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幹部的十八洞村觀後感

觀後感2.43W

《十八洞村》影片以十八洞村的真實故事爲原型,講述了退伍軍人楊英俊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帶領楊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打贏一場扶貧攻堅戰的故事。以下是小編收集的觀後感相關內容,歡迎檢視!

幹部的十八洞村觀後感

幹部的十八洞村觀後感1

10月27日下午,在省法制辦機關黨委的組織安排下,我有幸參加了《十八洞村》的觀影活動。觀影前,就《十八洞村》的內容作過簡單瞭解,期待着一場轟轟烈烈的脫貧之戰。觀影后,鏡頭的樸素反而讓我生出更多感慨。

影片以十八洞村的真實故事爲原型,講述了退伍老兵楊英俊當初復員時因眷戀自己的一方水土,因苗歌的餘音縈繞,因守護自己的妻子和呆傻的孫女,而沒有和戰友一起外出打拼,在資源短缺的十八洞村,用祖輩留下來的田地和插秧經驗,經營着務農的故事。當扶貧工作隊進駐該村,楊英俊和幾個堂兄弟家被精準識別爲貧困戶,面對該狀,他們雖心態各異但內心深處都有擺脫貧困的期盼。在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楊英俊帶領楊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在完成精神脫貧的同時團結一心地打了一場脫貧攻堅戰。影片鏡頭很樸實,很接地氣,能夠感受到祖輩務農家族的鄉土情和脫貧致富之間的融合,也能感受到影片弘揚的主旋律和傳遞的正能量。

觀影中,自己偷偷抹了好幾次淚,因鏡頭的樸素展現讓我聯想到了自己的家鄉。想來,自己的家鄉也是經歷了一個脫貧的過程。在幾重大山阻隔的一個小村落,生活着一百來戶的苗家人,年輕人都出去打工,留下了老人和孩子,他們依舊用古老的耕作方式,經營着祖輩大山裏的村落家族。這樣落後的村寨,也是在黨的帶領下,逐步實現思想脫貧,生活脫貧。

或是生爲農村人,經歷過貧苦,纔會如此感同身受。有時候人們只看到脫貧的結果,而忘了脫貧的過程。脫貧是一個艱難長久的過程,很多時候要從當地羣衆的思想上入手,而僅是這一過程就足夠長久。實質來看,即是當地羣衆欲保留世俗傳統的思想與現代化之間還不能很好地融合,而改變當地羣衆的想法則要扶貧工作人員長期的思想工作服務。

不論是十八洞村,還是偏僻落後的村落,在黨的帶領下,在扶貧隊幫助下脫貧致富固然可喜,但需開展脫貧工作的地區依然甚多,任務艱鉅。脫貧攻堅工作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貧困現象的存在,就是此種矛盾的具體體現。攻克脫貧攻堅戰,不僅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投入更大力量到扶貧工作中,還需高度重視建立扶貧的長效機制。

作爲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積最大、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省份,貴州無疑是中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我想,《十八洞村》弘揚的主旋律和傳遞的資訊,可以成爲我們省脫貧攻堅工作的借鑑,結合實際,不同類型,對症脫貧。現今的我雖不能爲小康貴州作出多麼驚天動地的貢獻,但我仍滿懷信心,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強自身綜合素質,期盼在未來崗位上能爲我省扶貧工作奉獻一份綿薄之力。

幹部的十八洞村觀後感2

瀰漫山間的薄霧、航拍下呈鏡面的梯田、旋轉在盤山公路上的黃色小車、飄浮雲間的矮寨大橋,一隻威武帥氣的公雞站在屋檐上抖擻羽毛,下過雨後乾淨窄巷——清新,就像清明過後,大地變得翠綠,空山新雨後的純淨。

近期,單位組織收看了《十八洞村》,還未收看時,想應該是一部“政治色彩濃厚的教育片”。但是當屏幕中的美景出現時,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

一位永遠在田間插秧的主角、一位每當想女兒時就喝酒“唱歌”的啞叔、一位張口閉口“娶媳婦”的年輕漢子、一位整天坐在門欄上望天“想要兒子”的落魄男子、一位吃了一段時間苞谷飯的護林員,這樣一羣楊家班的精準識別貧困戶,在駐村幹部的帶領下,組成了一支脫貧攻堅隊伍,也是影片的主人公。

