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關於西遊記的小學讀書筆記

關於西遊記的小學讀書筆記1

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西遊記,我愛不釋手的看着。

關於西遊記的小學讀書筆記

《西遊記》是我國名著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著名文學家吳承恩。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鬥。與掌握三界的玉皇大帝敢鬥,真稱得上“齊天大聖”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鬥,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孫悟空那種正義大膽、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

說到豬八戒,他可沒有孫悟空那樣的氣度,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鬥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伺機報復孫悟空;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裏。他的毛病實在多。雖然他這樣,但人們還是很喜歡他。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唐僧曾經被人們說成軟弱迂腐,但他並沒有失去信心,一直堅持不懈。最後終於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

關於西遊記的小學讀書筆記2

我寒假讀了一本書是《西遊記》,那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很多人熱愛它、喜歡它。這本書主要是講唐僧受唐王委託,觀音指點,前去西方印度拜佛求經,在路上一共收了三個文武雙全的徒弟,一共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取得真經的故事

這本書每集都很精彩很好看,我就先介紹些我在書中比較喜歡的吧。“平頂山八戒被擒,蓮花洞悟空盜寶”那集是講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了平頂山,山上蓮花洞內的妖怪知道後,親自出馬去捉拿唐僧,他們捉住唐僧後就立刻打道回府。悟空從兩個巡山的小妖手中騙到了那兩個妖怪的寶貝,最後打敗了那兩個妖怪,太上老君便將它們收服。

這本書寫得很有趣,書中的景物也描寫得栩栩如生。每次孫悟空打妖怪也寫得很好玩、精彩。還有豬八戒,每次偷懶被孫悟空整也很逗,我還覺得沙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挑着擔子也挺命苦的。但是,覺得最有想像力的是作者,因爲是他寫出了這本老少都喜歡的書。

關於西遊記的小學讀書筆記3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明代出現的長篇神話小說。它講述了唐三藏與徒弟西天取經的故事。這星期,我正式捧起了這本流傳至今的文化寶庫,開始我的“西遊”旅程。

《西遊記》中的前幾回都講了膽大的孫猴子的神奇出世和他修煉的過程。不過,最有趣的還是著名的“大鬧天宮”啦!

孫悟空上了天宮,玉帝奈何不了他,就封他做了個有官無祿的“齊天大聖”。一根筋的孫猴子哪知道玉帝的詭計,高興得不得了。當他從一個仙女的口中得知王母要辦蟠桃大會卻沒有邀請他時,他氣憤得不得了,決定要去這個蟠桃大會上鬧一鬧。

孫猴子去了蟠桃大會上,偷吃了八珍百味、仙丹,偷喝了玉液瓊漿。醉意未了,想起了王母,怕王母懲罰他,就匆匆逃下界去了。

孫悟空膽大的行爲讓我覺得他真是做事不想後果,如果他得知他會爲這個行爲作出五百年的代價,相信他一定不會這麼魯莽了。我一定不能像他學習,凡事要再三思考下才能作出決定,否則,有些事做錯了就無法回頭。

關於西遊記的小學讀書筆記4

在暑假中,我重溫了《西遊記》這本書,這本書中的神話人物讓我沉浸在美妙而傳奇的故事情節中,不由得感想連篇。

孫悟空對自己的師傅非常忠誠,有一次唐僧誤會了孫悟空,要趕走他,孫悟空臨走時給唐僧磕頭,唐僧扭過頭去不看,孫悟空就變了一圈猴子給唐僧磕頭。走後他去了觀音菩薩那,沙師弟在唐僧遇險後去找菩薩,當孫悟空得知後又立馬回到了凡間救出唐僧,和他們一起去取經。在機智勇敢的猴哥,胖嘟嘟的豬老二和憨厚的沙師弟的陪同下唐僧取得真經,普度衆生。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深深地意識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與磨難只要我們團結一心,不怕困難,不像豬老二似的老喊着散夥,我們就可以像孫悟空除怪似的除掉困難。

還有就是看人不能看表面,在西遊記中有許多妖怪扮成人惹得唐僧的同情,唐僧還真就相信了,可孫悟空用火眼金睛識破了他們,就想訓它們,唐僧卻念緊箍咒,並趕走了孫悟空。我有時真覺得唐僧真笨。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正是如此嗎,有一些壞人裝成好人的樣子騙取錢財,我們應該善於分辨人的好壞,練就一套我們自己的火眼金睛。《西遊記》不僅故事情節好看有趣,還蘊涵着一個道理,把它稱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簡直就當之無愧。

關於西遊記的小學讀書筆記5

放暑假了,我閒着無聊把《西遊記》看了一遍,它是一本神話小說,寫的是唐僧和徒弟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一路來他們打敗了許多妖魔鬼怪,歷經了千辛萬苦,堅持不懈,終於取得真經的故事。

書中有慈悲仁愛的唐僧;有好吃懶做的豬八戒;還有憨厚老實的沙和尚;更有機智勇敢的孫悟空。其中我最喜歡神通廣大的孫猴子,有一次孫悟空去龍宮借兵器,拿一根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像玩玩具一樣玩得那麼輕巧,那麼靈活自如,他還會翻跟頭、筋斗雲、七十二變……都讓我十分佩服,它不僅十分厲害,還特別頑皮可愛,就拿那一次來說,豬八戒有一個大西瓜,把西瓜分成了四塊,本想大家一起吃的,結果不知不覺自己把這些西瓜全部吃光了,孫悟空看到了十分生氣,用法術把西瓜皮變到了豬八戒的腳下,害得它連摔四個大跟頭,摔得鼻青臉腫,好不可憐……讀到這個地方時,我忍不住笑出了眼淚……

