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高中哈姆雷特讀後感

讀後感3.07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中哈姆雷特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哈姆雷特讀後感

高中哈姆雷特讀後感1

不久前又看了一遍《哈姆雷特》,對人物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奧菲利亞只能如一條自生自滅的小船,能讓她從容美麗的香消玉損,已經是作者的仁慈了。在那樣的時代,在那個特定的典型的環境裏。

奧菲利亞的命運只能維繫在王子身上!王子愛她,至少曾經愛過。她也確信王子愛她。連她的哥哥、父親都看得出來。可是,王子揹負着替父報仇,爲母雪恥,爲國除害的大任!這些都比對一個女人的愛情來的重要!他在復仇的火海中掙扎,他在叔叔一次又一次的構陷中抗爭,他在對母親的失望中奮鬥,他在對周圍人的圍追堵截中,像個獵豹一樣左躲右閃,伺機反攻,這一切,讓他沒有時間再去關心愛情,關心一個愛着她的女人。

這個女人甚至成了試探他的籌碼,這個單純的姑娘被人利用了來試探自己的愛人,她自己都不知道,因爲利用她的正是自己的父親,而父親是受新國王的指使。不得已中,王子殺掉了偷聽的老臣——他心愛的姑娘的父親,王子因此被堂而皇之的遣送出境。可想而知,奧菲利亞,這個孤苦無依的姑娘,在父親被情人殺死、情人不在身邊,哥哥在外流浪的情況下,瘋了。

她把一些小花插在王子坐過的椅子上,嘴巴里唸唸有詞:“這是給您的茴香和漏斗花,這是給您的芸香。這兒還留着一些給我自己,遇到禮拜天,我們不妨叫它慈悲草。啊!您可以把您的芸香插戴的別緻一點。這兒是一支雛菊,我想要給你幾朵紫羅蘭,可是我父親一死,他們全都謝了。”

作爲大臣的女兒,她必須謹言慎行,就在不久前,哥哥還要她跟王子保持距離,她這樣做了,因爲她是個乖女孩。父親讓她試探王子是否真的瘋了,她也做了,因爲她是個乖女兒。現在,她可以說自己心裏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愛自己想愛的人。她可以照自己的方式給自己所愛的人採花,跟他對話,在王宮裏出出進進。甚至,按自己的意願,去編織花環,爬到高高的樹枝上,唱歌遠望,那結果是,樹枝斷了,連同她一起,順水漂流、順水漂流,帶着這個美麗的姑娘回到了天國。

沒有她的世界裏,男人們的血腥的角鬥,更加肆無忌憚!

高中哈姆雷特讀後感2

紛紜的大千世界有鮮花也有毒草,有真、善、美,也有假、惡、醜。——題記

“人類是多麼了不起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止!在行爲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這正是哈姆雷特內心善良仁慈的一面。也許,在哈姆雷特遇見父王亡魂之前,在王后嫁給克勞蒂斯之前,他的叔父克勞蒂斯在他心目中正符合這一形象,他父母的愛情也正如他所想的那麼忠貞不渝。可是,在遇見父王亡魂之後,在王后改嫁之後,在看戲時克勞蒂斯的一系列反應印證了父王亡魂所告訴他的真相之後,在朋友背叛自己並要把自己推向死亡深淵之後,他憤怒了!他憤怒他的叔父,他的朋友甚至自己的母親過去一直帶者一個僞善的面具,而面具下的嘴臉竟是令人厭惡的醜惡。這樣的僞善,這樣的失望將王子永遠的推向仇惡的深淵。

克勞蒂斯國王對於哈姆雷特那出刻意安排的戲劇感到了極大的威脅“他的瘋狂每小時都可以危害我的安全。”國王以王子的瘋病爲由宣稱送他去英國治病,那只是一個僞善的藉口。哈姆雷特並不是真正的瘋子,它只是在採取一些必要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復仇。可是,當他看到了死去的奧菲利婭,他那充滿人文主義思想的內心又激發了那本想因她的欺騙而隱藏的愛情。他蒙受了徹徹底底的打擊,如果說瘋,或許在這時他纔是真正的瘋,不僅僅是爲痛失心愛的女人而失去理智,因爲此時的哈姆雷特,沒有了親情和友情,愛情就這麼隨着奧利菲亞的死而失去,內心的摧殘終於使得哈姆雷特走向了毀滅的復仇,我似乎感覺到仇恨正在齧噬王子的善心,那人善已絲毫不存。

初讀此書覺得這不過是一出普通的復仇之戲罷了,可而後細細想來,那善與僞善的對抗,正義與邪惡的對抗,正是殘酷的社會現實。而他復仇的目的不僅僅是爲了死去的父親,而是爲了挽救整個丹麥社會,也是他維護自己人文主義思想的行爲。這給她那英雄形象增添了一道光環,使得它高貴的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

從本質上說,哈姆雷特是善良勇敢的,克勞蒂斯是僞善的代表,雖然,哈姆雷特完成了復仇的.使命,但並沒有實現改變殘酷現實的宏偉理想。儘管如此,他的英雄形象已深深留在讀者心中。

高中哈姆雷特讀後感3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其實正是因爲莎翁筆下的哈姆雷特是撲朔迷離的,讀者不能把他只定位成一個片面的形象,所以,哈姆雷特,已經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形象。

