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

讀後感9.54K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

《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1

《跨一步,就成功》是劉墉先生寫給女兒教會她爲人處世的一本書,書中寫到的很多事情,作者都以獨特的見解與我們分享,而這些事情都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都能引起我們的共鳴。

“跨一步,就成功”,我們所跨的能讓你成功的這一步——便是長大與成熟。跨出這一我們的心靈會變得豐滿,思想會變得成熟。作者開篇便是講的要正確認識自己,發覺自己的潛力,換而言之便是告訴我們要自信。並且舉出幾件事例來證明,讓我們受益匪淺。

全書先後談到“處世、自制、寫作、時間、記憶、運動、坐姿、同情、尋根”這幾點方面,讓我們在非常有趣的故事中,去探究生活的奧祕,去領悟做人的真諦。讀《跨一步,就成功》,不僅不覺得有任何的枯燥乏味,反而是在聽一個個故事,讓我們對此書愛不釋手。這本書實際又確實幫助我們解決了不少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的疑難問題。我們時常會因爲記憶力不好而苦惱,會因爲課文怎麼也背不下來而着急。但書本中教給我們的辦法便讓這些困難都能迎刃而解。讓學習不僅輕鬆而且非常愉快。解決在學習中一個大難題,讓我們更加的喜歡這本書。作者在“談時間”這一章節裏又告訴我們如何正確分配學習與工作的時間,讓我們也避免了走一次彎路。

“跨一步,就成功”我們在作者的這些語言中漸漸的瞭解到這一步便是學習與生活中都能養成正確良好的習慣。正如作者所說的“願這世上沒有被埋沒的人才,願每個人都能——展現自己神采飛揚!”我們既然都不是真正的蠢才,那麼便應該要用盡全部的努力去向成功,向自己的理想目標去跨出這一步,去尋找自己的那一片天地嗎,並且自信的跨出這一步。

《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2

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這本書分爲六個部分,分別從家庭,學校,社會生活着手的。十分貼近我們這些即將步入高中的學生,因爲我們現在正值青春期,所以總會在學習上,與人相處等方面遇到大大小小的煩惱,而《跨一步,就成功》這本書正像我們的一個朋友一樣去開導我們,引導我們。

比如,書中談寫作這一章節給我的感觸頗深。曾經的我非常排斥考場作文,因爲我認爲考場作文總是會禁錮我們的思想,使我們的文章中只有華麗的語句,而缺失了真實的情感,這類的作文不應該得到高分,因爲它缺少了"有血有肉"的文章所帶給我們的感動,讀後感《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當讀了"熱筆與冷筆"這一小節後,我似乎對考場作文有了深刻的理解,精心雕琢的是佳作,投入情感的更是精品,這些文章同樣都能體現我們的語言功底。

再如,"談處世"這一章節,從在學校與同學相處,在家中與長輩相處,在社會與他人相處的幾個方面談及。其中並非是在教育我們圓滑,而是婉轉,使我不僅對已經遭遇的麻煩一籌莫展,並且對未來走向複雜的社會有了一些鋪墊。

這本書除了在內容上會給我們許多幫助,更多的是在它的寫作方式上。劉墉在闡述每一箇中心前總會舉一兩個實例來引出自己的觀點,使我們更能夠深刻的體會。這一方法在談記憶這一章節裏尤爲突出,許多的記憶方法是不能夠用抽象的定義去傳達的,所以用實例說明顯得更爲生動。當然其中也舉了愛因斯坦的例子,使所說的方法更具有說服力。

這本書之所以得到我們的青睞,我想和劉墉所在書中使用的語言密不可分。他不是以一個父親嚴厲的口吻在警告孩子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的,而是以一個朋友的口吻在給我們一些善意的建議。循循善誘的言語使我們這些正處於叛逆期的孩子更能夠接受。

沒有嚴厲的呵責,沒有過分的溺愛,有的只是自然親切的言語;沒有眼淚,沒有任信,有的只是欣然接受。這就是一本好書給予我的收穫。

《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3

合上這本書,我的心像是被某種重物猛擊了一下,大腦也隨之豁然開朗。這本書雖然被合上了,而我的心卻因此開啟了,我甚至有點後悔爲什麼沒有早一點讀這本書,因爲它帶給我的震撼實在是太大了!

