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

讀後感1.31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1

路爲紙,地成冊;行爲筆,心當墨。

——題記

乘一隻紙舟,踏一路荒蕪,把歷史的塵埃變幻出滄桑的色澤。走走停停,品味苦澀,俯首取一勺秋水,自萬代浮生多少悲歡,釀成一盅文化醇香。

他從敦煌走來,在大漠孤煙間遠眺落日下的莫高窟,感嘆磨蝕了風華的陽關,乘一葉扁舟南下,路過壯美的三峽,品白髮蘇州。他是文化的苦行者,用筆記錄那文化長流曾經留下的印記。

透過他文字,我們看到中國好些曾經的輝煌,僅僅是敦煌的璀璨足以讓中國在久遠的世紀裏於世界文明史上閃耀。而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他們用筆尖刻畫、用生命堆砌出的不朽成就,讓後人驚豔,讓中國直到千年後的今天仍然爲之驕傲。上天不僅賜予中國人聰慧而富有有哲理的頭腦,更給予了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景,用廬山的雲霧點染詩意,用西湖的秀美增添柔情,用狼山的巍峨平添豪氣,用山山水水孕育了獨一無二的中華文明緩緩流淌。

而作者不止步於華麗的表面,一路風塵僕僕,踏遍千山萬水,他在山水中解讀歷史,在歷史裏解讀文化。那雙銳利的雙眼,更看到落日中的道士塔,歪扭着被映照出血紅色,好像一個可笑的標誌,藏着屈辱的歷史。難道泱泱大國就容不下幾本書嗎?難道所有人的雙眼都被利益矇住了嗎?難道現在能做的,只能是看着本國的文化被放進他國的博物館,無奈地買回縮微膠捲埋頭研究了嗎?

他看到天一閣的層層圍牆,圍住文化傳承的悽苦悲愴,小小的書閣承載的歷史的重量太沉、太重。世代的族人,用嚴苛的族法守護着祖輩遺留的珍貴遺產。世上多少藏書,或流失於海外,或杳無音信。歲月將古拙的裂痕爬上舊時的木窗。風過紙顫,徒留一聲嘆息

沒有人,可以永遠活在曾經,終有一天,一切都會變得荒蕪,歷史的塵埃是留不住的。多少學者沉浸在憑弔的誤傷裏,永遠無法正視現實,從廢墟中走出來。而作者從歷史的風雲中走過,用寬大的胸懷、寧靜的心境和嚴謹的態度坦然看待這一切,觸摸廢墟,感嘆曾經的華美,靜靜思考,人、文化、歷史、天地自然的關係。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只有真正讀懂了歷史的人,纔能有勇氣眺望未來前進的方向。

他從上海外白渡橋的影子裏經過,和外灘上遺留的近找西方建築們對視,終於走進浦東,走上盤旋的高架橋,走進上海蜂捅的人羣中,抓住時代的潮流,去感受、去體驗這個飛速發展的中國形成的嶄新的文化,欣賞文化的天空中那獨樹一幟的全新色彩。

他從古老的駝玲聲裏走來,向高樓大廈間走去。

他從小橋流水間走來,向車笛喧囂中走去。

行者,永不止步;文化,永不停息。腳步已超越時空的限制,由心靈做一次歷史的漫遊、文化的苦旅。

也曾害怕沒什麼能阻擋文明的終將流逝,不過幸好,有人以行爲筆,以心當墨,寫下一篇篇發人深省的感悟,喚醒了人們沉睡的文化靈魂。

我們應當感激,曾經還有這樣一個人,在文化的長河畔且行且呤,空谷傳響,歌聲嘹亮。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2

首先由於寫期末論文的需要,寫了讀後感;又因爲讀文科的姐姐剛好購有《文化苦旅》,於是大致看了後,寫了點該書讀後感。

雖然來不及仔細去揣摩但確實讓我感觸很深,尤其是《風雨天一閣》至今都使我記憶憂心。

一個家族揹負着艱守一座藏書樓(中國古老文化)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範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正式餘教授所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麼呢?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豪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一個真正稱職的藏書家所表現出來的超越常人的強健的職業道德品質。

說到這裏,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我們這些學生,有哪一個能像範欽那樣監守正義,監守自己的崗位。或許有但也是極少數的。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來諷刺現代人,但是我還是要批判我們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內,同學們,所有讀書的人們,我們早就應該反省一下了。對我們來說範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說連他的二分之一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學成之後又爲了什麼呢?等等這些尖銳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繼續往下說,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爲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儲存到現在的。

說到這裏我又要開始批判些什麼。想到讀書人,現在的讀書人(有些人)說說是書生,毫不考慮自己的言行舉止,說不該說的話做不該做的動作。而且讀書爲的盡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爲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說是監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一點都沒有範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還有那些可惡致極的貪官污吏,他們絲毫沒有一點職業道德,簡直像行屍走肉一樣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範欽好比是天使,而這些貪官,濫用職權的人就是惡魔,總有一天這些惡魔,會被天上的那些像範欽這樣的天使給帶去,進化那骯髒的心的。

