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美麗心靈觀後感精選範文

觀後感1.15W

《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是一部關於一個真實天才的極富人性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最終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下面是小編小編整理的美麗心靈觀後感精選範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美麗心靈觀後感

美麗心靈是一部關於一個真實天才的極富人性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最終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影片闡述了納什的一生,是一個本我與自我的較量的過程。

影片並沒有側重講述他傑出的科研成果,而是側重於他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他我行我素,不理會他人的眼光,雖然在別人眼裏他像一個自閉症的傻子,但他總是滿懷信心,他敢於在公共場合指出同學的不合理性,敢於質疑100多年經濟學理論,創立了自己的理論——博弈論。他才華橫溢,擁有天才般的頭腦,你甘於現狀,追求成功,渴望出名,這種過高的自我肯定導致了他脆弱的心理,害怕失敗,不被認同,讓他不得已藉助外體來肯定自己。查爾斯的出現,這個浪蕩不羈的形象可以說是他潛意識裏對另一個自我的大膽設計,外向、開朗、討人喜歡、敢作敢爲,查爾斯嘲諷他,打擊他,同時也鼓勵他,欣賞他,這恰恰就是他最需要的賴以繼續奮鬥的精神動力。在自己的成就漸漸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後,查爾斯逐漸退出了他的精神世界,國家政治神祕人物帕切爾開始登場。“無論你選擇什麼,追求完美的程度決定你成就的高度”,他有着這樣高的成就動機,是帕切爾出現的來源。他夢想的成就在一步步實現,但是也正是這樣,他在自己的虛幻世界裏越走越遠。小姑娘馬休的出現,代表納什開始與現實產生裏接觸,納什精神世界裏的三個人物都是他內心所追求的自我,分別代表了自我、夢想、情感。過了不久,納什被發現患上了精神分裂症,這時的他已經分不清真與假,不能正常的生活,與瘋子沒什麼兩樣了。

影片中納什的妻子不離不棄一直陪在納什身邊,忍受着各種生活的煎熬,面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丈夫,面臨受傷的威脅,抱着剛出生的兒子,她絲毫沒有退縮,給納什以生活和精神上的支援,堅強地承擔起了這個在風雨中搖曳的家。她是美麗的,她神聖的愛使她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靈。

影片最震撼人心的是納什對待病情的態度,當他發現自己虛幻的小女孩五年來一直都沒有長大的時候,他靠自己強大的心靈承認自己出現精神分裂,他承受着自己內心的痛苦,承受着外界對他不解和異樣的眼光。在妻子的鼓勵和支援下,他採取了不理會虛幻人物的方式,把虛幻的東西忽略,既然不能消失的東西就坦然的接受,釋放自己,還我自我,把自己融入到羣體中去。他靠自己的毅力戰勝了精神分裂。

生活中我們不可能一帆風順的走完自己的一生,都會有大大小小的困難和挫折,我們的宏偉目標的實現可能會走進一個個彎曲的衚衕,如果我們一味躲避,不能正視我們遇到的困難,那我們將一直在困境裏無法走出。坦然面對,正視自我,擁抱美麗心靈。

篇二:美麗心靈觀後感

《美麗心靈》這部影片以著名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爲原型,爲觀衆敘述了納什從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到獲得諾貝爾獎的這段人生經歷。其中十分打動我的一個情節是當白髮蒼蒼的納什和馬丁漢森在幾十年後再次漫步在校園中,執起棋子時,已經沒有了當初的針鋒相對,更多的是輕鬆悠然。因爲同樣的場景總是讓人不由自主的將其進行對比,學生時代的納什面對馬丁發出的挑戰,會自負地應戰,會爲自己的失敗慌張無措與耿耿於懷。光陰流轉,30年後的納什面對對手時已經能夠坦然與從容。可以看見時間在納什的身上留下了傷痛,但也爲他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年輕的納什曾說自己有兩顆腦袋卻只有半顆心。腦袋主導理智,心靈主導情感,年輕的納什在是一個數學天才的同時在情商方面卻像一個孩子,靦腆而自尊心極強,執拗而脆弱。後來爲了克服精神上的疾病,在妻子的鼓勵下納什開始試着改善自己的交際,孤獨是納什產生幻覺的一個重要原因,當他慢慢地開啟自己的內心,更多的接納他人時,雖然從前幻想出的人物一直沒有消失,但納什已經能夠不理會他們,基本不受他們的影響,因爲他們已經不再是他的唯一,他有了關愛他的家人,朋友,學生……此時他仍然是那個天才的數學家納什,他對科學的執着始終如一,但他已然不是那個孤獨自我、急躁好勝的納什。

