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關於名人名著的讀書筆記

關於名人名著的讀書筆記1

書名:《小王子》

關於名人名著的讀書筆記

作者:聖埃克絮佩裏

內容梗概:

本書的主人公是來自外星球的小王子。書中以一位飛行員作爲故事敘述者,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歷險。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視出成人的空虛、盲目和愚妄,用淺顯天真的語言寫出了人類的孤獨寂寞、沒有根基隨風流浪的命運。同時,也表達出作者對金錢關係的批判,對真善美的謳歌。 精彩片段

1.“所有的大人首先是孩子。其實每個大人都是由小孩子成長而來的。”

當我們長大以後卻總是要求孩子有成年人的思想和行爲,而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小時候可能也犯過錯甚至更嚴重,所以我們要珍愛那些小精靈,因爲童真只是在這個年紀。

2.“這位天文學家穿了一身非常漂亮的服裝,重新作了一次論證。這一次所有的人都同意他的看法。”

人們往往只看到那些表象,並沒有注意到實質。僅憑外表來斷定這些都是表面膚淺的,真正的重要的往往是內部。

3. “很簡單: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實質性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所有重要的東西例如音樂,繪畫欣賞之類的都不僅僅停留在表象,能打動人心的就是好的作品,就像《小王子》一樣,引起人們的共鳴纔是出色的作品。

4. “正因爲你爲你的玫瑰花費了時間,這才使你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 重要的東西都是以你爲它付出的多少來衡量的,只有辛苦才能明白有多重要。爲自己的理想,爲家人,爲愛,爲一切你覺得應該付出的東西做出自己的努力,汗水是它的價值。 5. “我太年輕了,甚至不懂怎麼去愛她。”

人總是因爲方式的不對而搞砸很多事情,也許本是好意,卻成了壞結果。所以當我們決定做某件事的時候,首先考慮別人的想法,是否違背別人的意願,並不是你想你認爲,去了解去問問,從他們口裏得到的答案纔是真正的別人所需要的。而這樣你也明白怎麼愛別人了。感悟:

作者聖埃克絮佩裏在獻辭中說:這本書是獻給長成了大人的從前那個孩子。童話描寫小王子沒有被成人那騙人的世界所征服,而最終找到自己的理想。這理想就是連結宇宙萬物的愛,而這種愛又是世間所缺少的。因此,小王子常常流露出一種傷感的情緒。

《小王子》讀書筆記

你知道,當你悲傷的時候,就會喜歡看落日了。

不知道爲什麼,我每一次看見即將落下地平線的夕陽,總會覺得很憂傷。那是無名的悲哀,說不出的感覺,也許只是純粹地對美好事物消逝的一種悲嘆。還記得,曾經因爲和媽媽爭吵,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一個人望着落日徐徐降下,忽然淚水就無聲地流下。悲傷的時候,我需要的是安靜,安靜如療傷,在清淨中想透徹了,就不再悲傷了。而夕陽正可以創造出一個柔和安靜的情境。

如果我知道一朵花——人世間唯一的一朵花,只長在我的星球上,別的地方都不存在,有一天早晨被一隻小羊糊里糊塗地毀掉,這樣的事難道不重要嗎?

我想,在大人的世界裏,只有事業是最重要的。他們可以爲了工作犧牲和家人的週末聚會,可以爲了工作放棄一段難得的感情,可以爲了工作不顧自己的身體。當有人勸說他們不要只想着工作時,他們會用“工作就是爲了以後的幸福”之類的藉口搪塞過去。

重要的,只是現在此刻的快樂。重要的,是時時刻刻的快樂。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快樂。

最重要的往往是很小的小事。

“爲什麼要喝酒?”小王子追問道。“爲了忘卻。”酒鬼答道。“忘卻什麼?”小王子動了惻隱之心。“爲了忘掉我的羞愧。”酒鬼懺悔着,垂下頭來。“爲什麼羞愧?”小王子很想幫助他。“因爲我喝酒。”酒鬼醉倒了,進入無聲的沉靜中。

人類總是這麼的矛盾,明明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可是還是

非要做不可。其實,這樣的矛盾並非純粹個人自願,而有很大部份是由於其他原因所逼迫的。就像上面的這一個酒鬼,他並不是想酗酒,他也清楚知道他不該這樣,他知道羞愧,只是他不得不這樣子。都說“借酒消愁愁更愁”,但還不是有這麼多的人借酒消愁。