《文化苦旅》使我對讀書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我們讀書人讀書不能只爲自己,要爲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樣讀書人才是讀書人。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3

用歷史的距離丈量歷史,以文化的角度審視文化,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用他的一生走遍大江南北的經歷,爲我們講述着這深奧的道理。

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文化苦旅》,展現給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一句句的教誨,銘記在心……

生態文明!人們走過了多少文化的彎路,終於灰頭土臉、青頭紫臉地重新抱住了它。山河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是中華文化的生存底線。只有在山河中找尋人生的路,才能用短暫的生命貼一貼這文化的嶙峋一角。

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帝王爭奪這河山,爭得頭破血流,最終還是敗給了生態,一次次的無奈遷徙,一次次的荒野開拓,又一次次炊煙升起,帝王們的雄心壯志,無論如何,還是會敗給這自然的力量,氣候、環境的變遷,沒有人能阻斷,在這自然之前,人類是那麼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人們按照自然的指示,生存,繁榮,一切的戰爭和侵略,最終還是在於這天地之間。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華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跟隨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彙,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着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人們總想着去違背天地意願,從遠處看地球,發現螻蟻般的人羣在星球中跨海侵害同類,是多麼無趣,觀察山河的大地的臉色和眼神,偶爾擡頭看天,猜測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忘了就好,一旦記得,便會發生一系列駭人的災難,因爲那是對我們粗魯的懲罰。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

“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走,不爲那終點,只爲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抵達哪兒,只爲已耗下的生命。我願意一直走下去,爲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爲了尋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只有走過萬里長路,才能真正讀懂自然這本書。我願跟隨者餘秋生先生慢慢的走,一直走下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4

“文化苦旅”,望文生義,自然是一個“旅”字貫穿全書。但這部書又不是簡單的山水遊記。“原因是,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深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我想,這便是文化二字的分量。而一個“苦”字應該說可是全書的主旨。作者並不在乎旅途勞累之苦。這個“苦”乃是對全民族意識的苦苦思索,對人生至高理想的苦苦追尋,讀中華民族文明覆興的苦苦祈盼。“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我以爲,最能體現作者一個“苦”字的文章是《道士塔》在作者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爲了蠅頭小利就可以把大車大車的.經書、繪畫運往兩方的土道士。也看到了一羣眼睜睜看着國寶流失卻不聞不問的道臺,藩臺。“偌大的中國,竟存在不下幾卷經文。”“我好恨”。作者恨的不是王道士,也不是哪個藩臺,在中國,這樣愚昧、麻木的國民又何止千萬?王道士不賣,李道士照樣要賣,張藩臺不管,趙藩臺更不會管。“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 “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面對如此國民,作者怎能不苦?百年之後,王道士早已化爲灰燼,莫高窟的歷史文獻也在大英博物館的玻璃窗裏沉睡了多年。儘管我們再也不會讓一個矇昧的道士去看管我們祖先的遺產,可他們似乎還活在我們身邊,盲日庸俗的國人似乎也還不少,也許文明離我們還很遠哪!我們期待着中華民族真正崛起的那一天。

再談到“文化”二字,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書中的一篇文章《柳侯祠》。柳宗元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學巨匠,但他命運多劫,兩次遭貶,又客死他鄉。然而正是由於他官運不濟,被貶永州,才使中國文化史擁有了《永州八記》和其他篇什,華夏文學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峯性的構建。“可此時的柳宗元仍時皇宮內的青磚綠瓦一片癡情,因爲他是中國文人,他是封建時代的中國文人。他已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卻又迷惘着自己的價值。永州歸還給他一顆比較完事的靈魂,但靈魂的薄殼外還隱伏着無數誘惑。”而此時,命運和他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柳公滿心歡喜的返回京城,而等待他的卻是更加荒涼,更爲邊遠的柳州。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文人的悲哀。

我又想起了批評餘秋雨的文章,說它的詞藻華而不實,說他的文章軟弱無力。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真實的,也沒有必要去探個究竟。因爲文學本身就有它的兩面性。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餘秋雨的書,在他的書中看到了文化,看到了歷史,看到了世界,看到了人生。我想,這就夠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5

廣闊的陸上,孕育着大羣大羣的生靈。靈長的猿慢慢進化成兩腿站立、會用火,最終會思考的人類,他們渴望更多。

文化究竟是什麼?我們走在千年的路上,頻頻回首,只爲尋找最初設下的答案。——題記

《文化苦旅》,確如書名和綠色的包裝一般,甘苦的味道瀰漫在方正的漢字間。說是杯中的熱茶還不夠,應是山頂的草藥,可以用水熬出褐色的湯汁。

厚厚的一本,從東海之濱到白雪皚皚的陽關、再到風吹浪打的北歐,餘秋雨先生對於“文化”的追尋,從來不屈服於腳下凹凸不平的土地。書中幾處的記述同我的印象重合在一起,既有自豪自己能跟上偉人的足跡,又是遺憾物是人非。