片名《美麗心靈》一方面是指納什的單純坦率之心,對真理的執着不懈之心,對朋友的友好真誠之心,與病魔抗爭的勇敢堅決之心,艾麗西亞的不離不棄之心,普林斯頓大學校友的包容之心,另一方面是指納什那顆孤獨自傲的心隨着時間的流逝,人事變遷而不斷豐滿柔軟,寬容感恩。時光讓人垂垂老去,卻又讓人心不斷綻放出奪目的美麗。所以,我們不必爲一時的成功而洋洋自得,也不必爲一時失利而頹喪不已,每一種經歷都會豐富我們稚嫩而求知若渴的心。

篇三:美麗心靈英文觀後感

《美麗心靈》是一部講述一個真實天才極富人性的劇情片。英俊而性格十分怪異的納什思維超乎常人,他早年就在數學領域做出了驚人的發現,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是這時納什卻患上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使他在學術上最高層次上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變化。面對這個摧毀了許多人的疾病,納什在深愛他的妻子艾麗西亞的幫助與支援下,憑藉妻子深厚的愛,還有自身堅強的意志,在本我與自我之間鬥爭,實現了超我,最終戰勝了這個可怕的挑戰,並於1994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整個影片中,納什出現了三個幻覺形象。

一個是納什的大學室友葡萄牙人查爾斯,查爾斯與納什拘謹的個性完全相反,在納什遭到打擊和嘲笑時,陷入焦慮和絕望時後出現,他總是給予納什鼓勵並承認他是天才,孤獨的納什無疑最需要的就是這樣的認可和肯定。查爾斯的出現,是納什納什出現幻覺的象徵。

第二個幻象是國防部官員帕徹,這是由納什的英雄情結產生的,我們可以發現,在美國的電影中,普遍存在着英雄情結。主人公納什渴望取得巨大的事業成就,但是由於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使得他在學術研究的道路上遇到了巨大的障礙。

最後一個幻象是小女孩瑪休更可以被看作是納什真實自我的投射:孤獨,無助,需要別人的愛撫,卸下天才的人格面具後,納什在本質上就是這樣一個純真又可憐的大孩子。偉人們有越高的建樹,就會越覺得孤獨無助。

當納什還沉浸在幻覺中,分不清現實,分不清真假,被幻覺牢牢控制時,影片中最重要的人物-納什的妻子艾麗西婭登場了,她以鋼鐵般的意志,毫無怨言地守在納什身旁,即使納什由於精神分裂症的困擾,無法滿足她的性需求,甚至把他們的孩子放在浴缸裏,差點被淹死,納什歇息底裏地叫她離開,艾莉西亞始終對納什不離不棄。正如艾莉西亞所說的:"有時我會恨納什,恨上帝,但當我看着納什並告訴自己他是我的白馬王子時,我便成了一個愛他的人,雖然這樣的時候不多,但卻已足夠了。"

我在看這部影片的時候,被艾莉西亞不離不棄的愛深深地感動了。艾莉西亞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靈,正是這顆深愛納什的並一直對納什不離不棄的美麗心靈,幫助納什戰勝了可怕的精神分裂症,後來納什才能擁有如此巨大的成就。艾莉西亞的愛在納什的有意識

與無意識之間搭起了重要的橋樑,併成爲了納什康復的契機。正如納什在獲獎時說的:愛是一種特殊的感覺,是沒辦法用邏輯去判斷的。

當納什被診斷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時候,納什爲了自己熱愛的學術研究,爲了自己的妻子,頑強地與疾病作鬥爭,當他被幻覺牢牢控制時,他仍然知道妻子的愛是真的,依然爲了自己鍾愛的事業努力奮鬥,納什擁有一顆堅強的、美麗的心靈,最終在本我與自我的戰鬥中,實現了超我,與出現的三個幻象共存,並在學術上取得了非凡成就。

