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悲慘世界讀後感500字左右

讀後感1.15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悲慘世界讀後感500字左右,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悲慘世界讀後感500字左右

悲慘世界讀後感500字左右1

《悲慘世界》講述了一個叫冉阿讓的囚犯獲得假釋後,仍賊心不死直到後來遇到了善良的卞福汝主教——米里哀先生。最終這位主教把他冰冷的心融化了。冉阿讓不斷努力克服種種困難,成爲了市長的艱苦歷程。

本文把冉阿讓作爲一面鏡子,反映出黑暗的資本主義社會政府的腐朽和善有善報的道理。

在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由惡改善的人。在西晉滅吳國的時期有一個叫周處的人,父親早逝,缺乏教養,在村子裏無惡不作,爲所欲爲,村裏人把他和山上的猛虎,水裏的蛟龍並稱“三害”。後來他用弓箭射山虎,用鋼刀擒蛟龍,成爲了一名清官。最終轉仕西晉戰死沙場,傳爲美談。

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小時候十分頑皮,曾用父親送他的小斧頭砍倒了兩顆櫻桃樹,被批評後重塑自我。長大後,領導美軍擊敗英國侵略者,解放了美國,成爲了美國首任總統。

當然內心始終充滿邪惡的人也會得到報應。原德國總理阿道夫希特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位狂熱的“戰士”一把火點燃了歐洲。他指揮軍隊發動了對歐洲各國的侵略戰爭,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當盟軍兵臨“總理府”門下,他仍負隅頑抗,最後飲彈自盡,葬身火海。

只有心中充滿善念,樂於助人,爲他人着想,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悲慘世界讀後感500字左右2

悲慘世界一個悲慘,而真實的世界,。合上書,心裏久久難以平靜,書裏有邪惡貪婪的惡人,有正直善良的聖人,有癲倒黑白的人,當然也有被假象矇蔽了雙眼的人……

冉阿讓,一個貧窮的人。當他看到家裏沒有食物孩子們餓的大哭,他便去偷了一塊麪包。當然,他並不知道,因爲這一塊小小的麪包,換來的是他悲慘的一生。十九年,十九年的坐牢,人一生有幾個十九年?拿着一張黃色通行證,換來的是一個個白眼。這讓他在那條黑暗的路上越走越遠。然而善良的主教就像路上的一盞明燈,指引冉阿讓重新走回正路。

十九年足以改變一個人對世界以及人的看法。能讓一個原本善良的人變得黑暗,當然,如果有一個善良的人來幫助他,就可以再次改變。而主教就是那個人,他讓冉阿讓成爲一個正直的人,讓他以後的人生變得稍微順暢一點,

但還有一種人——打着自以爲善良的名號去傷害別人。沙威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可能原本初衷是好,可他並不瞭解冉阿讓的爲人。到最後還是醒悟過來。

人心,人心是什麼?人心是善變的,但卻又是最堅定的。人原本是善良的,一個善良邪惡的人或環境,能改變一個人,但如果那個人心智夠堅定,不管怎麼,也是改變不了的。

這本書寫了這世界的無情,以及森的善良與醜陋。儘管最後冉阿讓死了,但他偉大而神聖的靈魂會籠罩這個世界,他的故事也會流傳下去,變爲一盞明燈照亮人心……

悲慘世界讀後感500字左右3

大家都聽說過法國大名鼎鼎的雨果寫的長篇小說——《悲慘世界》吧,大家一看就顧名思義,這是圍繞悲劇爲主題的長篇小說。

主人公冉阿讓因過度飢餓而打碎了麪包店的玻璃偷取了兩片面包。就是這一次,主人公的悲劇人生從此開始了!被法官判了五年的苦役。此後,冉阿讓一次次越獄又一次次捕回,一直到十九年後他的苦役才結束。雖然庫已結束了,但是他的悲劇還沒有結束呢!在大街上,沒有人幫助他,理會他,還歧視他,甚至欺負他。主人公絕望了。可就在這時,一位心存善良的主教用他仁慈的心靈改變了他。從此,他成了一位有愛心、有責任感的富翁,罪犯還是罪犯,警察又在抓捕他,冉阿讓不得不隱姓埋名。冉阿讓還幫助了一位小姑娘長大成人,最後還是逃不過罪惡的懲罰——病死了。

