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世界觀讀後感-讀後感

讀後感5.6K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世界觀讀後感-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世界觀讀後感-讀後感

《世界觀》是本很有意思的科學哲學史書籍,系統地介紹了從亞里士多德到量子理論的科學哲學史發展過程,對於研究方法論和思維方法的讀者很有幫助,筆者讀後感受如下。

一、“世界觀”的“不可靠”

世界觀有兩層含義,主要體現在“觀”字上,第一層是觀測,第二層纔是觀念,也即,對世界的“觀念”來自於對世界的“觀測”。

亞里士多德世界觀是該書中第一個比較完善的世界觀體系,儘管目前看已經幾乎沒有什麼正確的“觀念”了,但是,在公元前300年到公元1700年,近兩千年的時間裏,它與前人對世界的“觀測”沒有太大的不一致,或者說沒有很直接的足以推翻他的證據,加之與“神”性的良好適配,在宗教界也很吃得開,因爲亞里士多德的世界觀是“目的論”的世界觀,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都是有屬性有目的的,所以“神”是自然而完美的存在。

但是人們的觀測能力在充分發展,從提出“日心說”的哥白尼、“肉眼觀察第一人”的第谷到打破了正圓和勻速運動統治地位的開普勒,以及玩上了望遠鏡的伽利略,人們逐漸具備了改變亞里士多德體系的能力,這一任務由牛頓最終完成。牛頓的《原理》奠定了新的世界觀體系,一個機械論的世界,這裏的一切不再是亞里士多德世界觀中有目的有意義的世界,而是一個由力的作用推拉扯拽的冰冷世界。儘管牛頓本人不是無神論者,而且還是神祕主義者,但是他的世界觀體系的發展卻沒有給“神”留下一個合適的位置。

如果說牛頓的世界觀體系有些“無趣”,那可能愛因斯坦的世界觀會更“沒意思”。牛頓的世界中時間和空間是絕對的,不變的',世界一塊大鐘表,但是,有些問題牛頓解決不了,比如超距問題,天體距離如此遙遠,萬有引力是如何發揮作用的?邏輯與觀測之間有差距,所以,對新世界觀的潛在需求又出現了,這次由愛因斯坦解決。他的世界觀就是相對論,時間和空間都是相對的,都是基於光速不變這一假設在不同參考系下的“觀測”。

愛因斯坦的理論把大家好不容易接受的一些東西又都換了新“觀念”,比如,行星的橢圓軌道不是恆星和行星的互相吸引造成的,而是恆星扭曲了周圍的空間,行星在扭曲的空間中執行,超距問題大概就是這麼解決的。所以,行星並沒有做橢圓運動,是在做直線運動,表現出橢圓軌道是因爲空間是彎的,就像你在體育場跑步,彎道跑和直線跑的區別是因爲跑道是彎的,而你都是在向前跑。

一切都是相對的、可變的,這個觀念在生物學的發展中也體現出來了,這就是達爾文的演化論,透過詳實的數據證明了生物的發展和新物種的進化,從家養的雜交演化到自然界的演化,當人們的觀測能力深入到微觀世界後,觀測又推動了觀念的變化,量子理論就是這樣,像“薛定諤的貓”這種又死又活的疊加態甚至讓人們產生了“平行宇宙”的多世界觀念。

每次新的世界觀誕生都會使原有的世界觀出現一定的“失效”,但不妨礙人們繼續運用原有的世界觀解決一些問題,這裏邊的奧妙就是“工具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差別。簡單來講,“工具主義”就是隻管工具能不能解決問題,而不管是不是與現實世界完全一致;但是“現實主義”的要求高一些,不僅解決問題,還得跟現實世界一致。聽起來有些拗口,舉例子的話,就像愛因斯坦體系和牛頓體系的關係,愛因斯坦體系誕生後,牛頓體系很多觀點算是錯誤的了,但是不妨礙人們用牛頓體系的原理把宇航員送上月球。

“工具主義”和“現實主義”實際上指的是對待事物的態度,沒有對錯和褒貶的意思。這方面也可以參考教會對哥白尼體系的態度,通常人們以爲教會嚴重封殺“日心說”,但實際上很長時間裏,教會不反對以工具態度對待哥白尼體系,包括在大學中教授該體系,因爲哥白尼體系做出的天文表很準確,也就是說,教會認爲哥白尼體系有用。

