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改寫作文

改寫《三峽》作文

長江三峽,它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用武之地;這兒有許多名勝古蹟:白帝城、黃陵、南津關孫夫人廟等。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改寫《三峽》作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改寫《三峽》作文

改寫《三峽》作文一

綿綿三峽,悠悠江水勾勒出了一副令人沉醉的山水圖。

在綿延七百里的三峽中,山,竟是如此的鮮活,彷彿被注入了靈魂。羣山連綿,一座挨着一座,一直延伸向遠方。它們如同頂天立地的巨人,守護這美麗的仙境,完全沒有空缺的地方,容不得一絲光線的進入。它們好像一道天然的屏障,頂天立地,因爲它們實在是太高了,只有正午和半夜,太陽和月亮才爬上天空,望着這美麗的仙境,山門依然地堅強地守護着,歷經風吹雨打,也不動搖。每當我站在山腳仰望,就會被他那雄偉的氣魄所深深震撼。

水,纔是三峽中的主角。到了夏天,一切都是那麼的生機勃勃,樹上的葉子煥發了生機,山也披上了一件青衣。聽,水的合奏。水位升高,漫上山陵,將順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隻阻斷,江面上不見有船行的蹤跡。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他們大都早上從白帝城出發,坐船順流而下,四周環視着壯麗的三峽風光,但夏天的江水最爲兇險,江水滾滾,波浪滔滔,經常會有翻船的危險,水流快速,稍不留神就會被水流駕馭,捲入凝窩。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乘着奔馳的快馬,駕着風,也不如船行得快。

每到春冬之時,整個三峽顯出一片清幽。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綠的深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仰望山峯,極高的山峯上生長着許多奇形怪狀的松柏。有的像一隻白鶴,有的像一位老人,更奇特的有的像一朵蓮花,令人驚歎。懸泉和瀑布在山峯之間調皮地玩着衝蕩,兩岸山峯高峻,山上草木茂盛,帶給人許多趣味。

到了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山澗和樹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薄薄的如輕紗般的霧籠罩在山間,給人一種神祕感。待霧散去,顯出一片肅瑟。葉子在空中緩緩地落下,流水在無聲的流着,帶走了落葉,一切不再是那麼活潑,富有靈性。經常有猿站在高聲長嘯,連續不斷。空蕩的山谷傳來回響,悲哀婉轉,連續不斷。所以打漁的人經常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有誰能明白漁夫背後的艱辛呢?

改寫《三峽》作文二

我乘坐漁船,遊行於二百公里長的三峽之中。兩岸高大巍峨的青山緊密相連,透不過一絲兒光亮。那一座座山就好比撐天大柱,似乎沒有了它們,天空便會塌陷下來。

我問撐船的漁夫,“難道在這三峽之中,整日都無法見到那明媚火紅的太陽和那皎潔明亮的月光嗎?”

漁夫回答說“三峽的'山的確很高,但也不是整日都無法見到日月。只是要等到每一天的正午和半夜才行,否則,便無法見到那日月。”

我聽了驚訝極了。難怪酈道元說三峽之山是“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呢!

午後,在漁夫家吃完飯,我走到院中,擡頭尋找太陽,可天空卻依舊陰沉沉的,沒有一點兒朝氣。

於是我又去問漁夫:“現在已到正午,爲何仍不見太陽呢?”漁夫聽後,沒有急忙回答而是走到院中,環顧了一下四周,也擡頭看看天空。然後很果斷地告訴我:“現在處於夏季,夏季三峽多漲水。下午我們馬上就會看到另一幅景色了。”我聽後點點頭。

大約到了下午一、兩點鐘的時候,天空出現了一團漆黑的棉團兒,不久便雷聲隆隆,緊接着,便下起了大雨。大雨傾盆直瀉,窗外愈來愈黑,屋內越來越暗,最後不得不點亮了燈。雨下了大約一個半鐘頭。雨後的天空晴朗了很多,但仍不見日月。我出門觀看,三峽之水,已漲高了數尺,先前的一些小山包,都不見了,我激動起來,便再次邀請漁夫帶我們去遊一下雨後的三峽。誰知,漁夫卻斬釘截鐵地回答:“不行。”語氣不容質疑。被拒絕的滋味固然不好受,但我依舊好奇地問道:“爲什麼不行?這景色多美,空氣也清新多了。”漁夫可能意識到剛纔語氣過重,這次便和藹可親地回答我:“不是不許你去,因爲三峽夏天漲水後,阻斷船隻無法通行。且夏季天氣變換莫測,倘若出去,又遇上漲水就麻煩啦!”我聽後慚愧地點了點頭。但隨即我又疑惑了,又問道:“你們現在有了通訊設備,與外面聯絡方便,以前沒有若遇上夏天漲水咋辦?”漁夫說:“是啊,可大自然就是如此奇妙。我也是聽父親講過,以前皇帝急傳聖旨,若遇上夏水上漲,船無法前行,這時,只需要清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可以到達江陵。就不會耽誤聖旨的到達。”這時,我看見門前的江水飛速的奔向遠方。於是我又問漁夫:“您看,這水這麼急,它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漁夫說:“這水快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我聽後,張大了嘴。

這時,我看見,對面的山澗裏,瀉出一條白色的帶子,再看看江中的水,多麼的澄澈,不禁悲嘆道:“如此澄澈,美妙的三峽水,到了冬天,也還是不免會結冰啊!”漁夫聽後說道:“三峽水有個特點,春冬水的特點近乎相同,夏水則是現在所見的這樣,急流衝蕩,唯有秋水纔是”林寒澗肅。”而春冬之水卻是十分美麗,不知道是誰說的,總之這句話十分符合三峽的春冬水的特點,好像叫做“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漁夫一邊回憶一邊說道。我說:“這是我國第一位地理學家,酈道元說的。”“哦〃”漁人若有所思地回答道。 第二天,吃過早飯,漁人划船送我回家,坐在船上,我突然發現一件怪事,“怎麼這幾天,沒聽見猿鳴呢?”我問漁夫,漁夫哈哈大笑,他說道:“那是因爲你太不幸運了。猿鳴在秋天才能聽到的。

而且秋天的猿鳴很有特點。它的叫聲很怪異,也很悽凉,總有一種家破人亡的感覺。而且整個山谷都是迴盪着這種聲音,很久很久纔會消失呢!”突然,山上傳來一陣奇怪的叫聲,很怪異,但不淒涼,也是傳了很久很久才消失的。這時,漁夫笑咪咪地唱起了當地的一首很經典的漁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我如夢初醒,原來那叫聲是〃〃餘味久久迴盪。

標籤:三峽 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