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悲慘世界讀後心得800字五篇

讀後感2.58W

悲慘世界讀後心得800字五篇1

一陣暖風吹開含苞未放的花蕊,也吹落了那泛黃的枯枝敗葉,梧桐更兼細雨,混合着空氣中瘋狂工作的刺鼻的氣味,不由分說地鑽進我的身體。望着眼前麻木的人流,以及以人們的靈魂爲動力而不停地轉動像臺巨大發動機的世界,我突然想起剛剛看過的一本書—《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讀後心得800字五篇

這本書以一個名叫冉阿讓的人爲線索,刻畫各階段人們的生活,最後,在總結出自己的觀點:道德,纔是那個腐朽的社會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作者是以一個普通人的眼光去看世界的,所以他並沒有富人眼中的豪華與奢侈,也沒有窮苦人眼中的極度厭惡,普通卻更真實。作者將一個赤裸裸的世界放在我眼前,彷彿有一個蒼老而吸引人的聲音再說:歡迎光臨。

郭敬明說過:“這是像匕首一樣鋒利的冷漠時代。人們的心臟挖出一個一個洞,然後在被埋進滴答滴答的炸彈。財富迅速地兩級分化,活生生把人的靈魂撕成兩半。”不要認爲這太過誇張和血腥,這便是社會最真實的寫照。人們對社會的種種,早就熟視無睹,早就麻木。所謂的道德,已是舊照片,已是回憶,伴隨着他們曾經熱情,被丟失在茫茫人海中,不復存在。但總有那麼一些人在默默地,執着地堅持着什麼,他們被別人嘲笑,被稱爲“傻子”,我卻知道他們所堅持的,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道德。

冬日的清晨是寒風凜冽的,即使夏日的清晨也不乏冷氣瀰漫,當我們還窩在小小的被子裏,做着各式各樣夢的時候,有一羣人已經早早地開始工作了。我們不知道他們每個人的名字,但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清潔工人。他們忍受着冬日的嚴寒,夏日的積熱,他們是城市的美容師,卻沒有一個人記住他們的名字。他們中有人可能不知道道德是什麼,甚至有人都不知道“道德”怎麼寫,但是正是這種“無知”與默默無聞榮耀地體現了這種道德!

浩瀚的宇宙縱使再大,也需要每一顆微小的星辰去組成,去支撐。我們好像這一顆顆星辰,對於這個巨大的時代,我們渺小的什麼都不是。但是我們卻懷着一顆砰砰直跳的心和那種骨子裏藏不住的熱情去擁抱這個社會,不怕嘲笑,不言失敗。他們的心中有一股強大的信念支撐他們渺小的靈魂。人,要對的起自己的良心!是的,這個社會縱使如匕首般冷漠鋒利,但是總有一些人,在無限膨脹的冷漠中小小地努力着,在麻木的人流中默默的堅持着。

道德,讓我們不再卑微,不再渺小。因爲道德已像熊熊烈火,燃燒了我們的鬥志,點燃了我們的激情。讓我們以一個星辰的微光,照亮整個宇宙!

悲慘世界讀後心得800字五篇2

《悲慘世界》法國大作家雨果的一部名篇鉅著。講述了苦役犯讓·瓦爾讓改惡從善,甚至委曲求全的苦難一生,他救了被紈袴子弟欺騙感情的少女芳汀,收養了芳汀的女兒柯賽特,從此,他們一老一少的命運緊緊相連。《悲慘世界》是部具有永恆意義的作品。正如雨果在序言中指出,只要本世紀的三個問題:貧困使男人沉淪,飢餓使女人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還不能全部解決,這類作品就不會是無用的。

主人公由讓·瓦爾讓實現了由撒旦到耶穌的轉變:一個忘恩負義的苦役犯,再到一位德高望重的馬德蘭市長,最後是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

作者是殘忍的,善良可敬的讓·瓦爾在科賽特出嫁之後,飽受精神的折磨、思念的痛苦,他沒有向馬裏於斯隱瞞自己的身份,可是他的誠實卻被人誤解。由於馬裏於斯陳舊的“道德觀”和讓·瓦爾讓內心對自己作爲苦役犯身份的自卑,他在自己昏暗的小屋裏苟延殘喘地度過了臨死前的一段日子。這不公平!一個用盡一生去行善的老人不應該遭到這等對待,如果說因爲他是苦役犯,天主要懲罰他,讓他在痛苦中死去,這不合理。因爲讓·瓦爾讓在遇見米里埃爾先生後,已經用善去贖回自己的惡了。

