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昆蟲記》的讀後感(精選8篇)

讀後感1.43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昆蟲記》的讀後感(精選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昆蟲記》的讀後感(精選8篇)

《昆蟲記》的讀後感1

自然環境是人人嚮往的,鳥語花香,寂靜安詳,遠離城市的喧鬧,天空、陸地,各有昆蟲存在。在300多年前,一位偉大的昆蟲學家對品種繁多,形態各異的蟲子着了迷,花費畢生的光陰寫出了這本絕世佳作——《昆蟲記》,這個喜歡昆蟲的人,就是法布爾。

從這本書裏,我看見了蜜蜂的羣居生活,體會到了螞蟻的兇殘奪食,瞭解了蟬的自食其力和螢火蟲麻醉其它蟲兒的高超本領,知道了黑布甲的裝死本領和其它昆蟲不爲人知的祕密。

法布爾用生動通俗的語言把枯燥乏味的昆蟲學描繪的有聲有色,形象有趣,而且在他的語言中沒有半點虛假,因爲他堅持:科學可以被修飾,但不能被修改的信念。這使我們可以在笑聲中把《昆蟲記》中學到知識很好的吸收。

當我們看着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時,誰會想起背後法布爾的艱辛呢?他可能爲了觀察蟬的脫變而頂在炎炎烈日下,他可能爲了抓狼蛛而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他可能爲了尋找有利的證據而反覆實驗。他那科學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工作作風,讓我感覺到了“科學精神及博大精深內涵”。

法布爾讓我瞭解了昆蟲世界,而《昆蟲記》則讓我永遠記住了法布爾。

《昆蟲記》的讀後感2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他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蟲子,已實屬不易,而專爲昆蟲寫出十卷的鉅著,更是莫大的奇蹟。法布爾的書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依然一次次引起轟動。這是老師對我們說的,也因爲這句話,使我對《昆蟲記》產生了興趣。

在暑假裏,我閱讀了這本書,彷彿走進了一個奇異的昆蟲世界。在我看來,毫不起眼的昆蟲,竟會如此搞笑,我從沒去觀察它們,想不到與它們打交道,竟有如此高深的學問。

螢火蟲、螞蟻、蜘蛛、蟋蟀、毛毛蟲……涵蓋了它們進食、養育、勞作、狩獵、生死,林林總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蟲境況,多麼富有知識、美感,使我浮想聯翩。

應對世界上最大數量的昆蟲,這是多麼巨大的財富。即使這樣,還有許多此刻不明白,有待於我們的研究。透過這本書,架起了知識的橋樑,使我深深地愛上了科學。

《昆蟲記》的讀後感3

《昆蟲記》是法國的昆蟲學家法布爾的作品。他爲我們介紹了關於紅螞蟻、蜜蜂、蝴蝶、螳螂、金步甲等各種昆蟲的相關知識。

我最感興趣的是書裏的“丁香小教堂”。裏面爲我們介紹了昆蟲們的“聚餐會”:黑切葉蜂鄭重地打扮了一番,花粉撲在毛茸茸的肚子上;一大羣穿着白衣、長着黑色眼圈的單眼粉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它們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跳着好看的芭蕾舞;成羣結隊的金鳳蝶繫着漂亮的橘色的絲帶,也趕來參加這場舞會。

文章生動有趣,在精彩的情節中,我認識了一些前所未聞的昆蟲,瞭解了蝴蝶的種類:有單眼粉蝶,有金鳳蝶,還有小闊條紋蝶……以後,我再見到蝴蝶就能準確無誤地說出它們的名字。

讀了《昆蟲記》,讓我們知道了昆蟲的生活習性,讓我們在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中瞭解了昆蟲世界,學習了科普知識

《昆蟲記》的讀後感4

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真的很佩服它的作者法布爾,就像羅斯丹所說;“像哲學家一般思考,像美術家一般想,像文學家一般的寫。”

這本書的作者透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書中描寫非常精彩,不僅將昆蟲寫得非常詳細,還把它們變成了好聽的故事。特別是米蒂菲那篇我最難忘。寫了它尋找配偶組成家庭,修建房子和吃的食物。有好幾篇段呢。如:米諾多蒂菲喜歡露天沙土,因爲羊羣去牧場必須經過那裏,一路上總要不停地拉下羊糞蛋,那是它日常的美食。它也能退而求其次,找點很容易收集的兔子的細小糞便來湊合。你看,也就幾段話就讓我們知道昆蟲吃什麼,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爲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裏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着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爲他仔細觀察,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着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

《昆蟲記》的讀後感5

《昆蟲記》是一部世界昆蟲的史詩,是一部永遠看不厭的書。我特別喜歡《昆蟲記》這本書。

《昆蟲記》中的一篇——“蜘蛛的幾何學”,我很喜愛看。“蜘蛛的幾何學”中,“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我們只見它向各個方 向亂跳,似乎毫無規則,但是這種無規則的工作的後果是造出一個規則而美麗的網。像教堂中的玫瑰窗一般。”這些句子,充分體現了蜘蛛網的圓。法布爾又透過 3~4個實驗來再次說明蜘蛛結的網是圓的。

