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思考中醫讀後感(精選10篇)

讀後感2.17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思考中醫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思考中醫讀後感(精選10篇)

思考中醫讀後感 篇1

將近四個月的時間終於讀完一遍《思考中醫》,掩卷長嘆充血的腦子裏感覺總有一股憋脹的味道縈繞不散,有許多話想說,有許多想法在那兒懵懂的碰撞,此刻不是中醫,是文化;不只是客觀世界的一科學問,而是似乎融入自己血液的一種熟知。雖沒有醍醐灌頂的豁然,卻有陽氣升騰的一種飛越。

西方文化90%的是研究客觀世界,也就是現代科學,它必須是1+1=2,必須是無數個夸克排列組合而成一個個細胞組織。就如西方的繪畫,就是一種寫實。西方人想透過環境來改變主觀。

中國畫講求意境美、朦朧美,那種讓你產生共鳴的美感渲染的是畫家自己內心的一種氛圍。不同的人看見同一種事物就有不同的感悟,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會有不同的表現,這種種不同是因爲人心的不同,每個人底蘊的不同,這是“無”又是“有”,所以,傳統文化90%關注的是人文的內心世界的改變。人透過改變自己來順應環境。

一味中草藥能判定其成份,當十味中草藥經過煮沸你能測出它包含的成份嗎?到底是一味藥重要還是一組方藥重要?這個一和那個一孰多孰少?孰對孰錯?

所以中醫甚至傳統文化就是“心”的文化,就是“火”的文化,就是“大象”的文化,就是“組方”的文化,因爲這三者都“無形”!

工業文明讓人對財富過度的追逐,所以對能源大肆的開採,當冰川雪山開始大面積融化,異常氣溫年年變幻,沙塵暴霧霾天氣逐漸增多的時候,西方人開始關注環境,保護環境,而一味迎合西方、學習西方的中國官員、無賴們卻重蹈覆轍,爲了追求政績,爲了聚斂財富不只佔山爲王,恣意開採、開發,更用一些下流甚至黑吃黑的手法爲所欲爲中飽私囊,地球的“陽氣”被兇殘的外泄,下層的人們被無情的蔑視,無知的他們難道真的不知“不是不報,時辰未到”,萬事必定是“否極泰來”?

貪,就是對某一物事的超額累積,這種過度執着最容易破壞人體的陰陽平衡,而陰陽是中醫的根本。兩儀生四象後,中醫生出的是六象,三陰三陽的開合樞只要在某個小環節上出了毛病就成其爲“病”。水土合德、水火相依,12+2經絡沒有出現在解剖的世界裏,所有被冠以不科學的學科,誰曾想左右蘊含的對稱中的不對稱,正如科學蘊涵於不科學裏,真理最先就生長在無知裏!貪就在口頭拒貪的後面隱藏。我們可以體檢出五臟的毛病,卻難測其虛弱,更難測其“氣數”!

被衆多概念困擾,更被各種中醫及傳統文化的種種概念之關係糾纏,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三陰三陽之經脈穴位、五臟與五藏、三宮二十八宿、地球的“人相”及方位時辰之關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之道、中庸之道、陰陽的生長收藏、風溼暑熱寒之辯證等等等等。當我們總是說不清楚“緣分”的時候,也許是我們的知識面太窄,“方以類聚物以羣分”“伏藏的右腦”等等的紐帶註定了你我會相遇相知。

就如:開方,就是開時間和方位一般。

所有這些的背後都有一股溫暖支撐,那就是小肉球的存在,這種情感就像人體的“真陽命火”,得到他便可溫溫而生煦煦而養。上個星期天又搬家了,離小肉球的學校也越來越遠了,見面的機會也少了,下個星期要去黑龍江出差一個多星期,但愛卻越來越濃了,不時的想起,不時的泛起愛意,也許他不是最好的情人,但確是今生最好的愛人,那種敦厚,那種秀氣,那種擔當,那種純淨,那種幼稚,那種樸素,再過十天就認識九個月了,愛逐漸從血液滲入骨髓,穿透心臟。