整部片子,看到的是人間溫暖和大愛,溫暖而感動。很多鏡頭是在路上奔跑,沾滿稻田裏泥土的膠鞋在山間的小路上急切奔跑——只爲攔截拉着菜刀去找拐走女兒的男子的.楊英蓮,只爲追趕怕因自己被氣走的駐村幹部……兒子多年前帶走的母親陪嫁的三把板凳,在多年後依舊完好無損地帶了回來;麻妹重複了三遍臺詞:“小南瓜,我們永遠守着你。你活一歲,我們活五十歲;你活五十歲,我們活一百歲;你活一百歲,我們活一百五十歲”,既是搖籃曲,又是祖父母愛的誓言。

整部片子,帶着農村的質樸感,多出了很多不用硬凹就浮出來的萌點,充滿着詼諧:駐村幹部小王第一次進村,並不認識路,直衝衝地開着車來了,至山前,沒路了,遇到了一拉着牛的大叔,問大叔如何進村,大叔淡淡地說了一句“揹着車進去”;主角楊英俊鬥志昂揚,帶着隊伍脫貧時,妻子麻妹難得幽默地說“你自封爲班長,爲什麼不封個連長噹噹”;小王到楊懶家去,說“這是我見過的單身狗裏最亂的家”,楊懶似夢似醒地反駁“狗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麻妹給小王講述火屋上的板凳經過多年的煙燻結實得很,楊英俊說了一句“擠火車會擠壞”……諸如此類,忍俊不禁。

整部片子,看到是尊重。導演並沒有去渲染楊家班的貧困戶生活的“窮困”,反而更多筆墨去描寫他們從一開始的不認同、不配合,到後來的反思,積極響應,感受到了導演給予被幫扶的對象尊重;楊英俊帶着楊家班的貧困戶們愚公移山、填土造田,讓他們當回“農民的樣子”,是對中國8億多農民的尊重;鏡頭裏的智障小姑娘永遠穿着一身乾乾淨淨、粉粉嫩嫩的衣服,是給予特殊家庭的尊重;鏡頭裏楊英俊最多的場景就是插秧,楊懶面對修路佔了自己的田土時的流淚,是對於土地的尊重。

整部片子,流露的是淳樸的生活氣息。十八洞村裏的人自給自足,每頓一碗酸魚、一碗辣椒、一碗酸面、一碗苞谷燒,一口架在柴火上的鍋,這就是生活;偷樹人看上好的樹材,可以做屋樑的那種,不經主人同意伐去,然而禮性不能少——一瓶酒、一塊紅布包裹幾張鈔票,就放在樹根那兒,這是流傳的“砍屋樑”習俗;對於楊懶和村裏人舉行絕交酒的場景“反光的地面倒映着藍天,中間一張長桌一隻雞,村裏的長老們以一種凝固的姿態佔據着長桌的周圍”,這是流下來的規矩。

整部片子,展示的是一種包容。鏡頭裏的十八洞村既有白色的小樓房、也有木製的老房,整體構成一副和平安寧的小村;施又成提着兩大桶酒——請鄉親們喝酒來彌補曾經欠鄉親們的水,鄉親們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唱歌,給予其冰釋前嫌後最真摯的祝福;當村裏只剩下老弱病殘的時候,留守鄉村的人們更多的不是怨念,而是對一方水土割捨不下的鄉情,還有對兒女們越飛越高,越過越好的期盼。導演並沒有帶着批判的眼光去審視鄉村被城市蠶食的失落,沒有刻意煽情,而是以剋制、包容的情緒客觀的展示真實發生的故事。

看完這部這部電影,記憶最深刻的是,主角楊英俊說的那句話:“我楊英俊辛辛苦苦種地幾十年,到頭來還是貧困戶”。他安分守己種了幾十年,除了自家3畝田,還爲村民種了7畝多田,卻種成了貧困戶。駐村幹部小王說“誰說種地不能脫貧”。不由自主地想到了習總書記說的 “既盡力而爲,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辦,一年接着一年幹”,種地是一份職業,老百姓將此作爲自己的終身職業,我們所選擇的工作同樣也是自己的終身職業。選擇做什麼其實並不難,難的卻是一輩子的執念,腳踏實地,執着地堅守着同一份事業,唯有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辦、一年接着一年幹,每一件事情盡力而爲、量力而行,方得始終。

這部片子,看到的是希望。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老一輩的楊家班不忘對土地的熱愛,愚公移山,填土造田;新一代的楊家人透過開網店、組織刺繡培訓,借鑑外來經驗,將本土文化和特色廣泛傳播;十八洞村在追求物質脫貧的同時,用雙手和赤子之心,完美實現了精神上的脫貧與超越。

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着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着他們的兒女,土地召喚着黑夜來臨……我想電影就是生活本身,一如電影最後,年輕人回到鄉村,帶着離家時帶走的母親陪嫁的三把板凳,薪火相傳,自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