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羅曼羅蘭名人傳讀後感

讀後感2.53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羅曼羅蘭名人傳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羅曼羅蘭名人傳讀後感

羅曼羅蘭名人傳讀後感1

痛苦與磨難造就的偉人。

自古以來,傳記幾乎都是記載名人的豐功偉績,而《名人傳》卻使我們看到了他們和常人一樣的痛苦、掙扎與矛盾。——題記

羅曼·羅蘭是20世紀上半頁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他痛感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的歐洲是一個躁動不安、瀰漫着腐敗風氣的社會,更是一個需要偉人精神的社會。面對這些種種社會弊端,他有感而發的寫出了自己心目中真正的偉人與他們的爲人處事、心理變化。這就是《名人傳》,敘述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與列夫·托爾斯泰經歷過的坎坷與苦難的一生,熱情的讚美了他們的高尚品格與不向命運低頭的奮鬥精神。

從幾千年前的古希臘神話開始,但凡被人們載入史冊的英雄們都是戰功顯赫的戰士、將領或受人敬仰的神祗,但羅曼·羅蘭卻告訴我們,英雄們真正的偉大之處並不在於他們英勇的事蹟和高大的體魄,而在於他們的心靈與人格。羅曼·羅蘭認爲,只有在真正的苦難之下,才能更好的去磨練出真正的堅強的意志,讓人們真正的去擡起頭面對現實與人生;只有勇敢的站起來,與苦難去搏鬥,才能使人變得堅強,這正所謂是“逆境出人才”。

羅曼·羅蘭說,一個遭受了家庭生活中的不幸與社會生活排斥的人要麼在生活的痛苦與心靈中的孤獨中死亡,要麼就堅強地不屈不撓與命運抗衡;書中的三位偉人都無一例外的屬於後者:貝多芬在雙耳失聰的生命的末日仍堅持譜寫出了不朽的《歡樂頌》;米開朗琪羅每日都堅持不懈的站着塑像,終於爲後世留下了一個個傳世傑作;列夫·托爾斯泰在進退兩難的抉擇時刻,終於毅然下定了擺脫富貴生活的決心。由此可見,他們都是在經歷了超乎想象的磨難過後才成爲受後人景仰的偉人的。我國偉大的先哲孟子所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所講的也是一樣的道理。其實,羅曼·羅蘭也同他所讚頌的偉人們一樣堅忍不拔。羅蘭這種博大的胸襟正如他在《約翰·克里斯多夫》中所描寫的那樣——“他不知道自己滿腔的熱愛在四周發射出光芒,而便是在這個時候,他自以爲永遠孤獨的時候,他所得到的愛比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還要豐富”。

羅曼·羅蘭留給我們後世的《名人傳》不僅僅是一部文學巨着。更是給予了我們戰勝挫折的力量,讓我們面對理想與現實的雙重境地帶來了開啟人生大門的一把金鑰匙。

羅曼羅蘭名人傳讀後感2

人生如潮流,如果沒有島嶼和暗礁,難以形成精彩的浪花。

——題記

《名人傳》是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最傑出的作品集。《名人傳》介紹了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的人生經歷及成功的故事

貝多芬出身貧寒,從小就輟學,他的一生充滿了艱難與困苦,但他從未放棄與命運做鬥爭,他沒有朋友,他一直孤獨的活着。他的家人辜負了他,給他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但他卻一直堅強地活着。他開始從事音樂事業。這時,上帝卻與他開了一個玩笑,從此他的雙耳失聰了。雙耳失聰後的他並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更加努力的從事音樂事業。這位大音樂家,一直痛苦地活着卻創造出了一首首不朽的傳世之作。最終,他戰勝了命運、戰勝了疾病、戰勝了困難、戰勝了痛苦。他成功了,他爬上了生命之巔,成爲了一名留名與世界的大音樂家。從此,有更多的人知道了他,他的歌聲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裏迴盪。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爲他有不肯屈服與命運的堅強精神,他的精神震驚了世界。貝多芬告訴我們,要敢於與命運作鬥爭,不屈服於命運。