讀完這本書,它讓我感受到了團隊精神的可貴,唐憎的堅持、仁慈、善良、包容;孫悟空的勇敢機智、神通廣大;豬八戒的好吃懶、搞笑;沙和尚的任勞任怨……無一不讓我深深的震憾與感動。而從這個故事中,我也懂得了一個道理——我們在人生的成長道路上,不一定會一帆風順,也許會遇到許多的困難與挫折,可是我們要學習他們取經一樣的精神,要克服重重困難、不氣餒、不放棄、才能取得自己的真經。

關於西遊記的小學讀書筆記6

說到名著,我讀了幾本,過足了讀書癮,《西遊記》就是其中一本。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主要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突破重重困難,最後取得真經的故事。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彷彿成了他們師徒中的一員。當孫悟空打敗妖精時,我總會爲他們歡呼;當孫悟空受到冤屈時,我也會感受到一種深刻的共鳴……我同他們一起經歷困難,體驗成功。

讀完《西遊記》,我想到了學習。學習就好像是要去取得真經。在學校裏,有着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像豬八戒,好吃懶做,做任何事情都馬馬虎虎;有的則像沙僧,誠懇老實,踏踏實實;有的像孫悟空,活靈活現,足智多謀;有的像唐僧,心地善良,永不氣餒。若我們在學習上能個個都是唐僧,孫悟空,沙僧,有着對學習的執着,有着像他們那樣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那一定會取得成功。

《西遊記》讓我懂得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陽光總在風雨後。幹什麼事只有克服重重困難,纔會有收穫。

關於西遊記的小學讀書筆記7

在暑假裏,我閱讀了《西遊記》。它是古代作家吳承恩寫的一部神話故事小說,主要寫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四人當西天取經的故事。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孫悟空。他會七十二變、嫉惡如仇、懲惡揚善。

在白虎山上,有一個妖怪叫白骨精,白骨精聽說吃了唐僧的肉便可以長身不老,於是三番兩次的變化來戲弄唐僧。第一次變成了一位村姑,第二次變成了一個老婆婆,第三次變成了一個老公公,但都被孫悟空識破了,都將其一一打死了。但唐僧卻認爲他在傷害平民,唸了幾十次緊簪咒,還讓他回到花果山。可孫悟空沒回去多久,唐僧就被妖魔給抓住了,這時唐僧才意識到孫悟空的正確的意見和做法。最後豬八戒請回了孫悟空,消滅了妖怪,繼續向西天前進。

到了火焰山,唐僧四人被熊熊大火給困住了。當地的土地爺爺告訴唐僧四人只有借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把火扇滅才能過山,於是孫悟空便找鐵扇公主借扇子,但鐵扇公主不願意將扇子借給他們。第一次借到了,但卻是一個假扇子,讓孫悟空燒了一些毛髮,第二次孫悟空拿到了真扇子,可卻被牛魔王巧妙的騙走了,最終孫悟空在哪?太子的.助力下制服了牛魔王,獲得了芭蕉扇,撲滅了火焰山的烈火,使周圍的百姓不用再受乾旱之苦。

唐僧師徒四人經過千辛萬苦,千難萬險,克服重重困難,戰勝了一個個妖魔,纔到達了西天取得了真經。

我們在學習上也要向孫悟空學習,攻克學習上的難點才能取得好成績。

關於西遊記的小學讀書筆記8

你最喜歡的書是什麼書呢?我最喜歡的書就是《西遊記》了。是明代作家吳承恩的著作,是根據唐代的玄奘到遙遠的古印度天竺去講述佛教的事而改編的。裏面又加上了機智靈巧,能七十二變的孫悟空;懶惰貪吃、忠心耿耿的豬八戒;任勞任怨、一心向佛的沙和尚。他們共同保護他們的師傅—唐僧去印度取得真經,在我國佛教史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

他們取得真經靠的什麼?我認爲靠的是頑強的意志、堅持不懈的精神,大慈大悲的胸襟,才能到達遙遠的古印度。他們一路上遇到的困難和坎坷無數,他們只有依靠這種精神才能戰勝一切,越過陡峭的大山,跨過寬廣的大河。

只因爲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具有高超的武功和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在辨別什麼是妖怪,什麼是普通的凡人,孫悟空與唐僧彼此間產生了許多矛盾和誤解。

比如說,《西遊記》中最精彩的片段是《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非常狡猾,他想長生不老,就想捉住唐僧吃唐僧的肉。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想借助孫悟空不在這一機會對唐僧痛下殺手,因爲唐僧一向是以慈悲爲懷,所以這個辦法成功率很高。果然孫悟空去爲唐僧化緣了,白骨精發現這是天賜良機,便變作一個年滿十八歲的女子走到了唐僧面前,用花言巧語哄騙了唐僧和剩下的兩個徒弟。剛要下手,孫悟空就回來了,他用火眼金睛認出來是白骨精舉棒便打,不料,白骨精把假屍留下,真身回到了白骨洞。唐僧本想把孫悟空趕走,在兩位徒弟的勸說下,孫悟空便留了下來。故事中唐僧第一次誤會了孫悟空。接下來,白骨精接二連三的變化,都被孫悟空識破。到了第三次變化,孫悟空忍無可忍。舉棒打死了白骨精。唐僧以爲孫悟空接二連三的行兇,把孫悟空趕走了。這次唐僧真的誤會了孫悟空,本來孫悟空的目的是保護唐僧,沒想到卻錯以爲行兇殺人。

只因爲孫悟空有火眼金睛,而唐僧卻沒有,所以彼此間產生了很多矛盾,很多誤會。

《西遊記》這本書對我的啓發很大,它讓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堅強的意志和寬容別人的精神。讓我們大家一起向他們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