美麗心靈,正如納什堅強的意志,正如艾莉西亞對納什無限的愛,正是他們擁有的美麗心靈,才能在精神分裂的懸崖上重歸現實吧!當本我與自我在一生中戰鬥到如此激烈的時候,超我才得以實現。當本我與自共同實現超我時,就是取得重要成就的時候了。

篇四:美麗心靈英文觀後感

影片《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曾一舉獲得8項奧斯卡提名。這部影片以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約翰?納什爲原型,講述了他與(前)妻子艾莉西亞以及普林斯頓大學的朋友、同事之間真實感人的故事

故事從1948年納什進入普林斯頓大學讀數學系博士開始。

終於,他在一個酒吧中,從他們對一個金髮美女的追求中得到靈感,隨即撰寫出了關於博弈論的論文——"競爭中的數學".在論文中,納什大膽地對現代經濟之父亞當?斯密的理論做出了不同的解釋。正是這論文使納什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獲得了夢寐以求的進入惠勒實驗室的機會。在麻省理工學院中,納什主要從事研究和教學的工作。在此期間,他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艾莉西亞,並與她陷入熱戀,最後兩人喜結連理,成爲一對恩愛的夫妻。但納什對這一切依然不滿意,他希望自己可以像二戰時期是數學家一樣,爲國家做出一些巨大的貢獻。當時的美國正處於冷戰時期,他希望自己可以在這場新的衝突中發揮自己的優勢。

於是,新的幻想人物出現了——神祕的威廉?帕徹。在納什的想象中,威廉是一個國防部官員,並招募他參加一個絕密的任務,破解敵人的密碼。接受任務後的納什變得神經兮兮的,外界的一切都讓他感到危險和恐懼。他反常的行爲最後引起了妻子的懷疑跟外界的揣測。終於在孩子出生後被送進了精神病院。醫生證實,納什患上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治療過程是異常痛苦的,不僅納什痛苦,他的妻子艾莉西亞也痛苦。

但艾莉西亞卻一直陪伴在納什身邊,對他不離不棄。即使納什曾因爲藥物影響工作而停止用藥導致舊病復發,做出傷害艾莉西亞的事情,這位忠貞的妻子卻依然相信他會痊癒,會變回以前那樣聰敏,那樣迷人。在妻子的支援下,納什沒有回到精神病院,而是在朋友的幫助下回到了普林斯頓。慢慢的,納什學會了忽視幻想出來的人,儘量過正常人的生活。他成功了,得到了人們的認同,並於1994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影片非常的長,但是卻沒有讓人感到厭煩。前半部分,納什巨大的競爭壓力讓人們感同身受,納什投入危險的工作讓人們感到刺激;後半部分,圍繞人們的是默默的溫情,妻子的愛與支援,同行的理解與認同,都散發着人性的光芒。

心靈是人的靈魂之根。擁有《美麗心靈》的人是讓人敬佩的。影片中的很多人都擁有美麗的心靈。納什,一個毋庸置疑的天才,他從心底裏熱愛着數學,並在這條道路上一路前行。無論遇到什麼苦難,他都沒想過要放棄。他致力於創新,毫不畏懼地打破人們認爲的真理。

幾十年的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他屹立不倒。艾莉西亞,這位麻省理工學院的高材生,放棄一切守在納什身邊,甘心做一個默默無聞的忠貞妻子。丈夫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後,有多少人可以想象她所承受的壓力,又有多少人知道她心中的痛苦與無助。愛情是唯一支撐她的樑柱。

可以說,沒有艾莉西亞,就沒有後來成功的納什。納什的那些同行,同樣具有美麗的心靈,在納什身處困境時,他們想的不是消滅一個勁敵,而是爲數學界挽救一個天才。納什是不幸的,同時,他又是幸運的,因爲他身邊始終有對他不離不棄的人。