米開朗基羅出生在佛羅倫薩的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法官,而他的母親則在他六歲時死去。母親死去後,米開朗基羅被寄養被寄養在一個是講的家裏。幾年後他被迫爲教皇作畫,每天受着教皇的差遣。看着這些不完美的作品,他幾乎嘗受着常人所無法承受的痛苦。但她卻一直堅持着自己的夢想和追求。又過了幾年,他的家鄉捲入了戰爭。他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家鄉被破壞,自己的親人被殺害,自己的作品被毀掉,而他自己卻無能爲力。他一直默默地堅持着自己的夢想和追求。最終,他也成功了,歷盡千辛萬苦,他成爲了一名傑出的雕塑家。他的雕像走遍了世界各地。米開朗基羅這個名字永遠的留在了人們心中。米開朗基羅告訴我們,要永遠的堅持自己的夢想與追求。

托爾斯泰出生在富裕的貴族家庭中。他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並且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他出生於而過最黑暗的時期。托爾斯泰曾獲得過多次成功。他完全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可他並沒有這樣做,他放棄了一切。他真正的走入了廣大的俄國下層人民中去進行寫作。他認爲只有召赴俄國下層人民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不久,他爲俄國下層人民做的三部曲出版了,這給俄國下層的那些受苦受累的人一種精神上的安慰。最終,俄國下層人民戰勝了沙皇,托爾斯泰也實現了人世的價值。托爾斯泰告訴我們,要去幫助那些受苦受累的人。

縱觀全書,《名人傳》告訴我們要敢於與命運作鬥爭並堅持自己的夢想與追求。人生就是奮鬥的過程,只有奮鬥纔會幸福。

羅曼羅蘭名人傳讀後感3

翻開《名人傳》,在首篇的引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着思想,阻撓着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開啟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顯然,羅曼·羅蘭要用英雄主義的精神來矯正時代的偏向。在羅曼·羅蘭看來,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偉大是痛苦和孤獨,是自我同無形物的抗爭。在同一引言中他還說:“我稱爲英雄的,並非以思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偉大的人。”他正是緊緊抓住了英雄偉人痛苦的心靈,把戰勝苦難作爲衡量英雄的一把閃亮標尺。而他的《名人傳》就是揭示人類歷史上三位苦難英雄的心靈傳記,他們是19世紀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文壇鉅子托爾斯泰。

他在《貝多芬傳》的結尾這樣寫道:

“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說明的——那是可以總結他的一生,可以成爲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用痛苦換來歡迎。”確實,“用痛苦換來歡樂”正是羅曼·羅蘭追蹤貝多芬一生命運的視野,這句話構成了《貝多芬傳》內在的緊張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麼支援着貝多芬?是不向皇權低頭的品質,是不被金錢收買的決心,是扼住命運咽喉的勇氣!正是依靠着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貝多芬越過了人生的無數個痛苦險峯,達到了對人生最清醒的領悟。

如果說《貝多芬傳》是英雄主義的號召,是力的頌歌,那麼《托爾斯泰傳》則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闋送葬曲。貝多芬偉大的痛苦是因爲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運,托爾斯泰偉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觀意志的選擇。

《復活》是托爾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羅曼·羅蘭所說:“妻子、兒女、朋友、敵人都沒有理解他,都認爲他是堂·吉訶德,因爲他們都看不見他與之鬥爭的那個敵人,其實這個敵人就是他自己。”

“托爾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揚的主義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應當被人蔑視。”終於,在82歲的暮年,托爾斯泰在一個寒冷的冬夜,獨自逃出了家門,在一個無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號啕大哭,對守在他周圍的人們說道;

“大地上千百萬的生靈在受苦;爲何大家都在這裏只照顧一個列夫·托爾斯泰?”

其實,托爾斯泰發出的是對蒼生的疑問,也是對痛苦心靈的迴應,在這裏我們分明又聽到了貝多芬對生命的歡樂歌唱。

這就是羅曼·羅蘭在《名人傳》裏留給我們的永恆的精神光芒。

羅曼羅蘭名人傳讀後感4

我懷着尊敬的心情又重新讀完了這本書——《名人傳》一本記錄着三位偉人背後故事的書。

《名人傳》創作於2世紀初,在這部傳記中,作者羅曼·羅蘭強調自由精神,讓世人“呼吸到英雄的氣息。”在這本書中主要寫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與托爾斯泰這三大偉人成名後的事。在我讀這本書前,我總認爲那些名人與偉人的生活一定很幸福。可是,當我讀後心裏不禁一驚原來名人的生活比普通人更艱辛。

