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五年級的童年讀書筆記怎麼寫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的童年讀書筆記怎麼寫,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的童年讀書筆記怎麼寫

五年級的童年讀書筆記怎麼寫1

讀了高爾基的《童年》之後,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小說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環境是讓人心酸的,他三歲上父親生病去世了,便跟着媽媽來到外婆家。外公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兩個舅舅也同樣是粗暴、自私的人,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是這樣。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糟蹋:外公經常痛打外婆及孩子們,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覺,結果大病了一常在這樣黑暗的的環境下,誰能不覺得恐慌和不安?我讀了之後心情非常壓抑。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阿廖沙的心靈會不會也被玷污?但幸好這世界也不都是醜陋不堪的,他的身邊還有外祖母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着,他們給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並相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是屬於光明的。其中,外祖母就是他的太陽。外婆總是用她的溫存用她的寬容給予阿廖沙愛的種子,種子發芽了,長成了參天大樹,有了羽翼的保護,阿廖沙的世界就不會再任憑風吹雨打了。外婆用她的愛撫慰了他心靈上的創傷,而真正教他做一個正直的人的是老長工格里戈裏,當然那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小茨岡”也同樣教會了阿廖沙如何面對生活的艱難。但他卻被兩個舅舅給害死了。高爾基在作品的開頭就寫到:“有時連我自己也難於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

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辯駁、否認,因爲在那‘一家子蠢貨’的黑暗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黑暗的另一面,還有一種叫做光明的東西在那隱隱發光。所以高爾基又感慨地說:“她(外祖母)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斷的線把我周圍的一切連結起來,織成五光十色的花邊……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的。”

只要還對光明充滿希望,那麼,這一點點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無限大,直至灑到每一處陰暗的角落!而我所要說的就是不要對任何不堪的現實失去信心,難免會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絕望,但請你相信,黑暗過去之後,太陽總會出來!只要你仍能保持不滅的信心,即就是你眼前可能還是黑暗,即就是你的生活還有悲傷,但你堅持讓自己做一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人。

五年級的童年讀書筆記怎麼寫2

我在假期裏有幸讀《童年》這本書。《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的第一部,主要講述高爾基幼年時期三歲至十歲這段時間生活的斷面。

本文的主人公阿廖沙三歲喪父後被接到外祖父家。他的外祖父和兩個舅舅都是性情暴躁、乖戾、貪財、自私的人。他的家裏瀰漫着人與人之間的熾熱的仇恨之霧,大人都中毒,連小孩也熱烈的參加一份。兩個舅舅爲爭奪財產,每天打得頭破血流。他們的妻子和徒工也被他們害死。阿廖沙每天過着心驚膽戰的日子,只有他的母親和外祖母疼愛他。

這本書獎的就是阿廖沙在這個環境中生活的事情。阿廖沙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時,雖讓他在黑暗的生活中度過自己的童年,但是他並沒有被黑暗的醜事和腐蝕人的靈魂的惡勢力所壓倒,反而他鍛鍊成長爲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自信的人我想這與他的頑強毅力是分不開的,難道他的這種品質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遇到點困難就害怕,就知難而退。就拿做題來說吧。每次一遇到難題,只是泛泛的看一眼就說不會,而沒有仔細去理解它。最後,不是抄別人的,就是扔不做。那時,我們爲什麼不去想想高爾基小時候呢?他遇到困難是怎樣克服的。我們爲什麼不像他學習呢?

《童年》這本書主要揭露和批判當時俄國幾十紀形成的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及精神特徵,鞭打小市民的卑鄙靈魂。我想我們應該廟是那些卑鄙的小人,而尊重正直善良的人,最後我要說的是:“黑暗終究會過去,我們向着光明而奮鬥吧!”

五年級的童年讀書筆記怎麼寫3

天空中烏雲密佈,大地一片黑暗,似乎不會再有光明出現了。許多人在這樣的環境裏沉淪。高爾基生活在那樣的社會裏,讀者不免爲他擔心:童年的高爾基會不會同樣沉淪在那個社會呢?

事實證明,人們的擔憂是多餘的。他並沒有在黑暗中沉淪。他的身邊有許多光明的火種,讓他能夠看到光明的前景。藉着這些火種,他後來成爲了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那麼,那些光明的火種都是什麼呢?

讀了著名無產階級作家高爾基的鉅著——《童年》後,書中的每個情景都不時地在我腦海裏浮現,令我不得不隨着情節的基調而改變心情。

書中有一個小人物令我難忘,那就是主角阿廖沙在外祖父家最真心的朋友——伊凡。伊凡有個別名叫“小茨岡”。小時候因爲家裏窮自己的親生父母養不起他,就把他丟在阿廖沙外祖母的門口。仁慈的外祖母不但把他收留,而且還把他養得結結實實的。當阿廖沙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善良、樂觀,富有同情心的小夥子了。每當脾氣暴躁的外祖父要毒打阿廖沙時,他總是伸出手臂爲阿廖沙阻擋;在阿廖沙外祖父家他總是幹最重最累的活。“小茨岡”是聰明的、機智的,

也是善良的,但是他的一生都在一個勾心鬥角的家庭裏,聰明才智得不到發展,一個人才就這樣被埋沒了。在那個爾虞我詐的家庭裏,伊凡最終還是得不到關懷與信任,在一次背十字架的過程中,被兩個舅舅害死,可憐的“小茨岡”就這樣去世了。

