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歷史研究的讀書筆記

《歷史研究》是英國史學家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著圖書。歷史研究的讀書筆記,我們來看看下文。

歷史研究的讀書筆記

歷史研究的讀書筆記【一】

《歷史研究》出自阿諾爾德。約瑟。湯因比(Arnorld Joseph Toynbee,1889年4月14日—1975年10月22日,英國著名歷史學家),爲十冊鴻篇鉅著,講述了世界各個主要民族的興起與衰落。湯因比認爲,不應該把歷史現象侷限在一個民族國家研究,而是要放到更大的範圍進行比較和考察,這個更大的範圍就是文明

文明是少數有創造力的人創造引導發展的,或言之,沒有這些人,文明將會停滯不前。而這些有着創造力的少數人也並不是總保持着創造力的,也正是因爲如此,斯賓格勒等著名歷史學家就認爲文明終究會衰弱,正如人逃不過生老病死的規律一般。

然而文明真的無法擺脫“衰弱”之命運嗎?恐其非然,文明是人所創造的,人是造物主的傑作,雖存在諸多的缺點,卻仍可承受此等讚譽。認識存在相當的主觀能動性。文明之所以會有興衰,原因無他,皆是人能否發揮了主觀能動性;衰無他因,根源於人本源之惰性。正如一基督主教所言“敵人正好在你的體內,你所犯的錯誤的原因就在那裏面,所以我要說管好你自己。”

文明的進步與否和有創造力的個體有關。經驗表明,有創造力的人都會讓社會上的多數人來模仿自己的行爲。這種模仿是一種機械性的模仿,而不是模仿有創造的心靈。此種模仿可在一定程度上將已有的文明在空間上拓展,在時間上延續。同時,這些有創造力者在社會作用下有可能會迷失自我,他們也因此喪失創造力。當他們喪失創造力時,人們將不再模仿、遵從,是此,有些“原有創造力者”會採強迫方式。正謂之,“先知變成教官,聖人變成暴君”。亦即,當已失去創造力之人迫使社會其他成員模仿、遵從其反文明的行爲或言語時,衰亡便露出端倪。興兮,衰之所伏;衰兮,興之所依。

所謂的迷失自我究爲何意。人是和環境不斷密切互動的,這個環境既包括自然環境,也包括社會環境。人在過多的崇拜情形下,就變得樂於享受並安於現狀,這也是他們喪失創造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歷史上的羅馬帝國、威尼斯王國、意大利王國皆是如此。盛極一時、風靡地中海的古希臘曾一度擊敗強大無比的波斯帝國,就是這樣的古希臘文明也歸於消亡。他們沒有敗給強大的敵人,而是敗給了驕傲的自己,敗給了自己所崇拜的已然過去時的豐富文化(失去了原先文明所具有的創造力)。樂成的經驗累積到一定程度,不加以進一步的創造或改良,就無法應對新的挑戰和障礙,因而衰弱甚至消亡就成了歷史的常戲。

如此就有人追問,難道沒有一直對各種榮耀和誇讚保持警惕之心的原創力之人嗎?歷史中不乏這樣的人。然則文明得以傳承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即是前後輩的人持續地發揮創造力。文明斷代進而衰弱的現象正是說明具有原創力的人自身創造力的喪失和後繼具有原創力之人的缺失。

讀史明今,個體的生活何嘗不是另一種簡短的歷史,也上演着興衰。從洪荒混沌到識得禮義技能,每一個進步都是創造力的再現。生活或者工作學習,若固步自封,停留在已有的成果上不思進取,則如逆水行舟。現有的經驗或者技能,並不足以完全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因而定期的更新知識體系和完善爲人處世方式,就顯得尤爲必要。

歷史研究的讀書筆記【二】

未曾接觸湯因比這句話的時候,一直沒有想到過,看了湯因比這句話,回頭想上一想,生活在經常打些無義戰的春秋時代,或周遊列國,或退而辦學,孔子一直在推銷和傳授他的治國方略和仁義禮智的理想,確乎不曾有過要實現政治統一的意思,孔子頭腦中未曾有過秦始皇和劉邦式的大一統思想,孔子那裏幾乎沒有什麼國家概念,從孔子周遊列國看,他甚至可以說是一個世界主義者,雖然他是魯國人,如果有哪個國家同意,他都願意去推行他的一些想法。也許用些力氣可以從《論語》以及和孔子有關的古籍中挖掘出一些“愛國主義”方面的東西,挖掘出來怕也總是勉強。