看完了這一本書,我感到很悲憤。在黑暗的社會中,冉阿讓偷了兩片面包就被罰了苦役,他就是最邪惡的壞人嗎?不,他那勇敢、偉大、寬容、堅強的品質又有誰能看得到?他憑藉着自強不息的精神峪剛硬如鐵的心走過了一切風風雨雨、電閃雷鳴,人們應該讚揚他,幫助他而不是歧視他,欺負他。因爲他有仁慈的心、在自己困難的時候幫助別人與不求回報的品質。如果世界越來越多這樣的人,世界就會越來越美好。《悲慘世界》不是說世界是多麼悲慘與黑暗,而是爲了讚揚在那黑暗的世界中奮鬥不息的人們,讚頌那些人們剛硬如鐵的心!是的,人生總是會有悲劇的。冉阿讓用自己的行動來告訴我們:面對困難與挫折的時候,要奮鬥到底、堅持到最後!真正讓人蒼老的並不是無情的歲月,而是吞噬靈魂的寂寞。只有把握好時機,堅持到底的人才是成功的人!所以我們要向冉阿讓學習。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很多,這是一位“知識的老人”

悲慘世界讀後感500字左右4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題記

《悲慘世界》是一本充滿人性但也充滿社會殘酷事實的書,文中的主人公冉阿讓再找不到工作而難以忍受的飢餓的驅使下,打碎了麪包店裏的一塊玻璃,拿了一塊麪包而前後被判了19年徒刑,也許他是有罪的,但是他僅僅是想填飽自己的肚子,這真的是有罪嗎?

出獄之後的冉阿讓成爲了一具麻木的行屍走肉,但他遇到了一個好心的主教——卞福汝。主教將他收留,但當夜深時,冉阿讓想偷走他家的銀燭臺並想殺了他。後來主教寬恕了他,將他放走了。卞福汝主教一點點感化了冉阿讓,讓冉阿讓棄惡從善,開始恢復人性,後來當了一個像卞福汝主教那樣的市長,成爲了一個富翁。但他仍不忘主教的教誨,時常熱衷於慈善公益,然而即使是樂善好施的他,也因爲法律的濫判無辜而再度成爲階下囚。後來他越獄了,他救助了芳汀的女兒珂賽特,後加入起義,最終與世長辭。

人性是偉大的,我們所渴求的信任,其實已深深蘊藏在生活的點滴之中。如果你能在別人需要你的時候,伸出你的手,而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信任也就在這一刻升騰,如同烏雲密佈的天空放晴,驅逐出所有的悲傷,有溫暖地陽光照耀着心靈。如每個人之間都充滿信任,那麼,這個世界將不再“悲慘”,而會充滿歡笑與快樂。

悲慘世界讀後感500字左右5

《悲慘世界》中沒有提到一個“悲”字,卻彷彿被一層淡淡的悲傷籠罩着。故事中看似安靜的生活,卻在無形中讓人的心頭爲之一顫。

當時的社會,是那麼的黑暗,那麼的不堪入目。主人公冉阿讓爲了7個外甥偷了一塊麪包,被判五年徒刑,冉阿讓屢次越獄導致罪行加重,換來的是十九年的苦役。

當他對這個世界倍感失望時,神父的舉動打動了他,此後,他一心向善成爲馬德蘭市長,深受人們的愛戴。在他的工廠裏他遇到了女工芳汀,冉阿讓爲了在芳汀臨死之前再見女兒珂賽特一面,他救回珂賽特,並履行與芳汀的約定精心培養珂賽特。

那是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一對母女,他完全可以在芳汀死後,丟下珂賽特,繼續當市長,但他不惜再次越獄,用終身苦役的罪名交換,撫養珂賽特長大。