思考中醫讀後感 篇2

劉力紅教授的《思考中醫》細讀了三遍,每次均有不同的感受。作爲一個90後在校學生,有一點感觸想跟大家探討。

首先,《思考中醫》是圍繞以下幾個問題展開的:一中醫是怎樣的一門的學問?如何正確認識中醫?二現代中醫教育模式是怎樣的?中醫適合什麼樣教育模式?三如何學習中醫?四認識陰陽傷寒及中醫的治療原則五本書學術部分:三陰三陽治療綱要。

劉力紅教授在完整接受了現代中醫教育後,轉而拜師接受傳統中醫教育,並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臨牀經驗道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對中醫的見地,個人覺得非常有借鑑價值。尤其是他能在擯棄中醫古典的浪潮中,堅守經典的陣地,保持對經典的執着,更是讓我肅然起敬。

在網上看到了許多網友的尊見,其中不乏褒揚之詞,但也有許多批評質疑之聲。爲此,我想談談我的觀點。

首先,最多的是認爲書中刻意對西醫的挖苦甚至醜化,從而提高中醫的地位,這引起了許多西醫同仁的不滿。關於劉教授對中西醫文化的見解,他曾在早年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做了《傳統文化與中醫》的演講,並對中西醫文化作出對比。在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他認爲西醫在物質層面研究的很深刻,並表示西醫能在衆多疾病中找出共性的治療方案實屬不易,對之高度評價。相反,劉教授反對情緒化地看中西醫,認爲中西醫文化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一種是人本文化;一種是物本文化,兩者各有千秋,應互相借鑑。中醫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在自己的體系中挖掘精髓,能與西醫找到某種契合點,並最好能指導現代科學的研究方向。

《思考中醫》一書出版後,曾引起了一陣中醫熱,人們重新審視中醫,甚至將劉教授與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羅大倫教授合稱爲“南劉北羅”。其實行內的人都知道中醫界更厲害的大師大有人在。人們記住了羅劉只是因爲他們更多在公共媒體渠道宣揚中醫,使民衆瞭解中醫,所以羅劉教授在某種意義上並不能代表中醫的制高點。而網上許多網友對劉教授的學術觀點大肆批評,認爲中醫博士不過如此,甚至進行了人格攻擊。我作爲一名中醫院校大一的學生,對學術部分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評價,我只想說學無止境人無完人。更何況中醫這一門浩瀚無邊傳統的學問?即使是博士這個羣體也必然有知識不健全的地方,而恰恰劉教授讓我崇敬並不是他淵博的才智,而是他在博士的名號下仍能保持謙遜的學習態度相容並蓄並能在書出版後一一回復了批評的信函,我覺得這是任何一個學術人應有的治學態度。對於不同的學術觀點,我認爲更是一件好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想和觀念,否則中醫歷史上怎會有溫病四大家,金元四大家等一系列的中醫名手?不都是對中醫有不同的領悟麼?真所謂“法門無高下,入道即是真”。

一次我在2CH(日本最大的web論壇)上看到這樣一段留言,意思大致是這樣的:漢字是非常了不起的文字,只不過在mao時代進行了文字簡化,這真是個失敗的決策。日本教育部門把漢字列爲必修課,地位甚至比英文還高,日本學生學習對漢語的關注度也很高。這也難怪日本網友能提出如此一針見血的評價。在《思考中醫》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環節,就是凡是對概念進行解釋時,對文字必然要簡變繁,並《說文解字》等書中找到對應,這一環節貫穿了所有章節。文以載道,文字是文明的載體,一個漢字包含的精義是任何其他文字無法比擬的。瞭解漢字承載的意義對學習任何傳統學問來說都是必不可少得,這也是大家的一個共識。

《思考中醫》成爲近年來少有的中醫文化暢銷書籍,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作者能站在“思考”的角度去審視中醫,並且讓大家也同時去思考“中醫”兩個層面的意義,一個是中醫在學問意義上,一個是中醫在行業意義上的。有些人說作者的觀點態度過於激烈,這我也深有體會,我覺得這跟作者的寫作動機相關,首先對於普通讀者,劉教授非常希望他們真正認識中醫接納中醫;而對於中醫從業者來說,作者則希望他們堅持自己的選擇,堅定中醫的信念。這也可以在側面看到劉教授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信仰。

