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以力量爲題的觀後感

觀後感9.43K

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基地教學片《力量》展現出了可歌可泣的沂蒙人民一切爲前線,一切爲勝利所付出的的奉獻精神,不屈不饒與日寇鬥智鬥勇的英勇事蹟,折射出沂蒙山抗日根據地濃厚的羣衆基礎,沂蒙人民真正把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作爲自己的子弟兵,傾其所有的奉獻給了子弟兵,真正體現了革命根據地的軍民魚水情。沂蒙山是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老革命根據地之一,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沂蒙人民爲抗擊外來侵略和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爲共和國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後來,沂蒙曾被無數革命後人譽爲“兩戰聖地、紅色沂蒙”。

以力量爲題的觀後感

抗日戰爭期間沂蒙山涌現出了許多擁軍模範,在沂蒙這片紅色的'土地上,也誕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兒女,爲後人樹立了一座不朽的歷史豐碑:如沂蒙六姐妹、沂蒙母親、沂蒙紅嫂。解放戰爭中,爲支援孟良崮戰役艾山鄉婦救會長李桂芳帶領東坡池村32名婦女按照上級指示,5個小時內在冰冷的汶河內用自己贏弱的身軀當橋墩,用門板當橋板架起了一座“火線橋”,爲解放大軍順利過河奪取最後勝利贏得了時間。還有給戰士餵乳汁的明德英,誰第一個就嫁給誰的樑懷玉,被譽爲中國抗戰第一村的淵子崖抗日自衛戰以及許許多多擁軍支前的先進事蹟,讓沂蒙人民的革命精神永遠傳頌。

孟良崮戰役沂蒙支前民工達92萬人,解放戰爭時期的百萬獨輪車支前大軍,有着沂蒙人民擁軍支前的龐大隊伍和巨大貢獻,在120萬支前參戰隊伍中,31000名沂蒙兒女爲了人民的解放戰爭事業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

面對這片紅色故土,陳毅元帥曾深情地慨嘆:“我就是躺在棺材裏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部長遲浩田同志曾不止一次這樣動情地說,“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的勝利,是老區人民特別是沂蒙山區人民用小米喂出來的,用擔架擡出來的。我永遠也忘不了沂蒙老姐姐們的恩情。”沂蒙人民爲抗擊外來侵略者和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車輪滾滾的支前隊伍、送子送郎參軍的動人場面、紅嫂的感人故事、名垂青史的孟良崮戰役記下了這一段關榮的革命業績。

共產黨領導的隊伍,帶給沂蒙羣衆的是嶄新的面貌和作風,他們天亮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老百姓院子打掃乾淨,要把老百姓家裏的水缸挑滿水,這種密切的軍民關係是共產黨領導的隊伍傳統做法。

淳樸堅韌、熱情樂觀、重情重義的沂蒙人在戰爭中幾乎傾盡所有送郎參軍上戰場,爲支援前線籌集糧草,爲革命事業奉獻了一切,無論何時我們都不應該忘記他們的最無私的奉獻和極其巨大的犧牲精神。如今,我們開展黨的羣衆路線

教育學習,要把學習的精髓始終根植於人民羣衆中,我們才能真正瞭解羣衆的所思所想。人民羣衆是我們黨執政的力量源泉,羣衆路線和羣衆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教學片《力量》充分展示了羣衆力量是無窮的,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黨的羣衆路線是我黨執政的核心基礎,只有擁有了羣衆基礎,只有與人民羣衆同甘共苦,與人民羣衆心連心、肩並肩,就沒有我們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中國革命的勝利來源於羣衆路線和羣衆基礎,中國共產黨的執政來源於羣衆路線和羣衆基礎,中國共產黨的未來同樣來源於羣衆路線和羣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