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關於第一軍規的觀後感範文

觀後感3.34W

第一軍規觀後感(一)

關於第一軍規的觀後感範文

前不久,我與友人一起再次登上井岡山,因爲選擇了從湘南桂東沙田當年紅軍頒佈“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的地方作爲此行的起點,便有了現場實景追尋我軍光榮傳統源頭的機會。這裏一切都是真實的:村莊是真實的,禾坪是真實的,竹叢是真實的,刻在紀念碑上的“紀律”和“注意”更是“真如鐵”。紀律和“鐵”字緊密相連,反映紀律不是泥捏的。鐵雖無金的光澤,但它樸實無華,堅硬剛毅,自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

觀看瀟湘廠新片《第一軍規》,更驗證和強化了我的這個認識。電影《第一軍規》透過“歷史影像”,還原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的誕生過程。片中工農革命軍三連是一支剛收編的農民武裝,英勇善戰,屢立戰功,但他們紀律鬆懈,屢犯軍規。由於該連一些戰士偷吃民衆的紅薯、苞米,隨便抓雞、燒門板,老鄉們紛紛躲避,有人甚至把他們視同“白狗子”。在此情況下,毛澤東要求部隊住宿屋檐下街道邊,借門板一定要還,打破了部隊與老鄉之間的僵局。接着,又抓住排長李喜貴池塘洗澡調戲菊妹子的事件,撤其排長之職,要李戴罪立功。於是沙田圩逃避的老鄉紛紛回來,把軍民新關係推向高潮……鐵的決心,鐵的狠勁,鐵的規定,我們對這支廣大人民羣衆所期待、所信得過的隊伍,怎能不油然而生一種深深的敬意?!

“沙”與“鐵”原本沒有必然的聯繫,可如鐵的紀律偏偏有聲有色地產生於沙田,這一切,興許是上蒼的有意安排,抑或是歷史的巧合?我反覆解讀“第一軍規”,探其前因後果,深深感受到:革命是座大熔爐,具有除雜煉精的功能。毛澤東的治軍理念,就是把帶有雜質的“農軍”投進熔爐裏冶煉,讓其淬火棄渣、脫胎換骨,變成聽黨指揮、紀律嚴明、英勇善戰的“鐵軍”。影片結尾,當年工農革命軍戰鬥的身姿與響亮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聲形成激越的視聽效果,有力地昇華了影片的主題——它不僅讚美了以毛澤東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戰爭年代完全徹底爲人民的清正廉潔作風,而且揭示了“兵民乃勝利之本”這樣一個顛撲不破的、讓中國革命不斷走向勝利的戰略奧祕與歷史真理。

井岡山下沙田景色依舊,遠處蒼茫大山的背景下,房舍、竹叢、紀念碑,在春風細雨的吹拂下靜靜地佇立着,無言地向來人展示着歷史的一件浸透着血淚的“制勝法寶”,默默地指示今天的人們:“第一軍規”不僅是我軍,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永遠牢記它!

第一軍規觀後感(二)

這幾天從學生那裏借了一本書《第一軍規》,這本書表現了一個連隊從無組織、無紀律的軍隊,變成一個人人愛戴的好隊伍。工農紅軍第一軍的三連隊是赫赫有名的戰功顯赫的連隊。但這個連隊無紀律。屢犯軍規,就連連長徐浩說話都很粗和衝,令軍民關係變得惡劣。基於這種糟糕的狀況,毛澤東同志任李英同志爲黨代表,到這個連隊裏抓紀律。一開始,連隊上下對這位女黨代表很不服氣,李英的工作困難重重。後來,連長徐浩有所觸動,他發現這位黨代表很是善良,並對其產生了一點微妙的感情。爲了立功贖罪,這個連隊借道南下,睿智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作戰任務。但由於副連長的再次觸犯軍規,導致了黨代表的犧牲。軍規面前,副連長被槍斃……

