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擺渡人讀書筆記

擺渡人讀書筆記1

花了兩天看完了這本書,情節的設定讓我爲之一嘆,很顯然,這不是一本你能夠輕易放下的書。

擺渡人讀書筆記

它透過15歲少女迪倫的視角來解析如何去愛,具有史詩般的質感,驚心動魄。

迪倫認爲自己在吉斯夏爾中學沒有真正的朋友,裏面全都是一羣白癡,而與母親的無話可說更讓她缺乏友情和親情。所有,她踏上了火車去見他的父親,然而一場意外發生,她遇見了崔斯坦,一個跟她年紀相仿的男孩。由此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愛戀。

他們一起穿過了荒原,在魔鬼的重重阻礙下,最終到達了分界線。在他們穿過荒原時,,遇到了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小女孩,這個情節讓我印象極爲深刻。迪倫不能眼睜睜的看着她被魔鬼拖下,不顧生命危險去救了她,讓崔斯坦受了傷。而正是因爲這樣,崔斯坦意外發現自己好像變成了人。他們最終也肯定了對對方的愛。迪倫把荒原當成了家,因爲有崔斯坦的存在。所以她最終回到了荒原,找到了崔斯坦,併成功回到了火車上。

最終迪倫的不放棄和堅持使他復活,而崔斯坦對迪倫的愛也令他變成了人,最終在一起。

崔斯坦缺失的正是迪倫的果敢和堅持,也是因爲迪倫的堅持和他對迪倫的愛縱然她一次次的決定,最後完成了從未有人試過的方法-----沿着路往回走。

這本書對我的心靈產生了極大的震撼,它之所以被被譽爲令千萬讀者靈魂震顫的心靈治癒小說。不僅僅在於結尾的設定,也在於他們穿越荒原的行徑和做法,崔斯坦拼死去保護她所愛的人。

下面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幾段話:

我用最適合的相貌出現在每個靈魂面前,在遇到下一個靈魂之前,我一直保持這樣的相貌。我不知道自己遇到第一個靈魂之前是什麼模樣。如果我真的存在,我的存在也是因爲有你們的需要。

崔斯坦此時反而猶豫起來。看不到她那雙像大森林一樣深邃的碧眼,疑惑頓時又浮上了心頭。這樣做不對,這樣做是不被允許的。他對她的所有好感都是錯誤的,他不應該放縱這份感情,這是不應該發生的。然而他還是愛了,他渴望體驗人類爲之生、爲之死的那種奇妙的愛情,這是他唯一的機會了。他緩緩閉上眼,在迪倫脣間留下了一吻。

睡意如帷幕般一點點籠罩着她,她聽到風在搖搖於墜的破牆間迴旋激盪。雖然她感受不到風吹過時的寒氣,但她聽得到風呼嘯着穿過罅隙與裂縫,想要鑽進屋裏時的嗚咽聲,這聲音聽起來非常古怪嚇人。她不安地顫抖起來,但趁着崔斯坦沒注意,她儘量控制着身體,不讓自己抖得太厲害。

動物的哀號聲越來越響亮,離他們越來越近。現在噪聲持續不斷,已經交織在一起。迪倫猜不出到底有多少野獸包圍了他們。儘管她的眼睛左一眼右一眼地瞥,但始終沒看見一隻狼。不過,他們快要到了,他們就要成功了。頭天晚上他們不得已留宿的小屋簡直破敗不堪,這間木屋看起來要比那間堅固多了,她不禁心中一喜。他們現在距離小屋已經近在咫尺了,迪倫幾乎能看到自己那張受驚嚇的臉映在窗玻璃上的倒影。

擺渡人讀書筆記2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

很久沒有一本書能讓我興趣盎然地拿起,意猶未盡地放下,然後還能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但是《擺渡人》做到了,起碼對我來說是這樣的。

