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1.25W

讀了李躍兒的《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感觸頗多。我知道是教育者在不經意間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可是,在我痛下決心要把幸福還給孩子的時候,我又在問自己,我真的能做到嗎?幾年前,我們都瞭解過周弘老師的《賞識教育》,那時你是否有關類似的決心,期盼着自己的賞識能催開孩子幸福成功的花蕾,可是現如今誰又是賞識教育的擁躉,誰又能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堅守賞識的信念?再後來,又有許多值得借鑑的教育理念、教育名詞進入我們的視野,我們就在這些理念的“轟炸”下過着反思自己、責備自己的生活。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範文

您不覺得這些教育理念就如同藥房裏出售的營養藥劑嗎?它們時時刻刻都在提醒着我們的教育方式是營養不良式的教育,我們要給自己的教育方式加“鈣”加“鋅”。

其實我們的教育裏最缺少的微量元素就是“堅持自己的愛”!我們不是沒有愛,可是我們的愛被分崩瓦解了。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不能做“牆頭草”,隨風倒;也不能邯鄲學步,迷失自我。我們要堅持自己的愛。

每個人都有愛孩子,愛學生的方式。在不斷地學習之後,我們汲取了很多新鮮的元素注入了自己的愛。在年輕的時候,我們信奉“嚴師出高徒”;在沒有自己孩子的時候,我們願意以過來人的身份去揣摩學生的心理,去實踐自己的教育理想;走上教育之路十載左右的時候,我們對自己說,學生畢竟是個孩子,我們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個時候我們自己的兒女也蹣跚學步,當他懷着好奇的心情去探索世界的時候,我既急於自己無法給予孩子更多時間的照顧,又期盼於孩子的老師能帶給他幸福的生活。反思自己的身份,難道我不是一樣生活在別人的期盼當中嗎?可是期盼不能代替實際的愛。我們也不能在期盼中忘記自己的職責,因爲我們都必須做好“母親”。

書中有個孩子叫馬月,有人認爲李茂璞與她有些類似,我覺得不然。在沒有遇到李聖珍老師之前,馬月遭受了家長、老師和同學們的侮辱,使得她一次一次走向深淵。可是李茂璞不是這樣,他雖然沒遇到像李聖珍老師一樣能做到像上帝一樣愛孩子的老師,但他也沒有遇到那毀了所有孩子的惡魔老師。我覺得李茂璞現象不是一蹴而就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孩子的好與不好,與其家長的做法是息息相關的。李茂璞的'奶奶很負責,她在以祖輩的身份盡着母親應盡的責任。雖然他的父母找到了很好的理由告訴我們“工作很忙”,但是他們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地讓孩子過上了“親生後母”式的生活,他無法從父母那裏得到應得到的全面的教育和愛撫。因爲我從李茂璞的奶奶那裏得知李茂璞從幾個月大的時候就經常是被送到別人那裏寄養着,幾乎就是張家三天,李家四天的狀態。你試想一下,一個小孩子被寄養在別人家裏時,他會得到怎樣的教育,無非就是“別餓着,別出事”就行。可是孩子在出生後的前三年是學習能力突飛猛進的三年,我們不能忘記“三歲看大”的古訓。其實當今社會又有幾個孩子能如願以償地生活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呢?年輕的父母們又有幾個重視自己的言傳身教呢?又有幾人瞭解了教育關鍵期、促進了孩子的發展呢?其實作爲教師的我們就做得很好嗎?不然。

經常有人告訴我,要像愛自己孩子那樣愛學生。可是反過來,我又多麼希望能像愛學生那樣愛自己的孩子。推及其他的家長,我又多麼希望他們能像對待工作那樣認真負責地愛着自己的孩子。

到底是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時間的匱乏?是時代的腳步?是社會的制度?還是我們想給孩子幸福但又無奈地退出……

翻來覆去地想,孩子的幸福就是父母的愛和別人的理解。作爲老師我們無法給學生父母般的愛,但我們可以尊重孩子,讓他們體驗獲取智慧,獲得尊嚴與理解的喜悅。

嗨,我們爲何要爲孩子失去幸福唱輓歌,我們應當鼓勵孩子自己去追求幸福。告訴孩子,幸福就在不遠處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