我們都是生活的奴隸,只有努力,才能不做奴隸。生活將我們逼成這樣,我們只可以無奈。所以,這樣的矛盾,人類可能永遠無法擺脫。

對我而言,你不過是個小男孩,就像其他小男孩一樣,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對你來說,我也不過是隻狐狸,就跟其他千萬只狐狸一樣。然而,如果你馴養了我,我們將會彼此需要,對我而言,你將是宇宙中唯一的,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好像沒有人問過我,我是他的唯一嗎?一直都覺得這樣的問題很肉麻,也很不實在。因爲沒有一個人可以是另一個人的唯一。或許是我自己的觀念有點不正確,是我自己不相信罷了。我是缺少安全感的人,總是難以去相信其他人。所以,我自己也覺得我不能保證永遠是別人的唯一,未來太難預料了。如果自己做不到,會使對方傷心,自己又會內疚,這樣的話,我還是選擇不去承諾。

人們不再有時間去了解事情了,他們總是到商店裏買現成的東西,卻沒有一家店販賣友誼,所以,人類沒有真正的朋友。

是否覺得現代的生活越來越高科技,人們的腳步越來越快,人與人之間越來越遠?但是,起碼到現在這一刻,我還是很相信自己擁有真正的朋友。不過,我也覺得,如今的世界是太冰冷了。從小就

被人告誡,世界是殘酷的,要想站起來,就必定不要靠別人。只有自己最可靠,這個道理已經被灌輸了好多次。所以,我總是想不依賴任何人。當然,現在的我仍舊無法做到。

關於名人名著的讀書筆記2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經典的代表作.這本書在表面情節上與歷史的傳說並沒有多大的區別,講的還是丹麥王子爲父報仇的故事,其中充滿了血腥暴力和死

亡.正如劇中人霍拉旭所說: 你們可以聽到姦淫殘殺,反常修理的行爲,冥冥中的判決,意外的屠戮,藉手殺人的狡計,以及陷入自害的結局. 曲折選宕的情節,緊緊圍繞着復仇而展開.哈姆雷特從德國的威登堡匆匆趕回國內,是來參加他父親的葬禮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趕上父親的葬禮,卻目睹了母親與叔叔克勞迪斯的婚禮,這已使哈姆萊特疑竇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宮城堡的露臺上與父親的亡魂相見,亡魂哀訴,這樁暴行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所爲,並要他爲父報仇.至此,他開始了艱難的復仇歷程,與克勞迪斯展開了你死我活的較量.最終,向克勞迪斯發出了復仇之劍.

關於名人名著的讀書筆記3

.《簡愛》被萬衆所熱愛的,大約是其作者的自尊與平凡??或者說,是夏洛特的自尊與平凡。那是一個靈魂熾熱而外表簡單的女子。這一形象無疑是不朽的經典。可是與其夫羅切斯特一樣,這個形象始終在用一種類似於自傲的口吻言論??他們對於他人的鄙薄,多多少少,曾經使我快慰,現在卻令我不安。夏洛特託身於簡愛,這是我所知道的。但我所感覺到的是:她對於高層貴族的鄙薄與一種近乎敵視的態度,有些刻意了。反過來說,我從中讀到了自卑的情緒。

簡愛是個敏感而容易受傷的女子。開頭用了太長的篇幅來敘述她幼時的情景。但是我感覺到的是,在敘述簡愛這個人物時,夏洛特不曾將自己離開這個軀殼,所以她也沒有用全知角度敘述。如此一來,她所描述的差不多可以認定是她的意見。那麼,我在簡愛中,看到的是某種情緒化的自卑,而後是近乎於傳奇的愛情??惟其傳奇性,昭示了某種不真實與幻想性??和最後一個幾乎有點硬湊的結尾。她遇到了JOHN RIVERS。雖然前頭有筆,但還不是那麼自然。夏洛特對於簡愛的處理,開頭非常真實,中間段非常精彩,但是隱伏着不安,到了結尾,則幾乎歸於俗套??一個我料到的俗套。最後無疑是皆大歡喜,帶一點感傷。她的鋪墊和銜接很完美,幾感覺不到瑕疵。但是我隱約間感到的是,這是一個人間女子編造的故事。它已經缺少了令我戰慄的小說結構??更多的時候,我讀到了簡愛離開山莊,就沒再讀下去。如果我是夏洛特,或許我就會在那裏結束。因爲之後的一切,在我看來,比之於前,是很拙劣的。