網上把這本書定義爲心靈治癒小說,我覺得不夠準確,因爲它更像是一本勵志小說,它告訴你什麼是生活,教你如何去生活,更重要的是,它教你如何勇敢、堅強地去生活。

在小說裏,人死了之後,靈魂擺渡人就會帶着你穿越一個個荒原,護送你到另一個世界的邊界。在穿越過程中,你會遇到無數的惡魔,如果被惡魔抓住了,你就會灰飛煙滅。到達另一個世界後你將過上你心像中理想的生活,還可以找到先逝的親人團聚、等待後逝親人的到來,而靈魂擺渡人完成護送任務後,又將接受命運的安排繼續護送下一個靈魂。

如此定義的世界,除去靈魂擺渡人本身,倒也算圓滿,可是偏偏主人公迪倫死後與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在一同穿越荒原抗擊惡魔的過程中產生了義無反顧的情愫。故事的矛盾就在於:迪倫無法與崔斯坦在荒原裏永遠停留,而崔斯坦也無法改變上天對自己命運的設定。到達另一個世界後,迪倫無法抑制內心濃濃的愛意,在另一個世界裏絞盡腦汁希望能夠找到返回荒原重遇崔斯坦並最終回到現實世界的方法。雖然面對的是無法改變的既成規則,但憑着內心對一線希望的渴望,迪倫帶着自己的勇敢和決心,帶着對崔斯坦的愛,重新返回到惡魔當道的荒原。此時,她的靈魂擺渡人已經不再是崔斯坦,而是內心執着的信念和愛的陽光。歷經惡魔圍獵後的迪倫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在遇到崔斯坦後,她說服了猶豫不定的崔斯坦,共同跋山涉水,歷經磨難,最終到達了迪倫死亡的事故點。當迪倫甦醒的時候,已經被救援人員發現,那一刻,崔斯坦坐在出口的左側,他們再次相逢在新的世界。彼此打招呼“嗨,原來你在這裏。”

人生恰如一段段荒原之行,所到之處必定充滿困難和挑戰,還有無數的誘惑,總有人會在荒原中迷失方向,被困難和挑戰擊倒,被誘惑侵蝕。每個人都在行色匆匆地趕路,從一個安全屋趕到下一個安全屋,並不斷刻上年輪的記號,最終達到另一個世界。也許有些旅途,你身邊會有擺渡的先知和導師引領你前進,但更多的時候,尤其是在重大的抉擇面前,你往往都是一個人。這時,你的信念和勇敢就是自己靈魂的擺渡人,如果信念不堅定,左顧右盼,猶豫不決,就算穿過荒原,你也無法看到彼岸的花開。

人生旅途漫漫,若有靈魂擺渡人則心存感激;若無,亦無妨,只需堅守內心,執着前行即可。

有魅力的文字像跳躍的音符,是有靈魂的,但也是樸實、深刻的。它能讓一個故事變成能賦予人無限想象力的載體,引人深思,備受啓發。無論你經歷了多少起落,看過了多少冷暖,它都能在日落黃昏、曲終人散時讓你心中浮現感動。

《擺渡人》就是這樣一本書。

擺渡人讀書筆記3

人的生命由生到死究竟經歷了怎樣的過程?人是否有與軀體合爲一體的靈魂?人死後靈魂是否能夠遊離於軀體之外而獨立存在?這些問題,活着的人無從回答,死去的人無法回答。記得以前看過一篇報道,歐洲科學家們曾對那些起死回生的人進行訪談,他們當中的有些人證實死後確實經歷了靈魂飄離軀體而獨立存在的過程,然而現代科學卻無法運用實證手段來加以證實,因此這個問題目前仍只能停留在宗教或哲學層面上。