我在書中看到,外祖母給了他許多幫助。作爲一個貫穿小說始終的人物,外祖母一直對他充滿關愛。外祖父第一次打他時,外祖母便奮不顧身的保護高爾基,撫平高爾基的身體與精神創傷。外祖母還經常給他講一些優美的故事。其中包含了一些人生哲理,引起了童年高爾基的極大興趣。這顆顆光明的火種照亮了高爾基前進的道路。

我在書中看到,外祖父家的僱工戈裏和“小茨岡”同樣給他帶來了光明。他們二人都十分友善,待人很和藹,讓人感到無比親切。他們也都是非常正直的人,常與童年高爾基促膝長談,給予了他許多關懷,爲他講述做人的道理。正是他們的話語讓童年高爾基能正確分辨真、善、美與假、惡、醜。一句句充滿哲理的話語給他指明瞭方向,讓光明的火種擦出了火花,照亮了他的'人生,他們也就成了高爾基人生道路上的好朋友。這兩顆光明的火種對高爾基而言無疑是最爲明亮耀眼,光彩照人的。

我在書中看到,除了他們,還有許多光明的火種照耀着童年的高爾基。比如他的外祖父在心情好的時候會教他識字、唸書,對他進行了啓蒙教育;比如他曾經的鄰居“好事情”,讓童年高爾基有了對生活的追求和對知識的渴望;比如他在上學期間遇到的一位主教,在別人嫌棄他時,這位仁慈的主教鼓勵他,給了他繼續向前的信心;比如和他一起撿破爛的幾個小夥伴丘爾卡、維亞希爾、雅茲等,儘管家中都一貧如洗,卻都不貪婪,他們之間依然互相幫助,互相關懷,這讓童年高爾基感到了友愛,學會了分享……衆多光明的火種聚在一起,燃起了熊熊的火焰,讓光明充滿了他的全身。

五年級的童年讀書筆記怎麼寫4

《童年》就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爲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說,其他兩部小說分別是《在人間》和《我的大學》。

《童年》講述的是阿廖沙,阿廖沙是高爾基的乳名,他從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說從“我”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生動再現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後來外祖父開家染坊,可是隨着家業的衰落,外祖父開始變得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而且他還狠心地剝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謝因爲染壞一匹布,竟被外祖父打得昏死過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樹枝抽得失去知覺。而且外祖父還私下放,甚至慫恿他的幫工們去當小偷偷東西。兩個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整日爲爭奪家產爭吵鬥毆,瘋狂虐自己的妻子。在這樣一個瀰漫着殘暴仇恨的家庭裏,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和醜惡。

就算是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環境裏,阿廖沙也不缺乏溫暖與光明。這就是以外祖母爲代表的另外一些人,另外一種生活,另外一種燦爛的'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着聖徒一般的寬大胸懷。她如一盞明燈,照亮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靈。

她還經常講一些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民間故事給阿廖沙聽,她對阿廖沙的影響,正如高爾基後來寫的那樣:“在她沒有來之前,我就像每天都躲在黑暗裏睡覺一樣,但是外祖母的出現,把我給叫醒,而且把我領到嚮往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滋潤我,使我充滿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另外,還有樂觀純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裏、現身於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都給過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援,使他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敢和信心,並逐漸成長爲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五年級的童年讀書筆記怎麼寫5

《童年》一開頭就寫了父親的死狀——“在幽暗的小屋裏”,父親穿着白衣裳躺在地板上,母親跪在那兒,用梳子梳父親的頭髮,且她“上身沒穿衣裳,下半身圍着紅裙子”。父親的死對她的打擊是巨大的,連打扮都懶打扮了,甚至“老是自言自語,聲音粗重而沙啞,她的灰色眼睛腫得彷彿要融化似的,大滴大滴的淚水往下滾。”她心裏的痛苦和難受怕是別人所不能理解的。“聲音粗重而沙啞”說明她哭的時間又長又久。“灰色眼睛腫得彷彿要融化似的”表明她內心的悲痛,傷心欲絕。

在這樣一個悲傷的、不同於平常的日子裏,外祖母給“我”的印象卻是可愛的,友善的,親切的。“她長得圓圓的,頭大眼睛也大,鬆軟的鼻子挺可笑,她穿一身黑衣裳,整個人都是柔軟的。”長得特別,說起話來又親切,又快樂,又流利,“從見到她的第一天起,我就和她要好了”,可見外祖母的魅力是多麼大。“我”希望她能把“我”帶離放着父親屍體的房子,這間房子裏的一切都令“我”不安。

門外站着鄉下人和警察,警察在催促着。這時,母親費勁站起又馬上坐下去,仰面倒在地板上,聲音可怕地趕“我”出去。而外祖母則在她身邊爬着,嘴裏念着“聖母保佑……”她們在父親身旁的地板上忙成一團。父親“看着”她們忙亂,好像還笑着……忙了很久,一個小男孩出生了,出生在父親屍體的旁邊。父親剛去世,弟弟就在這間連父親屍體還未來得及下葬的房子裏出生!真不敢相信,一個剛死去,一個剛出生,生與死就這麼聯繫在了一起,弟弟的以後會怎麼樣呢?

父親下葬了,是雨天。坑裏全是水,裏面還有幾隻青蛙。一切是多麼淒涼。看到場面“我”卻不想哭,外祖母善解人意並沒有逼“我”。外祖母陪“我”回去,“我”問起那幾只青蛙,外祖母說上帝會保佑它們。無論是誰,都沒有這麼親熱,這麼頻繁地念叨着上帝。可見外祖母是個擁有強大精神力量的人,這股力量會幫她度過許多難熬的時刻。

“我們”要走了,離開這個地方,回母親的家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