說起文化,思緒總忍不住飄忽到洋溢在耳邊、千年古國的讚美之辭去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似乎已是一個信手拈來的日常用語,在網絡聊天中會配上一個“佩服佩服”的表情包。學業中“語文”也是極爲重要的科目,若剖去功利性質的課文考點解析,餘下的還有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沉澱,歷史長河中個性鮮明的詩人、一心熱忱向紅星的革命家……十多本的《語文》,何嘗不是中華的驕傲呢?

西行,《文化苦旅》中陽關便是詳細之至了——“天是天,地是地,侏儒變成了巨人,巨人也變成了侏儒”。西北沒有南方的陰溼之氣,與人滿爲患的厭倦。天攏在地上,密的不透風——但風起時,又咂着尖銳的沙,諷刺着每一個孤身前往的執着的傻瓜。太陽升起、落下,日復一日,不知何時起,近在眼前的過往成了歷史,鮮明的臉龐變成了月光下的影子。

生活在南方的小城裏,曾有幸到千年古都西安一訪。登城牆,人們說要在傍晚去最有歷史味,我卻喜歡天空亮透時的樣子。介紹說,城牆兩邊都有門,從外城進,要過兩個門才能進到內城去。敵人攻擊時,守軍就在城牆裏埋伏着,等敵人進了城牆,一網打盡。我有些驚訝,卻又覺得是在意料之中。耳邊突然傳來喊聲,火光撲面而來,才恍然大悟——文化的深處,原來又是人性的結。

再西去,知道餘老有關於中東的著作,卻未收集在《文化苦旅》中,只好作罷。一下到了歐洲,記敘並不多。慢下來的節奏,咚咚咚、一聲聲拍打在島嶼上,杯子裏晃悠着的是啤酒還是咖啡?一片依賴了千百年的海洋,冬天會結冰嗎?

人類是一個整體,無論是物質需求還是精神文化。儘管很久以前,這一片廣袤的地上戰火紛飛;儘管很久以前,這厚土也曾深深地傷害過相信它的人們。可人們還是相信和平的鴿子生生不息、相信入土爲安、魂歸西天。

文化是什麼?海洋中的一個沙島,億萬年的積累,最下層的最古老;但文化卻不是這樣。餘老先生深一腳、淺一腳,踩在有高山長河的土地上,別了那鋼筋水泥,尋找最上層的印記。

文化自然是苦的。鮮血淋漓的傷口,癒合在繁複的竹簡和單薄的紙上,留下淺淺的墨跡,告誡着回首的人們:良藥苦口。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6

最近在看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書,看到他在大西北重走絲綢之路,重尋地域文化,很受震撼,藉着端午節的假期,一來想去親身感受下絲綢之路上的景觀之美,二來爲畢業論文地理融合研學旅行線路踩踩線。這次主要前往張掖和酒泉(敦煌)兩個城市,這裏跟大家說一下“甘肅”二字的由來,“甘”爲甘州,也就是今天的張掖,“肅”爲肅州,也就是今天的酒泉,敦煌是酒泉的縣級市,由此以來也算是把“甘肅走遍了”,這次出行以地質公園爲行進主線,因爲於大西北而言,人文和自然已然成爲一個統一體,時間和空間的耦合性於自然景觀上表現的愈加熱烈。

張掖的名稱也是有說法的,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元鼎六年,漢武帝下令拆分酒泉郡,設立張掖郡,希望“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可見,張掖誕生之初,就肩負重任,被寄予厚望。

張掖在漢匈戰爭中的重要性,在於其地理位置。祁連山中部有一個山口,叫扁都口,海拔3500多米,扼守蒙古與青藏高原交通的要道(祁連山的埡口)。而張掖正好位於扁都口以北,佔領這裏就能切斷匈奴與羌的聯繫。東西向來看,想出陽關、玉門關通西域,張掖也是必經之地。

原計劃此次出行是隻想前往七彩丹霞景區,機緣巧合下也前往了平山湖大峽谷,從地理地質的角度而言,這兩個地方確實可全權代表中國北方丹霞地貌,甚至在世界丹霞地貌上也有一席之地,七彩丹霞景區在20xx年冬天剛剛被評爲5A景區,同時也歸錄爲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其影響力愈漸增大,平山湖大峽谷位於甘肅省張掖市和內蒙古阿拉善右旗的交界處,之前因爲高速公路沒有建設,一直不爲衆人所知,今年春,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基礎建設也進一步改善,其知名度也在增加,被《中國地理雜誌》譽爲“比肩張家界、媲美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絲綢之路新發現”,億萬年的風雨滄桑,大自然神奇造化,使得這裏峽谷幽深,峯林奇特。

