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關於紅字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讀後感2.55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紅字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紅字的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紅字的讀後感1

《紅字》中我最喜歡的角色是海絲特·白蘭,她由於被認爲犯了通姦罪而受到審判,並要永遠佩帶那個代表着恥辱的紅色A字。當地的法律很嚴格,大家讓站在審判臺上的她說出孩子的父親是誰時,爲了捍衛愛人的名譽和純潔的愛情,她寧願受罰也毅然決然的獨自承擔了後果而沒有說出來他的名字。他就是阿瑟·丁梅斯代爾,一位受過良好教育、文雅而持重的牧師,在教區有極高的聲譽。與海絲特相比,他顯得怯懦。於是海斯特接受了懲罰——在絞刑架上抱着孩子示衆兩個小時,並且終生穿着一個胸前有鮮紅的A字的衣服,代表“通姦”(adultery),並且直到死,也要把A字刻在墳墓上。

她像一個被釘在恥辱柱上的天使。然而這個勇敢的天使用自己孱弱的身軀把一切承受,像一朵荒蕪叢中開出的野玫瑰一般,狂風暴雨,也不低下天使的頭。對於永佩在她身上的A字,她也絲毫沒有畏懼,而是把字母A非常漂亮地繡在自己的胸前。從那之後,雖然每個居民都排斥她,不與她交往,彷彿這個城市要與她隔離一般,但她仍然對每一個人都獻出自己的愛心,盡一切所能的幫助別人。

她可以面對所有人的唾棄與鄙視,但無法面對她與阿瑟的女兒──珠兒。就像她所說“珠兒是我的幸福!──也是我的折磨!是珠兒叫我還活在世上!也是珠兒叫我受着懲罰!她就是那個紅字,只不過也具有千萬倍的力量來報應我的罪孽!”珠兒像一個衆目睽睽之下的有生命的“紅字”來懲罰海斯特,時時提醒着她那段往事的不堪回首,珠兒一生下來就扮演着嘲笑、攻擊、質問她胸前可疑紅字的角色。然而這個勇敢的女性,着意打扮她的小珠兒,不僅出面捍衛自己教養她的權利,而且尊重孩子狂野的天性,努力培養她成人。

七年之後,阿瑟決定面對自己的錯誤,與海斯特一起在羣衆面前承認了自己的罪惡,最終以袒露胸膛上的“罪惡”烙印,完成了道德的淨化與靈魂的飛昇。紅字在他們的身上冉冉生輝。

最後,她的A字恥辱漸漸的被人們遺忘,反而很多人都認爲A字代表的是“天使”(angle)“能幹”(able)“可敬佩的”(admirable)“前進”(advance)“藝術”(art)“愛情”(amorous)等等。最後,出於對所愛之人的眷戀之情,她不但在生前不肯遠離他所在的教區,就是在他死後,仍然放棄了與女兒共享天倫之樂的優越生活,重返埋有他屍骨的故地,重新戴上紅字,直到死後葬在他身邊,以便永遠守護、偎依着他。而墓碑上就刻這那句“漆黑的土地,鮮紅的A字”。

《紅字》表達了,社會現狀和人類命運,探討人類“善”與“惡”的哲理。社會力量是強大的,在現實中自然力量無法戰勝社會力量。但作品卻表達勇敢、善良的自然力量佔勝社會力量。

海絲特是崇高道德的化身,感化着充滿罪惡的社會。而我正是被她的勇敢與善良所感動。她的勇敢與善良,最終把胸前罪惡的標誌變成了德行的標誌,成爲聖者、天使。

紅字的讀後感2

《紅字》是美國小說家霍桑最傑出的代表作,也是整個美國浪漫主義小說中最有聲望的權威作品之一。小說的故事發生在十七世紀中期加爾文者派統治下的波士頓,作者從當時的社會現狀入手,透過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悲劇來揭露當局對人們精神,心靈和道德的摧殘。

海絲特·白蘭是一個在婚姻上遭到不幸的女人,年輕美貌,卻嫁給了身體畸形多病的術士羅傑*齊靈沃斯,夫妻間根本談不上愛情,後來,羅傑又在海上失蹤,杳無音訊,白蘭孤獨的過着日子。這時一個英俊有氣魄的青年牧師,亞瑟*丁梅斯代爾闖入了她的生活,他們真誠的相愛了,度過了一段隱私但熱烈的愛情生活。不久,白蘭由於懷孕的隱情暴露,以通姦罪被抓,在獄中生下了女兒小珠兒。

