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改寫作文

《贈汪倫》改寫 650字

《贈汪倫》改寫 650字1

春天,桃紅柳綠,鳥語花香,到處是生機勃勃的景象,在這繁榮的季節裏,李白卻得知自己的父親病重,希望可以見到他。李白心急如焚,有沒有告訴好朋友汪倫,只是寫了張紙條放在桌子上,然後就馬不停蹄地趕到桃花潭。

《贈汪倫》改寫 650字

風光旖旎的桃花潭水如平鏡,到處種滿桃樹。現正是3月初春,桃花盛開,將潭水映得一片桃紅,楊柳依依,加上桃花已探出頭來,粉的似霞,白的如玉。

看到這樣的景色,李白眼前不禁浮現出與汪倫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白,天一起盪舟桃花潭,兩岸桃花爭奇鬥豔,讓李白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名詩。晚上,在皎潔的月光下飲酒談話,快活得似神仙,細細欣賞這無限的美景,他們還站在山頂上眺望遠方,談談自己的夢想,說說人生的樂趣……

就要離別了,李白熱淚盈眶,這時,岸上傳來了清脆悅耳的歌聲,原來是汪倫。

汪倫見李白跳上岸,連忙問道:“李兄,你真的要走嗎?”李白說:“我也不想離開,但父親十分思念,我必須回去。”

汪倫緊閉嘴脣,說不出話來,李白見此情形,又說:“汪倫兄,我們的友誼比天高比海深,我永遠忘不了你,我忘不了我們一起飲酒的那份恬靜,一起賞月的那份愜意,一起討論詩詞的那份痛快,我回去一定寫信給你。”

汪倫聽了這句話,緩緩開口:“李白兄,一路保重,下次一定要回來,我還要和你一起飲酒賞月,論詩詞呢。”

船一點一點遠去,汪倫望着李白漸漸遠去的身影,久久凝視着不肯離去,李白極目遠眺,發現汪倫還站在岸邊目送自己,便隨口吟誦道: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改寫 650字2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有一個穿着長袍,戴着秀才帽的人,站在一艘小船上正在觀賞眼前的一片美景。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代詩人李白。忽然,岸上傳來了踏歌聲,隨後就出現了李白的好朋友汪倫。李白看到了汪倫便馬上走上去與他相會。汪倫拍了一下李白的肩膀說:“你怎麼連一聲招呼都不打就悄悄地要走了,要不是我發現的早,恐怕現在見不到你了。”

李白不好意思地說:“我是一個重兄弟情意的人,我不願看到兄弟爲小弟的離去而感到傷心,所以才寫下離別信給你,誰知你這麼早就發現了。”

汪倫聽後,連忙拉住李白說:“李白兄,你怎麼這麼快就走了,不如在小弟家多休息幾日,李白兄你是否賞光啊?”

李白爲難地說:“不是我不賞光,而是我在兄弟家已逗留多日,你又這麼好客,我已不好意思再待下去了。”

汪倫還是不肯放棄,連忙又說:“李白兄,你在家中反正沒有什麼事,還是再在我家多留幾日吧!”汪倫見李白還是沒有做出決定,便又說下去,“是不是小弟有什麼地方照顧不周?還是兄弟你有什麼難言之隱啊?”

李白見汪倫誤解了自己的意思,連忙回話說:“不是你的錯,要錯還是得怪我。誰叫我是一喜歡四處旅遊的人,從而養成了四海爲家的習慣,我已在兄弟家待了這麼久,也是我歸去的時候了。”

汪倫聽了李白這麼一說,臉上露出了一絲傷心的神情。李白看了看天色,說:“汪倫兄,現在天色不早,你還是回去吧,我也應該走了。”

汪倫見沒法留住李白,便深情地說:“好吧,那就後會有期吧。”

於是,兩人就地握手告別。李白站在船上,看着多情的汪倫,就吟出了一首詩:“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改寫 650字3

已是丑時六刻了,萬籟俱寂,迎着微涼的風,我走出房門,擡頭四望。天空灰濛濛的,同前幾日沒有什麼變化,可能因爲今天是離別的日子吧,倒顯出幾分陰沉,一陣陣風吹過,帶來秋天特有的氣息,讓人的四周縈繞着蕭瑟和冷清。