平山湖大峽谷海拔高度約1500至2550米,其地質構造屬於紅層地貌,也就是丹霞地貌,即發育與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巖系,峽谷以流水溝壑爲基本特徵,山勢低且平緩,以沙石山爲背景。讀後感·和張掖的七彩丹霞不同的是,平山湖大峽谷更多的是典型的西北風光,蒼涼蕭瑟,在峽谷中一路行走一路感受,不知不覺就會讓你想起莊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次次前往,一次次出發,在遊歷于山水之間後,你會發現自己的胸襟、視野視乎也在一次次變得開闊、明朗起來。

隨後,驅車前往七彩丹霞景區,在來之前,關於七彩丹霞的美景已經關注了許多,多到近乎有些膩了,甚至想直接前往敦煌,但當自己身臨其境的時候,還是被震撼到了。作爲地理人,錯過確實可惜。

它表現的視乎更多的是南方水鄉多彩景色,很難想到自己置身於荒涼大漠之中。它是中國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你會看到七彩峽、七彩大扇貝、七彩練、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觀,層理交錯、色彩斑斕,十分絢麗。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7

我並沒有忘記,十幾年前當我還是個青年,初讀本文時的恨,和難以控制的想決鬥的衝動。

一個愚昧的土道士掌管着敦煌數千年文明寶藏的洞門。他在壁畫上刷白石灰,把壁上婀娜柔美的雕塑改成他的天師泥菩薩,把那洞窟中一大箱一大箱的文書經卷、畫卷和雕塑,換成了幾疊子銀元和少許外國商品。他滿足了,他想不到會得到那麼多錢。

一個諾大的國家,竟然無處存放一個洞窟的古物,道士爲了孝敬官員拿出來的一些零星的字畫,在官場上把玩、傳遞,流失、毀損。他們知道這些古物的價值和意義,卻藉口長途運費難籌集而置之不顧。

封存千年的文化寶藏,就這樣被挖掘毀損,散失異國他鄉了。這不是民族的悲劇嗎?文明最後變成空洞和廢墟,這難道是歷史的必然嗎?

在漫長的歷史中,這個事件其實是很倉促的,就像盜賊踩好了點、瞬間完成了盜竊。儘管盜賊找出了各種理由,來掩蓋其偷盜行徑,掩蓋其骯髒的慾望,但是終究掩蓋不了醜惡的真相。

今天讀此文,我依然是衝動的。就像文中的那位當代青年詩人,要與火燒圓明園的額爾金決鬥單挑一樣。我更欽佩秋雨教授的豪邁,要與盜賊他們國家的學者對立沙漠,比比學問!此刻,似乎只有這源自內心的衝動才能解恨!

今天,我依然恨着,卻不只是恨愚昧的王道士和腐朽的晚清朝廷,也不僅只是恨奸詐的竊取者和貪婪的掠奪者。我更恨,人性的自私、罪惡的慾望,和因此對文明的踐踏。

尋寶、掠奪和侵略戰爭,都是爲了將財富佔爲己有。他們的目標就是我們的文化遺產。

從價值的角度來看,物品越稀缺價值就越高,故稱物以稀爲貴。何況是更優秀和稀缺的中華文化遺產,堪稱絕品,價值無法估量。所以,敦煌、圓明園、和那時的中國,自然就成了瘋狂追逐利益的掠奪者的耀眼的目標。他們的生存理念和價值觀,就是佔有,且不論用何種方式實現佔有。

他們得逞了。一大箱又一大箱、一大車又一大車的文物,都裝好了,運到倫敦,運到巴黎,運到聖彼得堡,運到東京。莫高窟空了,圓明園燒了。中華文明遭受了劫難。

可是,他們卻不知道,文物,是文化的實物遺產,但不是全部。文化遺產更重要的內容,不是實物,而是精神和思想的成就與傳承!

掠奪,只能解當時之渴,而不可以補虛空。武力,只能呈一時之強,遠不足以撼歷史。掠奪了文物,卻搶不走文化,廢墟上依然記載了文化的繁榮!