與其說這是一本勵志書,倒不如說它是一本成功的祕籍,一本在我生涯中的經典。從中,我可以學到許多讀書、寫作、處世、記憶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如何去發現自己的“天才點”!

上帝是公平的,他賦予了每個人不一樣的東西,這就是每個人區別於他人,而自己所獨有的特質。每個人的特質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天才點”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盡力去發現自己不平凡的地方,發現自己的“天才點”!

那麼,如何去找尋自己的“天才點”呢?首先要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才能成功!要學會堅持自己,靠自己去成功。現在我們大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爲了我們更好的未來,而替我們作主,有時候這不但不能使我們的能力得以發揮,甚至於不能發現我們的“天才點”。所以我們要學會堅持自我,靠自己去成功。劉墉的女兒就是這樣一個堅持自我的才女。暑假到了,她堅持去美國具有60年曆史的“草山音樂夏令營”,可畢竟太苦,所以在入營之前,父親幾次三番勸女兒,可是女兒卻想都沒想,堅定地說:“我要去!”正因爲靠着這種堅持自我、靠自己去成功的精神,所以她在大家心目中成爲了公主,成爲了才女!又比如說如果比爾蓋茨的爸爸阻止兒子大二從哈佛輟學,如果李安的父親阻止兒子去搞電影,那麼還會不會有今天的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和大導演李安呢?劉墉說:“成功要自己去成功,如同成長要自己去成長!”父母不能總是安排好一切,我們要學會尋找我們所想找的,自己去發現平凡與不平凡!讓我們像劉翔一樣,跨過每一個欄,跨過每一個阻擋我們前進的石頭,向前衝刺,向勝利歡呼!

“跨一步,就成功”,那一步,不表示成功“一蹴而就”,而是要抓住自己,掌握自己,發現自己的“天才點”!相信只要當我找到我的“天才點”,當你找到你的“天才點”,成功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了!最後,我還是想借用劉墉老師的話強調:世上沒有不適用的員工,只有不會用人的老闆。世上也沒有不堪造就的學生,只有不懂得發現學生潛能的師長。讓我們一起深思,一起努力——跨一步,就成功。發現你我的“天才點”!

《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4

昨晚,去同學的寢室玩,順便向她借了幾本書,其中一本是劉墉的《跨一步,就成功》。因爲以前讀過他的書,很喜歡。昨夜,看到其中有一段寫到,有位讀者看到一本名著,自己也感到很激動,也想寫點什麼,但之後不久那段感覺便一去不返,他感到很疑惑,難不成那只是他的幻覺?對於這段,我深有感觸。

今年5月,我獨自一人利用週末的休假,用自己上大學後攢的錢來了一把首次獨自旅行,儘管時間只有倆天三宿,但它對我的意義卻是很大。回學校後,我打算寫一篇以流水日記的形式記錄這次旅行,但因爲課業繁忙,一直找不到那麼一段閒暇愜意的時光來完成。但我心裏想,既然它對我的影響不是一點半點,那我就應該不會忘記其中的`每個細節。誰知,我卻和那位讀者一樣。

我現在只希望我對上海的記憶不要那麼快地消失,我會盡快記錄下我那殘存的回憶。

《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5

第一次讀劉墉的書,是在高一,別人送的生日禮物《下一站,成功》。讀完第一遍的感受覺得這是很平凡的一本書,但是一本如此普通的書爲什麼會獲得那麼多人的青睞呢?於是,我將那本書拿出來,重新閱讀。在我考試失敗的時候,讀這本書我體會到的是一種寧靜,一種放下所有東西,去品味一種經歷的寧靜,站在旁觀者的立場,我看到自己走向錯誤的原因,然後沉澱,努力;在我朋友生病時再看,體會到的是生命頑強的抗爭,人——在順境逆境中,小心的呵護着生命,同時又堅強的支撐着生命。一本書,無論在何時,都能給你積極向上的激勵以及深層的體會生命,那麼這就是一本好書。