法布爾在書裏寫道:“這種自然的幾何學告訴我們,宇宙間有一位萬能的幾何學家,他已經用他神奇的工具測量過宇宙間的所有東西。所以萬事萬物都有一定 的規律。我覺得用這個假設來解釋蜘蛛網的對數螺線,似乎比蠕蟲絞尾巴而造成螺線的說法更恰當。”是啊,法布爾說的的確沒錯,而蜘蛛就是一個例子,它不用任 何工具,反而亂跳,卻結成了一個圓到無法形容的網,這是一種大自然賜予的本領。

《昆蟲記》,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昆蟲記》的讀後感6

亨利·法布爾法國博物學家、昆蟲學家、科普作家,以《昆蟲記》一書留名後世,該書在法國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都具重要地位,已譯成多種不同語言。身爲現代昆蟲學與動物行爲學的先驅。

透過讀昆蟲記我對一種動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你知道它是誰?它是人人都避之不急的東西—屎殼郎。法布爾寫道:“它用兩條長長的後腿抱着糞球,腿端的爪子卡進糞球作爲旋轉軸;中間那兩條腿支撐着糞球,長着鋸齒爲鎧甲的前腿交替着地,就這樣帶。着重物,身體傾斜,頭朝下,屁股朝上,倒推着走。

一隻屎殼郎可以滾動一個比它身體大得多的糞球。處於繁殖期的雌屎殼郎則會將糞球做成梨狀,並在其中產卵。孵出的幼蟲以現成的糞球爲食,直到發育爲成年屎殼郎才破土而出。

屎殼郎還有大自然清潔夫的稱號,任何動物所產生的糞便都是它最理想的食物,我十分崇拜它因爲有了這些昆蟲我們的環境纔會更好!

我還從昆蟲記一書中獲得了許多的 啓發: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爲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昆蟲記》的讀後感7

是!《昆蟲記》,一部影響世界的經典著作。然而每個人讀它,第幾次讀它的味道往往是不同的。而我,早在小學已經讀過《昆蟲記》,但卻只是粗略讀讀罷了。我沒想到再一次翻開它是在幾年後的今天已經成爲一名初一的學生了。

法布爾,一位生於法國南部山區的.農民家庭。因爲家庭的貧苦,年僅14歲的他便早已在外工作,卻不知不覺愛上了昆蟲,因此買下荒石園,並一直居住在此,並完成了這部之後影響世界的著作。

說實話我對昆蟲並不瞭解也不喜歡,因爲我害怕昆蟲。可好奇心卻將我引到了《昆蟲記》的故事裏,去了解昆蟲,感受他們。

聖甲蟲,早就知道,還知道它滾糞球。因爲如此便對聖甲蟲無興趣,哪怕1%也沒有。可今天我讀了它,讀了法布爾筆下的它:只要有動物糞便的地方,就會有他們勤勞的身影。它們喜歡搶劫,崇拜太陽,羨慕別人手中的糞球,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張膽做土匪,可真是貪婪啊。剛出來的它是如此美麗!美麗的鞘翅;半透明的身體;帶着蜂蜜似的乳黃色澤……都是美的表現。它們不需要學習,一次性嘗試就可以做好糞球;沒有人教它,它也會挖一個洞儲藏食物,安安靜靜地享受美食。這種能力是天生的,是與生俱來的,是老天賜給它們的能力,希望它們好好生存。這就是聖甲蟲,來自法布爾筆下的聖甲蟲……

《昆蟲記》內容很多,你可以狼吞虎嚥很快看完,也可以細嚼慢嚥慢慢品味,而決定權在於你!

《昆蟲記》的讀後感8

《昆蟲記》是一本很多人喜愛的書。當我知道有那麼多人喜歡的時候,我就在想,這本書裏到底充滿了哪些奇妙的東西,使大家那麼喜歡它?

於是我翻開了這本充滿奧祕的書,這是一本跟科學有關的書,想那些書的語言都是嚴謹的、文字裏透露出科學語言的素。不像那些抒情文表達的情感那樣複雜,那樣難懂,那樣與衆不同。而《昆蟲記》給人的感覺就是有種抒情文的感覺!語言生動形象,使更有親切感!

舉個例子,例如我們上學期學的綠色蟈蟈。作者透過實際研究、多角度分析、認真觀察(一絲不苟)、分析推究寫出了這樣一篇生動的!使我們領悟了昆蟲世界的奧妙之處、神奇之處、特別之處!在這篇裏有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這些修辭手法,在那些科學書裏你或許連一句都看不到,而這一篇小小的卻有如此多的修辭手法,細節描寫,寫得是那樣的生動、傳神、身臨其境!

這些都是在那些科學書裏所沒有的、所看不到的,而作者:法布爾,卻能寫出如此好的書,讓大家喜愛的書。連我也慢慢地走進,融入這個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