如今,被盜賊掠奪的文物已經陳列在世界各地。我覺得,他們只是供奉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神明。

是哪裏的文化,終究會在哪裏光明!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8

徜徉在一書架散文著作之間,我的心在猶豫,手已經不由自主地取下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剛剛翻開第一頁,就追隨着他掉入那華麗的摸不着邊際的文字宮殿。我一動不動,心卻已背上行囊,和他一起天南地北地遊蕩。冷落了幾百年的古戰場烽火重現,敦煌的黃沙中分明有赤腳的飛天在起舞,靈秀的蘇州偏偏在雨中低聲哭泣……

讀着餘秋雨先生的文字,我就像在某處古蹟放飛着心靈,讓它隨藝術的激流沖刷每一種文化,讓它與古老中國的文化相碰撞!我的心卻被撞痛了,因爲這文化承載着太沉重的歷史,太滄桑的過去……

餘先生是一位幸運的苦行者,中東焚天的戰火中,冰島封天的嚴寒中,昔日羅馬悲壯的鬥獸場前,都印下了他清瘦的身影。說他幸運,是因爲他總是在最佳的時刻巧遇文化,大雨來到寧波講課,就遇上天一閣開放;黑暗中迷路,卻無意中經過但丁故居。而細心的他又總能從眼前的蛛絲馬跡中看到深遠的歷史,深刻的思想在穩重的文筆下交匯成河,征服了飢渴的讀者,在華美中益顯沉重,深邃中帶有感性,像茶一樣,幾番品讀,仍有餘香再口。

餘先生又是心痛的,因爲他必須一次次駐足曾經失去的輝煌,一次次仰望歷史遺留下來的滄桑。最是痛心在敦煌,於敦煌漫天的黃沙中,我真想隨餘秋雨先生一起跪下,向那個斯坦因跪下。

這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它彰顯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傳遞的是一個民族的內涵!爲什麼?爲什麼敦煌要生在那個時代?爲什麼一個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卻沒有一雙智慧的雙眼,沒有一腔爲民族文化而生的熱情?我好恨,好恨自己爲什麼不早生一個世紀,與那位漠然麻木的王道士對峙,我相信我的衝動可以讓他甦醒!

就這樣,敦煌一步步走着,文化一點點殘缺着;就這樣,我們的祖先,他們精神上的財富一點點地流失着。我不知道,我跪在斯坦因面前要說些什麼,也許語無倫次的我只能瞪着血紅的眼睛在悽豔的晚霞中與他對視!我願讓大漠的朔風將我與他吹成一塑雕像,立在黃沙漫天的敦煌,我願與他對視千年!讓我用這種方式阻止他們對敦煌文化的吞噬吧!我——只能如此!

總是心存幻想,也許,眼前的一切輝煌與滄桑,都是冥冥之中歷史早已安排好的一場戲;,讓藝術活生生地爲後人演繹吧!

仍在追隨着餘秋雨先生,讓心在歷史古蹟中游蕩,我在心中祭奠曾經的輝煌與滄桑!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9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餘秋裏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共235萬字,有三十七篇。這本書的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的背後卻隱藏着人們不爲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其中最爲感觸的是《道士塔》。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來說吧,文章是這樣寫的: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裏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摺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時已是20世紀初年,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醞釀着新世紀的突破。

羅丹正在他的工作室裏雕塑,雷諾阿、德加、塞尚已處於創作晚期,馬奈早就展出過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們中有人已向東方藝術家投來羨慕的眼光,而敦煌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裏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

他對洞窟裏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着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裏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乾燥,一會兒石灰已經乾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

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當幾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在一個乾乾淨淨的農舍裏,她們婀娜的體態過於招搖,她們柔柔的淺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個道士,何不在這裏搞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讓原先幾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幹得不賴,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聽說鄰村有幾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泥匠說從沒幹過這種活計,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點意思就成。於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裏是鼻子,這裏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鬍子,像模象樣。道士吐了一口氣,謝過幾個泥匠,再作下一步籌劃。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着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着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10

書籍是我們生活的導航,它教會我們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身,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然而讀《文化苦旅》,當茶餘飯後咀嚼着其中優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都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

開啟一本好書,迎面撲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氣息,彷彿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發出馨香。在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我們能夠隨意想象,想象自身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身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身是海浪,澎湃不息;讀小說,我們會隨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鬱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閱簡單詼諧的書,我們能夠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然而讀《文化苦旅》,讓人變得深沉達觀。

任何物體都有承載它的器皿,唯有知識無垠無度。文化的承載,不只是書籍,就象餘秋雨所言,歷史文化的滄桑,散佈於歷史的古蹟中,需要人慢慢去探索、挖掘。托爾斯泰曾坦言: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恰恰羅素·羅蘭又說:“智慧,友誼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沒有鑰匙,如何開啟智慧之門,又何談放射光芒?文化苦旅這本書,昭示古代歷史,人類告別愚昧混沌,從事文化探尋的歷程與辛酸。文化,看似平凡,實際上是人們心靈與古今中外一切民族優秀文化,智慧相結合的過程,也是繼承與發展的過程。沉溺紙醉金迷的世界,讓我們遠離了文化的正面薰陶。讀《文化苦旅》,不但能改變人的氣質,還能使人樹立更爲健康人生觀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辜負蒼天賦予的生命,成爲滄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這對於人生的回答,對於國家的培養,對於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對人類的歷史,無疑是最好的回答。