按照當時的教規,白蘭只有交代姦夫的姓名才能獲得赦免,否則將受懲罰。然而執行審訊任務的卻正是他的情人。白蘭寧願獨自忍受任何懲罰,爲了把她和丁梅斯代爾之間的愛情深深地埋在心中,她堅強的挺住了。

丁梅斯代爾最初與白蘭產生了熾熱的的愛情,雖然他一度退卻了,爲自己能夠隱蔽的安慰,但內心的痛苦並沒有因他的安全而平息,相反,越來越強烈。他與白蘭的約會,他在枷刑臺上的自我懺悔,他們的逃跑計劃,以及最後的公開演說,都成爲了丁梅斯代爾向着愛情的祭壇一步步走近的腳印。最後她扯開上衣,人們見到了烙在她胸口的紅色A字。這個A字實際上是烙在她的心上的,這是愛情的昇華。

作者用薔薇花象徵美與善,用監獄象徵死亡,用一道光,一隻鳥……象徵丁梅斯代爾與白蘭之間的愛情的結晶——小珠兒,使作品充滿着一股迷人的魄力。

紅字的讀後感3

還在初三年級的時候就開始看這部“名著”,這部只有150多頁的書,但是直到最近才把它結束,真是馬拉松似的閱讀。在抱怨丹還不出新書的時候,只好抱起了這些文字。其實也是很好的,像從前就很羞於告訴別人:我,沒有看過《紅樓夢》。

名著無愧於名著,那些過去我居然看不懂的東西。

看完它最大的感受可能是很大衆,普遍的,最泛面的認識到封建的思想觀念,風俗信仰,教會教條對人們純潔美好的愛情的扼殺和侮辱,剝奪人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悲劇的源頭也許在此吧。

當海絲特被老羅傑看中,並被迫嫁與他的時候,我們不會預料到這個故事的發生,因爲如果海絲特是一個麻木,中庸的平常婦人家,生活也一切照舊。可是她不是,她身體裏流動的是年輕澎湃的血液,涌動着無法抑制的追求慾望,她不希望就此落寞。這是一個直接的原因,但我們並不能說海絲特有什麼錯,她沒有錯,她只是做了自己意志支援與支配的事情。

當海絲特佩帶紅字恥辱的站在刑臺上,我們無法想象那種痛苦,無數雙眼睛注視着她,注視着她胸前的那罪孽的字母A。但她勇敢堅強,毅然生下小珠兒,並把她撫養長大。孩子的出現給故事頻添了許多色彩,文字中把她描繪的真的跟精靈一樣,漂亮,活潑,動人,調皮,詭異,並充分體現着母親身上過去那燃燒的激情。孩子當然更沒有錯,她只是個孩子啊,親近直覺上的親人。

當眼看年輕牧師丁梅斯代爾一天一天的病重,樣子越發憔悴,用手按撫胸口成爲習慣,大家都不難猜到,那個男人就是牧師。七年來,哪一天他又有過安寧呢?何嘗不是過着痛苦扭曲的日子,甚至比海絲特更可憐。她的“恥辱”已經被世人所知,無畏的佩帶着紅字,樂觀的過着新生活,當然是在學會壓抑之後。而牧師並不能,形勢所迫。他被人們所熱愛和崇拜,看作最純潔的上帝使者,得到先知賜福的神人。但這更使他倍受折磨和煎熬,以致對自己實施酷刑。解脫的是最終他還是勇敢的站了出來,以求解脫,得到珠兒的吻,並死在海絲特的懷中。那刻他是幸福的,相信天堂也會容納這位可敬的人。這樣看來我們並不能指責牧師先前的懦弱。

加重牧師痛苦的還有那個老羅傑,他僞裝成真誠心靈交流的朋友,接近牧師,懷着報仇的噁心,血腥的挖掘牧師內心的“恥辱”祕密,藉此使牧師更加痛不欲生。但故事發生之前,老羅傑可是一位可愛的學者,平靜的過自己的日子,多麼安詳吶。如今卻物是人非,人心的善變與叵測也就展現。讀後直感到背後冰涼的冷汗。