最後結合我的經歷談談中醫的觀點。首先,劉教授是我校的老師,雖然不是他的學生,但他的演講確是每逢必聽,他的許多觀點都印證了當代中醫院校學生的現狀。首先,現在中醫院校的生源質量確實是在下降,尤其國家對中醫藥的重視程度提高,中醫院校開始擴招,這個現象讓人擔憂。第二,學生學習中醫的動機不明確。就拿我的專業來說,我是學鍼灸推拿的,許多同學認爲他們是在學習一門技術,而沒有把她放到文化的範疇中看待。第三學生學習中醫的方式。許多同學來到大學後,受到思維慣性的影響,分數至上,畢業至上,考試前幾天纔開始看書,60分萬歲,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應試教育帶來的餘毒,當然我們學生自己也要找原因,這樣的學習態度是無法真正學到知識,更何況是一門治病救人的學問?

人們常說我們90後接受新鮮事物外來文化的能力高,這不能否認,問題是我們是否能轉變我們的文化觀去學習中醫這門傳統學問?目前我們生活在一個現代科學文化和互聯網文化的文化環境中,這兩種文化的特徵就是時代性很強,日新月異,我們每天上網尋求最新時訊以免被時代狂潮甩在身後。人類大腦的可塑性是很強的,在這種文化氛圍下,我們必然會改變我們認識知識學習知識思考知識的方式(就像現在你也許正在跳躍性看本文),現在的我們已經很難靜下心認真閱讀一本書了。高中老師教我們寫作文的時一定要點題這樣纔可以高分,我的題目是“不患無位,患所以立”,語出自孔子《論語》,在《思》書中也出現過。我想這句話非常適合現在的中醫學生,也包括當代大學生。中國正處於轉型期,社會浮躁,人們急功近利,在加上畢業生就業率不高,在校大學生很容易對自己的前途倍感迷茫,我的看法是不要在意這些,不患無位,不要擔心自己以後沒有工作,沒有市場份額,患所以立,而是你憑什麼去取得工作,創立自己的事業?特別是中醫院校的大學生,每天許多同學疲於兼職接觸社會,當然得到一些社會經驗有利無害,但是我們要清楚我們是幹什麼的?我們要找到自己社會定位,明確自己的目標,何況我們謀生不是靠耍嘴皮子,我們靠的是真才實學,大學一定要跟社會保持距離,大學是學術的聖地。人們常說“是金子總會發光,但是有時會被沙子掩蓋”。但是掩蓋的只是一時,不是一世,在擁有才能的同時,更要堅持自己的信仰。

《思考中醫》是一本好書,是我中醫啓蒙的一本書,開啓我對中醫的信仰之門(至於你們信沒信,反正我是信了)。最大的收穫是讓我明白了中醫並不侷限在醫學層面的框架中,他承載傳統文化的積澱,他有他的'科學層面,哲學層面,人文層面,甚至社會層面。從這個角度看,他是一門涵蓋性很廣的學科,我覺得中醫作爲一門傳統文化學科可以彌補中國教育缺失的人格教育。

國外教科書在提起中國傳統文化時會有這樣一句描述:“漢文化發源於中國,發展於日本”。據統計,國際中醫市場百分之九十的份額是由日韓把持的。近水樓臺先得月,如果我們將中醫這一國粹拱手相讓給日韓,我們將愧對我們的祖先。所以在此我想對同輩的朋友們說:復興傳統文化,我們青年確實任重而道遠。

思考中醫讀後感 篇3

在大學課堂上老師曾推薦《思考中醫》這本書,當時不以爲然,後經同學再次推薦纔有了讀它的念頭,陰差陽錯,在搬宿舍過程中偶得此書,看來是緣分的安排,不得不讀了!

書中的言語很樸實,且有思辨性,我自然而然地被其吸引,多處醍醐灌頂,恍然大悟。還記得這之前有過類似的感覺,是在一次研究生組會上聽同學講黃元御的《四聖心源》,當時聽起來覺得相當精彩,真想會議結束就好好讀一讀,好好感悟,可惜自己得了“軟骨病”,沒了下文。回想一下,二十三歲了,我還真沒完完整整看過幾本好書,記憶中只有《圍城》《簡愛》了,由於自己是理科生的緣故?可我明明是很愛文學創作的!雖然寫幾篇文章算不得什麼創作,但情懷還是藏隱在其中的,有心人,天不負?