讀《文化苦旅》,是一種陶冶,是一種享受。

在茫茫人海生芸芸衆生中,不以榮辱待己,不論成敗待人。不熱衷追名逐利,使自身超凡脫俗,你會仰頭看天,藍天澄清,白雲悠悠,釋懷心裏的鬱結,應對現實,笑對人生。在物慾橫流的日子裏,品味古人談的“知足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的教誨,會注入一股清醒劑,快樂地生活着。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穫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激情;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我想起了嵇康,他是如何退出渾濁的官場,如何獨善其身,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發奮;當我志得意滿時,一個個歷史人物的興衰榮辱告訴我盛極則衰……

《文化苦旅》讓我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嘆人生百態。我只願情緒伴書平和而寧靜,靈魂伴書純潔而超然。有時候讀書不是一種消遣,而是提高自身的學識,開闊自身的眼界,聆受文化的薰陶,暢想無暇的夢想。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11

《文化苦旅》是一部帶着遊記風格的散文集。作者將旅行時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蘊含着作者對中華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尋與思考。一步一景,一地一文,而每個地方都隱藏着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印跡。不同的地方,是散文集的“形”,而共同的對文化的探索,則是這本散文集的“意”,一脈貫通。

最令我印象很深的一景描繪的是莫高窟,在無垠的沙漠中,給人的感覺似乎只有荒涼。但是,莫高窟的存在,卻忽然給了這片荒漠一縷深厚的文明光亮。自千年前的絲綢之路開通始,無數來往的路人,或想一見大唐都域的風采,或想一覽羅馬帝國的胸襟,都路過這裏。玄奘也許在這裏留下幾卷經文,印度僧人也曾在這裏描畫飛天。千年以來,這裏有着多少積澱的文化?

在1900年5月26日清晨,這些文化的一大部分被開啟了。看守莫高窟的王道士無意發現了一個藏經洞,百萬冊經卷,帶着已然沉封千年的歷史和百年的冷寂,展現在它們已經陌生的世界前,才疏學淺的王道士帶了幾本書給地方官,但地方官員似乎對它並不感興趣。於是,又一出造成中華民族屈辱的事件到來了,幾個月後,陸陸續續,來自國外的探險者,面對王道士,就跟他們當年面對非洲的黑人一樣,用幾枚銀元換得了幾十箱的經卷,用幾面鏡子帶走了無數繪畫、雕塑,留下的是無盡的遺憾……

這是中華文化的損失。無數人憤怒地指責王道士和當時官僚的無知,可讀到這裏,我想起了一件始終令我遺憾的事。幾年前,當我讀《三國演義》時,看武將們在護城河邊止步,在城牆下奮力拼戰時,忽然想到,爲何合肥有護城河,而無城牆呢?之後才知道,它在幾十年前被拆除了。我還了解到,大多數城市的城牆或已蕩然無存,或已只剩鳳毛鱗角了。合肥的“鼓樓”、“鐘樓”都已拆除,只留下一個個地名。這不也跟當年藏經洞經卷遺失一樣,是我們文化損失嗎?這無疑是對文化的破壞。我還能想起,當看到還算完整的西安明代城牆時的震憾。這隻曾在電視屏幕上見過的城牆如此真實地矗立在我面前。呆板的屏幕如何能表現城牆的壯美?但也許,很多景色只能在電視屏幕上虛擬地展示了。當別人與我談論曾經白水壩的麥田和流經這兒的幾道河流和水壩,知道合肥曾經河道密佈時,我似乎只能想象電視屏上顯現出這些畫面,而現實中卻是不可能的了。

讀完《文化苦旅》,我第一次感受到中華文化是現實的,可觸、可聽、可親眼看見的。它不只在書上,它不僅僅在屏幕上,它散落在各地。但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它是現實的卻很難。四周已少有它的蹤跡,有的只是無數火柴盒似的樓。我們城市的現代化讓千年的中華文化大大減少。而且,每個城市都幾乎一個模樣。讀完《文化苦旅》,我們或許該重新對待我們的文化,不再讓它損失,而讓它發揚光大,只有強大的中華文化,纔會有強大的中華民族。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12

午後,陽光暖暖的從窗外照射進來,窗臺上一盆綠蘿鬱鬱蔥蔥,肥大的葉子在微風中輕輕顫動,茂盛的九里香正抽着嫩芽。

我的手指拂過書架,停留在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上,褐色的書皮彷彿是一個許久未見的老友一般親切。如此明媚的春光,沏一杯清茶,正是讀書的好時光。

翻開書頁,“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卻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餘秋雨先生這樣說着,這樣想着,這樣走着,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宋朝的風洗去最後一點少年英氣,最終疲憊地伏在邊地旅館的小桌子上集結成了這本書。

