿行在故宮中,偶爾打杏喂貓,偶爾種樹澆菜,生活是如此的隨性。物件的修復和打磨,何嘗不是對心性的修復和打磨,修復師們不僅僅是在面對一份賺錢的職業,而是面對一個自己選擇的世界,一種自己選擇的生活。

有一瞬間,我特別羨慕這種匠人的生活,活着不爲別的,就是爲了把一件心底裏特別鍾愛的事情做到極致,哪怕做好一件也足夠了。

沒有青山綠水,亦可參道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