劉力紅自己說他寫《思考中醫》用了十年的時間在醞釀,正是十年磨一劍啊!其實我現在寫這些隨筆文,何嘗不是在磨劍呢?用心寫的書給讀者的體驗是豐富的,我在書中受益匪淺,對中醫有了更深的認識,我似乎是抓住了大學五年學習中沒能找到的中醫學的要領。哲學課老師在分享她的寫書經驗時也說,一本好書,總能帶給讀者一些啓發。

從寫考研日記開始,我就一直琢磨怎麼寫出來纔是最好的,如果單純寫完了事,那我還不如早點睡覺,糾結始終伴隨着我,現在已經不以糾結爲糾結了,反倒覺得這是個人發展中“否定之否定”的必然結果,錢鍾書也說“矛盾是智慧的結果”。現在意識到,若定位於未來,寫一些爲將來而準備的文章(比如以後某一天想出書)會更有價值?

我應該用好人生最有時間的一段時光,把人生最學術的一些思考和感悟記錄下來,按中學語文老師寫作文的要求來操作,“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點說透”,當做書稿來寫,供以後回味和把玩,也許會釀造出別有滋味的美酒,把自己灌醉!

思考中醫讀後感 篇4

終於把《思考中醫》看完了一遍,因爲不看完它,心裏總是不得安寧,這本書對我啓發太大了,劉力紅老師的話,太刺入人心了,你說怎麼能不讓我心動呢?

一個連《內經》都不曾讀完的人,又怎麼能成爲一個上工呢?不能成爲一個上工,又怎麼能爲百姓治病呢?如果沒有一定的能力,就行醫,那豈不是害人嗎?不要以爲中醫沒有毒副作用,中醫的毒副作用在於行醫者的能力,你有能力毒副作用就小了,你沒有能力。那麼你就是在殺人!

思考中醫讀後感 篇5

《道德經》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 現在的科學發達,對於宇宙物質構成和規律這個概念已經研究到很細,從分子論到原子論,到中子、質子、介子、夸克,再到反物質以及最近的熱詞"引力波".

而研究這些物質以及能量的學科被稱爲物理學。物理者,自然之理也。《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我們現在的科學體系被稱爲自然科學,《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所以說,科學也是道的一種。很多科學家都是神學的篤信者,而他們所信奉的神不只是泥塑木偶,更多的是對於宇宙萬物宏偉、美麗、和諧的敬畏。

牛頓在《光學》中寫到:"從現象中不是可看出有一位神嗎?他無實體卻活着,有智慧而無所不在。"

愛因斯坦的自傳中說"讚美秩序與和諧的美,相信其中存在的邏輯簡單性,這種秩序與和諧我們能謙恭地而且只能是不完全地去領會。""同深摯的感情結合在一起的對經驗世界中所顯示出來的高超的理性和堅定信仰,這就是我的神的概念。"

基礎科學的本質是發現,而中醫就是對人體中的秩序與和諧的總結,是泱泱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先人對自身的經驗與智慧彙集而成的一門璀璨的科學。

當下的前沿科學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力學。宇宙的微觀粒子對於人來說是無法感知的,但又是客觀存在的自然規律。物理學研究宇宙講的是物質、能量,以及物質能量執行的客觀規律。而中醫研究人體這個小宇宙講的是精、氣、神。精即物質、氣即是能量、神既是一切生命活動的表象及本質。中醫常常與道相論,道追求的是形神合一、天人合一,這個道就是我們所說的神。

我們都知道五臟,心肝脾肺腎。大家細心一點就會發現,五臟除心外都有月旁,月在說文解字把它歸爲肉旁,說明這些都還屬於有形之物。唯有心,沒有月旁,說明它是神的範疇。心主火,這裏的火,指的就是維繫我們生命的神火。

《素問靈蘭祕典論》中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十二髒如十二官,凡十二官者,不得相失,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爲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爲天下者,其宗大危。" 可見形器的東西是要依賴神明而存在的。