我打量着已住了數月的汪家莊,已經有炊煙在小村的上空纏繞,空氣中帶着幾分煙火氣,遠遠傳來幾聲犬吠,有那早起的農戶揹着鋤頭走向田地。看着周邊熟悉又佰生的景象,想着今日就要分別的好友——汪論,我心中漸起離別之情。已經這個時辰了,他怎麼還沒有出現,難道是被什麼事情拌住了?我信步走向船塢,青石板鋪就的小碼頭前,站着蒼老的船伕,老遠的向我招着手:“客官,現在已近寅時,該開船了,請趕緊上來吧。”我慌忙回頭四望,還是不見汪論的身影,只好遺憾的走上船去,忽聽身後有人叫道:“太白兄,我來遲一步,莫急着上船,我備了薄酒一杯,請先飲完此杯!”

我回頭看去,微風掀起了他寬寬的衣袖,他挺撥的身影在漸漸亮起的晨光中像是渡上了一層銀邊,我快步走下船,看到他那明亮的眼睛下,薄薄的嘴脣向上勾起,一個溫暖的笑容感染了我,一掃我胸中的離愁之苦,我哈哈笑着,握着他的手:“那就讓我們滿飲此杯!”對着初升的太陽,我們舉杯同飲!心中漸升的豪情讓我們意氣風發。我轉身登上客船,船漿輕輕一點,小舟輕盈的劃過水面,向着東邊駛去,看着漣漪在潭面上盪漾開去,水波帶動着花瓣飄向遠方。深深的潭水泛着幽幽的深綠色,像一顆最上等的寶石,又像是離別的人眼中的淚滴。

這時,我聽到岸上傳來歌聲,我的好友唱着離別的歌,踏着歡快的步子,寬大的袖子像蝴蝶的翅膀繞着他翩翩起舞,他的頭冠鬆散,他的神態飛揚,潭水邊的桃花樹上,花瓣被風帶着,像下了一場紛紛揚揚地桃花雨,望着越來越模糊的身影,我不禁熱淚盈眶,那怕前路艱辛,我有這友情在心中,又有什麼可怕的呢!

我提筆寫下這可以流傳千年的詩句,讓後人也可以感受到我們這穿透歲月的友情!

《贈汪倫》改寫 650字4

六年級文言文改寫題目:《贈汪倫》改寫300字。《贈汪倫》描寫的是朋友之間珍貴的友情,也是李白的一首名作。這篇改寫不足之處還望老師同學們指導。

在大唐天寶年間,汪倫曾給“詩仙”李白寫過一封信,信上說道題目:白兄,我聽過您的大名,非常仰慕您。所以,請您來和我飲酒作詩,並且我們這裏有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請您務必來我們這裏做客。

李白聽後非常開心,特別想去。於是坐船到了那裏,汪倫早已在岸上等候多時,準備迎接李白了,李白和汪倫兩人互相行禮,李白迫不及待地上岸,上岸之後向四處來回看,似乎在找些什麼。汪倫說題目:“李兄你在找些什麼東西啊?”李白說題目:“你在信上說的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在哪裏啊?”汪倫笑了笑,說題目:“李兄啊,這十里桃花呢,說的是在十里處的桃花渡口,萬家酒店則是一個姓萬的人開的酒店”。李白聽了哈哈大笑,便跟汪倫去了十里桃花,他們邊喝着美酒,邊觀賞着桃花。

過了幾天,李白覺得待在這裏的時間有點太長了。於是,早上凌晨就揹着包裹走了。剛上船,就聽到岸上傳來唱歌聲,回頭一看,原來是汪倫和鄉親們趕來送自己。李白內心非常感動,眼裏含着淚花,汪倫說題目:“白兄,你怎麼走了也不告訴我一聲啊?”李白說題目:“因爲我在這裏很長時間了,也該走了,不能再繼續打擾你了。”汪倫拿出了一些美酒,說題目:“在走之前,咱們再乾一杯吧!”“好。”李白好爽地回答道。兩人乾了這杯酒後,汪倫拿了一些點心送給了李白,在李白接下了點心後,詩興大發,寫一首《贈汪倫》題目: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改寫 650字5