在孔子那裏,似乎並無“屈原”之用。這也許並不奇怪,孔子欲以“道德”約之以己,以“禮”約之以君臣人倫,他的着眼點在文明建設,而不在政治性的江山一統。春秋時候雖然時有不義之戰,但這些戰爭似乎多屬國與國之間利益情仇性的衝突,於華夏文明並無大的不利,沒有像戰國末期那樣把文明拖入悽慘的境地,而以同一華夏文明爲背景,人們在政治上分爲一系列相對獨立的國家,於文化乃至文明的發展和建設或許還有些自由爭鳴、相互促進的好處。越來越仰仗武力的戰國末期是讓人遺憾的,若非吞併之心使大地上到處都是硝煙,春秋戰國乃是中華文明史上非常輝煌的年代,真正的、到目前爲止也可能是惟一一次的“百家爭鳴”就出現在那時候,中國的思想在那時候非常活躍。湯因比說:“在公元前221年政治統一之前,中國早已實現了文化統一。在這方面,中國最偉大、最富創造性的思想文化運動發生在兵連禍接的春秋戰國時代,即完成政治統一之前。這是包括孔子在內的幾乎所有中國哲學學派奠基人所在的時代。”

湯因比認爲,中國最初擁有清晰的歷史記載的時間不早於公元前9世紀或者公元前8世紀。就我們所知——湯因比說——中國的夏代是傳說的朝代,亦即“無文字記載”的“前文明”意義上的“史前史”時代,商、周政權是真實的存在,這有商代刻寫在“卜骨”上的銘文和具有指導意義的同代文字史料爲證。即使這樣,湯因比指出,仍沒有證據表明,商朝政權是同秦漢王朝及其之後的各個化身一樣的政治實體。湯因比認爲,由始皇帝完成並經劉邦加以拯救的那種政治統一在中國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湯因比知道,他的說法是不爲中國學者所同意的。到了21世紀初,湯因比的說法可能就更不能爲中國學者所同意了。2000年,“夏商周斷代工程”發表了《夏商周斷代工程一九九六—二OOO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和《夏商周年表》,“這份《年表》定夏代始年大約爲公元前二O七O年,夏商分界大約爲公元前一六OO年,商周分界具體爲公元前一O四六年。又將具體的帝王年代從公元前八四一年向前推移到前一二五O年,即武丁元年。”(參見陳寧《“夏商周斷代工程”爭議難平》)

《夏商周斷代工程一九九六—二OOO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和《夏商周年表》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廣泛質疑,這個就不說了,倒是湯因比的一句話現在也可以拿來一用。他說:政治統一“這是後來的輪廓,在公元前221年以前尚未形成,只是從漢代起才被中國學者當作他們對整個中國歷史的解釋模式。結果,這個模式在不違背事實的情況下就不能適用於中國早期史。但中國的學者寧願違背事實,而不願放棄他們這種自成一體、先入爲主的解說”。

其實,即使承認湯因比的說法,也不會影響華夏文明的輝煌,多少國家並不用借光於歷史斷代。

研究一下湯因比的一些論述,也許對一些傳統觀念會有些震動。

歷史研究的讀書筆記【三】

第一部分作爲全書的綱領,指出了歷史研究的內容與意義。在陳述了以前不少歷史學家以國別史或地域史爲研究領域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後,提出了一個更加廣泛的新的研究單元:文明。爲進行研究,提出了三種基本的.模式範疇:希臘、中國與猶太三種文明模式,希望以此來理解所有的文明,這種模式的選擇基本是可以認可的。提到一個觀點:文明的識別標準有一條就是一個社會中一些人脫離經濟活動而存在。

第二部分開始嘗試解釋文明的起源。提出了挑戰與應戰這種模式作爲文明誕生的條件,文明作爲一種創造性的成果,在於人類成功地應對了外界的挑戰,而不是如平常所理解的觀念所說的環境是文明誕生的決定因素。挑戰越大文明的發展越大。

第三部分解釋文明的成長。提出將自決能力作爲文明成長的評價標準,成長不在於取得了多大成績,而在於文明處於一種動態穩定的發展過程中,創造性地應對了外界不斷的挑戰。而文明的停滯也是一種現象,原因就在於當一個文明成功應對了外部的挑戰之後,卻被牢牢地束縛在了某種環境中無法向前發展,無法提供更大的創造力與動力以促進文明的繼續成長。

