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最新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精選5篇)

觀後感5.59K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新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新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精選5篇)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1

《我和我的父輩》之《乘風》取材於抗日戰爭時期一支戰功卓著的鐵騎隊伍——冀中騎兵團,他們爲保護羣衆撤離,拼死抵抗日軍,電影描繪了一組騎兵團與冀中人民共同抗擊日寇侵略的軍民羣像。

影片的故事背景發生在1942年五一反“掃蕩”期間,吳京、吳磊上陣父子兵,兩人分別飾演冀中騎兵團團長馬仁興及通訊員馬乘風。預告以老照片的形式開場,將觀衆帶回到1942年,從馬乘風的通訊電報中得知,騎兵團因叛徒投敵,陷入了位置暴露的危險當中。爲了掩護冀中區機關並且安全轉移留在村子裏的老幼婦孺,騎兵團以一敵百,在懸殊的火力下拼死衝殺、牽制敵人的進攻,硬是以傳統的騎兵戰術生生撕開了一道缺口。導演吳京1:1開闢戰壕、搭建戰場,動用兩百多匹戰馬,將騎兵前赴後繼、戰馬衝鋒迎敵的磅礴場景震撼呈現,還原了抗戰時期蕩氣迴腸的騎兵作戰場面。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2

一個民族的文化是這個民族能夠長久佇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如果民族喪失了精神文化,就意味着民族靈魂的喪失。

文化可以以多種多樣的方式呈現在人們面前,它可以是書法、繪畫、節日、習俗等,但是文化多種多樣,我們所真正瞭解的又有多少。

有多少人重視着西方的情人節,而忘記了中國傳統的七夕,有多少重視着西方的聖誕節,而開始忽略中國傳統的春節。忘卻傳統的節日就意味着文化在人們記憶中的逐漸喪失。

並且在拜金主義日益盛行的今天,節日總會與商業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傳統的節日彷彿成了商家們的金元寶,使得傳統的節日更加喪失了其原本的意義。節日在商業的眼裏成了金錢的代名詞。

由於商家的影響與西方文化的衝擊,中國的傳統文化慢慢喪失了其原本的地位,在人們的心中開始動搖,地位的喪失也讓其失去了原本的'意義。中秋節就是意味着吃月餅,春節就是意味着吃餃子,元宵節就是意味着吃元宵。節日原本的意義因爲忽略而逐漸喪失。

我們現在所要做的是要深刻了解中國文化,讓文化不失其原本意義,也要讓其被賦予現代化意義,重塑其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當然,文化與文化之間不是相互獨立也不可能是相互排斥的,而文化與文化之間則可以相互借鑑相互融合,使得文化更具有時代性。

文化有許多方面構成,則文化也可以從多方面得到普及,人們可以透過閱讀古典名著,參加各種實踐活動,遊歷文明古都來加深對文化的瞭解,親自體驗文化所帶來的魅力。

從事文化行業的人也應該持一顆純潔的心,不因名利而從事對文化的研究,而應以研究文化爲目的去探究古文化的奧祕,治學者也應該抱有一顆嚴謹的態度,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氣躁而着實讓文化研究成爲自己真正的事業。

總之,文化的興衰關係到整個民族的興衰,還原真實的精神文化,應從點滴做起,從我做起。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3

中華民族精神是幾千年來的仁人志士,英雄豪傑的結晶,他們把各種思想精華播撒在黃河上下,長江兩岸,成爲了幾千年來主導華夏民族思想的源泉。我們要將我們的民族精神發揚光大,讓它傳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民族精神首先表現爲一種愛國精神。在五千年的歷史舞臺上,無數愛國人士相繼登場。他們爲了祖國的安寧,國家的社稷,民族的統一,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獻出自己的生命。因爲愛國,他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我們難以忘記嶽將軍背上的“精忠報國”,難以忘記周總理的“爲中華的崛起而讀書”,難以忘記槍炮轟鳴,煙火瀰漫的戰場上勇往直前的戰士。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屹立與世界的東方,與一種愛國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民族精神,也表現爲一種自立,自強,自尊,自信的精神。自信,就像一把鋒利的匕首,使許多問題迎刃而解。自信,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民族的發展。這種精神代代流傳,輩輩傳頌。民族精神的表現的何等的多,我們要高舉我們的民族精神,將它發揚光大。

弘揚民族精神,發展民族傳統美德應該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其實,現在我們身邊依然存在着許多民族英雄,那就是我們的老師,老師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人才,難道說老師不是民族英雄嗎?是,他們是的。不只僅僅是我們的老師,還有爲國增光的奧運健兒、刻苦鑽研的科學家、勤奮工作的一線工人……我們都應該向他們學習。

華民族精神從來就是激勵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每一個真正的炎黃子孫所應有的骨氣和膽識,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響應時代的召喚,弘揚民族精神,挺起我們民族的脊樑。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4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着5000年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美德是我們一直擁有的也是我們一直引以爲豪的,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從"人文初祖——黃帝,到堯舜禹的克己愛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續到現在。我們每次在外國人面前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不由得感到自豪起來,可是我們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這點呢?

一個祖國的建設不僅僅只靠一個人,要靠全國人民的智慧和雙手來建造,聽說過“三個臭皮蛋頂一個諸葛亮”的彥語嗎?連三個臭皮蛋的智慧都可以頂一個諸葛亮的智慧,這不就說明團結力量大嗎?不過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們青少年的學習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們建設祖國和弘揚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強了,所以,我們青少年弘揚名族精神的責任佔全國任命弘揚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在我們身邊不就又很多這樣的例子嗎?如在1988年的奧運會上,我國乒乓球隊的隊員們戰勝了對方後,使我國獲得了參加奧運會以來的第一塊乒乓球金牌,也使得乒乓球成爲了我國的國球,這不就是在建設祖國嗎?還有就是在今年的奧運會上,在男子110米蘭冠軍劉翔在直徑跑道上戰勝了黑人,爲我們全亞洲爭了光還爲我國爭了光,這不也實在建設祖國嗎?……

弘揚民族精神,引領幸福成長!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5

歲月,上下五千年的歲月,消散了春秋戰國時無數飛揚的塵土;暗淡了三國兩晉時不盡的劍影刀光;模糊了五代十國時繁榮的街市;剝蝕了宋元明清殿前宏偉的琉璃。歲月已然流逝,所留下的,是一個個英雄的名字,正是他們,挺起了中國人脊樑,凝聚了偉大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什麼?我一直在深深的思考這個古老而又深刻的問題。偉大的詩人艾青寫道“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着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這是對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解釋,那就是熱愛自己的祖國——愛國主義。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撐,是民族的靈魂、國家的支撐,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質、最深刻的體現。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創造了璀璨的文化,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些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也是在未來歲月裏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強大精神動力。方圓九州,泱泱大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浩如煙海。

中華兒女,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締造了強漢盛唐,領世界風騷幾千年,何等風光?自古以來,無數仁人志士以愛國爲崇高之志,以報國爲終生之責。

爲了中華的崛起,爲了雪恥報國,爲了振興華夏,爲了騰飛於世界,我們的前輩發憤圖強,凝聚了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積澱,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使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