李白是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身世坎坷,曾經歷過唐朝由盛轉衰的過程。

李太白之所以被稱爲“浪漫主義詩人”,是因爲他性情豪爽,好遊,好酒。而當時有位名爲汪倫的人極爲崇拜李白。讓自己的兒子從小就吟誦李白的《贈孟浩然》。得知李白因國事而操勞想出去遊玩一番,便給李白寫了封信:先生好遊乎?此處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此處有萬家酒店。汪倫

李白收到此信,心花怒放,心想:遊玩,飲酒乃是我的最愛,爲何不借此機會放鬆放鬆?於是,他第二天就出發了。來到汪倫的家中,李白迫不及待地問“汪兄,十里桃花在何處?”汪倫笑着帶李白去看,可卻只有一棵桃樹,汪倫說:“我們這裏只有一株桃樹,每逢盛開的季節就飄香十里,所以叫‘十里桃花’”。

李白又問:“那萬家酒店呢?不如我們去痛飲幾杯吧!”可汪倫則領李白去了一個名爲“萬家酒店”的小酒樓。李白不解,汪倫告訴李白這家酒店的老闆姓萬,所以就叫“萬家酒店”。

李白不但不生氣,而且還連連叫好。汪倫也十分開心,請李白到家中做客,汪家的人盛情款待。李白在汪倫家中與其促膝長談,並結爲至交好友。

時光飛逝,李白就要走了。汪家所有人都很捨不得,李白也同樣留連忘返。清晨,李白載着無盡的留戀和惋惜準備回家。與此同時,岸上突然載歌載舞。李白正在困惑時,一張熟悉的面孔呈現在他的面前———啊!汪倫!我的朋友,我在這裏的幾天都是你招待我,如今我要走了,你又來送我!

此時此刻,李白的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我想,那就是幸福吧!李白深情地望了望桃花潭的潭水,想:不論這水有多深,都不及我們倆人之間的'情誼濃。

於是,李白在如此激動人心的心情下寫出了《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詩被世人所傳頌,不僅僅是優美的語言,而是那份連“千尺”的桃花潭水都不及的真摯友誼。

如今,李白與汪倫雖早已作古,可《贈汪倫》這首詩將永遠是他們友誼的見證。

《贈汪倫》改寫 650字6

一杯美酒,一首小曲,一張詩稿……這些,總能讓李白想起當時與汪倫分別時的時光,他不免有一些傷感。

分別前的那天晚上,李白與汪倫相約在長亭中。他們兩個在長亭中痛快地飲酒,兩人都很傷感。兩個人不停地聊天,有許許多多的話,說也說不盡。汪倫喝了很多酒,已經喝得醉醺醺的,這才放下酒杯。隨後,汪倫哭着對李白說:“兄弟呀,我真是捨不得你走呀!你這一走,不知何時才能相見。”李白聽着汪倫的話,不禁淚流滿面。這時,一輪明月已經升到高空,皎潔的月光灑滿了大地……

第二天早上,汪倫因爲昨晚喝多了,還在睡覺。李白不忍心叫醒汪倫,也不想讓汪倫很傷心,自己起牀後悄悄地登上了小舟。李白離開了岸,現在正是春季,桃花潭岸邊的桃花樹上開滿了花,遠看就像天空中的彩雲。桃花瓣很多都飄落到了水面上,在水面上輕輕地漂着,整個桃花潭都變得香氣撲鼻。李白望着外面,外面一派生機盎然的樣子,李白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正當李白傷感時,他突然聽見外面傳來了歌聲。他往外一看,原來是汪倫在岸上唱歌,爲自己送行,李白心裏一陣感動。汪倫用腳一下一下地踏着地面,打着節奏,唱起了一首傷感的歌,表達着自己對李白的不捨。李白感動得淚水在眼眶裏打轉,但他忍住,自己可是一個大詩人啊,怎麼能哭呢?