這本《文化苦旅》在我看來不能簡單的看成一本遊記,它更多的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認識,對中國歷史的一種反思,更是對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的一種尋找。張曉風說:“山水是中國人的宗教。”中國人透過文字型現對山水、對自然的感悟,用自然的變化映射人生的變化。作者用豐富的文化感悟力和底蘊寫下的這些文章,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文化內涵,值得好好的讀一讀。

作者一路走來,從莫高窟到陽關雪,他見證了大漠荒荒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我也曾去過莫高窟,去的時候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遊人還不太多,有很多洞窟都沒有開放。遊客們都排着隊,靜靜的聽導遊講述佛教故事。據說,把莫高窟的壁畫連起來,整整長達60裏。歷代的工匠們在這裏開鑿洞窟,繪製壁畫,他們中間隱藏着許多真正的藝術家,歷史在這裏連綿層累,色彩在這裏揮灑跳躍,生命在這裏蒸騰飛舞。難怪作者會深情的寫到:“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終活着,血脈暢通,呼吸勻停,這是一種何等壯闊的生命。”莫高窟是我們心底一種彩色的夢幻,一種聖潔的沉澱,一種永久的嚮往。

他濃墨重彩的寫都江堰,認爲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說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地佔據了邈遠的時間。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爲無數民衆輸送汩汩清流。李冰父子也以神的形象被人們世世代代紀念。儺戲中的水神河伯,換成了灌縣李冰,民衆祈求能有無數個都江堰帶來全國的風調雨順,水土滋潤。民衆們以他們獨特的紀念方式世代傳頌李冰父子的功績。

他用低沉的略帶沙啞的嗓音緩緩的講着江南小鎮,講着白髮蘇州、講着西湖夢,把柔麗悽迷、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的形聲俱佳。寫《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又直接觸及到中國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了中國文人幾百年來在尋求真理、尋求自我的艱難歷程。餘秋雨先生這一路走得風塵僕僕,帶着歷史的煙塵,帶着千百年來中國文人的理想和掙扎,腳步踉蹌,身心俱疲,又滿懷希望,他讓我們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看中國的文化,去回味、去冥思,去繼承和發揚。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13

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重。”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難怪,看這本書要慢、要細,裏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見。他筆下的《風雨天一閣》我記憶猶新,一個人,不!一個家族揹負着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讓偌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範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麼,是執着、堅定,還是如餘秋雨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體現在哪兒?他曾毫不客氣地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勳,爲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麼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後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餘秋雨在這裏總結道。

看到這,反思一下,我們這些讀書人,假如生在那個年代,身爲一個藏書家,會像範欽一樣嗎?我想不會,範欽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讓我們來,難!我們是教師,教育學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在挫折面前,爬起來的又有誰?生活着,又爲了什麼?這不正是我們該思考的。

繼續往下看,我又發現了一樁“怪事”:80高齡的範欽終於快走到生命的盡頭,在他分家產時,將其分爲兩份,或是藏書樓,或是萬兩白銀。他讓後代去選擇。我想,假如讓我選,讓大家來選,會選哪個呢?要麼拿着白銀萬兩,逍遙快活一生,要麼死守一座藏書樓,世世代代。說句實話,範老爺此舉不失爲一個好辦法,我也十分欽佩這個相隔我好幾百年的古人。也正因爲這樣,天一閣留下了。但這是一個難題,我在思考:假如把此事擱在今天,不攙假,誰會鋌而走險,誰會選擇天一閣,包括我。不過,奇蹟般的,他的大兒子範大沖願繼續天一閣。這是現實,不是故事。

讀到這,又讓我想起另一個片段,希臘神話中,海洋女神對想參加特洛伊戰爭的兒子阿格琉斯說:“假如你參戰,會戰死沙場,但流芳百世;假如你不出徵,會平安一生,老死後便從人們的記憶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終戰死沙場,但是因爲他,希臘盟軍勝利了。世上也正因爲有這樣的人,世界纔有了燦爛的歷史文化。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讓我深深體驗了“開卷有益”。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14

這個暑假,我讀了《文化苦旅》一書。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從雪嶺上一星跳動的紅的開篇,伴隨着着筆尖在紙上移動的“沙沙”聲結束。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涵蓋了太多太多,“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

餘秋雨站在古人必須站過的地方,用與先輩同樣的黑眼珠打量着差不多的自然景觀,靜聽着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風聲鳥聲。他看到了道士塔的漫漫黃沙,聽到了都江堰的江水轟鳴;他看到了山莊沉重的孤獨的背影,聽到了異鄉漂泊人匆匆的腳步;他看到了一代大師謝晉在關掉的大門上盯着門孔,尋找亮光的身影,聽到了世紀老人巴金在_前鏗鏘有力地吶喊。菩提樹下有他的靜心打坐的身影,莫高窟內留有他沉重悲哀的嘆息。