貝多芬:一個被命運捉弄的、最終耳聾的音樂家,一個用痛苦換來歡樂的英雄。這個表面如此狂傲的人,在世時卻有着不爲人知的一面。音樂家最重要的器官——耳朵損壞了,他不敢表露出來,不敢讓人知道他的弱點,只好選擇離羣索居。然而耳聾時的一次演出幾乎毀了他。他沒有知音,甚至連朋友也沒有。但是,貝多芬接受了現實,承受了上天給予他的痛苦的命運,因此也成爲我心目中的英雄。

米開朗琪羅:憂鬱症患者,恨不得把整座山都雕出生命的工作瘋子,一個享受痛苦、捨棄歡樂的英雄。米開朗琪羅有着對自己行爲的極端厭棄,因爲就連他自己都知道自己是一個十足的弱者,一個十足的懦夫。心靈的折磨,奴隸般無休止的勞作,使他一生飽受折磨,對他而言,生命就是恐怖的地獄。

托爾斯泰:一個自我折磨也自我折騰的人,離家出走的老翁,一個打破生活的安寧以便安撫良心的英雄。他很早就擁有了財富、榮譽與地位,但他卻像一個瘋狂的信徒一樣不斷地解刨自己,不斷地懺悔,以致爲了自己的信仰拋棄了家庭、拋棄了世俗的歡樂,最後做了一個離家出走的老者,客死荒郊。

在這部傳記中作者用心描述了三位偉大藝術家對藝術的崇高追求,對生命中苦難的承受,讓我們這些普通人看到了這些高大偉岸的身軀後所隱藏着的一切。

讀了這本書後,我知道了偉人偉人和我們一樣經受着生命的各種洗禮,甚至遭受了超越常人的磨難,但他們依然爲我們留下來寶貴的藝術和文化遺產。我懂得了無法解脫的痛苦其實也是另一種生命的養料。這正好應驗了一句名言:“痛苦是有益的,因爲至少痛苦時我們沒有作惡。”

古今之成大事者,非唯有超世之才,亦必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人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

羅曼羅蘭名人傳讀後感5

《名人傳》是由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寫的。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後一個是俄國名作家:托爾斯泰。

閱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深有感觸。羅曼羅蘭是20世紀法國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是人們強大的精神支柱。《名人傳》寫的是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的故事,他們經歷了各種的磨難卻沒有向命運屈服,在生命的最後一秒仍不屈不撓的抗爭着,最終成爲了偉人。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艱難和挫折是對命運和人生的最好錘鍊!

《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鬥。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名人傳》寫作目的崇高,創造精神世界的太陽,呼吸英雄的氣息,使人們在痛苦、失望的現實中獲得心靈上的支撐。《名人傳》洋溢着一股旺盛的激情。每一個閱讀《名人傳》的讀者首先都會強烈地感受到作品中無法抑制的熱情,都會爲羅蘭那極富感召力的語言而怦然心動。所以,我們要崇拜他!贊可他!

羅曼羅蘭名人傳讀後感6

給老師的畢業贈言,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世小名人傳讀後感

太陽落山了,它那分外的強光從樹梢頭噴射出來,將白雲染成血色,將青山染成血色。名人傳讀後感

暗藍色的高空中閃耀着一顆白亮耀眼如鑽石的星星——啓明星。青蛙碧綠的身體上佈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

夏天,雨點嘩啦啦。天上的雨點像篩豆子似的往下直掉,打碎瞭如鏡的湖面,嚇跑了原本想跳上水面看看雨景的小魚兒。這時候,一個高個子青年人匆匆忙忙 地朝了鋼口跑去。他頭上戴着鴨舌帽,鴨舌前吊着一副藍色的眼鏡,滿臉通紅,流着汗水,腳穿帆布襪子和厚鞋,手上戴着帆布手套。,我喜歡的風味食品,給老師的

盛夏,天熱得連蜻蜓都只敢貼着樹蔭處飛,好像怕陽s光傷了自己的'翅膀。李阿姨快四十歲了,長年的辛勞,給她眼角留下淺淺的魚尾印跡。不過,她那濃密油亮的短髮,仍是那麼烏黑。眼睛雖是單眼皮,但秀氣、明亮。那高高的鼻樑下經常有力地緊抿着的嘴脣,顯示着青零星的活力。

