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永別了武器》讀書筆記範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永別了武器》讀書筆記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永別了武器》讀書筆記範文

《永別了武器》讀書筆記1

讀了《永別了,武器》使人明白戰爭是一個屠宰場,人們在戰爭中看不到任何光榮、輝煌的事。

這部作品在美國當代戰爭題材作品中有着一定地位,在紛繁複雜的新世紀,我們可以從它得到很多有益的啓示和借鑑,戰爭是人類文明史不可分割的部分,幫助我們解讀歷史,認識人類發展的軌跡。他在作品裏主人公的勇敢與情感中表現了對人性的尊重。從某種意義上說,和平也是由戰爭收穫來的,戰爭的勝利不僅表現在戰爭本身的勝利,也表現在一種自由民主對一種邪惡專制的勝利,從而使其走向理性的道路。人類歷史本身就是一部戰爭史,期間發生的一切事件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戰爭二字的含義較爲寬廣。

如今提倡和平與發展的氛圍下,怎樣看待戰爭這個概念以及它的生存和發展,是我們每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所不斷探索和實踐的課題。海明威擅於描繪戰爭,讀了《永別了,武器》使人明白戰爭是一個屠宰場,人們在戰爭中看不到任何光榮、輝煌的事。揭示了那場荒唐戰爭留給青年一代難以癒合的精神創傷。這部小說在美國兩次被拍成電影,在世界許多大學成了專門研究的課題、作品讓人們感覺到美與惡,給人以感情上和意識上的認可與否定。在歷史發展長河中,它依然煥發着永不泯滅的光輝,在我們的精神裏共鳴。海明威不是一個社會主義者,對戰爭除了詛咒之外無法指出消滅帝國主義戰爭的正確途徑,關於全世界人民如何團結起來徹底消滅帝國主義戰爭根源這一點在他的作品中沒有體現,給讀者留下一些遺憾。

一個告別了武器的人,不是敵人的俘虜,就是愛的俘虜。我不是不善於自我保護,實在是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數據庫,已經不需要進入的密碼,隨時都可以開啟全部程序,可以讀出全部的檔案。我說的俘虜,就是這個意義上的俘虜。當我把自我放到陽光下的時侯,我明白從此不能有所僞裝,隱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當我意識到抗拒的無奈,有多少時間無可挽回,有多少記憶漸漸從內心淡出。說到底,俘虜就是一個不能抵擋傷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夠的勇氣放棄希望,必須承受生存的全部壓力。本來,在屬於個人的空間,可以沉浸於獨自的幻想,可以從塵埃裏開出虛擬的花朵。而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是連欺騙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斷地淨化內心世界。

《永別了武器》讀書筆記2

永別了武器,是海明威早期的作品,這本自傳似的'小說發表於1929年。作品的時代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膠着時期,在意大利發生的故事。主人公亨利中尉,是一名美國志願者,參加盟國與德國的戰鬥。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站在盟國一方,抗擊德國陣營。

亨利是戰地醫院救護車隊的中尉,負責戰地救護。非作戰人員亨利一直沒有體驗到戰爭的殘酷,並在醫院裏談起了戀愛,與英國籍的女護士凱瑟琳相好。

此時,德軍開始了進攻,亨利中尉帶領救護隊投入前方的救助行動。正等待開飯時,一顆炮彈落在附近,亨利被炸傷了左腿。還沒開始就被救護送到醫院,中尉就這麼窩囊地退出戰鬥。

在米蘭養傷期間,剛巧護士凱瑟琳也被調到米蘭亨利住的這家醫院,上帝視乎很眷顧亨利中尉。前方戰火紛飛,後方兩位異國參戰青年男女在米蘭醫院纏綿。整個養傷期間,有美國的家人給他寄來大把的美金,讓亨利可以在米蘭看畫展,聽歌劇,參加派對,亨利享受着浪漫地愛情,生活富足而奢侈。

腿傷痊癒了,職責所在的亨利必須重返前線。離開米蘭之前,亨利在凱瑟琳陪同下去槍店買了支勃朗寧槍,爲了凱瑟琳,必須活着回來。不知道是否因紅十字的緣故,軍銜中尉的亨利居然沒有配槍,要自己花錢買。

武器,出現了。帶着這把槍,和對凱瑟琳的依戀。亨利投入了前線的救護工作。戰場局勢對意大利不利,潰敗發生了。

亨利帶着兩臺救護車混雜在撤退的大隊裏緩慢撤退。道路被擁擠的隊伍堵塞着,幾天沒有走多遠,這樣下肯定沒出路,亨利決定帶着車輛離開大路,尋找別的出路。在路上碰到三個掉隊的散兵要求搭車,中尉大方地接納了。撤退中,汽車不幸陷入泥濘。亨利中尉命令散兵們下來推車。盡努力,車子還是無法擺脫。其中一個士兵覺得跟着車隊也沒前途,決定逃跑。亨利中尉拔槍阻止,散兵不聽從命令,繼續離開。亨利中尉開槍射擊,將這逃兵擊斃。這是亨利幾年戰爭中唯一的戰鬥,打死的是自己人。

武器,終於殺人了。車輛無法繼續前行,只好棄車徒步。驚險重重後的他們還是回到了大路,潰敗的隊伍蜿蜒爬行,亨利帶着殘兵跟着人流來到一座橋上。

橋,憲兵把守,經過的軍官一律接受檢查。此時,亨利看見一名上校正在被憲兵隊長審問,說戰爭失敗就是當官的無能,要爲失敗負責。“拉出去,槍斃”一聲令下,上校立馬被行刑隊拉到橋邊。亨利看到這位上校木訥地站着,被一排子彈射進了他的胸膛。

沒過多久,亨利中尉被帶到憲兵隊長面前。憲兵隊長認定亨利是奸細,或許因爲他的外國人身份,或許是身上這把非軍方配給的槍。於是,亨利中尉被拉到橋邊執行槍決。亨利中尉腦子裏轟的炸了,怎麼會這樣?再也見不到凱瑟琳了,求生的慾望讓亨利中尉縱身一跳,跳入了滔滔大河。嗖嗖地子彈沒能射中,亨利在上帝的眷顧下死裏逃生。

還是這把槍,差點要了他的命武器。跳到河裏的亨利順流漂到下游的岸邊,幾經周折爬上貨物列車來到了米蘭,她找到了凱瑟琳,告訴了逃跑的經過。而凱瑟琳告訴亨利,她懷孕了,亨利要當父親。他們知道,逃兵被抓到結局仍然是槍斃,逃跑是她們唯一的選擇。逃跑的經歷非常曲折,幸運的亨利還是逃到了中立國瑞士,亨利美國人、凱瑟琳英國人的身份讓他們在瑞士能用旅行者的身份安頓下來,等待孩子的出生。

故事的最後,亨利沒能如願。凱瑟琳逃離了戰爭,卻沒有逃過命運的選擇,她在瑞士難產,一屍兩命,亨利孤身一人回到美國。

厭戰情緒瀰漫着整本書。戰場尋找寧靜的生活,卻悲劇環生,最後留下孑然一身,獨自忍受戰爭留給他的無盡傷痛。對和平生活的嚮往,活下去是海明威的主基調。

從這本書,我喜歡上海明威的筆調,喜歡他的語言風格以及講故事能力。主人翁的命運讓你牽掛,故事場景描述很到位,只有親臨過,纔會有如此真切地描寫。讀文學大家的作品,是一種享受。不需要速度,需要你沉浸在書裏,感受着作者的脈動,跟着情節起伏跌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