本節小標題上說的“不可靠”,實際上指的是“常識”的不可靠,這些常識通常來自於觀測,而觀測是會有變化的,“道可道,非常道”。就好比“日心說”這件事,古人覺得“地心說”很自然,因爲站在地球上看,太陽圍着地球轉“沒毛病”;如果你站在太陽上看,地球圍着太陽轉也“沒毛病”。教會不乏精英級天文學家,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教會沒放棄“地心說”不僅是宗教問題,而是對當時的各個世界觀體系或者說天文系統而言,稍加改動,“日心說”和“地心說”模型都可以互相轉換。即便是在今天,大家都相信“日心說”了,也還沒有一張照片足以直接證明地球是圍着太陽的轉的。

這就是基於世界“觀測”的世界“觀念”的“不可靠”。

二、推想一下企業架構的世界觀

架構也算是一種世界觀,想想架構的定義,架構關注的是事物內在的結構,各部分之間及其與環境的關係,以及決定設計和演進的原則。所以這裏包括了對設計對象的“觀測”和指導設計的“觀念”。

上一小節的感慨中,提到了目的論與機械論、工具主義與現實主義這兩對描述世界觀的屬性,筆者接觸這個尚淺,從個人對該書的理解看,目的論強調世界有基本物質構成,而基本物質有天然屬性,有“目的”,世界可謂是個有機構成體;機械論則偏靜態視角,事物沒有什麼天然的目的,只是純粹機械地組合在一起,互相之間有某種作用;工具主義注重理論對預測能力,也即工具屬性,雖然聽起來有些彆扭,但是工具主義只管算的對不對,不斷世界是不是這樣,比如從托勒密體系開始就存在了很久的“本輪”概念,這與經常說的技術是工具、技術人員是工具人不太一樣,沒有褒貶含義,而是對理論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一種態度;現實主義就是不僅要求理論預測的準,還要跟現實一致,不應該有不合理的假設,就像“本輪”這種。

工具主義和現實主義其實並不是在每一個理論上都嚴格區分的,因爲人們的態度經常是“既要...也要...”,在一個方向上發展多了就會轉而追求另一個,工具主義與現實主義就像上下起伏的“浪”。

那麼作爲架構的一種,企業架構理論算什麼呢?作爲目的論大家應該會比較認可,因爲架構設計本身就是有目的的,企業架構中,我們也認爲每一個元素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有其目的和使命,企業是一個整體,我們是“上帝”,在有意識地安排企業的演進。

工具主義和現實主義中偏重哪一個呢?筆者認爲多數想法應該是偏向現實主義,我們注重落地,注重實現,也注重對現狀或目標態的準確復現。說企業架構是“目的論加現實主義”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是反觀世界觀的發展歷程,似乎也有些問題,因爲“目的論加現實主義”比較“主觀”,世界觀的總體發展更朝向“機械論加現實主義”,比較“客觀”。

越成熟的體系越“客觀”,也許這正是企業架構理論的不成熟之處,我們過於想“主動”地解決問題和“塑造”世界,而缺少對“觀測”結果的有效積累,每次設計都是“觀測”結果,但是對“觀測”結果的有效重複利用或者基於“觀測”結果的持續改進卻不夠,尤其是跨企業的應用,也許軟件太容易推倒重來了。

現有多數架構理論都還是“目的論加現實主義”,而標準化構件思想算是有一定的“機械論”特徵,但是也不完全,因爲就實現過程而言,還是太過“主觀”。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讓架構理論更加客觀,逐步實現偏重機械論並處於工具主義和現實主義“統一態”的架構理論。

企業架構很難完全機械論,但是逐漸提升對構件設計的機械論視角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額外設計,對標準化構件採取“工具主義”態度,對少數有必要進行差異化設計的採取“現實主義”態度,這個不僅僅是底層的開源工具,也包括對SAAS層級的工具主義和現實主義。

這個世界的“目的論”部分往往是由大量的“機械論”部分支援的,“機械論”的成分越少,“目的論”的部分就越不可靠,這就回到了世界觀的不可靠上,“觀測”越不客觀,“觀念”就越不可靠。

標籤:世界觀 讀後感