五行之中,唯獨火爲無形之物。我們所能見到火,只是一種能量的形式。我們會發現火彷彿不受地球引力影響,故曰上炎。再看我們的身體,發生上火的基本也都是在上部。可見與其它四行的差別。縱觀中醫各大流派,傷寒、溫病、扶陽等等,究其根本就是將人體中的這股生命之火控制在最均衡的狀態。說明神明之火纔是生命之基。故養生善知火,是爲根本。當下最盛行的扶陽派,也是深得命之本也。

現在大多數人對中醫的認知,都是從已病這個層次認識的。單從這個層次去認識中醫當然會不如西醫。比喻一個突發心梗的病人,你會送什麼醫院呢?當然是西醫,我想哪怕是醫聖復生也會建議送西醫院。在處理類似危及生命的急症的時候,中醫確實不如西醫。但我們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中醫的意義是讓類似心梗這類的高致死率的疾病不會發生。

當下的醫學發展的兩大趨勢,一個是慢性病及健康管理,一個是大數據精準化醫療。無論是哪一種,目的都是治未病。把疾病扼殺在萌芽狀態,或者說壓根就不讓疾病冒頭。可見治病於未發的疏導手段無疑是最爲科學的。

要知微見著,那就得學經典。"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 治未病不易,你得學會望聞問切,很大程度上還得要靠經驗和感知。所以中醫學之不易,且學且珍惜。中醫特色就是形而上,西醫特色是形而下。一個是道,一個是器,所謂以道御器。是爲上醫。

思考中醫讀後感 篇6

記得第一次讀《思考中醫》的時候,是在省中醫鍼灸科進修期間。前途未卜時獻身中醫事業,不單單是要有足夠的熱忱和激情。在物慾橫流五彩繽紛的世界裏,古人心已不可得,而是否能從古人心亦未可知?!被劉力紅老師的書所吸引,是一種幸運,書裏找到了一種久違了的信仰和理念,爲之而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值得的,一種長時間的孤獨,與寂寞相伴,青燈下閱讀字裏行間充滿着智慧,對經典的別出心裁的闡釋,讓我耳目一新,讀後豁然開朗。堅定了我從醫的決心,增加了我爲之的勇氣!

斗轉星移,不覺間已從醫十六載,雖然這幾年也曾翻閱《思考中醫》,但畢竟還是查閱性的閱讀,接到三輪筆試的通知,再次翻開書櫥中的思考中醫,認真閱讀,又是另有一番收穫。思路也無限性的擴展,①、陰陽五行的重要性———在中國傳統文化形而上的哲學裏,陰陽五行是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元素和範疇。②、理性思考與內證實驗———內證不就是道家在返觀內視的過程中對身體經絡走行的一種高度概括啊!幾千年以前我們祖先就發現了這種神祕而又天人相應的修行方法,及其對人體養生保健,治病作用的延伸,與《內證觀察筆記》的天人相應相互驗證。③、時相里面的假設與應用———《黃帝內經》:“謹侯其時,氣可與期”,五運六氣的應用及傷寒論的欲解時就是最好的應用,鍼灸的候氣、守神又何嘗不是這句話的應用呢?④、正確的認識與經驗的傳承———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確要從繁體字入手,繁體字的意、形、象、義,都需要認真的去琢磨,去咬文嚼字方得真義。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集中體現在儒釋道三家裏,而中醫又與三家文化密切相關,若說中醫是儒釋道三家文化的載體,也未必有過分之處。整本書寫下的是一個理,留下的是對事物人情的思辨,充滿智慧的總結,對經典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解讀。

劉力紅老師與龍子仲編輯問答中有句一句經典性總結———治境不如治心,堪稱點睛之筆,由於特殊的家教關係,從小耳濡目染,對傳統文化有着濃厚的興趣和愛好。大學之道治國平天下的大智慧,又怎能失去一個格物致知的小人才呢!若所有人都懂得從意誠心正的修煉,積澱自己的德行而達到修己化人,天下不就太平了嗎?我們做醫生的應該真正的做到格物致知,發揚孫思邈的大醫精誠精神,做個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上醫,這樣才能實現上醫醫國的好大夫!

醫之道,君子之道也,必有恆者、仁心者、慧心者,始可爲醫,方能成上醫!借劉力紅老師祝福語謹願普天下的人家庭幸福,身心健康!