在現實生活中,作爲一個人,找準自己在社會中的座標很重要。在一個團體中,必定會有規定,而我們所應該做的就是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就不做什麼。無規矩,不成方圓,人必須要被規矩束縛,請不要埋怨規矩很多,它將是你邁向成功關鍵的一步。

孔子說:“古之學者爲己”,這裏說的爲己,不是鼓勵極端個人主義膨脹,而是淨化自己的心靈。只有這樣才能“修己以安人”。安人,就是爲他人着想,就是爲衆人與百姓謀福利。

第一軍規觀後感(三)

《第一軍規》,是第一部講述毛澤東早年如何經營他的事業,如何將一支草創中屢戰屢敗的農民武裝,變成一支能征慣戰的紅軍部隊的故事。所謂“第一軍規”,就是後來成爲人民軍隊之所以戰無不勝,從弱到強的法寶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故事就發生在秋收起義之後,毛澤東率領紅軍上井岡山的途中。這時的紅軍,絕大部分人員沒有經過嚴格正規的部隊教育和訓練。有的是從舊軍隊中起義過來的,有的昨天還是隻知道種地的農民,還有的是地痞流氓找不着出路所以投奔起義部隊。這樣的一支軍隊,在敵強我弱的戰爭中剛剛打了敗仗,士氣已經渙散,軍紀幾乎全無。毛澤東指望着它給自己殺出一條血路,要先上井岡山,後建根據地,還要靠它日後去打江山,完成建立新中國的.紅色大業。

如果今天的企業家遭遇創業失敗,團隊又很不爭氣,他該怎麼辦?當年的毛澤東就像一個失敗的企業家那樣,面對幾乎輸無可輸的境地,手頭也沒有什麼資源可以利用,周圍強敵環伺,隨時隨地都有全軍覆滅之危。但毛澤東沒有沮喪,沒有向命運低頭!

毛澤東之所以是毛澤東,因爲他有遠大的理想,意志十分堅定,且目標始終如一。毛澤東成功的原因之一,首先是他能夠認準方向,不會因爲失敗就懷疑自己事業的正義性,懷疑自己的事業是否還能夠成功。《第一軍規》裏就寫了有的人害怕失敗,離開了紅軍。有的還投降了敵人。毛澤東在堅定的理想鼓舞下,運用自己的智慧與見識,也依靠膽魄和手腕,團結了部隊,使起義軍沒有四分五裂,沒有樹倒狐猻散。

之後毛澤東就着手從軍紀上整頓部隊。一支部隊嚴於一個企業,沒有嚴格的規矩就不能帶兵。毛澤東爲這支鬆散的武裝制定紀律的時候,人們並不理解團隊爲什麼必須要有鐵的紀律。於是有的人不願意服從,有的人不接受管教,有的人甚至爲了搶奪女人不惜違反軍紀。

《第一軍規》的故事就在複雜的內部環境中展開,告訴了我們其實每一個單位都會有的成長中的遭遇。每一個成功者都必須在內部建立嚴格的紀律與制度,都必須用規矩將人心約束起來,都要讓你的團隊知道什麼是必須的,什麼是不能去做的。有規矩的單位纔能有核心,有秩序,有戰鬥力。

毛澤東就這樣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約束了全軍,締造出了一支最終打敗蔣家王朝的世界上執行力最強的軍隊。

《第一軍規》在講述毛澤東建立軍規的過程中,如何教育人,如何開導人,如何任用人,如何改造人。如果你有高遠的志向,如果你需要了解怎樣建立一個優秀的企業,如果你想知道成功的企業、機關、團體、學校是怎樣成長起來的,你就應該學習毛澤東!

《第一軍規》是一部戰爭片,一部軍事片,一部帶兵的片,一部教你成功的電影。《第一軍規》的毛澤東由年輕的民營企業家賈雲扮演,他的長相酷像年輕的毛澤東。商場的成功與挫折,年輕的他全都經歷過。因此,賈雲認爲自己理解毛澤東,而不僅僅因爲只是有一副毛澤東的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