這次,拿起另外一本,他爲自己的女兒而寫下的一本書,那又是一種全新的感受。裏面的每一句話,都是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愛。他讓我想到我自己的爸爸媽媽,是不是也有同樣的話要對我說的呢?回想起父親欲言又止的神態,我知道,曾經,父親也想對我說同樣的話。

劉墉不是一個平凡人,但是卻是一個平凡的父親,他也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快樂、幸福、有成就,對於子女他或許沒有過多的時間去觀察,但至少他了解自己的子女,瞭解子女的個性特徵、不滿、缺陷,然後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爲教材教育子女。儘管自己當時的處境與現今女兒的處境已大相徑庭,但是但歷史不會隨時間的流逝而改變的。從女兒一句抱怨到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到女兒作業時的坐姿,都在他的關注範圍之類,這樣的瑣事,也許在我們子女的眼中是不屑的,但是每一個父母卻都時擔憂着。

對於劉墉這樣的名人,他沒有直接向女兒說出“你不對,你應該…”而是該用建議的方式,不是利用成人權威,而是站在女兒的立場,講道理、說理由,那我們天下的父母,是否應該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有所啓發,有所改變。

劉墉之所以能夠寫出這樣書,源自於對女兒的愛,進而投以關注、報以教導。作爲子女,父母親關心的對象,我們是否應該給父母以瞭解我們的機會,進而站在一個更爲成熟、理智的立場,爲我們提出建議呢?

《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6

偶然,在書櫃中發現一本書,小心翼翼地拿了出來,先是粗粗瀏覽了一遍,沒想到越看越喜歡,好久沒有這種看書看到如飢似渴的感覺了。那一句句的至理名言,一段段的人生感悟,彷彿我就是在跟一個智者談話,聽不到什麼,看不到什麼,只有腦中思索着的點點滴滴,對往日的思索與對未來的嚮往。

“生命就像一篇文章,在文章結尾有些人用的是‘句號’,有的人用的是‘感嘆號’,更有些人以‘問號’來結束。”有些人的生活平平淡淡,倖幸福福,爲社會貢獻了自己,所以是‘句號’。有些人則活的轟轟烈烈,或許他們功成名就,事業上經歷坎坷,最後成功,或許他們參軍,用自己的一生保家衛國,哪裏最危險他們衝在最前頭,用滿腔熱血來報答自己的祖國,縱然放棄舒適的生活,甜蜜的愛情,令人垂涎欲滴的名利,甚至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是‘感嘆號’。可這社會上更多的,是那些不知自己爲何而生,爲何而活的人,他們沒有人生的目標,沒有生活的動力,猶如一句行屍走肉。還有些人比他們好些,但他們不是沒有追求,而是盲目追求。從小就聽過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走在一條大道上,突然,他幸運地撿到了不知是誰遺落在地上的一隻紅通通的蘋果,他把它撿了起來,又走了會兒,他看見了一片無人看管的西瓜地,他欣喜若狂,扔掉蘋果,抱起了一個大西瓜,又過了會兒,他看見了一隻大白兔,他斷然扔下西瓜,去追兔子,最後,兔子沒追到,他卻忘了回家的路。生活就像故事中的那條大道,只有永遠盯着一個目標,朝着一個方向努力,纔會成功。如盲目追求,只會爲生命畫上一個‘問號’。

“許多人再用時間上,都犯了‘殺雞用牛刀’的毛病。等到了殺牛的時候,卻發現只剩殺雞的小刀。”思索過去,我好像也犯過這樣的錯誤。暑假開始了,首先,用半個月時間預習下個學期的內容,學習搞好了,剩下時間玩起來不就沒有顧慮了嗎?一開始,我不禁爲我的打算而得意。可過了2個月,要重新上學了,才發現,全忘了!一開始花了大功夫預習的一大半課程幾乎全忘了!我不得不重新再開始學。這個計劃聰不聰明?不聰明!因爲我沒有分事情的緩急輕重,沒有把時間分成“大時間”和“小時間”。如果我能合理的把預習工作做在暑假結束前的半個月,那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所以當你有一段假期,別急着辦小事。靜下心想想,有多少需要“大時間”完成的大事。先把那些大事完成吧。