大概這是一點新的感悟,小說里人們失真的面具生活,表象平靜如聖實際罪惡糾結的生活,自欺欺人。有點無奈,更多可憐,爲什麼不能坦坦蕩蕩地活着自己?活在自己的屬靈裏,得到父神的安慰和賜予,那牧師被人們奉爲至尚難道不懂這些簡單的道理?末了,我覺得他是最值得憐憫的人,他被害最深,被傷最深:被羅傑,被海絲特,被小珠兒,被他自己,被他所居的社會,被那社會所奉行的觀念,思想。

這樣還是之前所說,悲劇的源頭便如是。封建,民主;專制,自由:永恆對立,不得妥協。於是我們後人從這些悲哀裏看到希望,看到曙光,看到前進的路。於是我們站在先人的肩上,爲追求美好和諧不懈奮鬥!

紅字的讀後感4

19世紀美國浪漫主義作家霍桑的長篇小說《紅字》是一部比那些大部頭小說顯得短小的多的長篇小說,但它同樣具有大部頭小說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效果,以及高超的藝術造詣,堪稱經典名著中的典範作品。

這是一部關於靈魂的小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靈魂,但有的人維護着靈魂,有的人損害着靈魂,有的人丟失了靈魂,於是這個世界充滿了千姿百態的人生和人的故事。

主人公海斯特·白蘭胸前佩戴着烙有靈魂恥辱的紅字——大大的一個A。在倍受折磨的道德鞭笞下,進行着靈魂的救贖。但她是一個不屈於命運的女人,在她的一生中充滿了對命運的蔑視。她懷疑這世俗道德的合理性,但同時又矛盾的意識到靈魂的邪惡,人性的複雜可見一斑。這種宗教的感情糾葛,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很難理解,我就是這樣一個無法理解的人。宗教已經是西方人生活的一部分,離開宗教的生活,一定是很痛苦的。但我沒有宗教經驗,所以根本無法體會主人公的心理。這也是我理解小說的障礙,但我卻是沒辦法去克服。

小說還表達了人要獲得自由和解放就要去鬥爭的思想,這在海斯特·白蘭的身上得到了體現,她一直抗拒着悲慘的命運,心裏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充滿了無私的愛,這是難能可貴的一種精神。因爲這樣她才成爲一個高尚的人,受到了人們的尊敬,從而洗刷了身上的恥辱,而那個紅字也成了高尚的象徵。在這裏作家是和傳統道德做着挑戰,他把世俗道德拿出來進行了解剖,讓讀者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道德標準的合理性,以及其中最見不得人的陰暗面。這就是這部名著最耀眼的地方和流芳百世的原因。

小說中另一個主人公丁梅斯代爾牧師,是受宗教迫害最苦的人,爲了救贖自己的靈魂,這個可憐的人受盡了精神的折磨,在自己的胸口用烙鐵烙了一個紅字,用來譴責自己,最後在無法忍受的精神壓力下悲慘的死去,成爲人類社會虛僞道德的犧牲品。人類的歷史很短,但用各種名義迫害人的歷史卻很長,西方的宗教就是這樣,看似光明,給人希望,但實際是殘害人的工具,宗教的邪惡由此一斑。從丁梅斯代爾身上也表現了人在面對強大壓迫下的軟弱的一面,這是造成悲劇的根源之一。

他們的女兒小珠兒展現了兒童的天性,這是世間最美好的東西,人的天性本該如此,這纔是人的本來面目,然而我們用自己創造的那些教條,那些戒律,把自己變成了精神的奴隸,失去了人的本性,從而無比的痛苦,無可奈何地活在這個本應該是充滿快樂的世界。這是我們必須反思的事,否則人的痛苦會延續下去。

反面人物齊靈渥斯是個沒有靈魂的`傢伙,它本做一個可以寬容一切的人,因爲他是有理由這樣做的,但他沒有。他不僅成爲把海斯特·白蘭推向了悲慘命運境地的罪魁過手,而且他不爲自己的過錯反省,去寬恕他人,卻充滿了仇恨,毒化了自己的靈魂,成爲了一個最骯髒卑劣的人。這是一個被魔鬼佔據了心靈的人。人如果心中只有仇恨,那麼他的靈魂一定充滿邪惡。