李白仔細地思索,把自己的情感全部傾注於詩中,他決定寫一首詩。思索了一會兒,就拿起毛筆,一氣呵成,作了一首詩。李白決定把它讀給汪倫聽,他走出了船艙,站在船頭,大聲念給了汪倫。汪倫聽後,非常感動,很想哭一場……

這首詩就是現在廣爲流傳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改寫 650字7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名字叫:“李白”他是唐代最著名的詩人,人們都稱他爲詩仙和酒仙,人們從他寫出的事能讀懂很道理。

有一天早上,李白早早就去牀了,他收到了一封信,性上寫着,李白你好,我是你最好的朋友汪倫,我的家鄉種了桃樹正是桃樹開放的季節,桃樹上開滿了許多粉色的桃花,而且,有風吹過的地方滿地都是桃花,邀請你來我的家鄉做客,李白看完了信,就把行李裝好了,跟他的父母告別後,就成這小舟出發了。

小舟飄啊飄,快要到了汪倫的家,他看到了汪倫在岸變迎接李白,小舟飄到了岸邊,剛要下來,一下子就被汪倫家鄉的風景迷住了,小草碧綠碧綠的,好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綠油油的地毯,小花五顏六色的,吸引來了許多蜜蜂蝴蝶在花上玩耍,小蜻蜓看見了也和蜜蜂蝴蝶一起在花上玩耍,小樹直直的,好像一排排整整齊齊的戰士,小鳥在空中一邊飛向一邊唧唧喳喳的唱着歌,李白和汪倫來到家裏,汪倫拿了幾剛酒,他們喝完了酒,汪倫陪着李白寫了幾首詩,李白利用早上和晚上的時間,散散步,一天一天過去了,李白的家裏有點是,李白想回到自己的家鄉,可是,汪倫就不讓李白回家。

有一天,李白趁汪倫還沒有睡醒,就悄悄的來到桃花潭,上了小舟,李白聽見,有唱歌的聲音,原來是汪倫用腳步聲來製造歌聲,李白說:“雖然桃花潭有千尺之深,不過卻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感。”

李白乘着小舟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拿起毛筆寫了一首詩,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唐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把這首詩,記在一封信上,汪倫看了眼眶裏留出了感動的眼淚。

《贈汪倫》改寫 650字8

寅時三刻,鐘聲敲起,我身穿長衫,頭戴一個帽子,看了看那湖面,平的和一面鏡子一樣,天灰濛濛的,冷風一陣一陣颼颼的吹來,船大哥說:“快走吧!再不走就趕不上打尖啦!”“再等會吧!再等會吧!”我微笑的看着這位船大哥。

“朋友呀——朋友呀——你走後可否還會想起我!”“是汪兄!是汪兄!”只見汪兄身穿長衫,頭戴一個軟翅官帽。我看到後,激動的跑去緊緊地擁抱住汪兄,便回答:“我怎不會想你呢!”“來!我給太白兄帶了上好的女兒紅,讓我們共敬一碗酒。”“既然汪兄邀請我,那我就不客氣啦!”只見兩碗酒“碰!”的撞到了一起。

“唉!記得我們以前,是多麼的美好,一起談詩,一起喝酒,如今太白兄要走,汪兄不明白,是不是汪兄招待不佳,太白兄纔要走的?”“不,不,不!太白兄在此還要多謝汪兄這幾個月來的照顧呢!只是太白兄有要事在身。所以,在此別過了。”船大哥又說:“快點呀!再不走就趕不上中午吃飯啦!”“再等一下吧!”我叫住了船大哥,“太白兄,你還記得那深不可測的桃花湖嗎?那是多麼的美啊!我覺得,我們的友情就像那桃花湖一樣,永遠那麼的深,那麼的濃!”“是呀!我走後,會想你的!”我又擁抱住汪兄。“那我們在此別過了,汪兄!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不見不散!”“好!那我們再敬一碗酒!”“砰”的一聲,汪兄把就喝了進去。