書中,作者用巧妙的語言讓我感受人生的美妙,用凝重的語言讓我感受人生的意義,用激進的語言讓我感受人生的動力,這就是《跨一步,就成功》。

《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7

劉墉是一位畫家,又是一位作家,讀過《跨一步,就成功》一書,我覺得他更是一位教育家,肩負起師長的神聖使命——《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一上午的時間我一口氣讀完這本書,因爲收穫頗多,心中有難於抑制的喜悅。因爲相形之下對照現實,心中的愧疚也難以掩飾。此時百感交集的心情只想大聲疾呼——教育孩子,家長教師必須肩負起你的神聖使命!

一、身爲教師,我發掘每個孩子的潛能了嗎?

“沒有笨的孩子,只有不能發掘孩子潛能的師長。甚至因爲師長早早否定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使孩子一輩子無法閃亮有多少鑽石、多少水晶、多少潤玉,只因爲人們不認識,而被看做砂石,沒能閃亮一生”。書的扉頁上面的這段文字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裏。

教師和家長就是要發掘孩子的“天才點”的,要幫助、引導孩子抓住自己,掌握自己。教育方法很重要,如何在適宜的教育時機採用巧妙地的教育方法讓孩子不走彎路,獲得幸福,取得進步,這是家長和教師需要用心的。

我非常佩服作者身爲父親的細心、敏銳和巧妙,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在不同的階段和恰當的時機分別從處世、自制、寫作、時間、記憶、運動、坐姿、同情、尋根等這些話題如聊天般娓娓道來,這些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有多麼的重要,又是多麼的不可替代!

二、身爲母親,我能夠及時引領孩子自信地創造未來嗎?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引導的是否及時很關鍵,能否走進孩子的心靈更是關鍵,讀後感《肩負起師長的神聖使命——《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書中有許多觀點值得我們借鑑,比如何必欺人太甚、甘心做個螺絲釘、適可而止、靜中取動、敗中求勝、同一時間做兩件事、有氧運動提高學習效率等等。這應該是一本很好的家庭教育書,在閱讀的時候我就想,如果能在教師讀書會上分享讀後心得,如果能在家長會上和家長共同探討,我們的孩子該是何等的幸福呀!

三、關於寫作,我們的指導、示範還有多大差距?

作者對女兒的寫作指導重在方法,談到最要緊的是先抓住“人地事時物”,又談到要從細微的東西上“格物致知”,從人與人間“感悟深情”,又舉例“賦、比、興”的寫作方法,生動的講述和鮮活的案例讓孩子易懂易學,想想我們教師或者家長又是如何引導孩子學習寫作的呢?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等的重要,要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不要只關注孩子的分數,要爲了孩子的健康、幸福得成長,真正肩負起我們的神聖的使命!

《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8

前幾天,媽媽向我推薦劉墉的《跨一步,就成功》,這本書是作者寫給他的女兒的,我最喜歡"談處世"和"談時間"兩個章節,跨一步就成功讀後感。

在"談處世"這章中,有一篇文章叫《何必欺人太甚》,裏面有一個故事,說有一次作者夫婦去法國,旅行團沒有安排去羅浮宮,他們用最快的速度參觀完回到團中,有人問他們門票價格,他們纔想到自己是從出口"衝"進去的,那個問他們的人怕他們尷尬,就馬上轉移話題。如果那個人沒有轉移話題,反而窮追不捨,那作者一定會當衆出糗,雖然那個人心裏會覺得作者在吹牛。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同學吹牛,當同學被問得一問三不知時,我們是不是應該轉移話題,如果打破砂鍋問到底,叫對方認錯,甚至當衆落淚,對我們也沒有好處。

"談時間"中的《大時間和小時間》告訴我,不同的時間要做不同的事,《一時二用》告訴我,要懂得分配時間,做事才能快。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很有道理的文章,等着我細細去品味。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