或許,作者這樣安排是出於對這個社會的絕望,只要法治不公仍然存在,這種悲慘的命運仍然錯在。

社會是如此的殘忍和不公!天主在面對受苦受難的衆生也有打瞌睡的時候。就算讓·瓦爾讓成爲品德高尚的市長先生,依然擺脫不了被法制力量追捕的厄運。從濱海蒙特勒伊到戈爾博破屋,沙威幾乎無處不在。但是,作者同時又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希望與期待:他最終得到了馬裏於斯的諒解,幸福地死在這對年輕人的懷裏;沙威被感化了,放走了讓·瓦爾讓,但是,一直深信不疑的法律在他心中崩潰了,他只得在塞納河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臨死前對改進勤務提出了幾點建議——他也開始關心一切下層人士的痛苦了。

看完厚厚的《悲慘世界》,心裏悵然若失,忽然明白了那種“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感覺。我想,這種反映社會溫度的經典文學作品是永遠不會過時的,反而會帶給人們更多的關於人生的反思與思考。

悲慘世界讀後心得800字五篇3

在雨果數量衆多的文學作品中居於首位的是這部《悲慘世界》,它將我們的視線聚攏在19世紀的法國,一個本該是傳頌自由世界的國家此刻卻處在她最黑暗的時候。那時的雨果正在爲革命到處奔走呼告,而拿破崙的稱帝 讓他大失所望,對此大加抨擊而被放逐。

而我們的故事也便由此開始,因偷了一條麪包讓侄子勉強度命的冉阿讓被判刑19年,光陰似箭,冉阿讓年華已逝,心中的憤怒早已轉變爲對這個社會的仇視。

然而,雨果相信“最高的法律是良心”,於是小說出現了轉折,冉阿讓在主教的感召下洗心革面,成爲那個黑色的悲慘世界裏唯一一絲亮光。

追隨着冉阿讓的足跡不難發現有另一個人如影隨形—警長沙威,他和冉阿讓的衝突成爲了最惹人深思的部分,因爲在他眼裏,冉阿讓永遠都是逃犯,永遠都是可悲的24601號囚犯。但是,冉阿讓救下芳汀,在她死後收養了 她的女兒等一系列善舉也不斷動搖着他。最終他無法調停理想與良心的衝突,選擇了自殺。

在雨果眼裏,拿破崙稱帝扼殺了共和黨人的理想,枉費了他們的努力,並且這成爲了民衆苦難的根源。而他所塑造的沙威這一形象則如同寓言一般,暗示着拿破崙的帝國儘管代表法律與正義,但不體恤民情,最終要走向 滅亡。而現實裏拿破崙最終也被推下臺,客死聖赫勒拿島。作者要表達的主旨再明顯不過:一個不能使人民幸福快樂,反而壓榨刀俎人民的悲慘世界註定是要消亡的!

的確,珂賽特是冉阿讓生命的重要支柱,我實在難以想像當珂賽特有了心上人之後,冉阿讓內心那種巨大的失落與痛苦,在他生命的最後,他所能想起的還是和珂賽特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帶着如此美好的回憶,他離開了這個悲慘的世界。

20xx年上映的《悲慘世界》的音樂劇結尾處,冉阿讓在馬呂斯夫婦面前安然合目後,背景音樂緩緩唱到Do you hear people sing?這正是主人公以及千萬受壓迫的窮苦人對那個悲慘世界的扣問!

悲慘世界讀後心得800字五篇4

《悲慘世界》是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的作品。書中講述的都是一個個極其悲慘的故事。平凡的詞句中,帶有着濃厚的憂傷味道,更有些諷刺的語氣,卻刻畫了一個滿懷仁愛之心的人——瓦爾讓。

從前,瓦爾讓因爲偷了麪包店裏的一塊麪包而被判刑19年,出獄後,他處處都遭到人們的白眼與唾棄,於是,他發誓一定要像社會報仇,然而,他卻被卞福汝教主感化了,於是,他又決心行善積德,做一個好人。接下的時間裏,他一直幫助貧困的人,並且收養了孤女珂賽特。