霍桑用他精湛的藝術手法剖析着人的內心世界,展現着人內在世界的祕密,這是小說永恆的魅力所在。

讀《紅字》讓我感受到了壓抑後的平靜,痛苦後的快樂。

紅字的讀後感5

《紅字》是美國作家納薩尼爾·霍桑的代表作。它以十七世紀北美殖民統治下的新英格蘭爲背景,初讀此書,並未覺得它主講一個驚天動地的愛情故事,而是深深折服於作者對人性的刻畫,人物的塑造,及心理的描寫。四個主要人物形象生動而鮮活,給人強烈的震撼,感慨頗多。因此,引發一些思考。謹以此文訴說交流,並誠摯向大家推薦此書。

彰顯人性的光輝

主人公海斯特·白蘭,一個出身英國破落貴族家庭的美麗女子,卻嫁給了一個畸形的年老學者。她在丈夫生死不明時,與一個牧師相愛併產下一女嬰,因而爲清教教義所不容。她被投放監獄甚至被判有罪,令她在刑臺上站立三小時當衆受辱,並終身佩戴一個紅色字母A作爲懲戒。當局一再逼迫她說出同犯,但她斷然拒絕,並獨自一人受着懲罰,獨自撫養孩子長大。

首先,看到這裏,會感嘆她對於不合理婚姻制度的反抗,震撼於她的偉大愛情。或許,當一個女人愛到骨髓時也就是她會爲此付出一切之時,可以用自己柔弱的身軀保護自己所愛之人,不惜犧牲一切也可以爲之忍受一切並甘之如飴。而在這種犧牲裏,她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不計較利益的得失,彰顯出真正的偉大和高貴。

然而我並不認爲作者意在強調愛情的動人,我更相信他着重於剖析人性的美醜。

她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我甚至找不出一個合適的詞來形容她,但她真實的給我強烈的震撼,從未有過的震撼。在災難性的懲罰面前,她不逃避也不用軟弱去博取同情,她只是默默承受,即使這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是那麼殘忍。她並沒有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去自殺,對於中國傳統女性來說可能會傾向於這種極端的方式,因爲羞愧而放棄自己的人生,妄想用死亡去結束這醜聞似的人生污點。她只是淡然接受着那些懲罰,繼續追求自由幸福,高貴的不可侵犯地去俯視那些所謂的清教徒。

但還是很不幸,她是一個喜歡歸罪於自己的人。當一個原本無罪的人,在這種畸形的社會裏生活久了,也就生出了要強迫自己去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爲罪孽深重的人。而此時,爭取美好的愛情似乎變成一種錯誤。自由,被戴上了罪孽的鐐銬,不堪重負。但這不正是說明她的良知還完好無損麼,不像有些人身負罪孽還恬不知恥的活着。

作爲一個女人,一個母親,她更是了不起。她傾盡所有購得的唯一財富就是她的孩子——珠兒。她愛珠兒,珠兒也就是她對美的追求。只是,她善良的心還在擔心那莫須有的罪惡會降臨在她的孩子身上。她因爲愛去贖罪,服務社會公益,儘管那些人接受她的幫助卻毫不感恩,她也堅持了下去。

真正的殉道者

阿瑟·丁斯梅代爾,怎麼形容這樣一個年輕有爲的牧師,同樣是一個殉道者,敢愛卻不敢承認的懦夫。他是個糾結矛盾的人,有點可悲,但總體來說是個好人。他在痛苦中掙扎,消耗着自己的生命,辛苦的扮演着“聖人”和“罪人”的雙重角色。艱難的在識人不清時堅守內心的祕密,不敢公開自己的罪行卻終生受着內心的煎熬。但,出於他的角度考慮,我想我們應該理解他,就像作者說的“信仰既支援了他,又把他囚禁在鐵籠裏。”

“罪孽一旦在人的靈魂中造成一個罅隙,今生今世也便難以彌合。”是的,就是那樣不可磨滅的留下永恆的印記,去懲罰犯錯的人們,無論是從身體還是心裏都不能逃脫,那些魔掌將永遠纏繞着不安的靈魂。而罪孽,至死都不會因爲救贖而消失。只是很可惜,還是有人以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尋求解脫。

瘋狂的復仇者

老學者羅傑·齊靈沃斯,這個真正邪惡的人讓人不寒而慄。原本是一個有思想,博覽羣書有求知慾的老朽學究,卻因爲仇恨而走向罪惡的深淵。那仇恨化身的邪惡完全使他的博學成了兇器,也因爲仇恨而使那些因博學而生的美好品質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瘋狂。