之所以說哈姆雷特是一個人,是因爲他的性格存在着許多的矛盾。他既勇敢,又懦弱。在面對雷歐提斯的挑戰的時候;在面對他的父親的靈魂出現的時候;在刺死波洛涅斯的時候,他是勇敢的。但同時他又是懦弱的,對於復仇的猶豫不決,對於他母親的愛狠交織,面對他叔父即位,迎娶他母親,哈姆雷特十分不滿,心中詛咒,卻無可奈何,任憑事情的發生。

他,有時候顯得很單純。比如安排一場戲劇,讓自己以前刻意的裝瘋的努力前功盡棄,比如他在國王祈禱的時候有復仇的機會,卻因爲迂腐而放棄了。他現在在祈禱,我正好動手;我決定現在就幹,讓他上天堂去,我也算報了仇了。不,那還是要考慮一下:一個惡人殺死了我的父親;我,他的獨生子,卻把這個惡人送上天堂。啊,這簡直是以恩抱怨了。

他,有時候又顯得很虛僞,比如對於奧菲麗亞的愛情。哈姆雷特對奧菲麗亞有沒有愛呢?可以說有了一點,但還是懺悔多於痛苦。憐惜後悔多於愛。他其實是在看見奧菲麗亞這個昔日的無知少女因爲自己的原因而失去親人、失去理智、失去生命後,情不自禁而產生的後悔,在這種心態下,他才跳進奧菲麗亞的墓中懺悔。

他,同時又在許多時候顯得很迷茫。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剛剛發生在哈姆雷特身上的這些事引發了他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他的人生中諸事順逆的時候,他是不會考慮到這個問題的,那時他看到的只是人生的光亮面,那時的生活無疑是美好的,那時他只是個無憂無慮的王子。而現在,突如其來的悲劇迫使他正視生活陰暗的一面和人性醜陋的一面。處在人生中花樣年華的哈姆雷特背上了沉重的復仇使命,心中整日充滿仇恨,使他內心陰暗而沉重,他陷入了無法自拔的痛苦的深淵。最後,毒酒和毒劍結束了一切,一場宮廷悲劇最終落幕。奸王雖死,但哈姆雷特也付出了失去自己、朋友、母后生命的代價。我們不能以一筆交易來看待這場復仇悲劇值或不值。但是,如果哈姆雷特沒死,他一定會成爲最得人心,最仁慈,最寬容的丹麥國王。

歷史煙雲早以將一代代王朝覆滅,一個個王侯將相堙沒,時間的鴻流之中,我們還記得一部《哈姆雷特》,它給予我們永遠的關於人性,關於未來的思考。

高中哈姆雷特讀後感4

作爲莎士比亞最著名的四大悲劇之一,在我看來《哈姆雷特》是其中最爲經典的一部。他可謂是將世上所有的悲慘都聚集在了這位可憐的王子身上。

父親被自己的叔叔殺害,母親改嫁,居然還下嫁給自己的軾父仇人,愛人發瘋後不幸死去,最後連同自己,朋友,母親都在這場悲劇中被完全吞噬了。這一連串悲劇都是源自慾望和仇恨。叔叔的貪婪慾望使他作出了違背天理倫常之事,也招致了自己親侄子的無法泯滅的仇恨,同時也爲自己的命運埋下了無法避免的禍根,直至最後家破人亡。而小王子呢,因爲父親的死而悲痛萬分,又因父親的鬼魂而萌生了復仇的念頭。於是步步謀劃,想要以自己的力量替父親報仇,卻又要想盡辦法保護自己的母親,卻不曾想到意外之事不斷髮生,母親、愛人、朋友、自己都一併失去了。

莎士比亞彷彿在用這樣的文字像世人揭示仇恨的可怕,它是一把雙刃劍,一把鋒利無比,還塗滿了毒藥的雙刃劍。運用他的人就如同是將靈魂出賣給了魔鬼,在失去理智再刺傷別人的同時,也難免是使自己遍體鱗傷,血肉模糊。人類對仇恨的詛咒與排斥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同樣也向人們闡述仇恨比罪惡本身更罪惡。無論是怎樣的理由,舉起仇恨就是一切罪惡與不幸的開端。雖然了結這個道理,人類卻又不曾擺脫這個幽靈,不斷有人爲了仇恨害人害己,即使是無盡的鮮血也沒能洗刷掉它的存在。

《哈姆雷特》不斷的被人們以各種方式各種形式演繹,電影一部又一部,人們卻百看不厭,源於《哈姆雷特》緊湊的戲劇情節,高潮迭起,驚喜不斷,所有的緊張氣氛都要等到故事的最後纔會得到緩解。多種多樣對大師作品的演繹不斷給予我們新的驚喜和意外,對於仇恨的解釋,對莎士比亞的解釋。即使有一些並不太盡如人意,人們依舊對次充滿好奇。因爲莎士比亞,因爲這位最偉大的戲劇作家和他最偉大的作品之一,無論從哪一個角度演繹都會讓人對這一部經典再一次來一遍心靈對話,每一次的對話都是對人生新的體驗,這就是《哈姆雷特》的魅力所在。作家們用他們的文字時刻提行這人們這把劍的冷酷和恐怖。仇恨的雙刃劍,捨棄它比拿起他來捍衛自己明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