這部影片真的讓我獲益良多,原來世界還是挺美好的。不是隻有落井下石的人,雪中送炭的人還是存在的。

篇五:電影《美麗心靈》觀後感

其實,我很難,或者說根本無法駕馭這種主題的文字。說出來你們也許不相信,年過二十的我還沒有過戀愛經歷。在這方面還算讓老師和父母省心,不過也免不了高中一段不長不短的思想躁動,也談不上是單相思。雖說沒有過經歷,但也有一些感受和想法,在這裏與你分享。

“不離不棄,生死相依”,這八個字在影片男女主人公的家庭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詮釋。或許像女主角所說,她覺得“愛”,尤其是已經有了一種約定和證明的愛,更多的是責任的和擔當。而我個人認爲,愛情中的一方能在另一方身處困境、終身疾病或殘疾的情況下仍舊不離不棄,這或許纔是我們不斷尋覓的真正愛情。

真愛是能夠令人動容和心醉的。想起了在上個暑假,從不看日劇的我看的一部日劇《一公升的眼淚》。正值花季、初入高中的女主角亞也,患了漸凍症。這種疾病尤爲的殘酷,它並不是即刻致命性的疾病,卻需要被確診後此生的'餘下時光一直與之抗爭、與之爲伴。這種疾病會漸漸吞噬病人的各種行動能力——行走、吞嚥、說話……但思想卻與正常人一樣。不,比正常人要痛苦,比沒有患病的人要來的深刻。這種殘酷的疾病讓亞也失去了一個人的愛,但又收穫了另一份愛。第二份的愛情,與《美麗心靈》相同,默默無聲、綿延相依。

迴歸到我們周遭的生活,或許沒有那麼多的磨難、那麼多的轟轟烈烈。有人說愛情是兩個人的事;也有人說愛是一個人的事,“我愛你,與你無關”。然而,就像我曾經聽到的一期Podcast所說:“我想讓你喜歡我”是我們每個人深植在內心的願望。

也許我們意識到了,或者沒有意識到,不管我們曾經、正在用什麼方式來爭取,儘管我們外表看起來形形色色,但內心都有一股同樣的驅動力,就是“我想讓你喜歡我”。()當兩個人的事變爲兩個家庭的事,當熱烈的愛成爲了有一紙憑證的婚姻,愛情,必將會隨着時光的流逝漸漸地變爲親情。相互的理解、包容、支援、溝通,一起磨合、相濡以沫、共度餘生。此時的愛,便平添了責任、義務和擔當。

一直覺得友情與愛情之間,有幾分相似之處。都需要相互的理解,共同的經營,並不是如何的要好便要如何的佔有對方的時光。任何身處於人類社會中的人,都不可能完完全全隸屬於另一個人生活的世界,即使是我們將其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子女。因此,任何的情誼之間都需要理解、包容、鼓勵、支援。在一起的時候,輕鬆快樂;不在一起的時候,會有思念,但更會支援和理解。

前幾日看了一篇長微博,感觸頗多,截取部分,與你分享:

當一個男人能包容你的過去,心疼你曾經爲感情付出的傷痛的時候,默默承受你對感情的敵視,鼓勵你走出過去陰影的時候。請你心懷感激、感恩之心,只有深愛一個人,才能讓對愛情自私的人有如此舉動,沒有人有義務爲過去的不相干的人的行爲買單,沒有人有義務爲自己女人的前一段感情負責。

當男朋友暫時不能陪在你身邊的時候,你應該努力自己過的開心幸福一點,爲在外邊的男朋友祈禱,祈禱他能早日平安歸來。你要知道,男朋友也希望每天25個小時都能陪伴在你身邊,看到你美麗的容顏。但是男人有更多的責任,要爲了事業打拼要爲了讓你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你的男朋友並不完全都是你的,作爲男朋友的同時,他還是父母的兒子,還是公司的員工,還是同事的夥伴。

當他出差時,默默幫他打理好行李,當他回家看望父母的時候,幫他買一點禮物,當他和同時在一起的時候,分享他講給你的快樂瞬間。當他不能陪伴在你身邊的時候,請你堅信兩個人的心是在一起的,不要因爲心理暫時的空曠而去想別的男人,多想一想在一起的時候的美好時光,多憧憬一下他回來的時候的歡聚。