還有一位老人,被誤認爲是苦役犯“冉阿讓”,當時的“馬德蘭市長”對此猶豫不決,這是一個讓自己徹底解脫的機會,但這樣會使一個無辜的人受到牽連,而且是以終身苦役犯爲代價。最終他決定站在法庭上承認自己是冉阿讓。

看到這裏,我被感動了,在那樣一個灰暗、醜陋的世界,還有這樣一位無私善良的人存在,就彷彿是在無比黑暗的天空中的一顆給人們帶來光明的星星,雖然小得微不足道,但在整個天空中卻又必不可少。冉阿讓把他所有的愛都給了珂賽特和需要幫助的人,他透過自己高尚的靈魂,讓生活在悲慘世界中的人們找回最真誠的自己,這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這是一個高尚的靈魂!他的精神就像史歌一樣可歌可泣。“他安息了。他活着,儘管他的命運曲折離奇,他死了,只因爲失去了他的天使……”

只要我們心中充滿光明,就可以感化身邊的每一個人,讓世界充滿溫暖的陽光!

悲慘世界讀後感500字左右6

翻開這本書,與作者——雨果一起走進人生的《悲慘世界》……這是一部悲壯的史詩……這裏最令我最敬佩的是米里哀主教。

米里哀先生把自己華麗壯觀的大房子給了旁邊那幢又小又破,十分簡陋的醫院裏的病人,自己卻住進了那幢“歷盡滄桑”的醫院。

米里哀先生沒有什麼積蓄,他的妹妹僅靠養老金度日。米里哀先生每年有一萬五千法郎的報酬,可拿些錢大多數都被他補貼教會或者救濟窮人,就連平日裏那些富貴人家捐的財務,他也全部用在了窮人身上。

雖然有大筆的錢過手,但他卻從來沒有沾一點便宜,甚至還倒貼了不少。

讀到這裏,我有些懷疑米里哀先生的精神問題。他先是把自己的豪宅給了醫院裏的病人,這我還能接受。可他每年有那麼多的報酬,居然還要靠自己的妹妹和女僕馬格洛大娘的精打細算才能度日,原因還是因爲把拿些錢幫助了窮人!

上帝怎麼會製造出跟天使一模一樣的人?我在心中感嘆。不過隨即又想,米里哀先生是位主教,他能放下身段,卑微的住在達官貴人瞧一眼都不會的破醫院裏,這是多麼偉大的人啊!

正因爲有了米里哀先生的好心,世間那麼多的窮人、無家可歸的人、無依無靠的人都有了棲身之所,正因爲有了米里哀先生的好心,社會上貧窮男子的潦倒,飢餓婦女的墮落,黑暗兒童的羸弱才能獲得拯救,多麼偉大的一個人啊!

雨果在這本書中,把一切的不幸統稱爲“苦難”,它處處展露着絕望和鮮血。也正因爲有了這些“苦難”,才能反映當時社會的墮落。

悲慘世界讀後感500字左右7

讀了《悲慘世界》,掩書沉思,這本書把世界中人性的種種改變盡收眼底,讓我不禁感嘆人性的微妙。

當出獄後的冉阿讓揹負着囚犯的身份,飽受嫌疑與鄙視時,善良的主教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是冉阿讓偷他的銀器具,主教不僅沒怪罪冉阿讓,反而將一對銀製燭臺送給了他,並囑咐道,答應我一定將這些錢用到好的地方。把這些銀器賣掉,用這些錢讓自己過得好。主教的舉動感動了冉阿讓,讓他在善與惡的徘徊中選擇了毅然選擇了善。我終於相信人是可以以改變人的。正如主教以寬大、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讓。給了他無限的希望。讓他徹底悔悟開始新的生活。後來冉阿讓因樂於助人,得到了市民的愛戴。也得到與囚犯天壤之別的稱號——市長。這時我既感動又欣喜。畢竟好心有好報啊。這一切,無疑讓我們想到了那書中德納第與他的妻子,他們醜陋自私、貪婪的`本性令人厭惡。他們爲了錢財不惜一切進行詐騙,小女孩柯塞特受盡了他們的欺凌,他們待柯塞特很不好,整天叫柯塞特做這做那還不給他穿好吃飽。並且一個勁兒的向柯塞特的母親要錢。母親本來就很貧苦,但是她爲了女兒能過好日子,儘量滿足德納夫婦的要求。