我坐上了船,說到:“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聲音越來越輕,汪兄看着那依然水平如鏡的湖面,非常的深,非常的清,他看見了那一條船開了過去而留下的印記,非常的美麗,想起了很多以前的事情,不時留下幾滴像珍珠一樣的眼淚,於是叫到:“朋友呀——朋友呀——你走後是否還會想起我!”看着那漸漸遠去的船,汪兄依然非常不捨,看着那船慢慢地消失在自己的視線裏。

《贈汪倫》改寫 650字9

汪倫靜靜地坐在書桌前,他似乎猶豫了一會,開啟了電腦,敲好了一篇郵件,發送了出去……

前幾天,大詩人李白在網上發佈他將去旅行的消息,他的粉絲們紛紛推薦自己的家鄉美,希望有一天李白大駕光臨,汪倫自然也不甘示弱,也發了一封郵件給李白。

幾天後,一艘客船緩緩行至桃花潭邊,李白走下船,漫步在潭邊,欣賞着潭邊的美景,此時正值春季,嬌豔的桃花如一匹綿延數裏的雲錦。李白情不自禁地讚道:“好花,正如汪倫在郵件裏所說的十里桃花了吧,拜訪了汪倫,我就去品那萬家酒店的好酒!”

李白火急火燎地來到汪倫家,說明來意,汪倫便帶着他往萬家酒店的方向去。

來到酒店前,只見四周中都是民宅,只有面前這一家飄着酒旗,李白怒火沖霄,質問汪倫道:“怎麼只有一家酒店。”汪倫笑道:“這裏酒店老闆姓萬,所以稱之爲萬家酒店,況且,這裏的酒質量之好,一萬家酒店裏的酒質量提純後也及不上其百分之一啊!”李白一聽,氣也消了,笑道:“汪倫兄,今天我們儘管喝酒,酒錢我付!”

幾周後,李白忽然想起自己還有幾天就要去參加文學大會了,他不忍讓汪倫爲他離去而傷心,便悄悄來到了碼頭上。

在這裏,幾周前桃花盛開,而現在,只留下在風中顯得格外蕭瑟的葉……

李白長嘆一口氣,坐上船,卻遠遠聽得一陣陣歌傳來,原來汪倫帶着鄉親們來給他送行了。聲音漸漸近了,近了。汪倫站在隊首,大喊:“李白兄一路好走!”船漸行漸遠,最後在水天相接之地消失……

幾天後,汪倫百無聊賴地開啟電視,正傳來李白在文學會上的得意之作: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汪倫聽後,泣不成聲。

《贈汪倫》改寫 650字10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汪倫曾經是唐朝時期的一個縣令,卸任後隱居在安徽涇縣桃花潭畔。當時,李白在詩壇上名聲遠揚,王倫非常羨慕,希望有機會目睹詩仙的風采。於是,汪倫寫信邀請李白:“李兄喜歡遊玩賞景嗎?我們這裏有十里桃花。李兄喜歡喝酒嗎?我們這裏有萬家酒店。小弟汪倫邀請您來喝酒賞花。”

李白收到汪倫的信,立即高高興興地趕去了。一見到汪倫,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汪倫微笑地告訴李白:“桃花是我們這裏的譚名,萬家酒店是因爲我們這兒有一個姓萬的人開的一家酒店。”

李白一聽,先是一愣,但馬上又被汪倫的聰明才智所吸引,連忙說:“佩服!佩服!”汪倫收留了李白好幾天,他們一起吟詩作對,喝酒賞花。李白不禁對汪倫產生相見恨晚的感覺。在李白要走的前一天晚上,就連夜寫了一封離別信留給汪倫。

第二天,李白沒等到雞鳴,早早就起了牀,來到了碼頭,在一條小船上欣賞着美景。突然,岸上傳來了一邊踏步一邊唱歌的聲音,隨後就出現了汪倫。李白看到汪倫,就過去與他相會。汪倫拍了一下李白的肩:“李兄,你怎麼一聲不吭,就悄悄走了啊!要不是我發現你的書信,恐怕也見不到你了呢!”李白不好意思的說:“我不願看到兄弟爲我的離去而感到傷心,所以,纔不得不寫離別信,哪隻你這麼快就發現了!”

