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烏塔的讀後感600字

讀後感6.9K

烏塔的讀後感600字1

學了《烏塔》這一課,我受益匪淺。課文主要講14歲的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事。

烏塔的讀後感600字

烏塔是一個大膽的孩子,跟中國孩子有着天壤之別。烏塔才14歲,就獨自遊歐洲,所有的旅費,都是她一人靠每個週末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和假期是到別人家陪小孩玩掙來的。我們中國的孩子別說獨自一人遊歷歐洲了,即使讓遊歷整個中國,恐怕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會搖晃着腦袋,怕自己遇到危險怎麼辦。中國的孩子和烏塔相比難道不遜色嗎?烏塔,就是這樣一位擁有自立、自強的雄鷹。

烏塔還是一個辦事周到的女孩。她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她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裏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以報平安。所有的事情都被烏塔安排的妥妥當當、井井有條。要是我,可不會想得這麼周到。

我們這些衣來伸手,喊來張口的“小王子”、“小公主”們,請記住吧:花盆裏長不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讓我們向烏塔學習吧,學她的自立自強,學習她的做事有計劃、有條理!

烏塔的讀後感600字2

學了《烏塔》這一課,一個德國14歲的小姑娘烏塔很讓我震驚,她獨自一人遊歷歐洲,最讓我敬佩的是她沒有向自己父母要錢,而是利用節假日掙來的旅遊費,她還非常細心,在家提前閱讀好了各地的書籍和旅行路線,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的時候請求幫助,讀到這裏,我不由得臉紅起來,羞愧不已。

從小到大,我就是家裏的“小公主”,爸爸、媽媽對我十分疼愛,“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裝在包裏怕丟了。”別說一個人出去旅遊了,就是串門在別人家玩,也得再三叮囑,生活上,更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幫媽媽做做家務的時候,他們也總告訴我你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幹活有爸爸媽媽呢,你只要認真學習就行了。還記得那次我和我的好幾個好朋友去外面玩,走之前,媽媽叮囑一遍又一遍“跟好別人,別走丟了”,一看就是一萬個不放心。爲了我的安全,媽媽特給我買了一部手機讓我隨時能和她聯繫,於是,我便出了門,剛和朋友坐上車,“叮鈴鈴、叮鈴鈴”電話聲從口袋裏傳來,原來是媽媽,我一接電話,電話那頭傳來媽媽“坐到了車上沒有,一定要跟好隊”。從手機鈴聲一開始就有別的同學對我含褒帶諷地說:“你媽媽還很關心你呢!”我對她們笑了笑,“那是媽媽愛我”。可接下來每過5分鐘媽媽就打來一次電話問我,這下真的遭到同學的笑話,一個同學對我說:“都幾歲了,你媽媽怎麼還這樣關心你啊!哈哈!”我也是個長大了的孩子了,同學們都獨立自主了,而我還永遠是媽媽眼中的那個長不大的小不點呢!我也想獨立,自己除了寫作業外自己能幹點什麼事情,可是我的爸爸媽媽卻總是對我太過“愛護”了。聽到他們的冷嘲熱諷,我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可現實就是現實,我告訴他們我已經長大了,他們還是一如既往的關心着我,對於他們給我的“過剩的愛”,我沒辦法,只能接受着。那天我想了很多很多,也有好多想給爸爸媽媽說的話,心裏也覺得有點孤獨和落寞。

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如果整天把孩子呵護的像溫室的花朵,就會失去自強自立的本領。如果讓孩子自己克服困難,那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

烏塔的讀後感600字3

前幾天,我讀了一個真實的故事《烏塔》,主人公烏塔使我明白了也感觸到了很多很多……

《烏塔》這篇文章主要寫得是:作者在羅馬結識了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烏塔。她獨自一人遊歷歐洲。