第四部分解釋了文明的衰落。首先批評了以前的將決定論、宿命論等一些觀點作爲文明衰落的原因的解釋。文明的衰退在於沒有創造性地應對挑戰,而是沉醉在對過往成功應戰的崇拜中,喪失了創造力。一個社會中能夠成功對挑戰作出應戰的永遠只是少部分人,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少部分人的帶領下應對挑戰,這就有了機械性的模仿的存在。而當領導者失去了帶領大衆應付挑戰的能力同時又不願將領導權讓給真正有創造性的人時,社會中的許多問題都會出現,文明就此進入衰退。對過往的崇拜有各自形式:對短暫的自我的崇拜、對一種制度的崇拜、對暫時性技術的崇拜、對勝利的崇拜。簡而言之,崇拜是衰落的原因。

第五部分解釋了文明的解體。文明的衰落並不必然會引起文明的解體,解體包含着兩個過程:文明的衰落與文明的重生,有許多文明在衰落之後卻仍然長久地維持着,並沒有產生出新的文明,也就沒有完成解體。在一個解體的文明中,羣衆失去了領導,必需獨自應對挑戰,大部分無法成功應對,對現實感到無能爲力,無可奈何。此時內省的魔力會逐漸吸引他們,將失敗歸結爲內心精神的控制失敗,以此否認對外部世界的無奈感,爲此他們會努力內省,最終讓他們沉迷在對一種烏托邦的幻想中。但是這種處理方法終究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方法,也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

第六部分分析了大一統國家的一些特點並預測了在以後建立大一統國家的可能性。大一統國家的建立並非是一種創造性的存在,而是一個四分五裂的社會重新整合的結果,是文明解體的表徵,大一統國家的建立是一個國家統一其他國家的結果,戰勝的原因是之前的分裂已經讓整個世界分崩離析,無力再爭。這樣一個國家的建立是一種消極行爲,他的目的其實就是維持整個國家的統一與穩定,爲此他們會建立交通、語言、首都、文官制度等各種體制來保證其發展。這些體制的建立最終的受益者往往並不是統治者自身,而是宗教教會,不管是交通還是語言還是文官制度都促進了教會的發展,另外外部的蠻族也利用了這些便利條件,正是他們最終摧毀了大一統國家。大一統的國家毀滅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其內部對挑戰的無能爲力,暴力壓制那些創造性的個體,最終被日益發展的外部蠻族所毀滅。在預測將來世界性的大一統國家的可能性時,作者認爲是極有可能的,因爲以前的統一都是以武力爲依據,但是現在因爲核武器的存在,完全的戰爭將毀掉整個世界,這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 第七部分分析了大一統宗教。如上一部分所述,教會是大一統國家的最大受益者,但是絕對不應據此認爲宗教是大一統國家分裂的毒瘤。同時大一統的宗教也爲下一個大一統國家的建立提供了精神力量,但是這也並不是說宗教是文明的蝶蛹,結論主張它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形式。同時作者從人類精神需求的不可消滅性論證了宗教是不可能消失的,同時作者也認爲宗教不是對幻象的迴應,而是對實在的的迴應。

第八部分對歷史上處於英雄地位的那些蠻族進行了評價,大一統國家的毀滅並非蠻族的勝利,而是其自身的失敗,這些蠻族的作用就是掃帚,許多大一統國家被蠻族所毀滅,但是從沒看到某個蠻族能夠承擔起構建另一個文明社會的重任,這說明了蠻族的侷限性。他們被尊爲英雄,但實際上這只是一種幻象而非真實。

第九部分與第十部分分析了在歷史上各種文明相互接觸的一些結果並分析了造成這些結果的原因。這種接觸分爲兩上部分:空間上的接觸與時間上的接觸。空間上的接觸就是同一時代文明的接觸與融合,而這能否成功有許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全套照搬與完全抵制都是造成惡果的原因,在現代資訊時代文明的接觸更加頻繁,這些因素我們必須牢記。在時間上的接觸則是指某些已經消失的文明在後來的某一時期再度出現,對這種現象作者認爲這種文明覆興是不可能成功的,我們應該關注於現實問題,現實文明。而不嘗試去復興一個已經消亡的文明。

第十部分簡單談了一下爲什麼研究歷史。好奇心是進行歷史研究的前提,而歷史學家與收藏家的最大區別在於面對歷史資料,歷史學家嘗試去分析解讀這些資料,而收藏家只是好奇於收藏,行動是歷史學家的根本原則。

標籤:歷史 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