思考中醫讀後感 篇7

柴胡:味苦平。主治心腹 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久服輕身、明目、益精。

大黃: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症瘕積聚,留飲 宿食,盪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道)、谷(道),調中化食,安和五藏。

柴胡和大黃最大的共通點,就是“推陳致新”。 “陳”與“新” 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陳”代表一種舊有的東西,舊有的狀態,“新”當然就是一種相反的狀態,將舊有的狀態推翻,建立新的狀態,這是推陳致新;促使一個事物進行變化轉換,以形成另一個事物,這也是推陳致新。

現代物理學有一門非常重要的學問,叫“臨界相變”。所謂“相變”,說白了就是事物狀態的變化,事物由此一狀態進入到彼一狀態,必須經歷一個變化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某一區間或狀態,對於變化是否發生、變化的進程、變化的方向,都是至關重要的、決定性的因素。這樣一個區間或狀態,稱之爲臨界或臨界狀態,在臨界狀態所發生的變化,即爲臨界相變,因此,臨界狀態以及臨界相變的情況決定了事物的變化情況。

臨界狀態的變化可以直接影響整個事物的變化,事物能否由“陳”的狀態進入到“新”的狀態,要看臨界相變的發生情況。從這一點上來看,柴胡與大黃“推陳致新”的作用,是否就是直接作用在臨界狀態及臨界相變上呢?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假如柴胡和大黃確實能夠直接作用於臨界狀態,直接促使臨界相變的發生,那這個意義就太大了。疾病是一種狀態,健康也是一種狀態,有時候我們從健康走向疾病,有時候我們由疾病回到健康,爲什麼會有這個變化呢?因爲相變的方向不同,所以就有健康和疾病狀態的不同。

古人云:“但使五藏元真通暢,則百病不生”。人爲什麼會生病呢?是因爲五藏元真不通暢了,爲什麼五藏元真不通暢呢?因爲四肢百骸、經絡隧道、五藏六府,被結氣、積聚、瘀血、血閉、風寒、痰溼水飲等等病理產物阻滯了、障礙了,因此,我們利用中藥來掃清障礙,拿掉阻滯,疏通道路,這就解決了疾病的關鍵問題。

《素問》講:“升降出入,無器不有。”《素問 · 六微旨大論》又言:“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 出入升降爲什麼會廢息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元氣升降出入的這個“道”被阻滯了、障礙了。道路不通,怎麼出入?怎麼升降?那就只好作罷。

只有元氣的升降出入有保證,神機氣立纔有保證,健康纔有保證。阻滯了,障礙了,神機化滅,氣立孤危,怎麼還會有健康呢?所以就要設法疏通它。

引申開來,其實每味中藥都是一個“推陳致新”的高手,它們透過參與相變、影響相變,使相變的方向朝着有利於健康的方向發展,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對此中奧祕,既可以從“推陳出新”言,也可以從“臨界相變”言,這是中醫認識生命,治療疾病的精髓。中醫治療任何疾病,都不出這個法門。

思考中醫讀後感 篇8

近距離接觸中醫一年,走過整個大一,對中醫似乎有了個大概概念。就想借暑假時間覽讀一部經典,渴望有所感悟有所收穫。便選仲景之《傷寒》,企圖啃下一小塊,嚐嚐味道。不料,此時的我讀《傷寒》之經典,猶如無牙之嬰孩欲啃上品之牛肉。咬不動又撕不爛,無奈只能不求甚解的多次朗讀,不敢奢求太多通悟。可畢竟思想還是需要營養滋補的,便選了中基老師曾推薦的一本書——《思考中醫》,渴望從思維上能對中醫有更深的理解。讀書之前先看目錄,頓時覺得這正是我目前所需要的一本書。便仔細閱讀,邊讀邊記,頗有收穫。

這本書最開始先從引導獨者對中醫的正確認識上下手,先讓人規正對中醫理論的認識,而後又討論了中醫中陰陽概念的理解,最後是對《傷寒論》的分類整理與剖析,雖然心裏是對傷寒滿滿的困惑與好奇,書後面的章節對傷寒的介紹似乎正是我所需要,但事實上,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對中醫認識的一些介紹,書中所討論的幾個問題,太值得每個學中醫的人去細細思考。