這是人性多麼鮮明的對比啊,一種人總是刻意僞裝,但都將會被識破,因爲虛僞不可能永久,而另外一種人無論什麼情況都能永保光明、善良、正義、寬容的高尚情操,願我們身邊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爲樂、見義勇爲的隊伍裏來。

悲慘世界讀後感500字左右8

《悲慘世界》這本書寫了一個叫冉阿讓的人,在監獄裏服了十九年的苦刑,受到了世界對他的不公平的待遇。

我最喜歡的一章是《冉阿讓也被感化成天使》。冉阿讓被釋放後,流浪到一個小城市。他想找一家旅館住下來,但是他身上有黃色護照,人家都知道他他犯過罪,加上他那副寒磣相,叫人看着就鄙視。所以沒有一家旅館肯收留他,沒有一個人肯給他開門。最後一位老婦人把他推到了主教那裏。主教收留了他,給他東西吃,爲他鋪了一牀潔白的、舒服的被褥。可是,他偷了主教十年來攢下的銀餐具逃跑了。第二天,當他被抓回去時,主教溫和地說,他正準備把這些餐具送給他呢。他非常後悔。就這樣,主教把冉阿讓感化成了好人,而且,最後還當上了市長。我喜歡這一章的原因是我很佩服主教,沒有人願意收留犯過罪的人,而他卻願意。當冉阿讓偷了他的銀餐具又被抓回來之後,他用自己博大的胸懷寬容了冉阿讓。冉阿讓當上市長後,經常幫助市民們。看到這裏,我忍不住想親眼去看看這位市長的風采。

我還喜歡《割風回報冉阿讓》這一章。冉阿讓當市長的時候,曾經冒着生命危險去救割風。這不,好人有好報,在冉阿讓喲危險的時候,割風不僅幫助了他,還獻出了自己唯一的一張牀。別忘了,當時可是冬天啊。我讀到這裏時非常感動,向他倆這樣的好人,實在是太難得了。我們的世界真需要多一點他們這樣的好人啊!

我很喜歡讀這本書,有事沒事經常翻翻。我覺得冉阿讓在服刑的時候一定很恨這個世界。因爲世界對他太不公平了。但對我來說,世界卻不是這樣,我享受着溫暖的陽光、父母的關愛……

這本書剛買來時,我已看到題目,就覺得非常恐怖,不敢看。但是,看多了,現在越看越有意思。我還會堅持看的,它讓我懂得了許多。

悲慘世界讀後感500字左右9

這個世上,凡是偉大的人都有一個高尚的靈魂。而冉阿讓,正是這樣一個偉大的人。

有一位老人被 壓在車下,整個車子的重量都壓在他的胸口上,此時除非誰去把車子從下面撐起來,否則無法把他救出來。誰有那麼大的力量呢?人們都知道只有一個正在被通緝的苦役犯——冉阿讓,纔有那麼大的力量。當時身爲“馬德蘭市長”的冉阿讓正在旁邊,可他要是去救的話,等於承認自己就是冉阿讓。可要是不救或是再猶豫幾分鐘的話,那位老人就會死去。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他還是冒着可能被認出來的危險救下了老人。

又有一位老人,他被別人冤枉頂替冉阿讓被捕。當身爲“馬德蘭市長”的冉阿讓知道後再一次猶豫了。因爲他知道真正的冉阿讓就是他自己!但如果他不承認的話,沒有第二個人會知道。況且他還是一個了不起的“市長”。而那位老人只不過是個年過半百、毫無用處的人而已。可就在宣佈那位老人有罪的時候,他竟公然承認自己就是冉阿讓!爲此他放棄了一切已得到的地位與榮華,以再一次進那已經呆了19年的牢房爲代價,救下了那位又是毫無血緣關係的人!