對他,我只是覺得可憐,更可惜。即使他本身是個無趣的人,但博學而平和,睿智而可敬,卻因爲仇恨而變得面目全非,變得邪惡,可憎,變得極端,陰暗,瘋狂。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悲劇。

“自然人”

小珠兒,美麗可愛的小精靈,簡直是一個無法想象的存在,靈動聰慧的令人恐懼。正因爲不知該如何形容她的存在,故且稱爲“自然人”。而由此,我想起《邊城》中的翠翠,她的自然,她的寧靜,與珠兒仿若兩極卻又有共通之處。

故事有一個些許淒涼但具真實感的落幕。牧師的死,齊靈沃斯的死,一切因果循環,有因必有果。或許,善良的人才真的能得到善終。

而海斯特的迴歸,繼續用她的善良,幫助別人。她因苦難而堅強理智偏執,甚至無法形容她的思維行爲模式,沒有辦法洞悉她這樣一個傳奇又極具魅力的奇女子。她是作者極力宣揚的美的化身。而這個“紅字”,它到底又代表了什麼,我還是不能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是愛情的熾熱燃燒,是犧牲的熱血,又或是,不安靈魂的烙印?這不確定的答案,或許纔是它永恆的生命力所在。我們,只要從中得到自己的啓發就好。

紅字的讀後感6

《紅字》是我許久以後遇到的一本振奮人心的好書,因爲文化風俗的差異,對外國的名著一直帶着一種似是而非的解讀,因此也就顯得不倫不類。但是,美國作家霍桑的長篇小說《紅字》卻是一本比較容易讀懂的書,因爲它更是關於人性的。

《紅字》講述了17世紀清教殖民統治下,在波士頓發生的一個戀愛悲劇。女主人海絲特·白蘭以爲丈夫在海難中已經遭遇不幸。在孤獨中白蘭與牧師丁梅斯代爾相戀並生下女兒珠兒。白蘭被當衆懲罰,戴上標誌"通姦"的紅色A字示衆。然而,在衆人鄙視的目光中,白蘭始終獨自承擔着所謂的"恥辱"與"罪惡",她不斷熱心接濟和幫助別人,最終贏得了人們的尊敬,而經過多年的窺探, 她的丈夫羅傑也認定了"道德偉大"的丁梅斯代爾牧師就是那個隱藏的同犯。於是他千方百計地接近牧師,旁敲側擊,冷嘲熱諷,不停地在精神上對牧師進行折磨。最終,牧師被白蘭的勇敢所感染,決定和她以及小珠兒一起離開這個地方。然而,牧師病情加重,在他生命的最後,他勇敢的走向了曾經白蘭受罰的邢臺,坦誠他所認爲的"罪"。

海絲特·白蘭,勇敢者,憑藉愛情與其堅毅贏得生之希望,她對愛人的守望,對愛情那清晰明瞭的堅持,永不背叛。雖然她無法擺脫強加在她身上的恥辱,但她內心深處的感情卻敬請澎湃,無法遏制。她認爲追求愛情是自然的事,是人的本性,與社會、宗教、道德無關。"正是因爲她和丁梅斯代爾先生的愛情,使她能夠在衆人的白眼中堅守下來。可以說,海斯特·白蘭包含了作者所理解的完美女性的一切優秀品質。讀這篇小說時,我情不自禁的把她和夏洛蒂·勃朗特筆下的簡愛做一番對比。她們都是女性中最具有獨立人格的人,雖然海斯特·白蘭的堅強掩埋在了她的柔弱與,美麗之下,但這份光芒永不會消散。

丁梅斯代爾是無形的紅字。與海絲特相比,他顯得怯懦,但這是他受宗教束縛彌重的結果。他並非不想公開仟悔自己的"罪孽",但他的這種願望過多地同"贖罪"'內省"等宗教意識糾纏在一起,因此行動上也只能處處受其局絆。他既要受內心的譴責,又要防外界的窺測;他明明有自己的愛,卻偏偏要把這種感情視同邪魔。他在痛苦中掙扎了七年,最終雖然以袒露胸膛上的"罪惡"烙印,完成了道德的淨化與靈魂的飛昇,但他始終沒再氣承認自己愛的正當,更談不到與舊的精神體系徹底決裂,與海絲特相比,似乎更加映襯出後者的高大。

這僅僅是一本書的簡介,因爲筆者實在是不知道說了些什麼,僅僅用來拋磚引玉,將《紅字》介紹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