當哲學(宗教)和科學無法滿足人們對於探求未知的渴望時,文學創作的獨特功效就顯現出來了。英國女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的長篇小說《擺渡人》(FERRYMAN)就選取了人由生到死的過程作爲故事發生的背景。按照她的設計,人們在現實世界的死亡僅僅是軀體的死亡,因此軀體必須留在現實世界裏,而人的靈魂仍然活着,但是靈魂必須離開軀體,去到另一個地方。從現實世界的“這個地方”到達另外一個完全陌生的“那個地方”,需要穿過一片充滿兇險的荒原,這裏自然環境極其惡劣,天氣寒冷、陰雨綿綿、山高坡陡、道路泥濘,有點兒類似於但丁《神曲》中的煉獄,更令人恐懼的是在陰影之中隱藏着無數面目猙獰的惡魔,他們貪婪殘暴,如同揮之不去的夢魘死死纏住你,只要一有機會就會瘋狂地撲上把你撕碎、吞噬。“這些惡魔是無論什麼靈魂都來者不拒,照單全收的。但純潔的靈魂對他們來說就如一頓大餐。”(P086)當現實世界中的人不幸死去,無論因何而死,他一生的善惡都歸零了,因爲他的軀體已經留在現實世界,而他的靈魂則離開軀體,由專人引導穿過荒原,去往“那個地方”,這個引導他的人就是他的靈魂擺渡者。其實,我們對於這種奇妙的構思並不陌生,因爲這個擺渡者與我國民間傳說中的黑白無常非常相似,他們都是陰間地府派往人間來勾魂收屍的。當然,小說作者的用意並不在於編寫一個離奇的故事來滿足人們獵奇的心理,她希望能夠借用這個故事構架來發揮治療人們心靈創傷的特殊功效,所以有人評論說這部小說是“令千萬讀者靈魂震顫的心靈治癒小說”。

小說的故事情節很簡單,女主角迪倫剛滿15歲,然而在她的生活中卻沒有愛,甚至也沒有親情和友情。她在一次火車事故中不幸成爲“唯一的倖存者”(其實是唯一的.死亡者),她的靈魂離開了自己軀體,離開了事故現場,也離開了現實世界,跟隨着她的靈魂擺渡者崔斯坦開始了他們的靈魂之旅。崔斯坦是一個16歲的帥氣小夥子,但是由於職業的關係,他總是與迪倫保持距離。他們在穿越荒原的過程中,經歷了許許多多的磨難與兇險,有幾次他們差點兒被惡魔吞噬或葬身湖底。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從相互排斥到相互信任,從相互信任再到相互關心,最終發展到相愛。儘管他們不是同一類“人”,他們之間是不可能、也不應該發生愛情的,但是文學無所不能,他們確實相愛了,而且愛得那樣誠摯、熱烈(其實這類題材的文學作品很多),於是讀者再次體會到愛情的偉大,愛情可以延伸到人類想象力能夠涉及的所有領域,改變一切不可能改變的現狀。在閱讀過程中,隨着情節的發展,讀者完全陷入恐懼、焦慮和絕望的情緒之中,而且心情極其壓抑,壓抑到窒息,因爲所有人都在爲他們不可能有結果的愛情擔憂,尤其是希望越來越渺茫的時候,我相信所有人的情緒已經跌到了冰點!

如果這部小說的主題僅僅停留在愛情層面上,那麼就太平庸了。當讀完這部小說後,讀者掩卷長舒,此時才發現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確實經歷了一次“心靈治癒”體驗,這種體驗是被作者精心設計出來。就如同心理諮詢師一樣,作者用故事情節爲讀者設計了每一個階段的心理體驗,於是讀者按照安排的情節一步步地進行心靈體驗,百折千回,最終達到“心靈治癒”的終點。也許這就是這部小說的特別之處和特有功效,我不知道應該把這類小說歸之於什麼類別流派,我也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閱讀方式,姑且稱之爲心靈體驗式閱讀吧。

至於我,是否透過這樣的閱讀達到了“心靈治癒”效果?我確實無從回答,因爲每個人的心理狀態和心靈創傷是不一樣的,有的可以透過閱讀治癒,有的則根本無法改變。但我相信,但凡注重內心體驗精神享受的人,讀了這部小說,或許可以緩解一些莫名的恐慌和無形的壓力。

擺渡人讀書筆記4

嗯,讀完這本書已經有那麼幾天了,我一直都在思考,讀完這本書後的感受是什麼。那就是,大部分暢銷書,只是營銷做得很好,大多數都是名不符實的。

這本書,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驚心動魄,情節也自然不能和《指環王》等相提並論。