看到這裏,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與當時黑暗、醜惡的社會現象相對應的,竟是一顆如此善良、無私的心;以及那麼高尚的道德品質。爲了使一些陌生人不受到傷害,他竟然一次次地挺而走險,甚至甘願付出自己的生命。要知道這是要付出多麼巨大的勇氣和力量啊!這一切都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靈魂的高尚!

當然我也隱約地感到一層悲劇成分:在那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即使你再高尚、再偉大,在與命運、與社會醜惡現象的搏鬥中總顯得有點孤立、單薄。不過我認爲就是這種差距懸殊的對抗,才更凸現出主人公冉阿讓英雄的本色。

悲慘世界讀後感500字左右10

讀完雨果的《悲慘世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不知是被書中冉阿讓那種博大的胸襟所感動,還是對沙威的認識有了一種質的飛躍,又或者是對米里艾主教一心爲主,一心爲民着想的精神,感到震撼。

我認爲,冉阿讓自始至終一直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人。他爲了姐姐的孩子不捱餓,冒着坐牢的危險去偷麪包。四次入獄,都顯示了他善良的品質,即使後來他偷走了主教的盤子,我認爲這也不足爲過,這十幾年的牢獄之苦,可不是說着玩兒的。當時的法國,社會秩序的混亂,人們的冷酷與貪婪,促使他憎恨一切,直到米里艾主教的出現。

米里艾主教用他自己的寬容和大度,溫暖了冉阿讓。主教曾認真地對冉阿讓說:“冉阿讓先生,你的靈魂已被我洗淨,你是好人。”正是這句話激勵着冉阿讓一心向善,不做傷天害理之事。

與冉阿讓相比,我捫心自問,我每天在做什麼?爲我的同學,爲我的班級,我的學校做過什麼?奉獻過什麼?我實在不及冉阿讓的萬分之一。一張紙,一塊果皮,難道我就不能撿起?一句“您好”,一聲“抱歉”,難道我就不能說出口?不是,是我太過自我,根本不顧身邊的人和事,這種想法令我恐懼,說不定幾十年後的我們會像書裏的人一樣冷酷無情,沒有一絲一毫的溫暖。

幻想中的冉阿讓應該是個高個兒男子漢,寬寬的肩膀十分結實,穿上雖舊但洗得乾乾淨淨的衣裳,拄着一根柺杖,眼神裏透出一絲堅強,一絲溫柔和一絲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稍稍捲曲的頭髮,戴着頂灰色的禮帽。一旁乖巧的柯賽特挽着他的臂彎,慢慢地在夕陽下散步。

悲慘世界讀後感500字左右11

每當我走在荒涼的街道上,感受着刺骨的寒冷,我總想到冉阿讓是否已在遙遠的天國之中,看着地上那對幸福的年輕夫婦—馬呂斯與珂賽特呢?

這本《悲慘世界》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目睹一幕幕人間遺憾後寫出的小說。主要講述了冉阿讓在假釋後,隱姓埋名過起了新生活的故事。這本書寫出了人性的美、還有當時社會的黑暗:平民貧困潦倒,警察昏庸無道,監獄關滿了犯人,而那些人卻只是因爲一點小錯而被判了重刑,可見當時的政府是多麼無能啊!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一直有一個觀點:警察一定是正義的化身,而罪犯往往一定是個窮兇極惡的亡命之徒。可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發現這個觀點是多麼的幼稚可笑!在讀到芳汀馬上要被沙威警官逮捕的時候,我陷入了沉思當中:警察爲什麼一定是好人呢?這世界上當然會有不仁不義的警察啊!只是我們沒有坦然接受這個事實罷了。