讀了《烏塔》讓我感觸很深的是,烏塔這個年僅十四歲的德國女孩,在沒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陪伴下,獨自一人遊歷歐洲,這多麼不可思議啊!如果換做我,我不哭就怪了,在一個陌生的壞境下,在陌生的人海中,烏塔能從容不迫地旅遊,真令人佩服。然而烏塔自己賺錢,讀有關要去那些國家的書籍,更令我讚歎不已,誰能知道區區一個十四歲的女孩竟用自己的雙手來策劃這次旅遊呢?!和烏塔比起來,她太值得我們學習,還有烏塔閱讀有關書籍,瞭解那裏的情況,省得在陌生的城市裏,茫茫的人海中,不知所措,這不都是烏塔的可貴的品質嗎?還有烏塔那大方的胸懷,不是比我們強一百倍、一千倍……家長總是一遍遍地叮囑,別跟陌生人說話,別隨便拿或者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但烏塔卻熱情、直率的性格使我感動。

在我眼中,烏塔也是個很有逐漸的孩子,一直堅持:從書上和電視上認識的世界總不完美,只有親眼見到纔是最美的。她的話似乎讓我受到啓發: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主見。平常,我可是個沒有主見的孩子。讀了這篇文章,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個像烏塔一樣有主見的孩子。

後來,我把這篇文章推薦給媽媽,媽媽給我講了許多人生大道理。是啊!我們的童年滋潤極了。有電腦、手機、電視、書籍,可是自己不去親身體會時間,又會怎麼樣,我們也應該獨立。總之,我一定要像烏塔一樣自立、熱情!

烏塔的讀後感600字4

最近,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叫烏塔的德國小女孩獨自旅行很多國家的故事。

讀完這篇課文,我想到了自己。我今年已經10歲了,但是還不會燒菜,洗衣服,去旅行的話,也是跟着媽媽一起去的,從來沒有試過自己去旅行。

元旦的時候,媽媽急着要出門,就把公交卡交給了我,讓我自己坐車去妹妹家。我在黃山區坐上車,本來應該在職工醫院下車,可是,我到了阿波羅那一站,已經下車了,然後步行到了妹妹家,這件事,讓我很懊喪。

透過這件事,我深深地體會到,我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可是,我想了想我的周圍的同學,他們也和我一樣,依然是飯來張口的小皇帝或者小公主,甚至現在上學也要別人接送,我覺得我們應該擺脫小皇帝,小公主,做一個自力更生的人,這樣長大之後,對社會纔能有用。

我們每個少先隊員,要做到自力更生,不依靠別人。首先要做到:一,每天晚上要把自己的書包收拾好,不要等到每天早上匆忙之下再收拾,這樣很容易忘帶書本;二,上學的時候,不要讓家長送你,這樣會耽誤父母的時間;三,不要賴牀,如果你賴牀,父母連叫三聲你還不起來,我就給你的父母支一個我媽經常用的招,她喊我之後,我還不起來,她就會用涼水敷我的臉,或直接把我的被子掀開;四,要學着在生活上,幫父母做點事情,學會生活的技能。

我覺得做到了這些,我們也能像烏塔一樣自力更生,將來一定會能很好地照顧自己,照顧自己的父母,做一個能幹、有用的人。爲了這個目標,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烏塔的讀後感600字5

我們前幾天學了一篇課文,叫《烏塔》。文章主要講的是一位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遊歐洲的故事。她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了這一課,我認爲烏塔很能幹,很勇敢。能幹這方面主要體現在她自己可以掙旅費。烏塔爲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小孩玩。勇敢這方面主要體現在她自己一個人就可以遊遍歐洲。烏塔趁暑假遊覽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還要去希臘。

一個十四歲的孩子,獨自一人遊歐洲,她的父母也不會擔心,這說明,中國的教育方法和德國的教育方法是大不相同的。

如果在中國的餐館貨超級市場發現有童工,是違法的。而在德國,烏塔卻可以隨心所欲地掙旅費。由此可以看出:德國的父母是很支援孩子獨自一人出去旅遊的。

而在中國呢?記得有一次,媽媽隔了我一元錢,讓我出去買一個冰糕吃。我拿了一元錢飛快的下了樓,過了馬路,我買到了一隻冰糕,心滿意足地往家走。當我回到家之後,媽媽問我是不是過馬路了?我說是,媽媽說以後她跟我一起去買冰糕,不准我獨自一人過馬路。我想,我都九歲了,爲什麼不能讓我自己過馬路?愛孩子,爲什麼就不能讓我單獨出門呢?