我猜測這本書的本意是想寫:我們都需要一個靈魂的擺渡人,如果找到對的伴侶,那麼即使在黑暗的歲月,我們依然能夠找到生還的路。故事背景地點是美國,講的是一個單親女孩,在未徵得母親的同意下,偷偷逃課坐火車去看未曾謀面的父親的路上,遇到車禍後死去。死去後,映照內心,出現一片高山起伏的荒原,在荒原行程開始的路上,有一位擺渡人出現。擺渡人要擺渡這個女孩去終極的極樂世界———不是天堂,而是每個人心中被稱爲家的地方。在那裏的每個人都幸福的生活着(我的內心獨白是,要真是有那方,我寧願屎去啊,想要的一切都能實現,還能找到任何一個已逝去的親人還能在若干年後,遇見所有的親人。

然後就在去“家”的過程中,會遇見很多的惡鬼(未能被擺渡成功的那些靈魂),擺渡人一路上保護女孩的靈魂,然後發現女孩和其他任何他所擺渡過的靈魂都不一樣,她既不悲傷也不憐憫,只有好奇,然後這個擺渡人漸漸地愛上女孩的靈魂,女孩因爲在經歷各種惡鬼纏身,靈魂差點飛灰湮滅的的時刻,都被擺渡人保護和拯救,她爲他給她的安全感和懂她而愛上了擺渡人。

我想說,第一:一個人在死去的時候,不替活着的親人哀傷,不替自己生命惋惜,這個人在生前得是多麼的絕望和可悲,希望每個人在逝去的時候,都有惦念的親人和朋友;第二:當世界荒蕪成一片,一對男女獨處,男的對女人所有的生平了如指掌且能給女孩提供安全感,除非兩人都有病,要不恐怕沒有愛情產生纔會奇怪吧。(這裏的愛情,到底是不是愛情還未知)。

總之這本書沒有打動我,只有一些情節還覺得比較新鮮。

擺渡人讀書筆記5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擺渡人》,英國作家所著。內容講述的是一個父母離異性格內向的小女孩兒獨自一人坐火車去見自己素未謀面的父親,然而,火車卻出了事故,當小女孩醒來時他發現他是這場事故的唯一倖存者。小女孩是火車失事的唯一遇難者。他走出了隧道,由靈魂的引導者崔斯坦帶着小女孩兒,應該說是小女孩的靈魂行走在荒原相依爲命十幾天去了天堂,最終又返回生界故事。

克萊爾的文筆細膩唯美,讀起來不忍釋卷。故事心驚動魄,情感真摯讓一個虛構的愛情飽含真實人生的況味和隱喻。

故事中的人物,迪倫和崔斯坦,這一段時幾天的荒原之路上只有他們兩個人於是產生了愛情。男孩兒把女孩兒的靈魂擺渡到另一個世界時。女孩兒因爲留戀男孩兒,於是找到回荒原的辦法,與其再次相見。這個故事頗有一點驚心動魄,一絲靈異的感覺,但是這本書裏的字裏行間透出了我們對人生態度的思考。

初走光荒原,崔斯坦是他的擺渡人,而再次返回時,沒有了擺渡人的小女孩兒靠的是自己強大的信念和信心使她充滿了力量。前途是一帆風順還是處處是狼豺虎豹?不知道。能否找到他?不知道!如何面對惡魔的吞噬?不知道!只有自己對男孩的一片癡心。有了勇氣,就有了一切,剩下的,交給命運就可以了。

但是就按年齡來說,崔斯坦也是一個飽經滄桑的人,而小女孩只是她擺渡過靈魂中極其普通的一個但是沒有了小女孩,他只有重複着毫無意義的百擺渡生涯。他不知道是誰給他的命運,是誰託付了這個宿命給他。他不敢想象,不敢嘗試,恐懼,以至見到了小女孩除了驚喜就只有遺憾。表面上他依然是那個溫和,單純,忠誠,盡職的,靈魂擺渡人,可他的心卻早已隨小女孩而去。愛情的滋生是他始料未及的意外,令他充滿了矛盾。儘管這份感情讓他心動不已,但他沒有勇氣走出荒原,更不敢踏入天堂一步,他只能將對愛的渴望強壓在心底,他把所有與他她有關的美好往事封存於記憶中,繼續自己的漫長餘生。

小女孩兒也是一樣,她因爲受盡了同學、媽媽、姐姐們的嘲諷她纔開始幻想父親的美好,於是開始以後的故事。兩個同樣命運的人相遇,並且產生了愛情是多大的巧合?

