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用心靈贏得心靈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1.11W

(一)用心靈贏得心靈讀後感

最近我讀了教育家李鎮西老師——《用心靈贏得心靈》。這本書是李鎮西老師的教育講演錄,書中李鎮西老師的講演內容有七個方面,即:教育從愛心走向民主;今天我們怎麼做校長;愛,你準備好了嗎?;生命與使命同行;如何教出好孩子?;情感思想智慧;師德新思考。

用心靈贏得心靈讀後感範文

在這七個方面的內容裏,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幾個觀點,這些觀點和看法使我收到了新的教育,給了我新的啓迪和智慧,使我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又多了一個指路燈和領路人。

一、民主教育。

李鎮西老師認爲愛學生很多老師都能做到,他們的愛也都是真誠的愛。但愛是不同的,有專制的愛,有民主的愛。只有民主的愛才是對學生有利的愛。因爲“民主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情感,尊重學生的思想,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人權,尊重學生的創作力。當然與此同時要教會學生尊重他人,教會學生尊重他人特別重要,因爲尊重是雙向的,我們尤其還要注意培養學生,使之養成尊重他人這一好的生活方式。”他把民主看成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他認爲民主教育有八個特徵。一是,它富有愛心。二是,尊重個性。三是,追求自由。這兒的自由更多的是指一種精神自由,給學生獨立思考的一個空間、環境、氛圍。四是,體現在平等。五是,民主的教育是提倡法治的教育。六是,民主教育是提倡寬容的教育。七是,民主教育是將妥協的教育。八是,激發創造。這八個特徵,把民主教育的所有內容都涵蓋了,讓我們明確了怎樣實施民主教育,讓我們有路可循,有法可依,不會走彎路,走錯路。讓我明確了新課改下怎樣實施民主教育——即愛的教育。

二、情感思想智慧

在這本書的七個內容裏面,李鎮西老師多次提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藝術和方法。這些內容總結起來離不開——情感思想智慧。 李 老師反覆強調的情感思想智慧,不僅是班主任的法寶,也是一個非 班主任 老師的`法寶。情感是指教師對職業、對孩子的愛。思想是指一個班主任或一位老師首先必須要有民主的思想,並將這民主的思想體現於行動中,化作生活的細節。其次,一個班主任或一位老師的思想要有一定的高度,要站在人類精神的高度俯瞰每一節課、每一個學生。智慧,所謂的教育智慧有兩個特徵,一個是機智,一個是個性。 李 老師教育我們教育的智慧要從科研當中來,要帶着一種研究的目光對待班主任工作和我們的教學工作。要多和有個性的同學談心,要從工作中積累教育智慧。做個有情感、有思想、有智慧的新型老師。要在工作中善於總結、善於反思、善於積累。做到四個“不停”,不停的實踐,不停的閱讀,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寫作。做一個有幸福感的、有 成就的 老師。

李鎮西老師的這些觀點和做法對於我來說是新穎的、獨到的、也是最好的,爲我今後的工作指明瞭方法,指明瞭方向,使我有了很大的收穫。它淨化了我的心靈,提高了我的思想境界,豐富了我的理論水平,使我的理論水平又上了一個臺階。

(二)用心靈贏得心靈讀後感

讀完李鎮西的《用心靈贏得心靈》,心中感慨萬千。書中那一個個鮮活的事例彷彿呈現在我的眼前,我不忍丟下,尤其是那一封封感人肺腑的信,《與青春同行》、《我呼喚着今天的“春暉”》、《舉重若輕,行雲流水》、《尷尬與自豪》、《給十八歲的女兒一封信》等等,讓我久讀不厭,那優美的語言,那深邃的思想,無不啓發我怎樣讀書,怎樣教書,怎樣教育孩子。

我知道要成長爲像李鎮西那樣的好老師是很不容易的,必須不停地實踐,不停地讀書,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寫作,我常常感到沒有時間去讀書,其實說到底還是習慣的問題,我沒有讀書的習慣,有很多時間就在閒聊中、閒逛中溜走了,不僅自己不讀書,還責怪孩子不讀書,其實就是家長的身教作用。誰都清楚“厚積薄發”的道理,不去讀書,哪來豐富的積累呢?我們很多人有滿腔的工作熱情,有無私奉獻的精神,但最終都走不遠,原因就在缺少閱讀,缺少筆耕。所以,讓我們和孩子一同讀書吧,讓讀書、寫作也成爲我們的習慣。

從李老師的書裏,我學到了很多教育子女的方法,因爲我接觸到的孩子都是小學生,而李老師從初中教到高中,對長大的孩子如何教育給我指明瞭方向,尤其是對她女兒的培養給了我很多的啓示。

“不和其他孩子比”

李鎮西從不在孩子面前說別的孩子有多優秀,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只和自己比,而我以前通常就喜歡拿同事的孩子、班裏的其他孩子來跟自己的孩子比,有時候孩子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和人家一比,一點成功感都沒有了。我們這樣做其實是長了別人的威風而滅了自己孩子的志氣,這一點我要好好地記住,任何時候都要讓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我還常常這樣反思:怎麼教育別人的孩子那麼容易,而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難,其實,我們有時候不由自主地犯了一些教育的大忌:越是想自己的孩子什麼都優秀,對孩子的壓力就越大,孩子反而就不優秀了。

“和孩子一道成長”

李老師的這本書對我來說真是一場及時雨,他不僅在業務上教會了我一些班級管理的經驗,還用他成長的經歷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長,都可以享受幸福,只要用研究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工作,帶着一顆思考的大腦從事每天平凡的工作,每一天都會很充實,也永遠不會感到疲倦。而印象最深的,還是家長要和孩子一道成長,這是民主型家庭教育的特點。在這樣的家庭中,家長是把孩子當作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而不是一個“物”。我們要努力做一個具有民主情懷的家長,和孩子平等相處,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恰恰就蘊涵在我們和他一起成長的過程當中。最好的教育,是家長無聲的影響,作爲家長,要隨時自然而然地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這樣纔有教育的成功。

“不要用‘粗心’來原諒自己”

看到李鎮西在書中的這句話,我不禁爲他大聲叫好。自己做事情失敗了,我會爲自己找藉口“粗心”,學生考試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我和家長交流的時候也會用上“粗心”,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誤區。李鎮西對他女兒說,從來就沒有“粗心”這個說法,也就是根本不存在粗心這個問題,出錯是因爲你對知識的掌握不熟練。對於非常熟練的東西,我們無論怎麼“粗心”都不會出錯的。比如每天回家,一邊唱歌,一邊想心事,都不會影響準確地走回家的路,背乘法口訣,如論怎樣受干擾,怎樣精力不集中,九九表還是一點錯都沒有。可見,題目做錯了,要麼是對這個知識根本不懂,要麼是對知識不熟練,因此不要用“粗心”原諒自己。

“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李鎮西在書中提到怎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質,第一條就是“做人第一,善良最美”。他對女兒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女兒很小的時候,就這樣教育她了,沒想到,在他女兒長大之後手機屏幕保護,就設定了這一行字,成爲了她的行爲準則。多麼讓人感動的話語啊,生命的價值就在這幾個字中閃閃發光,人的確應該有一種寬宏的胸懷,高遠的追求,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看了這本書,我感到做一個好教師很光榮,做一個好家長也同樣光榮,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總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我們都要有心理準備,和孩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孩子離不開家長的呵護,更離不開家長的理解、支援、信任。一個好教師意味着什麼?首先意味着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夠成爲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歡樂和悲傷,瞭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