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林家鋪子讀後感550字

讀後感2.66W

《林家鋪子》讀後感【一】

林家鋪子倒閉了。林老闆面對着上層社會和帝國主義的壓榨,終於選擇了逃避現實,爲了自己,也爲了金錢,林老闆逃走了,而不是拿起反抗的武器,爲了所有的人們去反抗。卻是自私地潛逃。

林家鋪子讀後感550字

曾經富饒的城鎮如今也是一片蕭條的景象,而帝國主義的打擊像是助推器,加速了農村經濟的崩潰。在這樣混亂的環境中,已經風雨飄搖的林家鋪子還要承受多方的壓迫,反映出時中國的混亂。然而,卻沒有一個人,一個商鋪像陳勝、吳廣那樣吹響起義的號角;像高迎祥那樣拿起反抗的武器。個人的'力量雖然輕如鴻毛,但中國億萬萬同胞的力量足以扛起泰山;足以讓日本帝國主義聞風喪膽;足以讓這個世界更加安定。

同行的排擠,官員的逼迫,家中幾口人的期待都壓得林老闆喘不過氣來,他這時正像一個被壓扁的橙子。他小心翼翼地開着鋪子,抵禦着外界的壓力,在這不同以往的世道中百般掙扎,還是無力迴天。但他是否想過,自己欺壓的那些人生活又是怎樣?他們又是有多麼的悲慘?他們又是有多麼的絕望?

這說明林老闆並不是最不幸的人,他是否聽見張寡婦的那一聲慘叫,她已經無路可走、無路可逃,只得接受命運不公道的審判。當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弱肉強食的社會現象被作者茅盾一點一點地揭開,在白紙黑字中我看見了茅盾同情的面孔和批判的目光,在它們的交織下,社會的真面目顯露無遺。

在這世道的背後有一個惡魔——它叫“金錢”。

金錢只是人類讓經濟發展更迅速的工具,它是你的,要活用它,但絕不能被它所禁錮,所拘束,要學會跳進去後還坐鑽出來。“人爲財死,鳥爲食亡。”

林家鋪子倒閉了,在風雨中倒閉了,但今天,我們要讓更多的林家鋪子開得紅紅火火。

《林家鋪子》讀後感【二】

《林家鋪子》是茅盾在1932年發表的作品,寫的是當年“一二八”上海戰爭前後的動亂生活。

《林家鋪子》透過人物的刻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當年人吃人社會的景象。文中的卜局長、黑麻子、商會會長霸道、殘忍、奸詐,並且還貪圖享樂。卜局長和黑麻子不但接受了林老闆的賄賂,而且還打着林小姐的主意,真是欺人太甚。

文中的林老闆欺軟怕硬。林老闆被卜局長等人壓迫,不好擺出一副巴結的嘴臉,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可這卻不能如願。可林老闆又有商人惟利是圖的剝削思想,打壓着窮苦的人民百姓。但是,林老闆卻依然無法活下去,那是爲什麼呢?原來是因爲在當時那種混亂的環境中,人們的生活十分窘迫,林老闆不但要受官僚的壓迫,還要受到同行的排擠,並且林家鋪子中賣得打折的商品還是很少有人買得起,使林老闆店鋪變得更加冷清。雖然林老闆小心翼翼的做着小生意想要謀生,但在官僚資本主義、封建地主、帝國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下,依然無法謀生。文中有一句話充分體現了林家鋪子和林老闆的狀況——“林老闆,你是個好人。一點嗜好都沒有,做生意很巴結認真。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發財嗎?可是現在時勢不回,捐稅重開銷大,生意冷清。”

文中還有一類最慘的人,比如說朱三、阿太、張寡婦以及陳老七。這些人不但受地主的壓迫,而且還受林老闆這類小資本家的壓迫。他們十分貧窮,因此他們受人壓迫,但是他們非常的勤勞樸實。但最終他們難逃家破人亡的厄運。

在舊中國這個人吃人的社會裏,只有拿起反抗的武器開始反抗才能幸福!(結合多多頭的例子分析)舊中國這個人吃人社會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爲人人愛金錢。我真想說,金錢和權力不是惟一一種獲得幸福的方法,不要被金錢和權力矇蔽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