迪倫用自己的靈魂真切地告訴我們:禁錮我們的從來都不是有形的枷鎖和隔門而是來自我們心底的怯懦和未知世界的恐懼與擔憂。你的信念決定自己的人生只有無所畏懼的自由靈魂才能抵達甚至改變美好的彼岸。真正的救贖來自與心靈的自我成長於非凡勇氣。

讀完時,這本書就像還有續集似的,讓人回味不已……

擺渡人讀書筆記6

黑暗,無盡的黑暗。她摸索着,走着。她不想,也不敢去想腳下粘稠的液體是什麼。下了火車,終於走出了漫長的隧道,她看到了一個男孩兒。

十五歲的迪倫生活在單親家庭。尖酸刻薄的母親,嘲諷她的老師和同學。她受夠了這一切,決定去找她的父親。

一場火車車禍後,迪倫在爬出火車後遇到了一個男孩兒。這場相遇,讓迪倫平靜而枯燥的生活掀起了驚濤駭浪。

擺渡人爲穿越荒原的靈魂提供保護。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他心地善良,卻疏於表達。他不知道,這個叫迪倫的女孩兒將會使他的命運發生巨大的改變。

人死後會是什麼樣子?意識喪失,無法思考,無法行動?迪倫的靈魂逸出軀體,被崔斯坦引導着,去尋找荒原盡頭的“家”。這次的路途中,有信任,有猜疑,有恐懼,有離別。崔斯坦不知已經引導了多少個靈魂。但他從來沒有像對待迪倫這樣,真正全心全意地去引導過一個靈魂。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影響着對方。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迪倫終要到達目的地,那個被稱爲“家”的地方。那是崔斯坦不能逾越的禁地。崔斯坦爲了讓迪倫有勇氣獨自越過那道屏障,告訴迪倫,他會陪着她。這是爲迪倫編織出的“善意的謊言”嗎?還是因爲心中不安而說出的話?或許都不是……

這是一本關於抉擇的書。面對死亡、生存和信任,你會做出怎樣的抉擇?

在生死抉擇面前,相信心中的直覺,不被恐懼矇蔽內心;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也要保留最初的信任,不在黑暗中迷失方向。

擺渡人像一座燈塔,靈魂像迷失的內心。燈塔引導迷失的內心,去尋找那個最初的內心。有時找到方向的內心,也能夠讓燈塔的光去照亮更多的地方。

《擺渡人》像一束光,能夠照亮人的心中那灰暗的空間。它教會人們愛,怎樣去接受愛,怎樣去回報愛。它讓我學會如何抉擇,如何接納他人的內心世界。

《擺渡人》震撼心靈,感人至深。他敢於去挖掘人內心的黑暗,也能夠用獨特的文字去照亮人們的思想,讓我們學會抉擇,學會信任,學會去愛。

擺渡人就是那片海中的燈塔……

擺渡人讀書筆記7

這是一個史詩般的動人故事,它令人激憤、恐懼、溫暖、迴歸人性,引人深思。

這本書既像是懸疑小說,也像言情小說,像充滿趣味劇情小說,又像引人深思的哲理小說,這本書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迪倫,一個十五歲的正值青春期的單親小女孩,比同齡人都更加成熟、獨立,卻也常常被學校的同學欺負。有一天,她聯繫了他的生父並且買了車票踏上了去尋找父親的征途,不料火車突發交通事故。死後的她進入了荒原——一個通往寄放靈魂的地方,這其中有擺渡人爲每一個死去的人度過荒原。迪倫和他的擺渡人崔斯坦在荒原中相愛了,兩個人在路途中戰勝了惡魔,最後到了寄放靈魂的大門,崔坦斯在十分不捨中還是把迪倫推向了靈魂的住所。迪倫深愛着崔坦斯,於是用自己強大的意念離開了那個地方重返荒原找到了崔坦斯。神奇的是他們找到了人類世界和荒原之間的漏洞,兩個人重新擁有了生命並且住進了迪倫的家裏。從此他們一起在學校生活學習,過上了平靜安逸的生活。

