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叢林之書》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讀後感1.81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叢林之書》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叢林之書》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叢林之書》讀後感1

這本《叢林之書》出自英國作家吉卜林筆下,這是英國第一本獲得諾貝爾獎的書。我非常喜歡它,它使我感受到了動物的想法,我更加喜歡小動物了,它們是多麼可愛呀!

狼孩莫格里是一個樵夫的兒子,因意外來到了狼羣,併成爲了他們中的一員,與小狼們一起成長,並在棕熊巴魯與黑豹巴希拉的幫助下學習叢林法則及生存方法,懂得了身爲叢林居民必備的一切內容。可老虎謝爾可汗卻處處相逼,逼迫狼羣交出莫格里,於是莫格里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同伴們的幫助最終化險爲夷。故事中的莫格里聰明勇敢,巴魯自由自在,巴希拉英勇無懼,狼爸爸狼媽媽慈祥溫厚,小狼們團結友愛……

這本書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從未來到過的叢林深處的世界,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的萬物的奇妙。吉卜林從動物的視角展現了叢林生活的殘酷性,動物們必須在弱肉強食的情況下儘量保護自己,也更加突出了動物之間的團結友愛,正是因爲這樣獨特的書,才受到了大家的喜愛,獲得了諾貝爾獎。

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四年級下我們學過的第九課《自然之道》?我覺得它與故事中的的“叢林法則”一樣,都是大自然生活的規律。就跟人的法律一樣,動物們也有自己的“叢林法則”,每個叢林居民都必須遵守。莫格里的故事也正是圍繞“叢林法則”而開展的。我想,“叢林法則”這四個字中,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

《叢林之書》中還有很多個不錯的小故事,每篇故事後面都有一首可愛的小詩,吉卜林帶領我們在詩中走進他的奇思妙想。我把《叢林之書》推薦給你,期待你從裏面學到很多知識,體會讀書的樂趣。

《叢林之書》讀後感2

這個長假,我看了《叢林之書》這本書,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法律的重要性!

這本書是英國詩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卜林的一本着作,講述了以狼孩莫格里爲主題的9個故事,爲我開啟了一道通向神奇的叢林世界的大門,使我急不可耐地跟隨莫格里進入亦真亦幻的熱帶叢林。

莫格里還是嬰兒的時候,被老虎謝爾汗追逐,誤入狼穴,被母狼收養,成爲狼羣的一員,叢林的故事就此開始。莫格里在狼羣的撫養下逐漸長大,在他的周圍,慈祥的狼媽媽,忠誠的狼兄弟,勇敢機智的黑豹巴希拉,淳樸善良的老熊巴盧,剛直的狼首阿克拉,智勇雙全的蟒蛇卡阿等一羣羣鮮活的動物組成了一個溫暖的集體,他們賦予了莫格里智慧,勇氣和力量。在老熊巴盧和巴希拉的教育下,莫格里明白了對動物來說最重要的`叢林法律,在他的生活中,有被猴子誘—惑而被飢渴折磨的慘痛經歷,也有被蟒蛇援救而大難不死,被奇異珍寶誘—惑而不爲所動的成長傳奇;有過在人與獸之間難以取捨,去意彷偟的心靈磨礪,更有智殺老虎謝爾汗,全殲紅毛惡狗的輝煌壯舉。他的成長曆程,正如神祕的叢林一樣,危機四伏而又風景無限,波瀾壯闊而又純淨清新,就這樣,莫格里成爲了一個勇武聰慧的少年,一個叱吒山野的叢林之子。

在書中,吉卜林用顯而易見的語言,隱身揮灑於從崇山峻嶺,激流田野之間,美麗的大自然帶着乾溼兩季的風雨雷電撲面而來,個個人物奔跑跳躍,恍如插身而過,一個人獸穿梭,生機勃勃而又充滿弱肉強食的夢幻世界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細細品味這一個個文字,作者的深刻寓意在我的品讀下已經顯出端倪。叢林中的豺狼虎豹正是人世間的芸芸衆生,大自然正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社會,而作者推崇的叢林法律,不正是作者心中的社會法則嗎?

我明白了,原來良好的法律與秩序都是如此重要,在叢林中,叢林法律使動物們好好地生存,融洽地交流,組成了一個大家庭,而人類社會,也應該遵守法律,使人類社會變得跟美好!

《叢林之書》告訴我們一個小男孩在母狼的撫養下長大,長成了一個強壯,勇敢而又聰明的孩子。

男孩長大之後幫助狼羣解脫了重重困難:他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利用牛羣殺死了與狼羣有着不解之仇的老虎——謝爾汗。

《叢林之書》讀後感3

我躺在溫暖的牀上,就像被溫暖的風包裹着一樣,這似乎是真正的風。但是我並沒有管它,我只是盯着黑漆漆的房間,感覺現在有點像叢林了。這時,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突然響起,把我嚇得魂不附體。我用我最大的力氣尖叫了一聲,把那陣窸窸窣窣的聲音也嚇了一跳,聲音戛然而止。我摸到了它,它不是一陣聲音,而是一個長了毛的傢伙。我以爲那個傢伙會被我嚇走的,沒想到它竟然開始自我介紹起來:“你好,我是遵守叢林法則的捕食者黑豹。”說着,它低低地咆哮了一聲。我知道了,原來它就是我在看《叢林之書》時最喜歡的黑豹巴吉拉!

《叢林之書》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一個名叫莫格里的小男孩在嬰兒時期被老虎叼到了叢林裏。後來在黑豹巴吉拉和棕熊巴魯的支援下,狼族收養了莫格里。在叢林中長大的莫格里後來做出了很多讓人驚歎的事情——趕跑了村子裏的壞人、將紅毛豺狗悉數殺盡......