在讀《文化苦旅》之前,我還不明白,原先散文,也能夠寫出歷史的重量。

《文化苦旅》滲透了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餘秋雨先生總是在從宏觀的歷史去抓取碎片,然後以民族文化的視角去進行解讀。

在《文化苦旅》一書中,最使我感慨的一篇是《風雨天一閣》。

從天一閣裏刮來一股風,一股淒涼徹骨,帶着朽木氣息的風。

歷史在歲月的溝壑中徒步行走着,猶如黑白默片—那一棟蒼老的木樓,那一位名叫範欽的老人,那一枚枚在時間深處靜靜飄香的芸草,那一個以自我脆弱的生命與自我的文化渴求斡旋的少女…

天一閣,是希翼中華禮貌長久延續的偉大意願的物態造型,是現代文化良知的見證。在亞洲,它是時間最爲久遠的藏書樓。它的創始人—範欽,對書有不講理由的癡迷。再加上他工程般的精細,使範欽成了範欽,天一閣成了天一閣。

然而,歷史就是一場沒完沒了的接力賽,範欽所創造的歷史該由誰接下去呢?在他彌留之際,他一再打量着範大沖的眼。他無法得知他的兒子能否堅持到最終,無法得知他的後代能否堅持到最終。

在範欽過世二百年後,一個名叫繡芸的女孩,幻想着借婚姻來登上天一閣。但範家嚴密的規矩使她的幻想最終破滅了。我似乎看到,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錢繡芸那充滿渴望的眼睛凝視着天一閣,瞳孔深處是一種對文化的癡情。哪怕寄託已成泡影,她也要這麼守望着它。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近在咫尺卻無緣相見。

錢繡芸就這麼望着,不覺已將一生蒼涼的時光耗盡。她在一個風雨瀟瀟的夜晚,將自我化作了一片片芸草,在時間的深處靜靜的飄香。她是幸還是不幸?天一閣不語,依然以絕世的風姿看光陰如梭穿過。

我曾多次在夢中,在天一閣硃紅的大門前,不自覺的問:你來了嗎?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國的書生?

只是因爲那本書,我明白了手指觸碰着紙張的珍貴,我明白了一本書能儲存下來歷盡了多少的磨難,我明白了讀書的樂趣在於求知,在於不斷充實自我。每個人的精神就好像是被上帝啃過的半顆蘋果,僅有讀書才能豐富我們的時間,才能填補我們精神上的缺漏。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15

書籍是我們生活的導航,它教會我們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然而讀《文化苦旅》,當茶餘飯後咀嚼着其中優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都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

開啟一本好書,迎面撲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氣息,彷彿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發出馨香。在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我們可以隨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讀小說,我們會隨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鬱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閱輕鬆詼諧的書,我們可以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然而讀《文化苦旅》,讓人變得深沉達觀。

任何物體都有承載它的器皿,唯有知識無垠無度。文化的承載,不只是書籍,就像餘秋雨所言,歷史文化的滄桑,散佈於歷史的古蹟中,需要人慢慢去探索、挖掘。托爾斯泰曾坦言: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恰恰羅素·羅蘭又說:“智慧,友誼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沒有鑰匙,如何開啟智慧之門,又何談放射光芒?文化苦旅這本書,昭示古代歷史,人類告別愚昧混沌,從事文化探尋的歷程與辛酸。文化,看似平凡,實際上是人們心靈與古今中外一切民族優秀文化,智慧相結合的過程,也是繼承與發展的過程。沉溺紙醉金迷的世界,讓我們遠離了文化的正面薰陶。讀《文化苦旅》,不但能改變人的氣質,還能使人樹立更爲健康人生觀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辜負蒼天賦予的生命,成爲滄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這對於人生的回答,對於國家的培養,對於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對人類的歷史,無疑是最好的回答。

讀《文化苦旅》,是一種陶冶,是一種享受。

在茫茫人海生芸芸衆生中,不以榮辱待己,不論成敗待人。不熱衷追名逐利,使自己超凡脫俗,你會仰頭看天,藍天澄清,白雲悠悠,釋懷心裏的鬱結,面對現實,笑對人生。在物慾橫流的日子裏,品味古人談的“知足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的教誨,會注入一股清醒劑,快樂地生活着。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穫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激情;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我想起了嵇康,他是如何退出渾濁的官場,如何獨善其身,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努力;當我志得意滿時,一個個歷史人物的興衰榮辱告訴我盛極則衰……

《文化苦旅》讓我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嘆人生百態。我只願心情伴書平和而寧靜,靈魂伴書純潔而超然。有時候讀書不是一種消遣,而是提高自己的學識,開闊自己的眼界,聆受文化的薰陶,暢想無暇的夢想。

標籤:讀後感 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