關於名人名著的讀書筆記4

一個告別了武器的人,不是敵人的俘虜,就是愛的俘虜.我不是不善於自我保護,實在是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數據庫,已經不需要進入的密碼,隨時都可以開啟全部程序,可以讀出全部的檔案.我說的俘虜,就是這個意義上的俘虜.當我把自我放到陽光下的時侯,我明白從此不能有所僞裝,隱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當我意識到抗拒的無奈,有多少時間無可挽回,有多少記憶漸漸從內心淡出.說到底,俘虜就是一個不能抵擋傷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夠的勇氣放棄希望,必須承受生存的全部壓力.本來,在屬於個人的空間,可以沉浸於獨自的幻想,可以從塵埃裏開出虛擬的花朵.而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是連欺騙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斷地淨化內心世界.

關於名人名著的讀書筆記5

前陣子在書城買了本書,叫《滴水藏海》,裏邊有300個經典的哲理故事。現在我來品味一篇小故事,叫《命運》。

《命運》講的是連個孩子的命運,一個被高僧占卜爲“狀元”,另一個爲“乞丐”。二十年後,當初的“狀元”成了乞丐,而“乞丐”卻成了“狀元”。

上帝說:“我賦予每個人的天分之佔他命運的三分之一,其餘的在於他如何去把握。”

看了這段話,我很受觸動。把握,把握命運,多簡單的'字眼,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呢?不必埋怨自己的天分,更不必埋怨自己的命運,因爲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隨時都可以改變它的!只要你願意

關於名人名著的讀書筆記6

我是一個不愛看書的人,凡是好的書,壞的書,我都不愛看。要看也只是隨便翻翻,很少細緻地領會,然而《上下五千年》這本書卻深深地吸引了我,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數《烽火戲諸侯》了。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周宣王去世以後,兒子姬宮涅繼位,也就是周幽王。周幽王不理朝政,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打發人四處找美女。有位名叫褒某的大臣勸諫幽王,周幽王不但不聽,反而把褒某下了監獄。褒某被關了三年,褒某的家人爲了救他出來,就在鄉下買了一個挺漂亮的姑娘,教會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來,獻給了幽王,又爲她取名“褒姒”。幽王得了褒姒,十分高興,便把褒某放了。褒姒進宮後,沒有開過一次笑臉。爲了讓她笑,幽王出了個賞格,說誰讓王妃笑一下,就賞他一千兩金子。虢石父替幽王想了個鬼主意。周幽王聽了,便帶着王妃上了驪山,把烽火點了起來。附近的諸侯見了,連忙帶兵馬趕了過來,結果撲了個空,王妃見了果真笑了。諸侯們敢怒而不敢言,只好回去了。後來,犬戎兵真的打過來了,幽王立刻把烽火燒了起來,可是諸侯們因爲上了一次當,誰也不理會他們了。最後,周幽王被犬戎兵打得落花流水。

看了這個故事,我認爲周幽王是一位腐敗無能的君王,因爲貪戀美色,只爲王妃一笑,而亂燒烽火,因而失去了諸侯們的信任,導致最後連自己的性命都不保。從這個故事,我聯想到了一個小故事《狼來了》,故事中的牧童也不就是因爲失去附近村民們的信任,纔會讓狼吃掉了所有的羊嗎?由此可見,贏得別人的信任是多麼重要呀!我曾一遍又一遍地讀着這個故事,它令我想了又想。但每一遍都在告訴着我同一個道理,做人應該守信,失去了別人的信任,是很難挽回損失的!

關於名人名著的讀書筆記7

愛也徹底,恨也徹底.報恩也徹底,復仇也徹底.這就是在我讀完《基督山復仇記》後最大的感受.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報仇也是需要養精蓄銳的,並不是憑着一時的心緒就可輕舉妄動的.而基督山伯爵,則是最具體的用自己的行動闡釋了這句俗語的.在經歷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後,他的人生要義就是找尋曾經的親人,曾經的恩人和曾經的仇人.在確認了所要尋找的人以後,他並沒有如我們在武俠小說裏所見的那樣,於恩人抱拳雲赴湯蹈火,再所不惜,於仇人一劍刺死.他選擇了他自己的方式.對曾經有恩於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援着,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卻從來不讓他們知道其實自己就是爲了報恩而來.如果說他的報恩令人感動,那他的復仇則是如此的淋漓盡致,在我們也有幾度的叫好後不免有點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