汪倫聽後連忙拉住李白:“李兄,你爲什麼這麼快就要走了,不如在小弟這兒多休息幾日?”李白難爲情的說:“在兄弟家逗留多日,我已不好意思多呆了,何況,我還是一位喜愛四處遊玩的人。”李白看了看藍天,看了看腳下的桃花潭,對汪倫說:“我就要走了,但我們的兄弟情不會就這麼散了的,不如我送你一首詩吧。”

於是李白吟道: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汪倫聽後又喜又驚,說:“謝謝李兄,我們之間的友誼一定會像這桃花潭水般永不幹枯的。”

李白哈哈大笑說:“青山不老,綠水長流,爲兄去也,後會有期。”說罷,李白對汪倫拱了拱手,乘上小船離開了......

《贈汪倫》改寫 650字11

唐朝的時候,李白大詩人喜歡遊覽,所以他漫遊的足跡幾乎佈滿大江南北。忽有一天,李白的賢弟汪倫來到他的家中,對李白說:“李白兄,我知道你喜歡遊玩,所以,我特地來邀請兄弟你去我的家鄉遊玩一番,希望兄弟你賞賞面子到我的家鄉去。”李白激動地說:“汪倫兄,你那有什麼呢?”汪倫說:“我那有十里桃花、萬家酒樓呢!”李白聽了汪倫的這一番話,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激動和衝動。

他馬上收拾了行李,和汪倫共同上路。到汪倫的家鄉時,李白向四周環視,很疑惑不解,就小聲地對汪倫說:“汪倫兄,你不是說你的家鄉有十里桃花和萬家酒樓嗎?不過,我沒看見一株桃花,只看見了一家酒樓,而這家酒樓也只有一層樓高而已。”汪倫哈哈大笑地說:“李白兄啊,我看,我的說的話你理解錯了。我說的十里桃花指的是十里之外有個桃花潭,而萬家酒樓是一個姓萬的人開的酒樓。李白聽了,也隨汪倫大笑起來。就因爲這件事,令他們倆兄弟的感情一下子加深了許多。

汪倫還說:“李白兄,你既然來了,就在我的寒舍來吃飯吧!順便住上幾夜?”李白想了想說:“好吧!”就這樣,李白在汪倫的家住了十多天,就在李白離開家鄉第十五天時,他就想家了,就趁汪倫不在家的時候,寫了一封離別信。他到幽靜的桃花潭時,他向後看,因爲他即將離開那個帶給了他快樂的地方,也即將離開那個和他談詩寫詩、暢飲美酒的好兄弟汪倫,心裏別提多難受了。忽然間,一陣悠揚的歌聲從後面的河岸上傳來李白向後遠眺,原來是好兄弟汪倫帶着村裏的鄉親們來跟我告別。

李白連忙叫船伕掉頭,回去岸邊,還說:“鄉親們!你們!竟。。。。。。他跳下船,撲到汪倫的身上,一把抱住了他。沒想到村民們還帶了酒水,汪倫捧起了一個酒罈,倒了兩大碗,端起了一碗遞給李白,自己又端起一碗,說:“李白兄,一路順風。”說完後,一飲而盡,李白也一飲而盡。此時,李白詩興大發,隨口喊道:“李白乘舟江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說完,跳上船遠去……

《贈汪倫》改寫 650字12

李白在汪倫家住了數日,兩人相談甚歡。突然有一天接到消息說家有急事,需立即趕回,李白匆匆收拾了一下,爲避免離別傷情,便不辭而別。

李白整理完行李後,就匆匆忙忙向桃花潭奔去。春天的桃花潭四周綠樹環繞,兩岸桃花盛開,一陣風吹過,一片片桃花飄落在湖面上,再加上那一片綠如翡翠的湖水,遠遠望去,粉色的桃花配上滿山的翠綠,倒影在水中,一副大自然的巧筆畫即刻生成,細細品來別有一番風味。“如此美景,以前都有汪倫兄陪我一起欣賞。”此時李白腦海中不由想起汪倫,汪倫和自己一樣都愛喝酒,無論何時何地,都會隨身攜帶一壺美酒。“那我們就可以在此美景下一起吟詩作對,對酒當歌。”以往與汪倫暢飲的場面此刻不斷浮現在眼前,這邊卻要離開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能再聚首,李白不禁悲從中來,紅了眼眶。