我繼續往下讀,讀到冉阿讓不惜冒着生命危險救了沙威那段,我又沉默了,安靜了,思考起來,發現這個世界好像不是大人說得那般如此黑白分明。人可能並不是分得如此之清楚 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這個想法好像太過於片面了,忽略了一個要點:人,是兩面的。或許你平時見到的嚴厲、嚴肅的老師,也會在學生受傷時溫柔地安慰着他,輕輕地爲他抹藥;又或許平日裏像個大冰山一樣高冷的班長,也會在聯歡會上放肆地與大家一起歌唱、跳舞……

總而言之,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凡事不要只看一面。

讀完那本書的夜裏,我夢見了冉阿讓,夢見了珂賽特與馬呂斯,夢見了……我真想對他們說:你們的故事啓發了我們,你們的故事將永遠流傳下去,永遠、永遠……

悲慘世界讀後感500字左右12

近來,我讀了一本名著——《悲慘世界》。在書店中“悲慘”二字頓時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心中的好奇令我不由自主地翻開了它。然而當我輕輕合上書時,心中卻充滿了悲哀。

《悲慘世界》的作者是雨果先生。他用生動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主人公冉阿讓傳奇式的一生。

冉阿讓是一名苦犯。在他服完十九年之久的監禁後,他的靈魂與人品受到了一位主教的昇華。冉阿讓立志重新做人。他幫助、救濟窮人;在當市長期間,不願商馬第平白無故替自己受害,以身頂替;他救出處於水深火熱的孤兒柯賽特;救出在槍林彈雨之中不幸受傷的馬呂斯;他不計前嫌,讓沙威逃離死神的魔掌。他一生都是那麼善良、樸素。最終,他淒涼地死去,令人潸然淚下。

當我把書合上時,腦海中浮現的一幕幕仍是書中令人難以忘懷的片段。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屬冉阿讓救出沙威那一段。他完全可以一槍讓這個討厭的人上西天,可冉阿讓沒這麼做。他放了他,讓人們看到了她善良的光環。善良總能讓別人爲之感化。因爲善良,冉阿讓在擔任市長時深受市民喜愛;因爲善良,沙威之後沒有對他進行窮追猛打。

善良,也能收穫到許多意想不到。

在英國一個村莊裏,一位農夫在趕往集市的路上發現一個男孩掉進了糞池。他二話不說,立刻把男孩救了上來。兩年後,一位紳士來到了農夫的家,對他感激地說:“謝謝你在兩年前救了我兒子,我該怎麼報答你呢?”這時,農夫的兒子回來了。紳士靈機一動,說:“請允許我把他帶走,我想讓他受到良好的教育來報答你!”幾十年之後,農夫的孩子發現了青黴素。原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弗萊明!

善良,人生中最富有的財富!

悲慘世界讀後感500字左右13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雨果寫的書——《悲慘世界》。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貫穿本書始終的冉·阿讓。

這本書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冉·阿讓由於飢餓過度偷了一個麪包,使他在監牢裏度過了黑暗的9年。出獄後,他受到人們的歧視,沒有人理會他,就這樣,冉·阿讓已經絕望了,但是奇蹟出現了,一位善良的主教用他仁慈的心改變了冉·阿讓的後半生。

冉·阿讓後來盡全力去幫助別人,想用多做一些好事來彌補自己從前所犯下的罪,但是人們知道他從前是個苦役犯後,都不接受他的好意,在人們眼裏它還是個十惡不赦的壞人。可是冉·阿讓並不介意,仍然懷着那的善良的心去幫助別人。最終他還是悽慘的死去了,這充分體現出當時的社會是多麼不公平,難道一個人犯了錯,永遠都不能改了嗎?

在面對貧窮潦倒、世態炎涼時,有的人會向德納第一樣,他們自私、貪婪、卑鄙,在遇到利益的誘惑時,會欺騙甚至迫害他人。這樣的人並不鮮見,他們爲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如汪精衛爲了保全自己,不惜向日本人屈膝,背叛了民族;郴州市委書記爲了自己的貪心,放棄了集體的利益……但可喜的是,現實之中,還有另一種人。他們擁有的是光明正大,無己無私,善良的心。就像洪戰輝,他可以稱得上是“愛的使者”,背父求醫,帶妹讀書……他不求回報,他甚至在自己困難的時候去資助別人,他就是中華民族美德的繼承者,我們的社會就需要這樣的人!