問題一:中醫理論是超前還是落後,它是否能在不同的時空裏依然發揮神奇的作用。中醫裏面陰陽,五行,天人相應,這個衆人經驗歸納的理論,值不值得我們去傾心信任?這關乎到人們對中醫的信心。中醫被形容爲太玄,太神祕,甚至到並不值得完全信賴,都是因爲她的理論驗證並不能完完全全的呈現在人的面前。物理學家楊振宇曾說中國傳統文化缺少實驗,缺少自然哲學。

的確,中醫裏確實沒有小白鼠之類的實驗,也沒有像西方解剖那樣一層皮一層膜,一根筋一塊骨那樣把結構分的清清楚楚,這也正是現代醫學更容易被接受的一點,丁是丁卯是卯,一樣一樣讓普通人也能看得清楚。而中醫,人們認爲,並沒有證據來明明白白的說清理論,沒有確確實實的證據誰還願意去完全信任呢。對於中醫裏沒有試驗的說法,那肯定是要予以否定的,中醫的實驗是獨特的內證試驗,就拿人的經絡來說,沒有試驗,只靠思考與歸納,似乎不能完成。經絡的走行,不同的穴位,沒有真正的發現他的存在,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完成如此複雜的經絡系統,內證試驗,又是一個太玄乎的名詞,因爲他只能是個人去身體力行,在此說他只是爲了說明,中醫的理論也是經過獨特方式試驗出來的,而非誤打誤撞僥倖得來的,修道或習氣功人士一定更加認同,正是因爲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來一一窺探驗證的過程,就給了很多人懷疑中醫的藉口,旁人便也罷了,學中醫的一定要相信,真理的能存在如此多年,並非僥倖,而是真真正正的道理,我們要做的是孜孜不倦的去發現真理,去體驗他的獨特,而後再利用自己所學去發揮作用,讓更多的人去相信他,學習的人都沒有信心,該怎麼做到全心全意去研究她,沒有下夠苦功夫,又怎麼可能學到真本事去治癒別人從而使人們去更加相信呢。

問題二:對經典的態度。很多學校把經典作爲選修是實際情況,書的作者劉老師還對此作了一些評論,說是甚至很多中醫學博士案頭放的也是大量分子生物學之類的現代科學書,學校教學的課本也都是中基,中診等一些經過縮減與整合的書。中基雖起於內經,但它不能取代內經這是萬分肯定的。學生要學習許多現代醫學的書也是潮流所需,但我覺得劉老師並不用做過多擔憂,正如書中所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愚者見愚”。真正對中醫有見地的人是不會拋棄經典的,許多老師也都是鼓勵學習經典的,真正要思考中醫的人也還是會迴歸經典。可以說是大勢所趨,經典的魅力並不會被完全遮掩。把經典奉爲選修,實際上經典在被選的同時也在選人,正好刷掉了一些被迫讀經的,選的學生都是願意爲中醫付出努力的,這樣的學生才能更好的學習中醫,也能更好的傳承中醫。

中醫之峯,雖遠,雖高,可魅力無窮。吸引着無數人去靠近,去攀登。一步一步,藉着各代前輩們的引領,藉着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感悟不同高度之美。吾對中醫的信心,也因不斷的學習與瞭解逐漸增強,我對經典也更加神往,今後更要多讀經典,多受薰陶了。

思考中醫讀後感 篇9

幾年前就聽說有一本書叫《思考中醫》,並且還在書店的書架子上看到了,隨手翻看了幾頁也就放下了。想必是討論中醫存亡問題。

而今有同事舉薦了這本書,並且擺在了我的面前,那就要好好讀一遍了。經過兩週閱讀,頗有收穫。

1,作者很執着,有學問,有見識。

2,始終以陰陽爲綱領,展示了《傷寒論》六經的陰陽轉化,很有新意。有些觀點和我的認識有點相似。

3,文章也有一些機械的、望文生義的成分,這是我的一孔之見。

4,總之,在今天能夠讀到這樣一本書還是很開眼界的。是一部難得的好書。

思考中醫讀後感 篇10

中醫學院早就把《黃帝內經》、《傷寒論》等中醫經典劃入選修範圍。對此,有些人感到不解,而更多的人認爲理應如此:時代在發展,西醫在突飛猛進,中醫如果還死抱着過時的所謂經典,顯然不是“與時俱進”,而是“自甘墮落”。