只是此刻身不由己,李白還是邁着沉重的步伐上了船,兩岸美景彷彿不再那麼美麗誘人了。將行之際,岸上傳來一陣笛聲,低沉傷感,似乎在爲李白送行。李白回頭一看,果然是汪倫,離別前還能再見一面,喜從中來,李白上岸,給了汪倫激動的一抱:“汪倫兄!”汪倫急切道:“太白兄,爲何這麼匆忙?”“家有急事,不辭而別,實在抱歉!”李白無奈的解釋。

“原來如此,你我兄弟講什麼抱歉,他日我們再聚。”兩人不禁淚滿眼眶。李白上船後,汪倫急忙吹着笛爲李白送行,李白站在船頭看着岸上的汪倫越來越遠,詩興大發,大聲吟道:“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汪倫注視着李白的船漸行漸遠,一直到小船從他的視線中消失……想起李白的詩,感動異常,把這首詩收藏起來,這便是千古名篇《贈汪倫》了。

《贈汪倫》改寫 650字13

李白從秋浦前往涇縣遊桃花潭,漸漸地,他便與當地人汪倫結識了,兩人經常在一起說說笑笑,汪倫常釀美酒款待李白,他們一起暢飲美酒,訴說自己的往事,雙方都覺得挺聊得來,於是便經常光顧各家的大院,關係也就越來越好。

有一天,李白覺得自己在桃花潭待的時日已經足夠多了,是時候該離開了,於是便帶好行李,來到河邊,搭船要走,一邊走還一邊想:“我就這樣不辭而別,未免有些不太好吧,但如果與汪倫告別,離開時他的顧慮、擔憂不就更多些?與其與汪倫與含着情誼各自告別,不如直接不辭而別,何樂而不爲呢?”於是,他一邊這樣想着,一邊準備坐上船,離開桃花潭,在要離開時,不免有些懷念涇縣,還念桃花潭,懷念他的朋友汪倫以及那些樸實善良的村民們。“你們對我的照顧我都會記在心裏。汪倫,請原諒我的不辭而別,如果有機會的話,期待你我的再次見面!”

正當李白這樣想着,只見在離船不遠處的岸邊,傳來一陣陣悠揚的歌聲,李白循聲望去,只見幾個人站在岸邊,一邊唱着歌,一邊用腳踏地打着拍子。咦?站在中間的那個人,不正是汪倫嗎!李白見到汪倫,不是因爲緊張,而是因爲汪倫的突然出現讓他感到意外和驚喜,心裏不由得浮現出一絲暖意,就在這時,岸上的歌聲忽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陣親切的慰問:“大哥,是要離開嗎?在多待幾日吧,是不是我們這些村民們招待不週?”汪倫說。“那倒不是,小弟我在桃花潭待的時日夠多了,是時候離開啦!你們對我的照顧也以足夠了,說離開,是不想再勞煩你們,請你們放心,我一直會好的!”李白深情的說。

“這樣我和村民們就放心了,祝一路平安,有時間再來我們桃花潭啊,我釀的美酒一直爲大哥你準備着!”

一提起桃花潭,李白便嘆道:“桃花潭的水有一千尺多深,還不如我與小弟你這短暫而又深厚的情誼啊!”說着向着汪倫投去意味深長的一眼。

汪倫一看,便懂得,於是與李白揮揮手,目送小船向前駛去,直到不見蹤影……

《贈汪倫》改寫 650字14

晚上朦朧而又迷人的月色照在河岸旁的一個小亭子裏,亭中,李白正同他的知己汪倫一起吟詩作賦,把酒說笑,今晚是他們最後一次在亭中說笑,觀賞月色,明天李白就將離去……

早晨,天空萬里無雲,李白辭別了好友汪倫,登上了將要遠去的小船,他站在船頭,向遠處望去,藍天白雲,一片花海,青青的綠色點綴着一片粉紅,一陣微風拂面而過,這桃花醉人的芳香撲鼻而來,一陣陣沁人心肺,有一兩片桃花瓣飄飄欲墜這時候水面上空一羣水鳥“呱呱”叫着,翱翔徘徊,啊!原來水鳥也知道別意呀!李白望着熟悉的風景,陶醉了,心中不由得感嘆道:“這兒風景真好,不知什麼時候還能看到……”忽然李白聽到岸上傳來清脆、悅耳的歌聲,啊,這是汪倫爲李白深情送別的歌呀!聽,汪倫腳踏節拍邊走邊唱,越來越近了。