星星比任何時候都要多,又大、又亮,它們既不眨眼,也不閃爍,是恬靜的,安詳的。

羅曼羅蘭名人傳讀後感7

寒假閒暇之餘,我閱讀了《名人傳》這本書。書的作者是羅曼?羅蘭,二十世紀法國著名作家,他是許多正品都廣爲流傳,《名人傳》就是其中之一。這本書寫的是貝多芬、托爾斯泰、米開朗琪羅這三位名人,經歷各種磨難,卻依然不向命運低頭,最終成爲偉人的故事。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貝多芬的故事。

貝多芬出身貧寒,很小就輟學,他的童年是痛苦的,父親逼迫他學各種樂器,完全不顧及貝多芬的感受。在貝多芬十六歲那年,他的家庭發生了鉅變,母親不幸去世,父親變成揮霍的酒鬼,貝多芬擔起了家庭的重任,但他也沒忘記音樂。在之後的幾年中,他創作出許多優秀的作品,令人爲之震撼。輝煌的同時,災難悄悄降臨到了他的身上。貝多芬的聽力開始衰退,身體開始變弱,,但他始終保持着對音樂的如火熱情,潛心研究並創作音樂。最終,成爲一代偉人。

對於貝多芬是經歷,無數人爲之惋惜,我的腦海也浮現一句詩“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是啊,不是花兒經過一次次的風吹雨打,怎能開出鮮豔美麗的花朵?

在生活中,遇到困難與挫折,我們要勇敢面對,靠着頑強的毅力與智慧去戰勝困難,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羅曼羅蘭名人傳讀後感8

你也許認爲生活中應該充滿了鮮花和歡樂,人生來不是爲了吃苦的,但是人在一生中難免會遇到磨難。人們常說苦難是最好的鍛鍊,是啊,不經歷風雨怎能看見彩虹?21世紀的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反思反思了,讀讀《名人傳》或許會讓我們對生活中的磨難有所看法。

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都是世界的征服者,他們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名人傳》猶如向我們譜寫了一首“英雄交響曲”,我們從中感受到:

每個人的身上都會降臨苦難與災害,我們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奮鬥,與其羨慕偉人,不如學習偉人偉大的人格,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與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不如堅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義,讓自己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

這三位名人如果採取與現實稍微妥協的態度,就會極大的改善他們的處境。米開朗琪羅只知道工作,卻不肯改善一下生活;貝多芬與資助他的朋友絕交,使自己陷入困境;托爾斯泰放着舒適的日誌不過,想到深林裏去修行,這些做法是不是自討苦吃?

當然不是自討苦吃。他們的做法非常好的應徵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態。貝多芬的“在傷心的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是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人的一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

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鬥,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些。

羅曼羅蘭名人傳讀後感9

其實讀《名人傳》我感覺很費勁,因爲是透過外文翻譯過來的,總有些讀不慣。例如:在《貝多芬傳》裏貝多芬給父親的書信裏,有很多的省略號和歎號。或許這就是外文的表達方式吧。雖然我讀的很艱苦,我經常要反覆揣摩一段文字,但還是堅持讀下來了。我起初有幾次想放棄,因爲首先想到這是我們語文老師留下的作業,其次是想到都把書買了,你還不讀,這不是又半途而廢嗎!讀到《米開郎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的時候,明顯感覺到其實用心去讀,也是很好理解的。

我原來覺得我很不幸,我幹什麼都很倒黴。就在我畫畫取得進步的時候,我病了,進了醫院。不過看過貝多芬的經歷後,我發現原來我不是最倒黴的。貝多芬年輕的時候,耳朵就不好使,到最後一點聲音也聽不到了。可他沒有想困難屈服,他利用骨傳聲的道理創作了更多的曲子。一開始他的曲子充滿了不滿、悲傷、憂愁。經過一段時間後他再創做的曲子,曲調變得歡快、清脆。看來什麼事情花一些時間就會慢慢的適應。從他給朋友的來信中,能發現他是一個有非常堅強意志的人。他在漫長的歲月裏,一直在忍耐病痛的折磨,在朋友面前他竭力掩飾自己的疾病。但是很可惜,他像莫扎特一樣有一身才華,可惜都是英年早逝。

我看到他的不幸,再想想自己,覺得自己的小毛病不算什麼。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有一段挫折。米開郎琪羅也不例外。

