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雪山飛狐》讀後感

讀後感1.07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雪山飛狐》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雪山飛狐》讀後感

《雪山飛狐》讀後感1

金庸先生的小說中的《雪山飛狐》該是極富人性的。它講述了四個家族相互殘殺的事。人物關係錯綜複雜,內心刻畫極爲到位,人物的情感之變使故事懸念層層揭開,可結局仍爲懸念。

小說是寫給人看的,小說的內容也是人。是人就有喜怒哀樂,就有善惡。讀完《雪山飛狐》我仍不能給主人公單字的好或壞。他有勇氣與愛,這是他的善,但他也缺乏包容與大愛。他好嗎?是的。他壞嗎?是的。

這樣的人物是美得。這種美不似理科的計算,它是藝術形式上的美感。一本小說中一個健全的形象需要一些不完美,這個人物纔可能美起來。小說是表現情感和思考的藝術形式,一本好的小說總是能讓讀者產生共鳴。要讓人物成爲人,就必須要有人性,要有所缺失。

武俠小說雖是大衆化,通俗化,娛樂化的作品,但是金庸先生對人性的探究是嚴肅而又深刻的。所謂的人物形象大多數是作者主觀思考的特定形式的客觀表達,而真正讓人物形象實體化的是讀者。一千個讀者心中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寫作這個系統,直到讀者接收,纔算完成。正是因爲金庸先生把讀者對人性的理解放在首位,將書中的人物寫得不那麼絕對,才成功的接上了讀者那邊的顯示器,才如此順利的完成了寫作。

這部小說最妙之處在我看來是結尾。其中胡斐這一刀劈或是不劈,在胡斐是一種抉擇,而在每一位讀者,都可以憑着自己的個性,憑着個人對人性和這個世界的看法,做出不同的抉擇。這段評論我非常喜歡。他這一刀劈或是不劈必是人性使然,是他內心鬥爭的一方所爲。或許金庸先生留下這麼個結局,怕已分不清胡斐的思想,他已然獨立存在了。金庸先生自然非常清楚如何同讀者構建交流的橋樑,至於橋的形狀大小你自己定,因爲每個人心中的河流不同,或寬或窄,或急或緩。胡斐劈與否,隨它去好了,何必又要讓他學乖呢?

《雪山飛狐》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可人類精神與情感的變化卻是微乎其微的。正是如此,這樣的小說才能持久的喚起人們的思考與感動,纔有人不斷的流傳閱讀下去。

《雪山飛狐》讀後感2

在《雪山飛狐》寫出的五十年後,我拜讀了這部原着。我想,要是我以前壓根就沒有透過影視等渠道來了解飛狐的相關故事,今時又會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不過一切多說無益,我只能是儘量的使自己覺得未曾瞭解過。

《雪山飛狐》中確實沒怎麼大手筆的來寫飛狐胡斐,確如作者所言:《雪山飛狐》的主角應該是胡一刀,胡斐的性格在當中並不明顯。

故事的開始到結尾似乎就發生在一天之內。從天龍門追蹤陶氏父子到胡斐與苗人鳳決鬥,都是一天內的事,但故事卻絕不是一天那麼短,當中牽連到了一百多年來的江湖祕聞。衆多祕聞就在這一天之中從一些關鍵性人口中漸漸揭開。

讀者大都認爲故事的結尾:胡斐的一刀是砍還是不砍是一個懸念,作者也認爲這給了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其實我認爲整篇故事留給我們的想象空間絕不謹於此。(當然《飛狐外傳》的出世卻好似解開了這些疑團)

一些江湖上發生的事支離破碎的在衆人口中道出,好似信手拈來,又自神神祕祕;可許多情節的關鍵卻又深究不得:如胡一刀與苗人鳳父輩的瓜葛,苗人鳳妻子與田歸農的情感糾纏,胡斐與田歸農之間有過怎樣的一番鬥爭等等等等。不過這些並不影響故事的完整好看

武俠當然是包括了武和俠兩層的.,當中與之鮮明對比的自有一些小人。如外號鎮關東的,卻一點都不敵寶樹和尚,而寶樹和尚一聽胡斐來到,竟嚇得躲了起來。

《雪山飛狐》最終透露的是一個人盡皆知的道理:人爲財死。其中的俠義多是透過側面來描寫:像胡一刀殺貪心官污吏,土豪惡霸,這些都似只在人們的傳言當中,當然這些傳言也不由的人們不信。

讀完《雪山飛狐》,現下的我只覺自己與金庸先生的差距根本就不能用差距來衡量,覺得心中空空所失。

《雪山飛狐》讀後感3

《雪山飛狐》是我在金庸所寫的著名的十五篇小說中最喜歡的一篇。這篇武俠小說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個章節,但卻是精益求精,使我看得根本停不下來。

《雪山飛狐》這部小說的真正情節就是以:胡、苗、範、田這四大家族的百年恩仇發展的。這百年恩仇的形成,卻是一部血淚斑斑的故事,聽者傷心,聞者落淚,令人傷感,亦令人深思。

胡、苗、範、田原本是闖王身邊的四大護衛,個個武藝高強,赤膽忠心。而且,這四兄弟手足情深,一起出生入死。但是卻因爲:胡侍衛以一死卒假充闖王獻與清兵,將闖王安置於一隱祕廟中爲僧。苗、範、田三人以爲闖王已爲胡出賣受害,在行刺吳三桂時巧遇胡,未與胡澄清誤會即將胡殺死。後來胡之子將實情告知三人,三人當衆自刎。但其後代仍不知內情,苗、範、田三家遂與胡家世代爲仇。百餘年來,四家子孫冤冤相報,無一代能得善終。

但如果僅僅是因爲不明真相而不斷尋仇也就罷了,卻偏偏有不肖後代投奔真正的死敵——清王朝,從而使得一場尋常的江湖恩仇演變成與朝廷相關的糾葛。

這個故事實際上是在一天之內發生的。但是因爲故事中穿插了太多的對話,每個對話都是一場血淚的糾紛,導致了這篇小說的形成。當然,這些小說裏的人物,情節,對話都是虛擬的,但卻給人一種“事實就是那樣”“這件事好像真的存在”的感覺。

雖然這部小說在金庸作品中只屬中乘之作,但我覺得它應該是屬於上乘。在整體結構和場景設計上,作者表現出高超的才華。作品正面敘述的情節只發生於一日之內,而向讀者介紹的故事背景卻橫跨百餘年,整體結構在這種處理之下,異常緊湊。

在人物對話表述情節上,小說借鑑了西方的敘事方法,增添了現代色彩。以武林祕聞製造懸念,則增添了作品的可讀性。小說結尾處,不是像一般小說那樣有一條“光明尾巴”及皆大歡喜的結局,而是故意留下一個特大的懸念讓人揣摩思考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