迪倫從一開始不美滿的生活,經歷過恐怖的惡魔,遇見了崔坦斯,和自己心理艱難的鬥爭,終於故事換來了美滿的結局。很顯然,這不是一本能讓你輕易放下的書。每一個情節都會讓你印象深刻,每一處描寫的每一幀畫面都十分真實完整。

我寫這一篇推薦書目時已經是我看完《擺渡人》一週以後了,但每當我回憶起一些情節時依然彷彿是親眼見證了一樣。迪倫的故事引起我的共鳴,每一個人物設定和我身邊的人也總有相似之處,每一次共鳴都給我的思想注入了某種力量。

擺渡人讀書筆記8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爲你需要我。

作者從少男少女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溫情,透過男女主人公的所見所感,細膩道出所有人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終極幸福的嚮往。巧妙、驚人的情節交錯,讓這部小說別具一格,值得矚目。

好久沒有讀到能讓我感動的書了,就是在不經意的一瞬間,被迪倫在發現自己真實的狀態之後,心微微顫了一下。

每次驚險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後,也都是有溫情,有堅韌,有希望的。很少人能時時感覺到,身邊的一切有多不堪一擊。當生命都逝去之後,生前的一切酸甜苦辣就都沒有任何意義了。當然這不是因爲我對生命悲觀,相反的,某種程度上來說,讀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靈魂超脫。

雖然故事的主角是少年少女,全書的基調是奇遇、魔幻,但我想說的是,我很擔心它會因爲體例和故事背景被真正適合它的更多讀者忽視。初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沒想到自己會那麼快讀完它,看到“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這句話,會不自覺想象這是一個讓人唏噓不已,感天動地的故事,所以一開始還是帶着些顧慮和好奇的。

崔斯坦爲了超度魂靈,隨時準備變成那些亡靈在最後一次許願中想要得到的陪伴者的樣子。但爲了愛情,他可以把這件事情變成永恆。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流於平淡、庸俗的,但是往往驚喜和轉機也因爲庸俗、平淡而倍加可貴。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想到,愛是不應該被被動對待的,追尋幸福的最誘人之處就是追尋的過程。

因爲它應該是不經意間的火花,是看不見的幸福終點。迪倫看似到了生命終點也沒找到的東西,竟然就在她離開人世的一瞬間出現了。雖然這是作者很巧妙的誇張描寫手法,但是其中的含義卻是躍然紙上的。

如果每個人都認爲等待就會得到幸福,安靜走路轉角就會遇上愛,那麼也就不可能有轟轟烈烈和刻骨銘心了,所有的愛都只是爲了愛而愛了,那多可悲。

合上書本後腦海中仍有不時閃現的各種人物。有魅力的文字是有靈魂的,但也是樸實、深刻的,它能讓一個故事變成能賦予想象力以生命的載體,能讓人無論經歷多少起伏,看到多少冷暖,都能在喧囂落幕、曲終人散時心中浮現感動。

擺渡人讀書筆記9

我想說,在我們的生命裏,不會一直誰是誰的擺渡人,我們都有機會選擇成爲自己或者成爲別人的擺渡人。

迪倫在N天以前,一直依靠着擺渡人的支援和鼓勵,堅持走完了跨越荒野的艱難旅程。幸運的是,他對擺渡人全然信賴,擺渡人也對她不離不棄

N天以後,強大的愛的力量,讓迪倫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勇氣。她義無反顧返回荒原,她穿越了之前看來不可能穿越的荒原一段路程,她堅定的在安全屋等待,毫不畏懼。她勇敢的帶領崔斯坦選擇一條與衆不同的嘗試,爲了在天地間可以找到他們的愛情可以立足的一方天地。