米開朗琪羅出身貧寒,不過從小他的才華就被人嫉妒,連教他的老師都不例外。因畫厭煩了畫,他改作雕塑。成功後,他本應快樂渡過時光,可他的對手總是不放過他,處處爲難,百般刁難。他是很孝敬父親的,經常往家裏寄錢。他的兄弟都很不爭氣,不光剝削他,還趁他不在的時候欺負年邁的父親。米開郎琪羅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勞累的。我讀的時候都覺得他很累,天天操心,還要爲教皇作畫。不過上天是很公平的,給了他88年的時間。

我的生活和他們相比實在是太幸福了,可是我不像他們那麼努力,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我做事從來都是遇到困難就躲,想到貝多芬的痛苦經歷,以後做事不要老躲躲閃閃的,遇到困難就上。我想只有這樣纔會取得成功的。

我前面寫太多了。《托爾斯泰傳》的有感明天再說吧,太晚了。

羅曼羅蘭名人傳讀後感10

“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着思想,阻撓着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開啟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這是20世紀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在其作品《名人傳》引言中的經典名句。在無意中看到便坐下慢慢欣賞,果真受益匪淺,真心敬佩各位時代的英雄,他們經歷了各種的磨難卻沒有向命運屈服,在生命的最後一秒仍不屈不撓的抗爭着。

顯然,羅曼·羅蘭要用英雄主義的精神來矯正時代的偏向,他深刻的瞭解名人的抗爭精神是可以震撼人類心靈,引起各界共鳴的。在羅曼·羅蘭看來,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偉大是痛苦和孤獨的,他還說:“我稱爲英雄的,並非以思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偉大的人。”他正是緊緊抓住了英雄偉人痛苦的心靈,把戰勝苦難作爲衡量英雄的一把閃亮標尺。而他的《名人傳》就是揭示人類歷史上三位苦難英雄的心靈傳記,他們是19世紀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文壇鉅子托爾斯泰。

他在《貝多芬傳》的結尾這樣寫道:“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說明的——那是可以總結他的一生,可以成爲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用痛苦換來歡迎。“確實,用痛苦換來歡樂”正是羅曼·羅蘭追蹤貝多芬一生命運的視野,這句話構成了《貝多芬傳》內在的緊張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貝多芬以他堅強的意志,以一種不可抵抗的力量掃空憂鬱的思想,最終成爲名人,貝多芬在寫給弟弟們的信中曾說過:“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錢。”是什麼支援着貝多芬?是不向皇權低頭的品質,是不被金錢收買的決心,是扼住命運咽喉的勇氣!正是依靠着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貝多芬越過了人生的無數個痛苦險峯,達到了對人生最清醒的領悟。

如果說《貝多芬傳》是英雄主義的號召,是力的頌歌,那麼《托爾斯泰傳》則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闋送葬曲。貝多芬偉大的痛苦是因爲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運,托爾斯泰偉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觀意志的選擇。他厭倦了優越的環境,藐視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文學聲譽,只有生命的真諦纔是他未知的亦惟獨渴望的,於是他用自己畢生的精力去求索和探尋,他所擁有的幸福感成爲了他精神上的沉重負擔,如果他只是平庸的亦心安理得的享受他所擁有的這一切,煩惱是不會在他的身上體現的,正是由於對真理的追求和不肯虛度年華的精神才使他的煩惱接踵而來。《復活》是托爾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羅曼·羅蘭所說:”妻子、兒女、朋友、敵人都沒有理解他,都認爲他是堂·吉訶德,因爲他們都看不見他與之鬥爭的那個敵人,其實這個敵人就是他自己。”

“托爾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揚的主義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應當被人蔑視。”終於,在82歲的暮年,托爾斯泰在一個寒冷的冬夜,獨自逃出了家門,在一個無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號啕大哭,對守在他周圍的人們說道;“大地上千百萬的生靈在受苦;爲何大家都在這裏只照顧一個列夫·托爾斯泰?”其實,托爾斯泰發出的是對蒼生的疑問,也是對痛苦心靈的迴應,在這裏我們分明又聽到了貝多芬對生命的歡樂歌唱。

其實《名人傳》也告訴了人們,英雄和名人並非沒有弱點,也並非就完美,畢竟他們是人,而不是神,但是這並無損於他們所做出的偉大的事業。悲慘的命運和嚴峻的考驗不僅降臨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樣也降臨在名人的身上。當我們遭受挫折的時候,應該想到這些忍受並戰勝痛苦的榜樣,不再怨天尤人,並且堅定自己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