汪倫在岸上向李白鞠了個躬,滿懷深情地說:“李兄,你真的要走嗎?”“是啊,是啊,我去意已定。”汪倫失望地搖了搖頭:“李兄,你我相處了這麼久,已親如兄弟,你這一走,我真是捨不得啊!”“哎!我的好朋友,你不用這麼唉聲嘆氣!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李白笑笑說道。“這次我們一別,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會呀!”汪倫心中有萬般的不捨。李白心想:是啊,我們這一別還真不知何年何月再碰面!“記得捎信給我哦!”“一定一定,你要多加保重!”

這時李白只得乘上一葉小舟遠行了,汪倫“保重”的聲音漸漸遠去。望着漸漸遠去的桃花潭,李白的腦海中閃現出與汪倫一起度過的歡樂情景:幾天來,是汪倫,與我一起說古道今,與我飲酒賦詩……這桃李花潭的水縱然有千尺之深,可它怎比得上汪倫爲我送別的情誼深呢?想着想着,兩行熱淚滑落下來……

《贈汪倫》改寫 650字15

唐天寶十五年的一個早晨,在溫暖的汪家的小樓裏,大詩人李白被樹上的鳥兒的叫聲驚醒。他戴好官帽,穿着白衫,悠閒地走下樓,向門前的桃花潭走去,此時,他春風滿面,顯然心情大好。

“李兄,早上好!”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噢!是汪倫老弟呀!”李白微笑着說,正式早餐時間,汪倫特地爲大詩人李白端來上等桃花酒。

李白抿了一小口,頓時,臉變紅了,像一個紅豔豔的蘋果,他摸了摸他的長鬍須,連聲稱讚道:“好酒,好酒啊!”

“觀潭景,飲桃花酒,賞潭水。”汪倫笑道,“李兄,不虛此行吧?”

“老弟,你又騙我來,爲了你這‘十里桃花’和‘萬家酒樓’我可是一路奔波。”李白搖頭笑道,“誰知,竟是村十里之外有幾棵桃樹,而我們正坐在一個姓萬的人家開的酒樓裏喝酒。”

“你後悔了?”汪倫揚起頭,狡黠地眨了眨他明亮的眼睛,“這幾棵可是百年桃樹,萬家酒樓也是遠近聞名的呢!”

“我當然不後悔。”說完,李白將酒一飲而盡,“這兒簡直是人間仙境!”

吃完早飯,李白上網,突然他收到杜甫的一條消息:“李兄,準備得怎麼樣?”李白回答說:“明日走。”“好的,不見不散!”杜甫回道。

第二天,老天爺的臉色不好,下起了傾盆大雨,雨把桃花的葉子淋掉了,讓桃花潭變成了一條花溪,天氣變冷了,連潭水都結了一層朦朧的霧氣,就好像李白和汪倫也會漸行漸遠。雖然李白十分不捨,但他還是匆匆收拾行李,又匆匆下了樓,他剛準備登船,突然,聽到汪倫和鄉親們的聲音:“李兄,一路平安!”他們還唱起了送別曲,“長亭外,古道邊……”李白的眼睛溼潤了。淚禁不住流下來,這幾日汪倫老弟對他熱情款待,與他真誠交談,兩人早已結下了深情厚誼。李白依依不捨地登了船。雨嘩嘩的下着,雨淋溼了鄉親們的頭髮和汪倫的頭髮,他們一直都目送着李白的船,而李白的船慢慢悠悠地遠去了。

李白剛回去就急忙開啟電腦,汪倫報個平安,還附着他送給汪倫的一首詩: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