請記得用同樣的標準評價自己,還有男朋友。記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今這個社會是男女平等的社會。男朋友可以包容你的缺點,能夠容忍你犯錯誤,是因爲他愛你,而不是他根本無視你的錯誤、你的缺點。約會時記得準時,男朋友的時間也是寶貴的;男朋友遲到時,不要太過埋怨,因爲他們心裏比你還要着急。遲到時,記得心裏要有那麼一點點愧疚,雖然男朋友嘴上說“寶貝,不要着急,路上小心”的時候,他心裏還是有那麼一點點自私的希望你能快點到來。

努力提高自己,努力讓自己優秀起來。也許男朋友不要求你會這個、會那個,但是他心中依然希望自己的女朋友能夠超過所有的人,當他看到你每一份進步的時候,他一定會比你還高興。他不希望你是一個酒肉女朋友,雖然他心中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讓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幸福的躺在灑滿陽光的牀上曬太陽。

所以,要理解、要包容、要付出,愛,是相互的。

迴歸到《美麗心靈》,自己回到寢室後看到了熄燈之後,感慨男主戰勝自己,更感慨女主的相依相伴,愛的力量莫過於此。隨着時光的流逝我們會發現,所有的人事都是過眼雲煙,都是滄海一粟。而唯一留下的,是那些真正的內涵,與我們自身相融合的、幫助我們洞察世界、淡然面對一切的東西。比如我們的思想、體會和感受,比如,愛。

篇六:美麗心靈觀後感

《美麗心靈》,美國電影,拍攝於2001年,於2002年被評爲最佳奧斯卡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編劇本。看過若干遍,但一直不明白題目和影片的關係。是周邊美麗的心靈們成就了主人公的偉大嗎?但英文片名爲A Beautiful Mind,直譯爲“一個美麗的心靈”,周邊不止一個美麗的心靈啊?

《美麗心靈》寫的是一個真實天才的故事。故事的原型是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 納什(Jr. John Forbes Nash)。古怪的納什早年就有驚人的數學發現並馳名國際。但納什異於常人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天才幾乎被毀,但納什在深愛着他的妻子艾麗西亞(Alicia)的相助下,頑強抗爭。經過了幾十年的艱難努力,他終於戰勝了精神分裂症這個頑症,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是真人真事。

收藏了很多最佳奧斯卡影片,收藏的目的是從中學到什麼。影片男女主人公的精彩表演(二人雙雙摘冠)、天才的心路歷程,這些都吸引我。

一個天才同時是一個病人,這樣的人在社會上如何獲得最大的空間、關愛、包容,才能使他最終成功?此中的成功,是指爲社會做他能力範圍內最大的貢獻。婚姻象賭博,你要在相對年輕的年紀選對異性;婚姻象投資,最終的成功與否是你的投資正確與否的驗證。艾麗西亞最終選擇的成功,除了選對了人,更重要的是在成功之前的艱辛面前沒有放棄。面對天才出現精神分裂的嚴重病情時,她的堅忍、執着起了最關鍵的作用,如果美麗心靈是約翰的周邊,她應占最大比重。

天才的毀滅比普通人更可惜,因爲他們的成功會更大程度上造福人類。認識的人中,似乎沒見過天才,還是我見過的人中,可能有過天才,之後埋沒了毀滅了?無論如何,影片使我感觸最深的,是天才周邊的環境,這也是可以造就併成就天才的環境,這個環境比其它任何因素都重要。()還看過一個美國影片Temple Grandin,這是以主角名字命名的影片,譯作《自閉歷程》,直譯應該是《天波 格蘭汀》吧。再想到《雨人》,再想到《阿甘正傳》。什麼樣的環境成就了這麼多“病人”的成功?換個角度思維,天才可能多不善交際,就是說,他可能由於不同而受到排斥。他出生以來可能會得到父母親屬的關愛,但這個社會與你非親非故,沒必要關愛你吧?但有的社會就會!從你的鄰居、從你上託兒所、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從你畢業進入社會,要一路有人關愛,這種關愛,要貫穿整個社會,才能成就天才的成功。

除了醫生診斷的病人之外,如果身邊有人不同甚至怪異,對他好些,你可能在爲一個天才付出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