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大鬧天竺》電影觀後感推薦

觀後感2.06W

《大鬧天竺》影片臺詞和喜劇表演形式延續了王寶強“囧系列”的喜劇風格,對白穿插使用部分熟悉的寶強式臺詞和現代流行語,非常喜感。下面是相關的觀後感,快來圍觀吧。

《大鬧天竺》電影觀後感推薦

《大鬧天竺》電影觀後感一:

非著名春晚演員兼著名喜劇人陳佩斯老師說過,一個好的喜劇通常都有一個悲劇內核,倚靠種種人物關係的不對等錯位與關係的錯搭製造笑料。陳老師說這話的時候很質樸地給自己補刀說,這其實是他和陳強老爺子摸爬滾打這麼多年纔想明白的,言外之意很明確,就算是看了教科書上有關解構主義的鉛字,到頭來自己來搞還是需要個天賦光環加持。

陳佩斯老師在這場有針對性的小型公開課上回顧了父子系列,其實這種能夠抓到解構主義精髓的天賦,那個時候就已經在光頭上爍爍放光了。強烈推薦喜歡看喜劇的小夥伴去B站搜搜陳佩斯老師的這場硬廣公開課。

那麼大鬧天竺又是如何呢?

作爲演員的王寶強顯然在2016年遠不如作爲娛樂明星的王寶強出名,這麼多年的本色演出竟還不如自己媳婦演的好,同樣作爲一個在電影最後署名導演的人,他對喜劇的理解就跟他的本色一樣侷限和蒼白。

這大鬧天竺,真的只有一個鬧字,沒別的,真的,穩!

爲了鬧,可以各種開掛地胡搭而不用顧及所謂的邏輯和劇情。哪怕是全片色彩最濃烈的三場戲,也基本都是不明所以地在浪費資金——不考慮構圖和鏡頭喻意,只要看起來鬧騰就可以了,包括在紗廠跟一大波大波折騰的戲份也是如此。別小看折騰,就是折騰,導演王寶強也沒折騰好。王導演撐起了全片所有的武打場景,但並不是一鏡到底的那種,而是拳頭過去就cut,然後蒙太奇拉威亞。您這是打呢,還是鬧呢?

當然還是鬧!諧音致敬和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的丑角完全不明所以,連牛魔王的出現都感覺不像是被劇情推動,而更像是有一個上帝之手在推着膠片往前走。

整部戲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因爲陳爸爸死了,所以這個諧音聽做唐僧的富二代就要和諧音聽做悟空的人去印度取真遺囑,然後很順利地被上帝之手推動遇到了對號入座的豬八戒,和大胸脯師弟。因爲壞人真心不能弄死你們,所以找了金銀殺馬特大王追殺你們,莫名其妙引出了團隊爭執。又因爲爭執不小心掉進流紗廠,被不想弄死你們只想秀一波的女人們追。最後就這麼名正言順的分文皆無,然後一拍腦門被好心飯店老闆指去牛魔王的原始村落吃辣椒......經歷了各種強行推動劇情的小尷尬小伏筆,最後上帝之手一拍大腿,團隊就這麼結下了牢不可破的革命情誼,連綠帽子都戴的那麼順利正常(咦?)。不得不說,這個上帝之手真666啊。故事的結局藉着水底猴神的棒子打殘了差點打殘一干人等的BOSS,弄出80後一代回憶大圓滿結束。

《大鬧天竺》電影觀後感二:

新年檔上映了三部片子,昨天看了韓寒的《乘風破浪》和王寶強的《大鬧天竺》,看完後卻有一種一言難盡的感覺,但影評還是要做的,就先從《大鬧天竺》開始吧。

影評系列總是要先說說看點,主要的看點……應該是演員陣容,王寶強,白客,岳雲鵬,柳巖、黃渤等。嗯,其次……王寶強確實是很賣力的在演出……然後……我們先說其他的話題吧。

通常來說,一部喜劇評價它的'好壞,有許多因素,但首要的是決定性的,那就是觀衆笑了沒有。雖然從王寶強怒吃辣椒,岳雲鵬被踩,白客裝瘋賣傻這些段落,我能夠非常肯定的王寶強導演以及所有的主創,都使出了渾身解數來讓觀衆笑,但這個努力的結果確實有點尷尬的。說完全沒有笑也不至於,比如岳雲鵬出場的時候,很多人就已經笑了,但當他做出各種誇張的表演之後,觀衆的笑聲反而少了,倒真讓人有點疑惑。我想起來大學時代我有一個會彈吉他的室友A,他彈唱了一首曲子大家鼓掌。室友B是一個不太會說話的人,他跑過去撥了幾下吉他的弦,嘣嘣嘣響了幾聲,然後他說,這吉他還真好啊,你看隨便撥幾下聲音就這麼好聽。然後大家就陷入沉默了……

這個是結果,分析一下這樣的原因。感覺浮誇,可能是最明顯的。比如通常來說,因爲愚蠢或者偏執產生的痛苦,是常見的搞笑元素。但是如果要讓觀衆因爲角色的痛苦笑出來,就需要給時間或者故事讓他們代入角色,還需要讓觀衆覺得他們當時的決定是他們當下性格的可信選擇。可是,這裏面的角色總是做一些超過自己應有的反應,給人的感覺就是,爲搞笑而故意做出種種誇張的行動。比如把白客鎖在箱子裏面,本身是一個搞笑的點子,但是王寶強當時明明還有其他更多的選擇,卻一定要這麼做,就讓人覺得出戲了。

此外,本劇情緒流也是過度飽滿,每個片段都想着要搞笑,但卻用力過猛,沒有給出足夠時間醞釀角色的代入感,也沒有時間舒緩情緒。甚至,連講故事的時間都不夠,這也導致敘事跳躍不連貫的問題。從鏡頭角度來看,每個鏡頭的運動都非常多,但卻缺少節奏的變化,顏色也都非常鮮豔,卻至始至終沒有讓眼睛喘息的時候,所以整片看下來非常累。黃渤的扮相更是有點重新載入我的審美的下限了,感覺這種化妝已經不是搞笑,而是惡俗了。看電影的時候,周圍的孩子們多次提出好累,什麼時候才能完,要求家長帶他們離場。這或許也是節奏問題的另一個證明吧。

這種用力過猛的感覺,可能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導演對於自己創作的作品的自信和定力不夠。正因爲如此,纔想着把各種猛料往上加,直到做成了這樣的片子。其實,從演員到導演,知識結構有非常大的區別。因爲導演可不光是怎麼指導表演,還要考慮劇本攝影美術甚至工期等各種元素,要爲銀幕上出現的一切負責。而這個片子的感覺是,王寶強導演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學習。只是因爲去年那個新聞,王寶強首次執導的這個電影獲得如此空前的火熱與關注,其實超過了它所應該有的。影片票房很可能不低,但長遠來看對王寶強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整個故事借鑑西遊記的結構與人物,不過這個並沒有看出對故事或者主題有任何幫助。當然,影片也看不出有什麼主題。這倒沒什麼,畢竟這些沒有版權。但結尾很奇怪的對六小齡童的致敬,卻讓人內心覺得不大合適。主要是他本人在片中只是飾演一個苦行僧,突然間變身孫悟空,從電影故事突然跳出到現實,但又保持了故事中的人物關係,最後還拉着武空往山上飛,真有點分分鐘齣戲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