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昆蟲記讀後感高中作文

讀後感1.68W

《昆蟲記》(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所著的長篇科普文學作品,共十卷。昆蟲記讀後感高中作文怎麼寫?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編爲您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高中作文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昆蟲記讀後感高中作文

昆蟲記讀後感高中作文1

看了《昆蟲記》後,我完全被這本書給迷住了,原來昆蟲世界裏有這麼多的奧祕!

《昆蟲記》的內容豐富而有趣,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的科普書。我在裏面學到了好多知識。例如:螳螂是怎樣產卵,蜣螂是如何把另一隻蜣螂的糞球搶走的……

我覺得這本書中講的幾個昆蟲中,最笨的是蟬,它在產卵時,有一種比螞蟻還小的小蟲子,也會在那一堆卵裏產上它的卵,而這種小蟲發育要比蟬快好幾個月。這種蟲子的幼蟲便是拿蟬的卵作爲食物。

在裏面,我最喜歡的是母甲蟲,並不是因爲它有美麗的外表,而是因爲它對孩子的愛。我最討厭的就是賊甲蟲,是因爲它們不靠自己的勞動來尋找食物,只會有卑鄙的手段來獲取別人辛辛苦苦找到的食物。

《昆蟲記》這篇著作是法國的著名科學家,科普家——法不爾。看完這本書,我懂得了看問題不能光聽別人講,而要自己去觀察,思考,實踐,探究,從而尋找正確的答案,而且觀察事物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要一分爲二的去研究和思考問題。

《昆蟲記》不同與小說,它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不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獨自的,安靜的,是幾乎與世隔離的寂寞和艱辛。

《昆蟲記》不僅讓我瞭解了昆蟲,改變了我對昆蟲不正確的看法,它還教會了我許多的道理,學會了如何去觀察事物和研究問題。

我挺佩服法不爾的,因爲他不怕困難,不論是夏日炎炎,還是寒冷的冬天,他都要捉到活着的昆蟲來觀察,法不爾每次出去,都要裝兩口袋昆蟲來觀察,而且還會保護它們。

如果我們平時學習也像法不爾這麼努力,堅持不懈的話,那我們一定會取得好成績的'。

昆蟲記讀後感高中作文2

法布爾用他一生的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

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爲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爲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啊!難怪魯迅先生將《昆蟲記》奉爲“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昆蟲記》也很有真實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真的使人身臨其境。我從小因爲不喜歡昆蟲,所以平時很少細心觀察小動物的世界。是《昆蟲記》,讓我重新喜歡上了這些小生靈,發現它們並不討厭,相反,還有很多可愛之處;是《昆蟲記》,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同與小說,它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獨自的,安靜的,是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和艱辛成果。《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衆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科普書。

這本書爲我們提供了更珍貴的啓示,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昆蟲記讀後感高中作文3

《昆蟲記》是法國的“科學詩人”法布爾寫的一部觀察細緻的昆蟲學鉅著,又是一部文筆優美,富有詩意和情趣的散文作品。 在《昆蟲記》裏,我最喜歡看的莫過於松毛蟲了。每到春天,你就會看見一條一條的毛毛蟲在松樹上爬來爬去。它們是專吃松葉的小傢伙,吃起葉來,總會發出“沙沙”的咀嚼聲,很讓人心煩。 “有一天,我突然對它們產生了興趣。就在我家院子裏的松樹上,培育了三十幾只松毛蟲。”作者的描寫一下子提起了我的興致,愈來愈想了解這些搗蛋傢伙一生的故事了。

每年三月份的時候,松毛蟲會排着整齊的隊伍,浩浩蕩蕩地離家出走了,最前面那隻不停地探頭探腦地尋找路徑。終於,它們選好了一個風水寶地,開始挖洞了。

它們要幹什麼?我恨不得一下子跳進書裏去看個究竟。 毛蟲其實是在自掘墳墓——它們把自己埋進土裏。 難道這就是它們的一生嗎?我正準備離開。“突然,一隻漂亮的飛蛾突破繭子,從土裏鑽出來了!”這使我一下子又被吸引住了。

別被它們漂亮的外表迷惑啦,看到這裏,我必須挖苦它們一下。松毛蟲也是列隊蟲,它們很笨,做事不動腦子,如果領頭的那一隻無論怎麼打轉和歪歪斜斜的走,後面的也會照它的樣子去做。你看,這一隻帶頭的松毛蟲居然爬上了花盆盆沿,可想而知啊,然後它們開始了“萬里長征”,不厭其煩地在花盆邊沿上轉了8天8夜,真是不三思而後行啊,它們是十足的莽夫! 當然,它們並不是沒有優點的。

當一條松毛蟲迷路而誤闖進別人家時松毛蟲就會親密無間地緊挨在一起睡,但人多地少,它們就會有“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觀念,竭盡全力,吐絲擴大主人房間的容量。松毛蟲這種精神還是值得我們人類學習的。 《昆蟲記》除了介紹松毛蟲外,還細緻描寫了巧奪天工的蝗蟲,體態優雅的長腹蜂,物理知識優秀的圓網蛛,外表純潔而內裏兇猛殘暴的螢火蟲……

因爲看《昆蟲記》,我也慢慢地瞭解了法布爾。他一生貧窮,但他傾注一生的精力去觀察,研究,記錄昆蟲的自然生命過程。他挑戰傳統,將自己變成“蟲人”,深入到昆蟲的生活之中,用一生去熱愛去傾聽昆蟲的聲音,色彩。纔有了這部偉大的《昆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