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後會無期的觀後感

觀後感1.86W

昨天剛剛看完後會無期,因爲吃了太多的爆米花,飯飽思淫慾,於是就早早的睡啦。

後會無期的觀後感

坦誠的講這應該不是一部讓人一眼驚豔深刻的電影,他的故事零散,結構鬆散,就連劇情好像也很不知所以然。但是在我回的路上想着每一個相遇分離每一個人物,你靜靜的回味,每一個人的個性愈加鮮明。就好像晨起的潮汐,一次比一次猛烈,最終吞沒了整片淺灘,所以我覺得這是一部回味的電影。

好似所有的電影一樣開頭總是要充滿喜感的,浩漢燒掉自己的家沒想到到時把週末和胡生的家炸掉了。確實“驚豔”了一把,浩漢爲什麼會把自己的家燒掉呢?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落葉歸根”,沒有和根也許就像浮萍一樣了,我覺得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浩漢內心的孤獨和獨孤一注的決心,不要給自己留下想念。(也許你會說這是灑脫,但我不覺得,浩漢是一個多情的人,只是習慣讓自己很瀟灑)。接着他們一行三人找了周沫。周沫的形象也是整部電影裏面最容易淡忘的人,但是他確實我們大多數人的狀態。孤身一人來到大城市奮鬥拼搏,懷揣的夢想和對未來的憧憬,樂觀堅強,但是另一面他們理解現實,知道這個社會的潛規則,同時還要忍受着孤獨。我覺得自己就是這麼的一類人,所以我看到他們的時候也深刻的問自己,沒有想要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是因爲什麼,無非是自己的決心還不夠。

接下來應該就是電影裏印象最深的故事了,女神蘇米。我不得不給王珞丹點32個贊,每一個表情都是那麼深刻扣人心絃。明明害怕卻又要裝作無所謂,明明想要勇敢卻害怕有一次傷害,掩飾不住還是要掩飾,這是一個多麼缺乏安全感的人,家人、社會、現實還是陌生人,好像每個遇見的人都想給她將一段忠告大道理,是啊好像對於社會主流來說她真的應該被教育的。但是她回眸的一眼,現在還是難易忘懷,“如果有機會我可以把我的故事講給你,可惜沒有了.......”“我從小就是優,你讓我怎麼從良”,這些好似都是她對外界的反抗,可是好像沒有人懂。

告別蘇米之後,好笑的一段就是江河決定忘記蘇米,衝了蘇米的電話卡一直未果,後來就決定珍藏放在心裏,沒想到......車窗被偷了。好像就是這樣,那一刻江河的心情大概我們每個人都有,決定在決定的事情,最後好像就是天意一樣,讓你措手不及。雖然結果可能可你原先的初衷一樣,但是可能已經不是你想要的了。這種失落和不甘,每個人都各有不同吧。

接下來他們滿懷鬥志的來找劉鶯鶯,我覺得劉鶯鶯他深沉了,剋制這個詞用在她身上最合適不過來。其實我不懂她。

然後就是“小馬達”馬達加斯加拉,萌翻我了,裝死碰瓷是在是在逗了~~~凌卿和我說“小馬達”太忘恩負義了,浩漢抱了他一路,它居然和江河走了。其實,這個只有導演知道了~~~~

還有就是阿呂,阿呂怎麼定義呢,我覺得就像江河說的一樣,局部相信,他確實是一個愛騎摩托旅行的騙子。阿呂是一個在現實中夾縫生存的夢想家,這是我想定義的,他想用他的方式,讓全世界看到,後來他放棄了,不是因爲放棄了自己喜歡的方式,而是放棄了他別人眼中生活。我覺得在我們中國式的教育裏面的這種“個例”多少是讓人欽佩的。我一直覺得我們是一個詩意的民族,就算不是想古代人一樣對酒當歌,但也是有浪漫情懷的,生活不能把本質磨沒有了。

最後,我想了想爲我還是不知道電影在講什麼,只是歌曲很好聽,演員很到位~~~~

一直以爲,後會無期只是青年作家不甘寂寞想在電影圈撈一筆熱錢的產物,看過之後才明白,這其實是韓寒意圖正式轉型爲導演的野心之作,一部披着鬆散外衣的縝密作品。

一 沒頭沒腦出現的周沫是多餘人嗎?