自始至終,他都用自己的善良化作真誠的愛給予別人溫暖,這一點令我着實佩服。瓦爾讓是一個經歷了很多的人,有煉獄般的生活,有混混噩噩的流浪,有遭人唾棄的屈辱生活,有功成名就當市長的時期,有被追殺逃亡的時候,有隱居的時期……一路走來,這無疑是無比艱難困苦的。面對社會給他帶來的阻礙與衝擊,他樂觀勇敢,他從來沒有忘記過要樂於助人,瓦爾讓所做出的貢獻,是無聲的大愛,他一直都爲人們默默奉獻着。瓦爾讓也很正直,在當時一個封建迂腐的社會中,接濟了被人拋棄的芳汀,他不顧自己的名譽,用善良仁慈的'心,幫助了那些被人、社會拋棄的人們,他無怨無悔,用愛填滿了每一個人的心田。

想想生活中的我們,是否也像瓦爾讓一樣,無私的幫助別人呢?學校裏,當同學嘔吐時,我們是否沒有躲到一邊而上前去幫忙打掃、去安慰呢?在社會上,我們是否沒有因爲別人一時失敗,而在背後說閒話呢?在某些地區地震時,我們是否沒有畏懼餘震,而奔赴災區去安慰受害者呢?事實證明大多數人還沒有熱心行動起來。

有句話說得好“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付出一點愛,別人會感到很溫暖,看到別人快樂,自己也會樂在其中。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需要幫助,也許是需要鼓勵,也許是需要資助,也許是需要愛……只有我們齊心協力去奉獻付出才能使世間有愛而更美好。有了一顆熱心腸,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你會發現你收穫一份特別的果實。奉獻一點,大愛一片,你我都有愛。只在行動與否。

不管怎樣都是愛,即使我們的處境和瓦爾讓一樣,也不能失去本性,成了假惡醜。愛能融化心,漸漸地我們就不會爲了一些瑣碎而煩惱,每一個人都會成爲愛的天使。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如果身處逆境,就用愛鋪開一條路,走向光明,春暖花開!

悲慘世界讀後心得800字五篇5

我是在高考結束後的那個夏天,看了這本《悲慘世界》。而我卻是在很小的時候,便聽說過《悲慘世界》。

高考,限制了我們太多。很多想法似乎在高考之後,才噴薄而出。或許是內心想看這本書很久了,以至於一開始看,便被深深的吸引了。

主人公冉.阿讓,爲了救妹妹快要餓死的孩子,偷了一塊麪包,卻被判處了19年的苦役。從文字中,我讀到的是無法忍受的煎熬,是對人的摧殘。即使他後來被假釋,卻被貼上了罪惡的標籤,再無法融入這現實的社會。連一個可以容納自己短暫休息的地方都沒有,這該是怎樣的絕望的境地啊!他恨這個社會,他怎麼能不恨?所以在善良的主教大人收留他後,反而偷銀器潛逃。因爲,他怕了,怕社會的冷眼決絕,怕沒有錢寸步難行。他的心被黑暗與仇恨籠罩。

救人救心,主教大人善意的謊言讓他倖免再次被捕,也拯救了他的靈魂。多年後,他成功的成爲了一個爲人欽佩的人,但是命運卻不讓他從此一帆風順。爲了救一個被誤認爲是自己的可憐人,他勇敢的站出來了。他本可以用着現有的身份,繼續生活,從此安然,但是,他沒有。我不知道,這需要多大的勇氣,放棄現有的所有成就,去繼續那苦役的生活。我也不明白,爲什麼已經被釋放的人,還會被一直跟隨抓回。大概這就是雨果筆下當時的法國社會的風雨激盪所在吧!

他站出來了,卻逃跑了,因爲他答應了臨死的芳汀,那個可憐的女人,最後的遺願——撫養她的女兒珂賽特。八年的四處藏匿,一次機緣巧合,珂賽特與馬裏尤斯一見傾心,但是在得知冉?阿讓的經歷之後,卻拒不接受他。看到這裏,我的心被擰成了一團,那麼多年的付出,我爲冉?阿讓感到不值,也爲這現實的人性而痛心。最後的結局,垂死的冉?阿讓終被接受,他的唯一願望,是在他死後,珂賽特能爲他立一塊無字墓碑。如同我們中國古代女皇武則天般的,或許他也想是非留與後人評吧。

我們的世界是複雜的,身邊的人是複雜的,人心是複雜的,但愛是單純的,靈魂是單純的。這本書激發了我對人性的思考,也給了我靈魂的洗禮。縱使社會複雜,或許所經歷的事情並不如我們想象般美好,唯願一直遵循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