寫到這裏,我真的是十分羨慕烏塔,在這裏我要大聲疾呼:爸爸媽媽們,請你們放手吧!不要再讓我們做溫室裏的.花朵了,請讓我們這些小燕子自由飛翔吧!

烏塔的讀後感600字6

《烏塔》是一篇獨立閱讀文章,講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事。這對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是一件不敢想的事。事實證明,獨自出行不再是遙遠的夢。我們中國孩子也應該學會自立,養成勇於發表獨立見解的習慣。

從“鬧鐘驚醒了我”可以體會到烏塔的時間觀念很強,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然有序。用鬧鐘控制好自己的起居,該休息時休息,該遊覽時遊覽。

從她“愜意”地趴在牀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都可以看出她能夠很好地照顧自己。如果生病了,可以馬上就醫,或者請人幫助。

烏塔遊歷了歐洲,從家鄉德國漢堡出發,到過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此時正身處羅馬,最後還要去希臘。

烏塔做事很有條理,考慮周到。因爲她在家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備遭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裏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報平安,爸爸媽媽就不會擔心她了。

一個人出遊雖然有危險,但只要做好充分準備,就可以把危險降到最低。烏塔出發前爲這次旅行準備了三年,閱讀了大量有關的書籍資料,自己打工掙旅費,既減輕了父母的負擔,又能鍛鍊自己的實際生活能力。

“愛孩子,爲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烏塔的這些話想告訴我們:烏塔不同意中國家庭愛孩子的方式和管教孩子的做法,認爲不符合邏輯,烏塔認爲:愛孩子就應該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一個自我鍛鍊的平臺,這樣纔是真正的愛孩子。

“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還要親自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去熱愛生活。

我透過閱讀理解課文,從中明白一個人的自立的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透過實踐才能鍛煉出來。懂得了從日常生活、學習等各方面要學會自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什麼事、什麼問題都依賴父母和老師,要勇敢,要堅強的道理。

烏塔的這種持之以恆的頑強自立精神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我不僅要學習烏塔待人熱情,很有禮貌,做個懂事的好孩子。更要學習烏塔爲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做一個獨立自主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孩子。

烏塔的讀後感600字7

《烏塔》這篇課文寫的是14歲小德國小女孩,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表現了這個少年有很強的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

讀完這篇課文,我開始了沉思:爲什麼德國的孩子才14歲,就能一個人遊歷歐洲呢?是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覺得家裏就這麼一個寶貝(或孫女),一個人去多不安全!不不不,烏塔也是家裏的寶貝,難道他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不擔心她嗎?烏塔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擔心她的。或許是我們自身的毛病?烏塔在(1處)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有計劃),(2)每到一地就先查當地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有安全意識),(3處)再給家裏撥個電話或幾張明信片(有孝心)。(4處)還用了三年時間準備這次旅行(不草率),(5處)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有準備)。然後,爲了掙旅費,(6處)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小孩玩(自力更生)。如果,我們能做到以上6處,爸爸媽媽能不讓我們去嗎?看來問題還是出在我們的身上。所以這件事不應該怨爸爸媽媽。

有一次晚上,我的爸爸媽媽突然臨時有事,再爸爸媽媽走之前,我拍着胸脯對他們保證:“我一定不會害怕、不會大喊大叫的。”沒想到,在爸爸媽媽走了以後,我先是有些害怕,又聽見陽臺有“沙沙”的響聲,我心想:是不是電視裏的殺人犯藏在陽臺上呀?想到這裏我出了一身的冷汗。真希望爸爸媽媽能現在回來,我抱着腿縮在沙發上。十分鐘過去了,陽臺上的“沙沙”減小了,我點着腳(沒穿拖鞋),悄悄地走進臥室,然後猛的一下,把錄音機開啟,並且把聲音調到最大。又以訊雷不及掩耳之速躺在牀上,連衣服都沒脫,把被子蒙的緊緊的——睡覺,而且不露一點縫隙。沒想到,第二天早上,媽媽驚奇的對我說 :“你能一個人睡了?真厲害!”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中國孩子非常依賴父母。

現在,哪個孩子不是家裏的小王子、小公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經受不了任何的一點挫折。

正如陶行知說的:“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

在此,我希望我們都能向自立歌那樣,不再依賴父母,做個能自力更生的人!

標籤:讀後感 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