所以,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她也是崔斯坦的擺渡人。

這不僅僅是一個愛情小說,我覺得她講述了讓靈魂震顫的法則,愛情也好,其他美好的值得追求的東西也好,決定你能否最後得到的,不僅僅最終的電光火石間的一見鍾情,而是獨立人格的養成,是要靠堅定的意志和勇氣,以及跨越一個個障礙的身體力行的行動,最後到達終點的水到渠成

我看豆瓣上,很多有識之士,都對這本書評價不是很高,不管是他們想在網絡上顯示自己的特立獨行或者見解獨到也好,作爲一個字一個字通篇讀過的我,可以說,從此岸到彼岸,我看到了女主人公的成長和擔當,絕不是簡單的小女生所謂的情愫。寫讀書筆記,並不想推薦給大家,希望這本書大賣,這和我毫無關係,我只是希望我們心靈有所成長。世界在每個人的眼裏也是不一樣的,有人也會認爲世界荒蕪,也有人認爲這世界生機無限,其實,我們何嘗不是在穿越着通往終極世界的征程上呢?有擺渡人,我們可以依靠,但是也只能陪你走完一段路,沒有擺渡人,我們是不是就一定會被惡魔吞噬呢?答案是未必,我們還有一線生機,但前提是你足夠勇敢。

我有一種大膽的假設,故事裏的女主人公,如果這輩子註定不能再次遇見崔斯坦,雖然作者很貼心的爲我們設計了一個大團圓的結局,即便迪倫不能和崔斯坦重逢,以再次主動選擇回到荒原的她來看,我覺得很大程度上,她在湖邊的安全屋等待足夠多的日子後,她會一再的往回穿越,直到最後她穿越回去自己出事的現場,因爲她被激發出來的行動力和無往不利的勇氣,不會放任她再次自暴自棄。

所以,我寧願相信這不僅僅是一個愛情小說,因爲如果僅僅是靠愛情維繫的話,那麼如果沒有了愛情,或者他倆穿越到人類社會,愛情消失,那纔是真正的悲劇,我更願意相信,這是一本講述人格成長的書籍。

我希望看過的小夥伴,可以和我分享心得

沒有看過此書的孩子們,你們可以選擇看任何一本書,只要你確定,你的心靈和人格可以得到同步成長,就足夠了。

擺渡人讀書筆記10

很開心有一個完美的結局,擺渡人崔斯坦擺渡了無數個靈魂,從最初對不同靈魂的同情或是惋惜,到最後的冷漠,從最初對自己生活的不甘和對擺脫這一切的嚮往,到最後的麻木,擺渡了一個又一個靈魂卻擺渡不了自己,他屈服了認命了,只把這樣的工作當成任務,直到他遇到了迪倫!

她有抗爭有理性有倔強更有同情心和愛!擺渡人的任務就是連哄帶騙地帶着靈魂穿過一座又一座山峯,太陽出來了出發,天黑之前趕到下一個安全屋,直到將他們送到下一個他也未知的世界,然後開始他的下一輪擺渡!

這期間危險重重,一方面要避免靈魂被惡魔抓走,另一方面要安慰靈魂知道自己死亡事實後的絕望,大多數靈魂聽到這個消息都會很傷心無法接受,只有迪倫很坦然,並且關注到崔斯坦,這個擺渡人!

因爲她的關心,他漸漸不捨,因爲他的盡責,她漸漸產生了愛,最終兩個人……彼此相愛!他騙他,陪她一起去到另一個世界,卻在她跨過去後無能爲力;她痛苦無助,因爲他是她從來沒有強烈感受到過的唯一支柱!沒有他,另一個世界於她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她誓打破常規回去找他!回到那個荒原的世界。

沒有擺渡人的保護,惡魔發了瘋似的窺視她,一分一秒都處在極度危險與恐懼當中,但是她最終還是找到了他,欣喜若狂!這一次,換她來擺渡他,帶他去她生活的真實世界!那麼多看似不可能,卻在她被他擺渡後露出端倪,他不再變成另一個樣子,也不再受傷後自動恢復……因爲,他,漸漸地,像個人!

相愛的兩個人,會幸福地在一起!迪倫還是成功擺渡了他!

“原來你在這裏?!”

“我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