大部分看過電影的人大多覺得周沫這個人是完全多餘的。一個在影片開始未見其人先聞其名被反覆提到的角色,在片中的戲份卻少得出奇,而更加詭異的是,作爲第一個出場的,與東極島兩兄弟都有着年少情誼的女性角色,她既未對主人公的精神產生影響,也沒有解開某個人的身世之謎,甚至沒有耽誤入職三人組趕路就匆匆離,實在令人摸不到頭腦。那麼,陳喬恩飾演的周沫只是新人導演控制不住情節發展的敗筆嗎?--當然不是!相反,周沫其人可以說是電影中除了主角之外最重要的角色,是導演精心設計的產物,爲有心人暗示着之後情節的走向。

1.認真的替身演員:當週沫小姐帶着豐滿的情緒和飽含深情的雙眼出現在鏡頭前時,任誰也猜不出她只是個僅僅提供背影的小人物。而導演所塑造的這個認真的形象自然不是爲了倡導做一行愛一行的敬業思想。深知自己是替身卻依然用主演的熱情演指的便是馬浩漢和江河最初的狀態--違背本性自欺欺人的努力生活。馬浩漢外出闖蕩,當司機,當保安,回家發展旅遊業……其實都是在實現他自己爲自己所貼上的瀟灑不羈的標籤。看似瀟灑樂觀的浩漢實際上一直被"隨性"二字所拘束,一直努力的試圖拉開自己與平凡人的差距(例如"我今天上了臺,就不怕下不了臺"),卻沒有正視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可謂是隨性而不隨心。而口中永遠說着希望教書育人,平淡一生的江河的心中卻藏有着有着宏圖大志,只不過一直被所謂的理性所鉗制(他們分別代表着被所謂理想和所謂理性所約束着的兩種人)。

2.被槍決的女學生:隨着一聲槍響,周演員所扮演的女學生死了,自欺欺人違背本心活着的浩漢和江河也死了。炸開的子彈與影片後半段在空中爆開的火箭相互呼應,一個預示着僞裝的終結,一個正式開啓了新生。

3.被衆人環繞的明星:在影片最終,周沫再一次出現,於後文再談。

二 胡生的走失

胡生的獨白拉開了影片的序幕,同時也率先揭開了胡生的結局--聽從哥哥和老師的話在原地等了三年。這就引起出了一個問題:爲何他一直在原地,浩漢和江河卻沒能找到他呢?

因爲他們根本不想找,也不需找。胡生這個人物,根本就不存在。這個突然間消失的人物只不過是一個符號,一個代表東極島的符號。胡生的走失,代表着浩漢江河與東極島徹底分離,真正踏上往西部的路;而在影片的開頭,胡生提到他看了《旅行者》這本書,則暗示着影片結尾江河在東極島的故地重遊。自始至終,和追隨着哥哥們的胡生一樣,東極島保持一個有些愚蠢而天真的形象,它隨着浩漢的頹廢而荒蕪衰敗,又隨着江河的發達而繁榮,從來沒有過自己的選擇。

三 浩漢哪兒了?

整部電影中,每一個與東極島有關的人的結局都有所交代:獨自等待的胡生,成爲明星的周沫,故地重遊的江河,獨獨缺了排在演員表第一位的浩漢。

浩漢了哪兒呢? 丟豆網

答案很簡單--浩漢當了導演。

在整部電影中,浩漢是當之無愧的絕對主角。他是最典型的少年韓寒所創造出的人物,當他憤憤然蓋上煮青蛙鍋蓋子的一瞬間,我以爲他是釋然、陸子野或是任何一部韓寒小說中的主人公。他講義氣,愛裝作老成,總是高估女生對他的感情,憤世嫉俗,卻又帶着小男孩一樣的天真。這樣個性豐滿的人物爲何會竟然在最後不知所蹤?