認爲傳統經典對中醫極端重要的人也是振振有詞。最有說服力的理由是:近2千年來,凡是妙手回春的名醫,無一不來自對經典的深刻領悟。爲什麼中醫裏庸醫佔多數,其原因就在這些人沒有領會經典的精髓,沒有很好地把經典的原理應用於實踐。歷朝歷代名醫代出,同時也出產了更多的中等或下等水平的醫生,這說明經典是可貴的,而領悟和應用經典,同樣可貴。這個事實充分證明,中醫永遠離不開經典。

我贊同後一種看法。平心而論,中醫除了經典與歷代名醫外,還有什麼可值得驕傲的?把經典劃入選修,無疑否定了經典的重要性,所以名醫的產生也必然被視爲偶然現象。既然如此,還要中醫幹什麼?何必選修經典,乾脆廢除中醫,大家都學西醫,豈不是省事多多。要開辦中醫學院,但又把中醫賴以生存的經典視爲可有可無,實在屬於腦子進水的行爲。

但如果肯定經典之於中醫的至關重要性,那勢必要解決這樣一個理論問題:爲什麼所有的學科都與時俱進,而中醫卻止步於近2千年前?所謂經典,應該是發現了這一學科的所有關鍵原理。比如物理學,牛頓的經典物理似乎窮盡了主要原理,但不料半路殺出相對論,使得物理學大踏步地前進了。爲什麼中醫經典這麼久了還沒有遇到程咬金殺出?是尚未殺出?還是根本不會殺出?這個問題怎麼來解釋?

我們不妨換個思路看看:有沒有什麼知識或學問並不是與時俱進的,就是說,有沒有這樣的知識,並不因爲歷史悠久了而越來越先進和進階的?當然有,特別是文學藝術。唐詩宋詞自不必說,沒人會否認那是中文詩的最高峯,胡適、郭沫若等名動一時的白話詩,與之相比,說是沙粒之於泰山也不爲過;19世紀的音樂繪畫恐怕也是西歐藝術不可企及的巔峯;還有比如道家理論,《道德經》問世後,後來的道家人士只有如何實踐的份,在理論上已經不可能再越雷池了。

由此看來,並非所有精神產品與知識學問都必須與時俱進的。但這是爲什麼呢?爲什麼有些知識能夠與時俱進,而有些知識卻會早早進入巔峯、後世無法再前進了呢?

我以爲這取決於知識對象的性質:如果對象的宏觀性涵蓋了所有的重要特性,其微觀的發展也改變不了宏觀顯示的特性,那麼關於這個對象的知識就容易早早窮盡。比如文學,文學的表現對象是人的情感,而歷朝歷代人的喜怒哀樂基本差不多,現代人的大怒與秦朝人的大怒不會有本質的差異,因此,“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之表現牢固的愛情,至今並未出現“與時俱進”的勝過它的詩句。

但如果對象的宏觀性不能涵蓋其所有的重要特性,那麼隨着對對象的微觀性深入認識,這個知識必然與時俱進,必然後浪推前浪,必然出現知識更新的現象,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都是如此。

醫學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不是人體本身,而是人體與外界的互動關係。如果人體與外界的互動關係幾千年沒有變化,那麼這個知識就可以早早進入巔峯。大怒之下有些人血管爆裂,千年之前的人如此,現在依然如此;孔子受寒會發熱咳嗽,中山醫院現任院長受寒也會發熱咳嗽。從這個意義看,人與外界在健康層面的互動現象早就完全呈現出來,千百年來即便出現新的病毒,但人體與外界的互動形式並沒有根本的變化,沒有出現過去沒有的新的症狀,所以在千百前出現的知識就可能沒有實質性的發展,——這就是中醫經典迄今未被超越的原因。正如軍事科學,研究的是敵我的互動關係,這種關係在春秋戰國時期早就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孫子兵法便是軍事知識的巔峯。儘管後世的武器有了巨大變化,但只是改變了軍事行爲的方式,沒有改變互動關係的本質,所以圍魏救趙、攻其必救等,現在依然是有效良策。不戰而屈人之兵,迄今也還是軍事的最高境界。

中醫經典當作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