而他趕跑壞人不是因爲別的,而是因爲要放叢林進來。

狼孩莫格里回到村莊是被仇視的,因爲大家都認爲他是一個被狼養大的叢林魔鬼,還因此要殺掉他的養父養母。就這樣激發了莫格里想放叢林進來的念頭——把人類居住的村莊也變成叢林。

我在想叢林與村莊、自然與人類的關係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最開始,地球上沒有村莊,人類的祖先屬於大自然的一部分,與其他動物沒有太多差別。後來人類的祖先從森林裏走出來,人類逐漸開始在地球的各個地方生活,將叢林與森林變成了村莊、城市。他們正破壞着動物們的家園——大自然。人類一點也不把曾經和自己差不多的動物放在眼裏,大肆捕捉、殺害它們。這時候,人類和大自然的關係是對立的,人類覺得人定勝天,不覺得大自然有多偉大了。

可事實上,沒有大自然也就沒有人類。人類吃穿用度都離不開大自然,嚴格來說就連自己都屬於自然的一部分。所以生活在城市裏的人們才那麼渴望去大自然中踏青、旅行啊!

我覺得應該要放一些叢林進來,來到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家、我們城市中的高樓大廈旁。

我想起了我今天去的谷山古採石場,站在這個宋代的採石場洞口,你能看到城市中高高的房子。可我身邊明明是青色的石頭、綠色的淺潭呀!我很慶幸我能處在自然中,可我又覺得谷山是在孤軍奮戰——因爲城市建設,谷山被挖掉了很多,有些高樓都已經要建到山上來了。

我們是不是應該保持這樣的大自然,讓叢林、讓森林、讓大自然進來呢?

我最喜歡的黑豹巴吉拉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說:“我們也想這樣,可惜人類的城市太大了,再怎麼讓叢林進去也行不通啊!”

所以我認爲人類應當把叢林、森林這樣的大自然帶進我們的生活中,讓人與自然更和諧。

巴吉拉是遵守叢林法則的,其實大自然也有一條自然法則,只不過很多時候我們會忽視它。

當你忽視了自然法則的時候,請記住《叢林之書》當中的叢林密語吧:你與我,同源同脈。

我們人類和大自然的所有物種們不正是同源同脈麼?

《叢林之書》讀後感4

寒假裏,我們語文老師帶我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叢林之書》,我讀完後有許多的感想。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小嬰兒一不小心闖入叢林之後,認狼羣爲家;認黑熊爲老師;認黑豹爲兄長;認蟒蛇爲朋友,還認爲自己是狼。他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莫格里”。

他長大後,和他的朋友一起經歷了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說殺死了老虎謝爾汗;打敗了猴羣;找到了象叉等。

我讀完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兩隻動物是大蟒蛇卡阿和黑豹巴希拉。大蟒蛇卡阿雖然個子很大,但一樣靈活敏捷的活動。黑豹巴希拉機智勇敢。他善於隨機應變、見機行事。而不是魯莽的衝過去和敵人拼命。他就像黑夜裏的一雙眼睛,凝視着你。

還有那隻叫“裏基--蒂基--塔維”的獴,他勇敢的與蛇戰鬥的故事深深的打動了我,讓我明白了遇到困難不要退縮要迎難而上。

從黑熊巴盧和黑豹巴希拉去營救被猴羣們抓走的莫格里的時候,我看出了朋友與朋友之間的友誼。他們是馬不停蹄的去救莫格里。

讀了這本書,使我認識到做人不能像獵人布爾迪阿那樣自私自利、愛慕虛榮,要做大公無私、光明磊落的人,同時遇到困難不能退縮,要迎難而上。

《叢林之書》讀後感5

《叢林之書》的作者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小吉卜林。作者的這個頭銜,讓我對這本書充滿了期待。

《叢林之書》分爲了正篇和續篇,一共有十五個故事,每個故事都闡述了人與動物與自然不同的微妙關係,引人深省!

其中,書中有一個“修行僧普蘭的奇蹟”的故事,讓我感觸頗多。故事講述了一個在印度地位很高的實權者普蘭。達斯辭去了官職,捨棄原有的一切,來到一個寧靜小山村的神廟裏,成爲了一個苦行僧。在神廟裏,普蘭。達斯跟周圍的動物們朝夕相處。再往後,小山村遭遇到了一場山崩,所幸普蘭。達斯在山崩到來之前,帶着所有的村民和動物躲過這次災難,不幸的是普蘭。達斯卻在這次山崩中去世了。

普蘭。達斯之所以能在山崩到來之前感知到有災難到來,是因爲他平時與動物接觸較深,讓他知道了動物的不安情緒,是一種危險即將來臨的信號。從而也讓他救了一村人的性命。這個故事讓我明白:生活中,很多時候,一些不起眼的的小事可能關乎性命。而很多時候,只要你肯接受、肯貼近動物和大自然,得到的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結果。

以前我們也聽到過於普蘭。達斯相反的故事,有人類肆意破壞自然,最後遭受大自然災害的故事;也有不瞭解自然的探險者,不斷挑戰自然,從而葬身在自然之中的故事;還有生活在自然中的人們,無辜遭受自然災害的故事。拿普蘭。達斯的故事與之相比,很多人會把普蘭。達斯歸結爲奇蹟,可我卻不這麼認爲,我覺得普蘭。達斯是因爲貼近自然,接受自然從而自然也接受了他,也給他指出了一條融入自然的道路,才使得他可以不同於別人,提早感知到災難。

《叢林之書》的作者與其說他是在講述故事,不如說他是在講述一個個值得我們深思的人與動物與自然關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