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觀後感

觀後感2.17W

神舟十一號飛船是指中國於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神舟載人飛船,目的是爲了更好地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神舟十一號由長征二號FY11運載火箭發射。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觀後感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觀後感【篇一】

中國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17日發射成功。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的消息顯示,神舟十一號的“翅膀”在元器件上達到了90%以上國產化,成爲了目前中國國內所有衛星型號中,太陽翼國產化最徹底的型號。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主要任務之一是進行航天員在太空的駐留試驗,此次兩名中國航天員將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組合體內生活30天,但神舟十號和神舟十一號本就按照半年使用壽命設計,在此情況下,電源分系統爲何還進行了一些突破性的改變?神舟十一號電源分系統技術負責人沈冰冰一語道破天機:“爲了日後空間站的建設”。

據介紹,以往神舟系列飛船太陽電池翼所使用的原材料主要都是進口,作爲航天器遨遊太空的“翅膀”,要建立屬於中國自己的空間站,國產化是其必經的一條路。

“國產化的材料雖然在其他衛星上也有用過,但是用的地方和我們的不一樣。”沈冰冰介紹到,“材料的穩定性是太陽電池翼的關鍵,也是啓用國產化材料後的較大風險點。起初,我們對國產的材料特性不清楚,工藝特性也不瞭解。”

抱着從零開始的心態,設計師們在這條國產化的道路上,從確定方案,把關方案的正確性和可行性,到透過反覆的地面疲勞試驗、強度試驗,以及仿真飛行試驗驗證、工藝試驗,將太陽電池翼的穩定性做到最大化。最終,神舟十一號電源分系統的設計師們將基板幾乎全部進行了國產化“改造”,使其成爲了目前中國國內所有衛星型號中,太陽翼國產化最徹底的型號。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觀後感【篇二】

回收着陸是載人航天活動的最後步驟,也是決定航天員能否安全回家的最後一棒。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神舟飛船副總設計師榮偉說,五院508所肩負神舟飛船回收着陸系統研製,先後攻克了特大型降落傘、着陸緩衝、靜壓開傘高度控制、多模式回收程序控制、非電傳爆彈蓋開傘等關鍵技術,研製了目前國內回收質量最大、着陸速度最低、可靠性安全性最高、系統最複雜的`一套航天器回收着陸系統。

他說,神舟十一號回收着陸的亮點明顯,一是全國首創特大型降落傘。降落傘系統是飛船返回階段的重要氣動力減速裝置,它可以將進入大氣層的飛船返回艙從高鐵速度降到普通人慢跑的速度。系統由7000多個零部件組成,是目前我國航天器回收降落傘中結構最龐大和最複雜的系統。其中主傘1200平方米,能鋪滿一個足球場。二是着陸緩衝技術提升乘坐舒適度。經過與空氣的“軟”摩擦之後,飛船返回艙進入着陸緩衝環節,這最後一步是硬碰硬的撞擊。爲了讓飛船在“落腳”的一瞬依然保持航天員良好的乘坐體驗,研究人員將着陸緩衝技術應用於神舟飛船返回艙的着陸緩衝系統,從而實現返回艙“軟着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