願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爲樂、見義勇爲的隊伍中來。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我們的生活,創造出一個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悲慘世界讀後感500字左右14

《悲慘世界》這本書寫了一個叫瓦爾讓的人,在監獄裏服了十九年的苦刑,受到了世界對他的不公平的待遇。

我最喜歡的一章是《瓦爾讓也被感化成天使》。瓦爾讓被釋放後,流浪到一個小城市。他想找一家旅館住下來,但是他身上有黃色護照,人家都知道他他犯過罪,加上他那副寒磣相,叫人看着就鄙視。所以沒有一家旅館肯收留他,沒有一個人肯給他開門。最後一位老婦人把他推到了主教那裏。主教收留了他,給他東西吃,爲他鋪了一牀潔白的、舒服的被褥。可是,他偷了主教十年來攢下的銀餐具逃跑了。第二天,當他被抓回去時,主教溫和地說,他正準備把這些餐具送給他呢。他非常後悔。就這樣,主教把瓦爾讓感化成了好人,而且,最後還當上了市長。我喜歡這一章的原因是我很佩服主教,沒有人願意收留犯過罪的人,而他卻願意。當瓦爾讓偷了他的銀餐具又被抓回來之後,他用自己博大的胸懷寬容了瓦爾讓。瓦爾讓當上市長後,經常幫助市民們。看到這裏,我忍不住想親眼去看看這位市長的風采。

我還喜歡《割風回報瓦爾讓》這一章。瓦爾讓當市長的時候,曾經冒着生命危險去救割風。這不,好人有好報,在瓦爾讓喲危險的時候,割風不僅幫助了他,還獻出了自己唯一的一張牀。別忘了,當時可是冬天啊。我讀到這裏時非常感動,向他倆這樣的好人,實在是太難得了。我們的世界真需要多一點他們這樣的好人啊!

我很喜歡讀這本書,有事沒事經常翻翻。我覺得瓦爾讓在服刑的時候一定很恨這個世界。因爲世界對他太不公平了。但對我來說,世界卻不是這樣,我享受着溫暖的陽光、父母的關愛……

這本書剛買來時,我已看到題目,就覺得非常恐怖,不敢看。但是,看多了,現在越看越有意思。我還會堅持看的,它讓我懂得了許多。

悲慘世界讀後感500字左右15

長篇小說《悲慘世界》是雨果最重要的作品。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貫穿本書始終的冉阿讓。年輕勤勞的冉阿讓找不到工作在難忍的飢餓中打碎了商店的一塊玻璃,拿了一塊麪包被判了十九年徒刑。出獄後,爲了報復,在晚上想打死好心收留他的善良的神父。但老人待人真誠,深深地震撼了冉阿讓,使他握着鐵棍的手慢慢地放了下來。他偷走了銀器逃出了神父家。當冉阿讓被抓住時,神父並沒有指責他,反而又把兩支銀燭臺給了冉阿讓。 他決定遵守自己的諾言,做一個誠實、正直、仁慈博愛的人。

後來他改名換姓,在一個城市裏做了一項工業的工藝改革,做了市長,在那裏濟窮救苦。當他得知芳汀的悲慘遭遇時,他接回她的女兒珂賽特。而冉阿讓也爲了救出冤枉的人,只好在法庭上自首自己是真正的苦役犯冉阿讓。於是又被抓走做苦役。但爲了履行對芳汀的諾言,在苦役中,他奮不顧身地從戰船上空搶救了帆,然後機智地逃走。到外地把芳汀的女兒珂賽特從一對狠毒夫婦那裏帶走,並隱居在了修道院。冉阿讓和珂賽特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讀了這本書我發現我們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我們的生活,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我們世界上的光明,永遠也戰勝不了黑暗!創造出一個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