因爲人最終都要成長爲真正的大人,成年人。

"人不能永遠任性的活着,要成爲能對自己負責人的大人"是《後會無期》與其他韓寒作品最不相同的地方,也昭示着是韓寒走出低齡讀者圈,轉型爲成熟導演的野心。可以說,浩漢就是韓寒,浩漢的消失,是韓寒對過的道別。

浩漢這個30歲還在犯中二病的很搞笑可愛,帶着導演本人曾經影子的男人,在一場爭執和目睹一次爆炸之後獨自默默消失在空曠的沙漠之中,連一條狗都沒有帶走。

他必須消失,就像人們在變得成熟的過程中必須趕走那些幼稚的憤慨、愚蠢的偏見和無規劃的茫然。

而他幼時的朋友,曾經的路人丙,成爲了萬衆矚目的明星周沫。

成熟是件好事。

1、

看到電影介紹的主演裏面有賈樟柯的時候 我有點一愣一愣 他會出演商業電影?之前 我以爲只是他和韓寒關係比較好 看完整部片子我才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啊

在中國 沒人會願意花錢影院看類似《三峽好人》這樣的電影 相反地 罵的越多 商業性越強的中國電影 票房倒是多的了

賈樟柯站出來拍後會無期 一是因爲這部片子整體的感覺和三峽好人都差不多 也有超現實的衛星發射 也有音樂引導的每個故事 二也是因爲想讓中國的商業電影看看--"如果是以破壞平等和民主的'原則做的話,這是最叫我痛心的地方"

2、

男朋友看完之後說 前面倒是蠻好的 看到了後面 真不知道他講的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 我說 你莫非沒看到後面的一句臺詞 "雖然江河導演對XX的結局的改編很不滿意 但是......"不愧是韓寒 諷刺的也是一語雙關 當時真是莫名地戳中了我的笑點 導致我在影院都笑的很突兀

話說 看完覺得沒有主線的人請砍掉他們撞了狗之後的一切再覺得是否有主線 之後一切的突兀除臺詞外你完全可以忽略

3、

果然韓導自從成爲了國民岳父之後 幽默感莫名地提升了

"有時候 你想證明給一萬個人看 到後來 你發現只得到了一個明白的人 那就夠了"這句臺詞請問講的是國民岳父的心聲嗎?你是否就想告訴大家 我不需要你們來理解我啊 我只要我的小野理解我啊理解我 (PS:爲什麼我有種他蛇精病犯了的趕腳)

附:賈樟柯答記者問

說到商業大片,首先我強調我並不是反對商業,也不是反對商業電影,相反我非常呼喚中國的商業電影。我批評商業大片,並不是說它大。電影作爲一個生 意,只要能融到資本,投入多少都沒關係,收入多高都沒問題。問題在於它的操作模式裏面,具有一種法西斯性,它破壞了我們內心最神聖的價值。這個纔是我要批 評的東西。

今天商業大片在中國的操作,是以破壞我們需要遵守的那些社會基本原則來達到的,比如說平等的原則,包括它對院線時空的壟斷,它跟行政權力的結合,它對公共資源的佔用。中央電視臺從一套開始,新聞聯播都在播出這樣的新聞,說某某要上片了。

這種調動公共資源的能力甚至到了,一出機場所有的廣告牌都是它,一開啟電視所有的頻道都是它,一翻開報紙所有的版面都是它。當全社會都幫這部電影運 作的時候,它已經不是一部電影,它已變成一個公共事件,隨之而來,它的法西斯細菌就開始瀰漫。這並不是聳人聽聞,這是從社會學角度而言。

對於大多數受衆來說,就像開會一樣,明知道今天開會就是喝茶水、織毛衣、嗑瓜子,內容都猜到了,但還得,因爲不能不。大片的操作模式就很像是開會,於是形成大家看了罵、罵了看,但明年還一樣。

電影的運作,如果是以破壞平等和民主的原則做的話,這是最叫我痛心的地方。此外,在大片運作過程中,它所散佈的那種價值觀,同樣危害極大。這種價值觀包括娛樂至上,包括詆譭電影承載思想的功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